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的兴趣应该成为工作吗?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来源:物理所研究生教育

作者:ILYA POZIN

翻译:Wanen

审校:Modinger


我们都是抱着对科学浓厚的兴趣才走上了科研的道路。那么你可曾想过,兴趣可以变为工作是好事还是坏事?如果当时你没有走上科研的道路,而是在闲暇时光阅读专业书籍,又会是怎样的光景呢?相信这篇文章可以给你提供不一样的视角

——译者按




传统观点认为,人们应该把自己的激情转化为自己的工作,这样就可以不用被迫一天天地工作。但是,当你真正把兴趣转化为朝九晚五的工作时会发生什么呢?当你的激情变成了赖以生存的黄油和面包时,你的热情之火可以坚持多久呢?

 

全身心地投入所热爱的事物,将自己的兴趣转化为职业,这听起来不错,尤其是当你被现在的工作环境折磨地精疲力竭。事实上,德勤班次指数调查发现,80%的员工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盖洛普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支持了这一点,它发现70%的工人在工作中难以投入。

 

转向自己的爱好似乎可以解决你的职业困境。但是,这究竟最终会使你在工作中变得更快乐,还是从长远来看会让你更痛苦?

创造力鸿沟




首届《创意工作报告》发现:大部分雇员都希望能在自己岗位中发挥更大的创造力,这并不会令人感到惊讶。事实上,55%的受访者说,他们希望能够离开当前的岗位去从事更加富有创造性的自营路线。



除此以外,36%的受访者由于当前岗位缺乏创造性而希望离开,而另外29%的受访者甚至愿意为了更有创造力的工作接受更低的薪水。

 

人们对创造力的需求是如此之高,但是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却很难找到,于是更多的员工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了自己的爱好上面。毕竟为什么不做一份又享受又有薪水的工作呢。因为许多职业路线没有为创造力提供空间,员工们开始梦想着有一天可以离开他们原本朝九晚五的工作,将自己的兴趣打造成一个挣钱帝国!

 

但是这是一个明智的主意吗?

为什么你的激情应该仅仅停留在兴趣




对工作充满激情很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将你的兴趣转化为全职的工作是明智的。在Huge MacLeod 的著作《忽略所有人:以及39个创造力的关键》中,他花了整整一章去讨论职业和爱好的分离。

 

MacLeod在标题为“当心将业余爱好变成工作”的一章中告诫道:不要将自己喜欢在下班时间做的事情变成每天朝九晚五工作时被迫做的事情。

 

虽然将业余爱好转变为全职工作有很多好处,但许多人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样所带来的缺点。你之所以如此热爱你的爱好,是因为没有压力。你可以随时搁置它或从新拿起它。制作完美的鸟笼或撰写完美的博客文章其实并不适合你,因为你没有太多钱可以从事创意工作。


 

一旦你开始用金钱来激励你的爱好,你会发现你对它的喜爱越来越少。突然,你的爱好不再是你伸展心智,发泄情绪的创造性追求,它成了赖以生存的方式。

 

这种压力最终可能导致你感到当前的职业道路一样的不满意,并且在此过程中你也失去了自己原本的爱好。

 

对于对创造力有着高要求的兴趣爱好,你需要仔细思考你是否能够为了生存而进行持续稳定的创造力输出。如果你由兴趣转化而来的新职业依赖于灵感女神的眷顾或者被创造性闪电击中,当创造力的迸发成为日常实践从而榨干你的灵感时,你可能会大吃一惊。

向你的职业中注入创造力




无论你是写音乐,写代码还是填写纳税申报表,创意对所有行业和工作都很重要。你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将创造力加入到你的工作中,而不是丢掉你的职业去追求自己的爱好,以至于最终你不再喜欢它。

挑战自我




也许问题不仅仅在于你的工作,还在于你自己的自满情绪。人们很容易在工作中感到舒适并停止为进步而奋斗。

 

不要因为无聊而投降,试着挑战自己去处理新的困难。主动要求从事一个可能会使自己感到恐惧的大项目。寻求机会以求增长专业能力以及了解你工作中令人激动的新方面。


把学习新知识当作任务,看看这是否可以激发你的创新精神。

跳出你的舒适区




当你在工作的某一方面很出色时,工作范围很容易变得狭窄。和你的老板或经理谈谈能否扩展一下你的工作。试试看你能否和一个你不熟悉的新的部门一起工作,或从事一个新的项目。



通过跳出舒适区的方式,以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完成工作。

偶尔将你的兴趣带入到工作中来





根据你的爱好,你可以偶尔将这些技能使用到你的工作中。如果你喜欢写作,也许你可以为一个大型项目起草。如果你在周末参加乐队,也许你可以为营销视频配乐。

 

并非每个爱好都可以在工作上帮得上忙,但是通过将爱好融入目前的工作,你能在获得对于创造性的满足感的同时不破坏自己的兴趣。

 

将个人的业余爱好变成全职工作是可能的,但这件事做起来比说起来难得多。尝试将自己的爱好中的一些创造力和激情注入工作之中,然后充满激情地开始新的一天吧!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