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关乎人类生活、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响应型光子晶体可通过外界刺激改变自身的结构色,实现可视化信息加密。传统的防伪技术受制于简单的单通道解密方法,易被破解。近年来,多种刺激协同的加密/解密技术有利于提高信息安全性,但往往需要复杂的处理或昂贵的设备。因此,开发具有高安全性的加密材料以及精确但操作简便的解密技术仍有不小挑战。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环保型高分子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宋飞教授团队 致力于纤维素结构色材料 的 设计 与 功能化应用 研究 。 针对 纤维素纳米晶 材料 ,该团队 利用引入 小分子 化合物、高分子 网络 及表面涂层等策略构建 了柔性可拉伸的机械传感 结构色膜(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8 , 10, 5805-5811; ACS Sustain. Chem. Eng. 2020 , 8, 18484-18491;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0 , 12, 46710-46718; Biomacromolecules 2022 , 23 (10), 4110-4117 )、 有机溶剂选择性响应 的纤维素光子膜( Biomacromolecules 2022 , 23, 1662-1671 ;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2 , 14, 30352-30361 )和非虹彩结构色纤维素膜( Compos. Part B Eng. 2022 , 229, 109456; ACS Sustain. Chem. Eng. 2022 , 10, 10641-10648 ) 。 近期,该团队发现羟丙基纤维素 ( HPC)光子晶体 可通过 热诱导相分离 实现 快速、线性和稳定的结构色转变。 形成的 光子晶体从蓝色转变到红色仅 需 12 s 且具有良好的颜色变化可逆性 。理论模拟 结果 表明,HPC 和 溶剂 分子间 的氢键 数量对温度的依赖性是造成 快速的相分离行为 和 快速可重复温度响应 的主要原因 。基于可逆的结构色转变,该光子晶体可应用在温度传感器、智能装饰和信息加密 ( Chem. Eng. J. 2023 , 453, 139835) 。 在此基础上,为了克服受浊点温度限制而响应温度范围窄的局限,该团队利用丙二醇 (PG )与HPC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提高了HPC基光子晶体的响应上限温度,开发了一种具有高安全性的光子墨水用于简便的多维信息加密 ( 图1)。该光子晶体的响应温度范围和颜色转变速率可通过HPC和PG的浓度 予以 调节 ( 图2)。值得注意的是,该光子晶体可作为墨水加工 为 各种复杂的图案 。 凭借高透明度和响应温度范围的可控性, 并 结合多通道编码技术,实现温度依赖性的多维信息加密 ( 图3)。此外,利用响应中的颜色转变速度差异,结合摩斯密码加密方法,实现了时间依赖的多维信息加密 ( 图4)。这一发现为光子材料协同温度和时间分辨信息编码和高端防伪技术提供了新思路。
图1.HPC/PG光子晶体的多维信息加密。(a)胆甾型HPC/PG光子晶体的示意图;(b)温度和(c)时间依赖的信息加密。
图 2.HPC/PG 光子晶体的温度响应性能。( a )不同温度下 HPC/PG 30 光子晶体颜色变化的光学照片和( b )对应的λ max 变化;( c )不同温度下的循环稳定性能;( d )不同 PG 浓度的 HPC 64 /PG 光子晶体颜色动态变化的光学照片和( e )对应的λ max 随时间的变化;( f )在循环温度变化下的响应时间行为。
图 3. 温度依赖的多维信息加密。( a )光子晶体的图案化;( b )光子晶体的分辨率;( c )光子晶体的透明性;光子晶体在( d ) 10 、( e ) 40 和( f ) 60℃ 时的 UV-Vis 透过率曲线;温度依赖的多级信息加密的 (g) 示意图和( h )照片 。
图4.时间依赖的多维信息加密。(a)时间依赖性加密的示意图;(b)加密标签的温度响应速度;(c)HPC64 /PG10 和HPC64 /PG30 编码的“123”信息和(d)以HPC64 /PG20 和HPC64 /PG30 编码的“456”信息的解密过程;(e)使用HPC64 /PG10 、HPC64 /PG20 和HPC64 /PG20 构造的摩斯密码的解密过程;(f)HPC/PG光子晶体的编码能力。 该工作以“Sophisticated yet Convenient Information Encryption/Decryption Based on Synergistically Time-/Temperature-Resolved Photonic Inks” 为题发表在《 Advanced Science 》上。文章第一作者是博士生李东,通讯作者是 宋飞 教授,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 21A2096 )经费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206290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 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 专项交流群 ,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 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 ,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