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徐传辉副研究员《ACS AMI》:具有抗菌作用的导电胶膜用于应变和湿度传感器
近年来,橡胶因其优异的弹性与物理机械性能,被广泛作为柔性电子材料的基体用于穿戴/可植入设备。当导电橡胶作为元器件应用于传感器监测人体运动情况时,经常的剧烈运动会使人体汗渍浸润至电子设备内部从而滋生有害的致病菌。通过在橡胶基体中添加纳米银构筑导电通路可同时赋予橡胶导电性能与抗菌效用。然而纳米银复合材料的制备步骤往往较为繁琐,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先制备出纳米银,随后再添加进基体中。此外,为了赋予其优异的导电性能,往往需要加入大量的纳米银,并且对其进行高温烧结,从而减少纳米银之间的接触点数目,以减少接触电阻,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成本,限制了纳米银导电橡胶更为广泛的应用。
图1. 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图像。(a)XSBR/CA-20的SEM图像;(b)、(c)XSBR/CA-20/Ag的SEM图像;(d)XSBR/CA-20的TEM图像;(e)、(f)XSBR/CA-20/Ag的TEM图像。
基于上述问题,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徐传辉副研究员团队通过简单混合羧基丁苯(XSBR)胶乳、柠檬酸(CA)与少量硝酸银,在成膜过程中,利用CA原位还原硝酸银获得纳米银 (Ag NPs)(图1)。由于胶乳粒子平均尺寸在200nm左右,Ag NPs受到CA的定位作用处于胶乳粒子界面处。因而从复合胶膜整体角度来看,Ag NPs粒子簇获得纳米级分散效果,能有效地提高胶膜的机械性能,最大应力到达4.18MPa(纯的XSBR为1.9MPa)。值得注意的是,胶膜自然成型而未经硫化与模压,其机械性能在进行硫化热压后有望进一步提升以适应各种实际应用。基于橡胶基体的弹性与Ag NPs的良好导电性,胶膜在穿戴传感器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性,如监测手指活动(图2)。此外,CA能够吸收水气以产生更多的导电通路,而吸收的水分子能使其部分解离增加导电介质,因而胶膜还可用于对空气相对湿度增减的响应检测(图3)。
图2. XSBR/CA-20/Ag被用做应变传感器来监测手指的运动。(a)电流的变化随着手指不连续的弯曲;(b)(I0-I)/I0的变化随着手指多次的连续弯曲,其中I0是样品在应变为0时的电流大小,I是样品在不同应变下电流的大小。
图3. XSBR/CA-20/Ag被用于湿度传感器。(a)样品在不同相对湿度下(RH=23%、50%、75%和95%)电流随时间的变化;(b)样品从低湿度到高湿度过程中,电流随时间的变化;(c)样品从高湿度到低湿度过程中,电流随时间的变化。
图4. (a)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a1)、(a2)抑菌圈法;(a3)浊度法,随着培养时间增加,样品在600nm处吸光度的变化。(b)样品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b1)、(b2)抑菌圈法;(b3)浊度法,随着培养时间增加,样品在600nm处吸光度的变化。在a3和b3中,I:LB 培养基,II: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III:XSBR,IV:XSBR/CA-10,V:XSBR/CA-20,VI:XSBR/CA-30,VII:XSBR/CA-40,VIII:XSBR/CA-50,IX:XSBR/CA-60,X:XSBR/CA-20/Ag。
理论上CA呈酸性,当酸性达到一定程度时,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值得注意的是XSBR/CA-20样品不能产生明显的抑菌圈(图4b1),而XSBR/CA-20/Ag(导电胶膜)则出现了明显的抑菌圈,具有显著的抑菌能力。吸光度(OD600)的测试结果表明(图4a3、b3),曲线X(含导电胶膜)的OD600仅比培养基的(曲线I)稍高,说明对比其他样品,导电胶膜具有更长效的抗菌活性。
该研究成果发表于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DOI:10.1021/acsami.0c10101),论文的第一/通讯作者为徐传辉副研究员,第二作者为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生郑仲杰。
论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0c10101
相关进展
广西大学徐传辉副研究员课题组利用再生羧甲基壳聚糖获得纳米毛细管网络增强橡胶膜材料
中山大学吴进课题组《Mater. Horiz.》:高度可拉伸,自修复和抗干燥的双网络有机水凝胶湿度传感器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王磊研究员、李晖副研究员团队开发出高性能微流体柔性应变传感器
南开大学梁嘉杰团队《Nano Letter》:可印刷及可拉伸的“温度-应变”双参数传感器
广州大学林璟副教授等AFM:基于Cassie-Baxter表面构筑技术实现可穿戴柔性应变传感器抗液体干扰和抗细菌黏附的设计策略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点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