查看原文
其他

一位青椒自述:这是学生的最后一课,也是我的最后一课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学术志 Author 以学术为志业矢志不渝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来源:学术志(ID:xueshuzhi001)

作者:尹翔 


1


课堂突然变的“诡异”起来。
一些男生穿上了西装,一些女生穿上了礼服,一些不常见的学生突然来到了教室,让准备上课的我有些忐忑不安。 其实也没什么可忐忑的。
这是本学期最后一课,我并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讲,放段与课程有关的纪录片,讲讲期末考试时的注意事项,再和学生聊聊人生和理想,这堂课就算应付完了。
而且,想到捱了一学期的课行将结束,我的心里还有一丝轻松。


2


作为一个青椒来说,这一学期,并不容易。
两门新课,一门旧课,外加紧箍咒似的科研考核,让我每天生活在不安之中,惶惶不得终日。尤为可怕的是,当我顶着名校的光环来到这所普通院校,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气势讲完前两节课并收获了很多掌声和喝彩后,第三节课无话可讲的我突然发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这个开头,起高了。 接下来就是永远没有“终点”的备课
是的,永远没有终点,因为,课没有完美的时候,而且似乎永远都备不完。 有时候一张图片就会耗费很多时间:先核实图片的真实性,再找到可靠的信息源,几番对比后,最终贴上图片的高清版,并以小字交代清楚图片的来源。 不过,后来的我才发现,PPT里出现图片已算奢侈,因为在课题、论文、教学并存的那段日子里,我必须在三者之间做出一个平衡,或者取舍。甚至,即便是教学,在实在难以平衡的时候,我也需要在大二、大三和大四之间做个取舍。 我以为除了我自己,没人知道我选择了什么,又舍弃了什么。


3


心态慢慢发生了变化。 一开始我还想着把课讲好,后来是想把课讲完,再后来是想着用各种方式填充没东西可讲的尴尬。 比如,聊聊天儿,又比如,放个片儿。或者,连聊天的谈资都没有时,做一个加长版的PPT…… 终于有一天,我念完了150页PPT并准备长舒一口气时,才发现教室里是死一般的宁静。我没敢正眼看下面的学生,逃也似地离开了教室,像听了一个惊悚的鬼故事。 当然,给大四的学生上课并没有那么煎熬。 他们有的在实习,有的在考研,因此到课率并不高,我给他们上课也比较随意。但是,即便我时不时地自己把自己讲迷糊,依然有二三十位同学坚持来听我的课。


4


而这节课突然人多起来,我倒有些不适应了。 “老师,这是我们大学里的最后一课”。一位女生看出了我的疑问,小声对我说。

最后一课?我脱口而出,“不是明年春天还有一个学期吗?”


“那个学期只有论文、实习和选修课,而我们的学分修够了,下学期就再也没有在课堂上的课了”。女生笑着说。


“你们下学期都没课了?”我忍不住问了一句。


“对”。他们齐声说。

 我摁着鼠标,想打开纪录片的那只手突然颤抖起来。手指头点了好几次,才终于打开了那个记录片。 学生们坐好,认真地看了起来。 而躲在教室后排的我,却感觉脑子燃烧起来。


5


纪录片放到一半的时候,我走上讲台,关掉了播放器。 随后和大家聊了聊刚才在我脑子里燃烧的东西,包括最近读过的一本书,写过的一篇文章,报过的一项课题,以及这些书本、文章、课题背后和这个学科有关的知识。 我努力想讲出一些东西,希望这些学生再回忆起大学里的最后一课时,不是只想到一个纪录片,而是想到一位老师和他的“谆谆教诲”。 对于我来说,还有很多个学期的最后一课,可对于一个学生来讲,这可能是他整个求学生涯中的最后一课。 但即便是自己的经历,我也讲的磕磕绊绊,语无伦次。我想起一年前刚来这所学校任教时一位老教师给我说的话:“不好好备课是不行的” 现在我知道,她说对了。 对于我来说,似乎还有弥补的机会,但对于这届学生来说,已经晚了。


6


“你们的最后一课,我却弄的一团糟,对不起”。下课铃响起时, 我鞠了一躬,嚅嗫地对大家说。 同学们给我的却是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没关系的,你已经做的很好了”。喧哗之中,我听见有人小声说。 学生久久没有散去,他们欢呼、他们合影,他们围着我问了很多问题。我也说了很多鼓励他们的话,尽管我知道,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就业依然是个不小的问题。


7


大四学生的最后一课本来是杨老师的,但因为我的一次调课,我的课便喜剧性地成了学生们大学生涯的最后一课。 我不知道是否还有机会能去弥补些什么,庆幸的是,他们还有一个学期才会离开校园。 这就是学生的最后一课,也是我的最后一课。


本文经授权转载微信公号“学术志(ID:xueshuzhi001)”,学术志是硕博群体、高校教师强烈推荐公号,宗旨是以学术为志业,矢志不渝,欢迎志同道合的人关注。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