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打造民基所的社交货币

2016-09-20 智善法律新媒体 智善


编者按

第一次结识民基是在智善的律所排行榜上,看似不起眼的角落里散发着零落的斗志,后来一次民基所举办的所内卡通形象征集,打破了我将其归类为传统律所的看法,并且有幸参加民基所的十周年庆,认识了boss,才顿觉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氛围,好,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这位不光有颜值的boss。





打造民基所的社交货币


律师行业如何与互联网有效结合起来,是全国律师面临的问题。最开始的网页时代,各个律所争先建立自己的网站,并在当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微传播成为了整个社会最热门的传播方式。如何做好微传播营销是摆在各个律师、律所面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微信朋友圈作为中国活跃用户最多的移动社交平台,民基所也组建了自己的营销团队,本文试对民基所社交平台营销予以总结。


一. 社交平台与社交货币


微博也好、微信也好,这些社交网络之所以流行,是因为人们对于分享想法、观点和经历的欲望。正如许多评论家所说,如今沉迷于社交网络的人似乎无法停止下来,无法不去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爱。


一个爱分享的用户一天应该是这样度过的:早晨起来做一份精致早餐发朋友圈,鼓励自己充满正能量的开始新一天;中午午休前,分享一篇深度好文,展现自己专业、深度的一面;晚上睡觉前,分享一张自拍照并附上文案。


而这种社会网络产生了所谓的社交货币(社交货币为系统提及,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Jonah Berger教授),是将口口相传货币化,就像人们可以用货币买到商品服务一样,使用社交货币可以获得家人、朋友、同事更多的正面评价及影响。凡是能买到别人的关注、赞、评论、转发的事物都可以称之为社交货币。


社交货币按照下列的方式进行流通



1.你分享孩子的满月照买朋友的赞;

2.你用美图及文字来换得朋友的评论;

3.你晒观看科比比赛的照片,获取科迷的认可;

4.你分享一个视频,来买朋友对你生活品味的印象。



一个用户的一次成功分享,可以换来家人、朋友对你的良好印象。那么,对于内容提供者(本文中的律师及律所),如果能够打造自己的社交货币并让该货币在社交网络中广泛流传,成为大多数用户青睐的“社交货币”,那么将大大提升传播效果,从而也达到了传播自身品牌形象的目的。


律所创建微信公众平台,就是需要打造受众客户所青睐的“社交货币”,受众用户使用我们的“社交货币”从而获得其他人的好评。这个“社交货币”可以是我们推送的普法宣传,让他获取了某方面的法律知识;也可以是我们进行的一次献爱心活动,他将此活动分享,以表明自己是个富有爱心的人。


全国业界的榜样应该是北京天同律师事务所,他们的微信公众号:天同诉讼圈每期都会推送出硬通货,有原最高院法官的法律研究、也有天同所多年整理的判例汇编等。作为“天同诉讼圈”的受众群体,我们也会经常阅读、转发、分享,使用天同所的这些社交货币,分享在朋友圈,我们使用这些社交货币的目的包括:体现自己的专业性、展现自己不断学习的品格、为同事提供最新资讯展现自己的团队性等。


以天同诉讼圈的《辛正郁:从最高法院到天同,我对法律的热爱以终为始》一文为例,该文的点击量达到了41000余次。我的朋友圈在当天被该文章刷屏,文章下的评论也数不胜数,分享、评论这个事件的人分为几种:第一种是与辛正郁有过交集,通过分享展现出自己的非凡人脉;第二种是辛正郁的朋友,通过评论表明自己对辛正郁的友谊;第三种是对于文章本身的喜爱与钦佩等。这篇文章,是天同公众平台成功打造的一枚社交货币,这枚货币让不同的人因为不同的原因做了同样的一件事——分享。


二. 社交货币的类型


分享是有成本的,人们不会无缘无故的分享,你必须帮助用户制造他们需要的内容,为他们提供社交货币。


1.制造话题

为用户提供话题、谈资。前一段时间的热播剧《欢乐颂》就为观众提供了大量的话题,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可以引起朋友之间的一次大讨论,也正是因为《欢乐颂》发行了高面值社交货币,才造就了《欢乐颂》高收视率。


在湖北律师行业内,在这方面做的最好的,应属“智善”微信公众号。它巧妙地借助了湖北省各个律所的公众平台,进行数据分析,推出“湖北律所微信公众号排行榜”栏目,很好的在律师业内制造了关于律所新媒体的话题。“智善”能在湖北律师界,采用这种类似于《福布斯》杂志所制造的“福布斯富豪榜”的方式,打造自己的社交货币,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不论是“智善”,还是福布斯、胡润都是使用“制造话题”这种方式推动自身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通过制造话题的形式,“智善”已经累计了6000多的粉丝)


2.表达观点

帮助用户表达观点。社交网络中,经常会看到老板分享《这样的员工最让人感动》,而员工经常分享《80%的优秀员工因为这些事情离职》;律师经常分享《律师的权利如何保障》,而法官经常分享《法官苦、与谁诉》这样的文章。每个人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都需要别人的观点予以支持,制造这样的内容,就是为帮助别人表达观点。


3.实用信息

为用户提供最新最有用的信息。身边经常会有朋友分享给你这些内容,《如何不再拍摄游客照》、《绿豆汤的神奇功效》。分享是人类的天性,通过分享实用信息,可以向对方示好增进友谊。


4.展现形象

分享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彰显自己的个性及形象。母亲节,朋友会在朋友圈转发《母亲节快乐》这样的文章,一方面是有感而发,另一方面也是展现自己孝顺的形象。前段时间很流行的A4腰,将一张A4纸挡在肚子前,间接证明自己的腰细,其之所以风靡,就是因为身材苗条之人为展现这一形象而为之。


三. 民基所的社交货币


传统媒体时代,每一个消息的发出都有专业人士进行把关,但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随意发送信息,每个人都成为传播源。这使得传播多样化,同时也导致了信息比以往更加泛滥的结果。


民基所紧跟时代潮流,率先创办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创建伊始,我们还是以传统的思维来维护公众号,主要是对律所的日常新闻进行宣传。但很快,我们就发现,这种“自嗨型”的模式无法取得用户的认可,仅仅是把网站的功能移动终端化,难以获得用户的青睐。我们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比如把《民基律师》所刊的文章,在微信公众平台上重新刊登,但炒现饭的模式同样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同样,我们也做了“二传手”的尝试,把别人的文章进行转载,不仅收效微乎其微,而且还存在侵权的风险。


痛定思痛,我们作为受众者其实最反感的就是我们上述所采取的宣传方式,也正是因为我们这种无脑“自嗨”、二传手过于泛滥,才造成了这个时代充斥了太多的无用信息。


受一些个性公众号的启发,我们对微信公众号进行升级、改革。我们对公众号的维护进行了其他的一些尝试,其中最为成功的是,推出了自己的原创栏目——《民基法律评论》。为此,我们专注打造民基的社交货币。


1.重新设计平台形象

从外观上,我们在不断改进,努力寻找自身的设计风格及版面。对于版面颜色、字号、行间距的选取都在不断调整。虽然没有专业设计人员,但我们在不断摸索、借鉴的过程中,还是在不断进步。接下来,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统一的风格,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内容上,我们对于文字、图片有了更高的要求。新闻稿件的撰写、修改都比以往更加严格,尤其是对于新闻照片的拍摄质量。


2.打造不同种类社交货币

结合律师业态,我们认为,“实用信息”的社交货币基本上可以放弃,作为律师行业,实用信息无非就是普法宣传、法律小常识。这些基础知识的受欢迎程度低,如果想提高质量,例如通过漫画、微电影等形式,则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收效甚微。“展示形象”的社交货币,不是我们律所能够打造的。用户一般通过分享一些“时尚博主”、“生活达人”的内容来表明自己生活品味;通过分享一些“金融深度好文”等表达自己在某领域的专业气质。作为一个企业公众号,我们在这方面有着先天不足,因此也未将其作为重点。


我们集中精力,通过原创着重打造“制造话题”、“表达观点”的社交货币,并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


“制造话题”,就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造用户可能感兴趣的新闻,在线上线下成为大家共同讨论的话题。我们成功的制造了两次话题,一次是2016年1月份的民基春晚,一次是我所十周年庆征集所徽、卡通形象的系列活动。


民基春晚,一直是我们所的传统项目,只不过随着自媒体的发展,这一线下传统项目被搬到了线上,受众面有了质的飞跃。以下是我选取的一些嘉宾的分享,这些分享,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于我们民基春晚的肯定,但也印证了只有用心制作,才能打造让人愿意分享的社交货币。


“所徽、卡通形象征集活动”是我们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一次推广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我们这次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纷纷转发,阅读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500多次(由于我们粉丝基数只有600人,所以这个点击量已经是天文级的)。这次我们不仅制造了“所徽、卡通形象征集”的话题,还成功的对我所十周年所庆进行了宣传,可谓收获颇多。


“表达观点”是我们公众号特色栏目《民基法律评论》的立足之本。我们选取每周的热点事件,通过法律人的视角对其进行点评。我所公众号能在湖北省内产生一定影响力,这个特色栏目可以说是居功至伟。而其中许多独到的观点更是获得了大量的转发、分享,这说明,我们所写的东西帮助用户更好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俗活说,说到别人的心坎里了。以《向车窗小广告宣战!》为例,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当天的留言、分享可以说是已经“霸屏”。



作为一个律师事务所,开设一个微信公众号,从而变成一个自媒体人,一方面需要借助自媒体来宣传自身,但我想,这绝对不是唯一的目的。我们作为自媒体人,应当有责任、有担当,“有钱捧钱场、没钱捧人场”,小企业在自媒体时代,也可以呐喊,也可以承担起社会责任。律师及律师事务所,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推动者,完全可以通过自媒体作出自己的贡献。这也是我们创办《民基法律评论》并能够在社会上产生一定影响力的原因。


用传播学术语,这是打造“表达观点”的社交货币。但这也正是我们民基律所作为自媒体人的价值所在,为“朋友圈”、为熟人社会提供一些正能量,一些冷静的判断,一些法治思维。


努力终有回报。通过对民基所微信公众号的改版、升级,我们现已成为湖北律所公众号前十的常客。我们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微信公众号也只是我们律所发展的一个缩影,但这个缩影却传递给我们民基所的身边人、同行、客户、社会一枚“民基社交货币”。



参考文献:

1、Jonah Berger:《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电子工业出版社;

2、李叫兽:《5种社交币,如何刺激用户分享?》,馒头商学院;

3、王鸿谅:《超级社交货币》,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14期

4、王寅:《如何利用“社交货币”做好微传播》,对外传播2015.09






责编 | 高丽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