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范进读博后续:恼火留校要求后,开办写作培训班却火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学术志 Author 以学术为志业矢志不渝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来源:学术志(ID:xueshuzhi001)

作者:浴火凤凰  


01


咱们书接上回——范进读博


说到,自从范博士看到留校文章要求“顶会顶刊,讲师五篇,助教三篇”,本来心情就糟糕透顶。


可谁知,又被学校人事处嘲笑:


“你们不来,学校就招不到人了?各处地方多的是洋博士、海归,头几批还没安顿好,外洋大轮船又有几批运来了。”


听罢不由火由心生,但又不便当场发飙(其实是没有那胆量),只好骂骂咧咧地回到实验室。


但心头之恨难平,只好把全部气愤撒在那些借钱买来的试剂之上,将其全部扔在地上摔碎,口中还念叨:


“数据出来又有何用?博士毕业又有何用?留校根本没戏,还做个球试验!”


冷静之后,看着满地的凌乱,范博士蹲在实验室的角落里,手中点了根烟,陷入沉思:


“今后生计如何是好?无法留校,家里也快没有米下锅,难道又要被岳父骂成‘烂忠厚没用’的人!”


看着办公桌上厚厚的SCI论文初稿,心中暗伤:


“百无一用是书生!你啊你啊,成天就只会写个文章,还有其他本事没?”


“写文章,写文章……”


突然一道灵感,从范博士的大脑闪过:


“对啊!写文章!!!现在可是市场经济,知识付费盛行,教人写文章也是一种致富能力。即使留校,也成天为拉赞助、找课题、发文章、评职称之类的琐事发愁,不如办个写作培训班,自己当老板来的舒服。这可真是‘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还会给你打开一扇窗’”。


但又细细一想,自己SCI论文写作能力实在不行,去年发表的那一篇还是导师舍与的,办这个写作班指定行不通。


对了!众多硕士、博士毕业后都挤破头想进公务员队伍,但听说在这个行当,只有那些“笔杆子”才最受领导器重,发展前途才最为广阔。


范博士虽说SCI研究不在行,但终究文笔还算不错,读博期间,承担了实验室内各种总结、汇报、领导讲话、方案拟制等材料,颇得老板赏识,直夸他文笔出色。


对,就办个机关文书写作培训班!指定能大赚一笔,然后,风风光光地到岳父肉摊上买上五斤肉,外带三斤排骨,好好出口恶气。


02


于是,范博士便一溜烟从实验室直奔回家。


他把这个想法向媳妇儿一说,也读过几天书的媳妇儿笑道:


“太好了!夫君转变观念,有了发财门路,能在爹爹面前抬起头来做人,我这做媳妇儿的当然也高兴。不过,你对机关文书写作知之甚少,有成功的把握吗?”


范博士自信地答道:


我可是有文学根底的人,去弄公文写作简直易如反掌。所谓的那些公文,说白了就是各级领导的活动。


概括起来,不过有三项:一是开会,二是调研,三是会客。而这三项内容的写作语言,又是千人一面、百年一腔,好写极了。


例如:学院领导、导师和学生代表之类的会议发言内容,开幕必是隆重的,闭幕必是胜利的,形势必是大好的,成绩必是突出的,领导必是正确的……


其他会议写作内容,只要会写领导、主持、讲话、重要、及时等几个单词,串起来就是好文章,比如:会议由XX主持,XX作了重要讲话,XX指示很及时……,等等。


学校领导到各个学院、各系、实验室调查研究的文章,总是这样:调研没有不深入的,现场没有不亲临的,考察没有不全面的,对成绩的肯定没有不充分的……


至于学院领导会见宾客的文章,则内外有别。


对于外校的来宾:会见一定是友好的,欢迎一定是热烈的,学术一定是互补的,前景一定是广阔的,交谈一定是坦率的……


对于本校的内宾(如优秀教育工作者、导师代表、学生代表等):会见一定是亲切的,关心是一定非常的,询问一定是详细的,鼓舞一定是巨大的……


如此归类传授,3天之内,即可使一位只会写SCI的硕士、博士,达到初级机关笔杆子的水平。”


媳妇儿听罢范博士这番高论,击掌赞道:


“妙、妙极,夫君真是才高八斗。开办机关写作培训班,恰似探囊取物。”


03


于是当下决定,由范博士授课,媳妇儿为班主任,范博士的老娘负责教务。应招学员每人交报名费500元,材料费200元,学习时间3天,招生名额100名。


可谁知,招生广告在校园《招聘》刊出后,一日之内,竟有200多名博士、硕士报名,仅报名费就收入10万多元。


范博士的老娘忙得连午饭都顾不上吃,媳妇儿高兴得笑弯了腰,笑软了骨,范博士高兴得吟起了李白的千古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开学典礼那天,真所谓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只见范博士丈人胡屠户,手里拿着一袋排骨和两瓶酒,走到前台。范博士向他作揖,请他在贵客席坐下。


胡屠户道:“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丢脸的家伙,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前些时日,你同我借钱买试剂,为父也是为了激励你上劲才骂了几句,贤婿不要往心里去。你看现在头脑灵活了,手头宽裕了,这也有为父的一份功劳。”


范博士道:“岳父见教的是。”


那些实验室的其他博士也都来前来祝贺,坐垫破旧的自行车又都横七竖八地停在楼外。众人纷纷夸赞范博士“才高八斗”,是博士群中第一位“十万元户”。


这个培训班,很受想进入公务员队伍的研究生们欢迎,办了9期,收入即达100多万元。


一位名叫张三的硕士学员,他撰写的“学校领导深入实验室搞调研”的文章,还被“公务员写作协会”评为一等奖。


范博士则被学院评为“培育写作人才的模范”,人事处专门下发紧急通知,破格录取他为副教授,专职负责办学创收工作。


胡屠户见人就夸范博士:


“俺这女婿可不是个穷鬼、现世宝、烂忠厚没用的人,他是个拔尖人才,培养公务员笔杆子的大教授。”


相关资讯

范进读博

最新研究:长江学者和杰青平均在47岁前达到科研产出高峰

中科大一博士点发新规:博士生必须发表一篇中文文章才能毕业!

作死操作:用实验室里的烧杯冲咖啡,她喝完就进了 ICU......


本文经授权转载微信公号“学术志(ID:xueshuzhi001)”,学术志是硕博群体、高校教师强烈推荐公号,宗旨是以学术为志业,矢志不渝,欢迎志同道合的人关注。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