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口罩的“心脏”熔喷布,真的是喷出来的!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文/ 直观学机械 整理

为什么有了口罩机还不能造出口罩,是因为缺口罩核心材料:熔喷布。


1月底,援引中国日报的报道,河南新乡的口罩厂负责人表示,熔喷布目前一吨价格上涨了近万元。



而2月23日新闻报道中,浙江衢州一家服装厂的负责人何女士表示:熔喷布是口罩的核心,现在根本没有货,一天一个价,每吨单价已经从原来的2万块涨到了20多万块。


短短的一个月,很多企业都转产口罩,熔喷布的价格尽管价格涨幅很大,但是全国熔喷布缺货缺得厉害,没有这么多熔喷布供应市场,现在就卡在了熔喷布环节上。


1、熔喷布是什么?


剪开一个已经使用过的医用口罩,你会发现:口罩有三层,(内层)吸湿层、(中层)核心过滤层、和(外层)阻水层。



因为按照国家的生产规定,医用口罩至少包含3层无纺布(N95 级别口罩,结构上做了优化:(中层)核心过滤过滤层层数更多了,厚度更厚了)。



S层:聚丙烯专用树脂(中国石化)-无纺布厂-口罩厂

M层:高熔融指数的聚丙烯专用树脂(中国石化)-改性塑料厂(防疫期间,中国石化攻关生产熔喷布专用料)-熔喷无纺布厂-口罩厂。


熔喷布,俗称口罩的“心脏”,是口罩中间的过滤层,能过滤细菌,阻止病菌传播。熔喷布是一种以高熔融指数的聚丙烯为材料,由许多纵横交错的纤维以随机方向层叠而成的膜,纤维直径范围 0.5~10 微米,其纤维直径大约有头发丝的三十分之一。



下图是拍摄的熔喷布结构照片:

(飞纳台式扫描电镜拍摄)


看到图片你们是不是会担忧,熔喷布空隙这么大,是怎么过滤环境中的病毒的呢?虽然新型冠状病毒尺寸很小,在 100 纳米(0.1微米)左右,但是病毒无法独立存在,其传播途径主要有分泌物和打喷嚏时的飞沫,飞沫的大小在 5 微米左右,这是其一,第二,熔喷布本质上是一种纤维过滤器,含有病毒的飞沫靠近熔喷布后,也会被静电吸附在表面,无法透过。


纤维过滤机理示意图


口罩的S层和M层尽管原料都是聚丙烯专用树脂,但熔喷布专用料与其他无纺布原料在生产工艺和性能上存在很大差异。


熔喷布▲


2、熔喷布怎么来的?


熔喷布专用料就是高熔融指数的聚丙烯。聚丙烯熔融指数越高,熔喷出的纤维就越细,制成的熔喷布过滤性也越好。


熔喷布专用料 李英豪摄▲


下面看看熔喷布怎么生产出来的:


别小看这段视频,2月23日,上海石化紧急研发转产的熔喷无纺布专用料试产成功,每天可生产6吨,将助力新增一次性医用口罩近600万片/天。



由于熔喷布的原材料聚丙烯取自石油,因此石化企业在生产熔喷布上具有优势。为了解决高熔融指数难题,上海石化抽调力量组建了研发团队开展配方研究、测试分析和放大试验等工作,努力克服设备、技术种种困难,才终于成功攻克高熔融指数聚丙烯改性生产难题。


员工正对样品的熔融指数进行分析 徐若舜摄▲


据悉,通过工艺优化,上海石化有望短期内每天再增产约2吨,达到日产8吨熔喷布专用料。要知道此前国内熔喷无纺布较为小众,年产能为5.35万吨,占无纺布产能的1%,主要用于生产口罩、环保材料、服装、电池隔膜等产品。


李英豪摄▲


据说上海石化以往产品的熔融指数,只有口罩熔喷布专用料的三十分之一。面对挤出机切粒速度慢、冷却距离短、螺杆长度不够等硬件不足的挑战,该公司通过改造电控系统和传动系统、调用其它生产线水槽、优化模头等,想方设法在现有设备条件下进行紧急改造和调整,以满足生产需要。


3、内容延伸


对比了 N95 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的截面图,扫描电镜图片可以清晰看出,外科口罩的熔喷布厚度为 156 微米,而 N95 级口罩的熔喷布层厚度为 521 微米,是外科口罩的 3 倍 。


医用外科口罩截面图,飞纳台式扫描电镜拍摄


N95 口罩截面图,飞纳台式扫描电镜拍摄


据专业分析师分析,由于国内口罩尤其医用口罩需求仍较为旺盛,熔喷无纺布短期内存在供给缺口,但由于湖北省外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口罩需求预计将逐渐下降,因此短期内价格仍将维持高位,但大幅上涨概率较小,未来随着疫情防控到位,熔喷无纺布价格预计将回落至正常水平。


 参考资料 

[1]中国石化:试产成功,助力口罩每天再增600万片!

[2]上海石化在线:成功!上海石化口罩熔喷布专用料今日“上新”!

[3]飞纳电镜:扫描电镜图解哪种口罩能保护好您和家人 —— 倡议群众合理使用口罩资源

[4]澎湃新闻:医用口罩核心“熔喷布”需求井喷:单价每吨上涨超10万元


相关资讯

清华大学李勃研究员团队与伍晖副教授团队合作研发可重复消毒使用口罩的纳米纤维过滤膜材料

口罩简史:人类的呼吸防护是如何进化的?

10款口罩设计案例,还能如何去设计?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