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电子科大林媛教授团队Sci. Adv.:一种可编程、温度自激活的柔性机电协同敷料加速伤口愈合

老酒高分子 高分子科技
2024-09-08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机械调控、电干预等非药理性疗法在促进伤口愈合等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设备操作和干预实施的复杂性限制了此类疗法在康复治疗中的广泛应用。此外,面向不同形状伤口,如何有效结合机械调控与电干预达到有益的机电协同效果,进而实现伤口个性化治疗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柔性电子团队林媛教授课题组姚光提出了一种可编程、温度自激活的柔性机电协同敷料,在线性和圆形伤口愈合中实现了加速治疗验证(图1)。相关成果以“A programmable and skin temperature-activated electromechanical synergistic dressing for effective wound healing”为题发表在著名国际期刊《Science Advances》。柔性电子团队负责人林媛教授为通讯作者,第一/共同通讯作者为柔性电子团队姚光电子科技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电子科技大学黄林副教授(共同通讯作者)提供了实验室帮助,材料学院柔性电子团队潘泰松副教授提供了力学方面的支持。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青年、创新群体)、四川省科技厅、电子科大医工交叉联合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1. 柔性机电协同敷料工作原理示意图


机电协同敷料由机械超材料和抗菌驻极体薄膜组成,可编程超材料可由温度触发实现适当伤口收缩,同时图案化抗菌薄膜可以增强内源性电场(图2)。

 图2. 柔性敷料机械单元与电干预单元表征。(A)用于线性伤口的机械网格单元表征。(B)用于圆形伤口的机械网格单元表征。(C)用于线性伤口的电干预单元仿真。(D)用于圆形伤口的电干预单元仿真。(E)器件抗菌效果表征。


动物模型上,可分别在4 天和 8 天内实现线性和圆形伤口的有效愈合,相比于对照组,伤口闭合率提高了 50% 以上(图3)。优化设计的机电协同干预可以调节伤口微环境加速愈合代谢促进伤口闭合同时抑制感染。柔性辅料的伤口治疗效果超过了大多数其它报道的非药物方法。这项工作在可编程、温度响应、无电池机电协同器件领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伤口愈合策略,有望实现个性化定制功能以操纵不同形状伤口的有序愈合。

 3. 柔性机电协同敷料对不同形状伤口的治疗效果


柔性诊疗电子器件前期研究工作中,针对日益增长的生命健康需求和医疗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电子科技大学柔性电子团队林媛教授课题组姚光制备了穿戴式毛发再生器件、植入式神经调控减肥器件、植入可降解骨折修复器件等柔性诊疗电子器件,实现了不同应用场景下器件有效验证(图4。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共同通讯身份分别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8, eabl8379 (2022)、《PNAS118, e2100772118 (2021) 、《Nature Communications9, 5349 (2018)、《ACS Nano13, 12345 (2019)。目前,电子科技大学柔性电子团队正在为高性能柔性穿戴/植入生物诊疗电子器件提供更多可行性思路,柔性诊疗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实现相关疾病的早诊断和早干预,有望从源头上缓解医疗资源的供需矛盾。

 4. 面向不同应用场景的柔性诊疗电子器件

 

相关论文链接及柔性电子团队简介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l8379

https://www.pnas.org/content/118/28/e2100772118.short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8-07764-z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nano.9b03912

https://mp.weixin.qq.com/s/70NZ0Xshm_sNa4cmd9UWag


相关进展PNAS:电子科技大学柔性电子团队在植入可降解器件领域取得新进展

江南大学任学宏教授等《Chem. Eng. J》:具有葡萄糖响应催化功能的细菌纤维素/丙纶复合伤口敷料用于细菌感染治疗

西安交大郭保林教授课题组 ACS Nano/Nano-Micro Lett.综述:光响应水凝胶皮肤敷料和导电伤口敷料领域研究进展

天大董岸杰教授等《ACS AMI》:新一代伤口敷料 - 仿皮肤力学性能和生物学功能的两性离子水凝胶伤口敷料

苏州大学陈倩教授团队Matter:用于伤口闭合的主动收缩和免疫调节敷料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高分子科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