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6岁青椒的“我”想对26岁读博的“你”说些话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募格学术 Author 慈颜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来源:募格学术

作者:慈颜



之前看到过一篇推文《比读博更难的,是做一名高校青年老师》,本人亲身体验确实难,既要背负科研的压力,还要背负养家的负担,更要背负父母对“博士”头衔的期望。多重压力下,青椒们觉越来越少,头越来越秃,人生越来越难。
本人经历,2014年底博士毕业,毕业后到了一个省属高校上班。刚开始时,经费很少,无科研实验平台,无学生指导,被安排了两门课上。由于上班的单位,留了很多自己培养的研究生当老师,内部近亲繁殖严重,科研业务水平有限,对外来博士各种苛刻。
为了站稳脚跟,想了各种办法。前面3年,工作累,收入低,精神压抑。算是运气好,加上自己敢拼命,慢慢拿到了国家自然基金和省上一些项目,借势逐渐搭起了科研平台。这两年情况好起来了,回头看走过的路,感慨万千。
借着这个疫情在家的机会,36岁青椒的“我”想对26岁读博的“你”说些话。
01
明白读博的目的

在国内读博士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不发表就出局。如果不能发文章,不管多么有趣的事情都不要做;如果不能发文章,不管学的东西多么有意义都是没有意义的。
你明白了读博士的目的,就知道了努力的方向。博士的主要工作任务有三点:看论文、做实验、写论文。
看论文,一是确定研究问题,二是看是否有文献发现有没有与这个idea重复的,然后适当修改与众不同。做实验做到什么程度要以写论文的需求为标准。另外写论文就是讲好故事,写好句子,画好图表。
02
文章既要数量更要质量
不管你本硕博院校是211还是985,或者是非双一流,只要你能保证文章的质量和数量都可以进入一个比较不错的高校。我是本硕就读于普通高校,博士毕业于211高校,我的一博士同学博士期间发表了20篇C刊,毕业后有很多高校给他抛来了橄榄枝,最终在他论文的支撑下就很轻松的进入了985高校任职。
所以博士在读的你要全身心投入到论文写作中去,多出些成果,因为毕业后别人不是看你专业课考了多少分,而是看你发了多少文章,文章的质量怎么样。(注:博士发文章至少是C刊,严禁发普刊,普刊不但不会给你锦上添花,还会成为你晋升路上的绊脚石)
03
及早进入科研状态,而不是刷题考试状态
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不是闭门造车重复发明轮子。这个是我悟了很久才悟出来的。刷题考试,要求不看答案尽量自己想,要训练自己发明轮子的能力。然而,科研不是这样。科研要看文献,文献有的结论尽量用,实在不行才要去发明轮子。一开始我指望所有的东西都自己做,忘了人类社会是有分工的。 04
充分利用读博的一切时间
读博的时候是幸福的,没有教学工作,没有学院里各种杂事,没有晋升压力,没有家庭负担,没有一个娃生了病要照顾接送上学放学,一心只需要把一个课题搞好发文章毕业就了事。
所以在博士没有太多外来压力(票子、房子、车子、孩子的压力)的情况下,一定要充分利用好一切时间,在读博至少4年的有限时间里全身心投入科研,多学些理论知识和理论方法,打好理论基础,等你进入高校从事“青椒”这个职业后你会轻松很多,能够更快和更好的进入科研状态。
05
尽量跟组里的同学和导师处好关系

不为别的,只为自己每天的工作环境不因人为因素变得太糟糕;当然实在处不好也不要勉强自己,毕竟你不会跟他们共事一辈子。这里为什么说要和组里的人及导师处好关系呢,因为现在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在以后你的职业生涯中,一定会需要别人的帮助,而此时组里的人及导师就是你最好的资源。
06
多参加会议积累人脉
会议上我要和业界大佬们多接触多聊聊,我以前参加会议也是唯唯诺诺,尤其是遇到学界的大牛不敢去打招呼也不敢去问问题,生怕被嫌弃,可是现在想想,当初的自己真的是太被动太消极了,如果再给我一次重新读博士的机会,我会好好利用开会的机会,我会在会议上和各高校的教授热络热络,了解高校招聘政策动向,为以后自己的就业打下基础,积累人脉。
07
目标明确、投资自己

36虽也好,26岁也罢,不管处于人生什么阶段,迷茫总是难免的,但不论怎样,能做成事总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本钱,能做成事的人不会太迷茫,至少不会长时间迷茫。
如果真要说一个道理,那就是:语气听抽象道理,不如多看看多干事的人是怎么把事情办成的。我们这里举个李开复的例子,李开复就是个能办成事的人,他之所以能把创新工场办成,总结起来无非八个字:目标明确、投资自己。
在读博的时候你就要确定自己毕业后的目标,你是进入高校还是进入事业单位呢?如果毕业后你想进入高校,那么你就要在学术上投资自己,多发论文;如果你想进入政界,那么你就要在人脉上投资自己,广结善缘;如果你想进入企业,那么你就要多找实习单位,积累经验。
08
及时调整好心态
博士生涯中遇到打击和失败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但一定要及时调整好心态,不要陷入不积极的情绪中,一是浪费时间,二是根本没用。
09
起步的时候先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

即使做的东西离完美差很远也不要气馁,毕竟经验还是很重要的,要坦然接受你目前只是个学术菜鸟的现状。其实我觉得整个博士期间都只是一个积累经验和自信的过程,如果没有很好的导师、idea和平台,想要凭借自己在博士期间就一鸣惊人基本是天方夜谭。
10
坚守的本心、原则和责任

读博如果单纯且仅仅只是为了谋取更好的职位,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可能会大失所望,毕竟你提升之后进入一个新的圈子,永远都有比你更牛的人在你之上。做好任何一个职业,要做得稍微好一点,除了有学历,大概还有坚守的本心、原则和责任。有责任心的人做哪个行业都不会差到哪里去,没有责任心的人,学历再高,也会把事情搞得乱七八糟。
11

身体最重要


激励现在在艰难爬行的自己和同样处境的博士的亲们:没有什么值得我们用健康和生命去付出的。


读博士的时候,每天操心的是结果显不显著,论文能不能被接收。现在回头看看,这些都不叫事儿。“博士”这场游戏的大boss,不过是“青椒”这场游戏的准入门槛而已。现在再听有些小朋友说,将来想当大学老师,“因为这行当比较清闲”,只能面露微笑,内心哭泣。最后的最后,一起共勉,咬牙坚持吧!
相关资讯
本科保研要不要直博?98年化学材料方向直博生现身说法,浅谈利弊
上交大博导:写给不想做学术的你
清华博导的“好学生”自述:我为什么逃离科研,选择去中学当老师!
14张图告诉你:本科、硕士、博士的区别(最新版)
考取中科院博士后|分享我考博与找工作的体验感悟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