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表明:疫情期间科研人员论文写得少了,是因为在忙着带娃...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疫情期间,很多科研人员Paper都发的少了,来自哈佛大学和西北大学的研究团队调查发现。之所以论文写的少了,是因为,在家待着,科研人员都忙着带娃,没时间写.....


新研究:疫情期间科研人员忙带娃

所以论文写得少了


这是一篇来自哈佛大学和西北大学的研究团队于5月22日发表于论文预印本网站arXiv的一篇论文。

4月中旬,研究团队通过问卷调查对欧美4500余位科研人员疫情期间的工作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其中的性别差异,并对照顾子女,专业差异等影响因素做了分析。
调查对象地理分布示意图
研究人员发现,与疫情之前相比,疫情期间受访者的工作时长总体上在下降。每周平均工作时长从过去的61.4小时降至55.4小时,过半受访者称其总工作时间减少。
在对工作性质进行分类比较后,研究人员发现,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是科学研究工作,科学研究的每周平均工作时长减少了24.2%,而其他几项工作(教学、申请经费及其他)的时长变化均不超过10%。
研究人员比较了科研工作者的个体差异:包含年龄、性别、家庭成员信息(子女年龄)、工作单位是否封闭、是否终身教职等。
经过比较后研究人员发现,受访者工作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照顾子女。其中,5岁以下的婴幼儿对受访者工作时间的影响最为严重。
特别是对女性而言,照顾孩子是削减女性科研工作时间极为重要的因素。数据显示,相比男性,疫情期间女性科研工作者的工作时长下降程度更大。
另外,研究人员邀请受访者预测其在2020至2021年的论文产出数量和影响力变化。数据显示,科研工作者预计其论文发表数量平均下降13%,论文影响力平均下降7.9%。
在受访者的预测中,研究人员同样发现了照顾孩子给科研工作者带来的影响:如果家中有5岁以下的孩子,科研工作者就会大幅降低自己预期的科研产出和影响力。
也就是说,这都是被带娃耽误的科研人啊。当身边的大佬突然没有了论文产出,那可能是因为,大佬有了娃.....
科研人员有多忙?往往无法兼顾科研和家庭
其实,在这篇新闻的底下,除了感叹居然还有人研究这个以外,更多的留言,还是表示虽然疫情打乱了科研节奏,但是被“逼”着能闲下来一段时间,多陪陪家人和孩子,也是好的。


毕竟,科研人员,能兼顾家庭和生活的,真的太少了。因为他们真的很忙!!!

这种忙,往往从硕博生时期,就开始了....
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以前报道的《准博士生暑假留校养鱼:没空陪男友》这件事,华南师范大学准博士生刘庆莹暑假留校养鱼。她是动物学专业,目前在研究鱼饲料对河鲀生长的影响,已经连续2个暑假留校照料700尾河鲀。她说,每天花在喂鱼和实验室的时间很长,暑假陪男朋友的时间只有一两天。

等于说因为喂鱼,女生两个暑假都是陪鱼的时间比陪家人和男朋友都要长。
对科研人来说,放不下的研究材料,照顾不完的小白鼠、小细胞、小植物....占据了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挤到最后,留给自己生活的时间,反而只有一点点了。
前段时间,“996福报”话题炒的火热的时候,我们硕博群里就有人自嘲称:“996多好,我还挺羡慕,因为我现在都是7117”。
自从踏入博士生的行列后,从七点开始进入实验室,到晚上11点,一周七天没有休息的时间是常态。对我们来说,拥有休息时间是奢侈的,因为科研任务实在繁重不堪,哪怕是法定假期,也有导师的任务,让我们没有喘息和偷懒的机会。
毕业的重担,家庭的期望,催促着我们不敢停留的一直向前走。慢慢的,生活就被科研占据了。
这样的状况即使是到毕业也没有好一点,我的师兄毕业后靠着自己学生时代打拼的几篇Paper,成功拿到了某二线城市高校的教职,当了老师就会轻松一点?你想多了,师兄在读博期间结的婚,毕业那一年喜得一大胖小子。

为了努力挣好娃的奶粉钱,进了高校的师兄仍是一刻不敢歇的做科研,做项目。毕竟想拿职称,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而陪伴孩子的时间,就理所当然的少之又少,每天回来的时候孩子都已经睡了,早上又出门出的早,上回师门小聚,师兄自嘲的对我们说,感觉娃都要不认识我了,有时候也想着让自己休息下,多陪陪家人,但是不敢呐!
我们碰了一杯,一切尽在不言中。
说完师兄,再说说师姐,科研和家庭的两难兼顾,对女性科研人员来说,似乎影响更大。师姐在博三上学期结婚了,她当时计划在毕业之前生孩子,这样找工作时就不会因为要生孩子而被用人单位挑剔、嫌弃了。
很快,师姐如愿地怀孕了。她挺着肚子参加论文开题、挺着肚子泡图书馆。最后在毕业论文正式答辩的前五个月,孩子出生了,师姐顺利地进入了现在的工作单位。
师姐是我的榜样,在我看来,学业、事业和家庭似乎一直都在她的掌控中。
直到那次谈话时,我作为一个单身狗,表达了我对师姐的羡慕,师姐告诉我说:“别说了,其实我更羡慕的,是你”。
孩子每天六点多起床,师姐就要开始围着孩子转,准备食物、陪玩游戏、带孩子散步,视线始终在孩子身上,连上厕所都是急匆匆的。只有当孩子睡了,师姐才能挤出点时间看书。
作为一名基础学科的科研人员,师姐的工作主要是写论文、申请基金项目。这两项都是以阅读大量原典和研究文献为基础。但是对师姐来说,阅读的时间,因为要带娃,而变的少之又少,有段时间,师姐甚至坚持四点起床,这样可以争取到两个小时的阅读时间。但是,坚持一段时间后,发现身体实在受不住,白天精神不集中。最后还是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方法。

师姐也抱怨过,带孩子耽误了科研,耽误了写论文。但是一转眼,还是收拾收拾,投入到了新一轮的战斗中。
不过,用师姐的话说,虽然科研家庭很难兼顾,但在努力奋斗的路上,自己也算是有个奔头。


其实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虽然科研和家庭有时候很难兼顾,但能休息的时候,还是多休息休息吧,毕竟生活也是很重要的~
趁着这次疫情没法做实验,干脆多陪陪家人,多过过自己,至于论文什么的,随他去吧~ 
休息休息,我们再重振旗鼓!出发!
来源:募格学术 参考资料:梨视频、募格学术此前报道。


相关资讯

一年多了,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搞得咋样

Science:不是实验操作小能手也能做科研吗?完全没问题!

从“问题生”到本科时一作发14分顶刊!发表11篇SCI的博士,这是他的科研之路

科技部等六部门:鼓励科研项目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

双非化学系研究生心得:没发SCI 但因热爱依然从事科研工作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