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步构建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

2017-04-14 智善法律新媒体 智善


智善微课(技术派)第4期

法律服务不再是闭门造车的传统模式
智善将集中各个垂直领域横向分布的专家

分享他们在自由时间中的知识盈余

 周三晚八点 智善微课等你来

本期带给大家的是 罗艺律师 的分享

欲第一时间收听微课直播或主讲微课请联系“智善爷爷(18995580086)” 备注 “智善微课”



五步构建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


也许你也曾有这样的经历:搜集、收藏、阅读了很多公号文章,最终记住的却没多少。


也许你也有同感:下载了一电脑硬盘的资料,最后一个也没打开看。


也许你也希望:构建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对于律师来说,知识管理极为重要,但却很容易陷入以下三个误区:一是将知识管理的工具误认为是知识管理本身,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常常陷入到比如说把印象笔记,它的这些存储了很多知识,很多内容的功能就认为是知识管理本身,实际上工具仅仅是辅助手段而已。二是仅就具体的知识进行管理,而忽略了新旧知识的联动,可能很多人仅仅只就具体的知识去学习去汲取去管理,而忽略了要把自己本身就有的旧知识和新知识结合在一起形成自由体系的意识。三是缺少深度思考和实际践行,误将管理知识等同于知识管理,仅仅把学到的知识存储在印象笔记或者是电脑的硬盘里面。


对与我们来说如何既避免以上三个误区,又从知识输入到实际践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呢?也许你可以尝试用以下五个步骤构建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


1第一步:知识输入


1.学会高效读书


一本书不可能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一定是根据目录来挑选自己最喜欢最有用的部分跳着读。最近,成甲老师在分答小讲里分享的关于如何在5分钟内高效读一本书的方法,对我深有启发。我们耳熟能详的二八原理其实在读书方面也可以有所体现。如何用20%的时间读一本书80%的精华呢?


当我们拿到一本新书,首先要看四个部分--"封、目、序、尾"。"封"即封面(包括封底),我们拿到一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本书的封面和封底,在这上面会有一些推荐人简短的话,比如说成甲老师的这本书中,有的推荐人说,“这本书是个人知识管理精进的指南” 。也有的人推荐说:“是最难得部分不是收集,不是整理,而是内化”。通过这样的推荐语,我们就能瞬间了解到这本书所要讲的主要内容和点是什么。所谓"目"即目录,在目录会提到每一部分讲的重点内容是什么,如果在目录中看到生僻的概念或者是我们所需要汲取的知识输入的内容输入的话,就可以直接翻开这一部分的内容阅读。第三个"序"即序言,在目录之后,一本书可能会有一些人推荐的序,也可能是这本书的作者自己写的自序,但无论是谁写的,他的序一定会将这本书所得内容进行高度的概括、归纳和总结。可以说,序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的提炼。第四个"尾"即结尾,在结尾的部分作者一定会把这几个月以来写书的过程,写书的内容,写书的结论和心得再次进行回顾。所以我们通过封、目、序、尾这四个部分就可以在非常短时间之内来了解到一本书的精华。这四部分往往是一本书的精华所在,也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地方。


为什么有的大神能一年读二百多本书?为什么得到APP的牛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消化一本书后用语音的方式分享出来呢?这就是高效读书的奥秘所在。


2.提炼所需要点


我们会发现,在进行知识输入的时候无论是看一本书或者是看微信文章都需要提炼所需要的要点。一篇文章或书中的观点可能只有10%-20%的内容是可以为我们所用的。对于这10%-20%我们不知道或者是想把它组合起来的内容一定要提炼起来,放在自己的印象笔记里面,形成电子版本,方便日后检索。在做知识管理的时候尽量把所要学习和储存的东西形成电子版本,不要仅仅记录在记录本上或者是手绘思维导图,手绘思维导图的创始人托尼·博赞在创始手绘思维导图的时候网络还不发达,但是现在电子版的思维导图已经非常多了,并且制作电子版的思维导图更适合律师的工作习惯,也更容易储存在印象笔记里面,方便我们通过它强大的检索功能去检索到。如果我们兴奋的看完,像小松鼠收集坚果一般点击收藏,之后忘个精光,那么这篇文章不会带给我们任何知识的认知和复利。


早前看过一篇文章——《提炼后的知识才是力量》,这篇文章介绍了黄金三分法的处理模板。所谓黄金三分法指的是,当我们看到一篇文章对我们有帮助的时候,我们需要把其中有用的部分用黄金三分法的方法提炼出来。所以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阐述了什么事实,对我们有什么帮助,最终要形成一个结论,通过这篇文章如何指导日后的实践行动,但这个模板仅仅是一种思维方法提示我们每一篇文章都应该这样提炼。不过大家也可以形成自己的风格,哪种方法更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无论是哪一种提炼的方法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把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提炼出来,而不仅仅只是将这篇整体的文章储存在我们的手机或者是印象笔记里面,这样存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一定要把我们所需要的知识提炼出来。所以在看过一篇干货文章之后,重要的不是看后赞同的点点头,而是将我们不知道的或能拿来所用的要点提炼出来,总结归纳成规律并在未来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


3.输出倒逼输入


所谓"输出倒逼输入"的方法是指,先定一个知识输出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自己擅长的部分也可以是自己想学习的内容,目标定好之后就开始在一定的期限内(如一周之内)利用各种渠道知识输入,待期限截止,再用各种方式知识输出。


以"输出倒逼输入"的方式有针对性的知识输入和有效的知识输出,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参加分享活动的每一个人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汲取到有针对性的知识,也可以快速的将学习区变成舒适区,扩展自己擅长的领域,加速构建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


2第二步:深度思考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里,太追求"速食主义"未必都是好事。我们需要有深度思考的意识和深度思考的时间。


当看到一篇文章时,要多用批判性思维审视文中的什么观点有用?什么例证是可以被拿来放在别处列举?什么底层知识可以和自己已知的研究领域相联动?能否提炼出规律并在未来需要用到的时候指导实践?


在成甲老师的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概念叫黄金思维圈,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在看一篇文章或读一本书的时候,或者在和别人交流沟通的时候,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在《提炼后的知识才是力量》一书当中提到了一种方法就是读一本书或者看一篇文章的时候要问自己十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问自己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要用自己的话总结这篇文章的核心要点,最好不要超过两条微博的数字。并且我们在总结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我们去思考去沟通的时候都应该用结构化思考力这样的一种方法和结构去总结和提炼。


第二个问题可以问自己这篇文章的哪些信息和要点是值得我们记录的,也就是一篇文章中只有10%-20%的内容是需要我们提炼总结的。


第三个问题问自己这篇文章中提出了哪些问题,想要解决什么。在这些问题中作者可能有的已经解决了,那么他解决的方法是什么,可能有的还没有解决,那可以想一想如果是自己的话该怎么去解决。


第四个问题是文章的观点是不是有道理。我们知道当一个社会热点出现的时候会出现大量的自媒体的文章,它的观点是不是自己所支持的?我们自己认为的观点是什么?我们要用一种批判性的思维角度去考虑问题,不能看到一篇文章就点点头觉得它说的很有道理。不同角度的观点和立场也都不一样,我们要深度的思考谨言慎行,在做出判断之前先要深度思考。


第五个问题在读完文章之后要反思一下这篇文章跟自己有什么样的关系,自己从中得到什么启发,有了启发以后要不要去检索一些文章知识去追查它的根源?如果有的地方没有看明白要不要去学习一下?所以一篇文章在读完之后仅仅是认同是完全不够的。


第六个问题可以问自己是否要用图表来表示。用电子版思维导图的形式来进行知识输入更有效率更方便检索。


第七个问题是,这个信息的记忆点是什么。所谓的记忆点,通俗来说就是关键词的提炼,类似于印象笔记里的标签,是一个非常高效检索自己想要内容的方法,也是在文章和读书当中需要提炼关键词的一个思维方式。


第八个问题可以问自己怎么样进行下一步的行动或者这篇文章哪些方面是有用的。在看过一篇文章的观点和建议后,一定要细化成自己的行动建议,如何将这些启发作为自己以后的行动指引或指南是非常重要的。


第九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所学到的知识怎样才能跟我以前的知识结合起来,是串联?是并联?是归纳总结?是提炼?还是升华?它的这些事实哪些可以拿来作为例子在日后的分享当中可以引用,哪些观点可以拿来借鉴的。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学到知识以后能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以上十个问题就是《提炼提炼后的知识才是力量》这篇文章所介绍的方法。对于黄金思维圈深入的去思考问题也可以结合律师或者是法律人的工作场景来进行试用。不管是自己做工作管理或者是在做日常的法律工作,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一定要深度的思考。


3第三步:总结规律


总结规律最好的方法就是复盘。复盘在律师的工作当中在团队的协作当中也是非常有益的。在复盘这个问题上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就是什么不是复盘。


复盘这个词源于围棋,是复盘高手在下这盘棋的当中用了哪些思路和方法是值得初级玩家借鉴的,它并非简单的指开个总结会议或者批斗会。所谓的复盘是要通过总结来得出规律,这种规律可以指导我们在未来做同样类型的事件的时候所要遵循的,或者通过对于对手,对于其他人在做同样的事情有什么经验和教训,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和教训的规律来之后指导我们自己未来的实践。所以重要的不是复盘的内容而是复盘的动作,当迈出复盘这一步后,可以自我复盘、对他人复盘、对团队复盘,最终找到规律并不断迭代升级。


4第四步:优化输出


知识输入之后,经过深度思考、复盘总结规律、联动自己已有的研究领域,在自我消化吸收之后,务必要优化输出。


输出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写出来(包括写文章、写反思笔记)、画出来(画思维导图)、说出来(演讲、讲座、线上线下分享),甚至唱出来(例如公众号"CU检说法"《史上第一个被用RAP解读的工作报告》这篇文章插入的歌曲,即是将两会上检察长的工作报告写成歌词用RAP唱出来)。


当然,优化输出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制作成PPT课件、开会讨论形成的会议纪要、复盘得出的规律总结及下一步实施的具体方案等,也都属于优化输出的结果。


5第五步:实践应用


若想让知识融化在自己的血液里,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不可止步于知识输出。从知识输入到知识输出并没有彻底的完结,还要真正的运用知识,去实践去应用。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同样,没有实践应用,知识永远也不是自己的。不经过自己践行的知识,有再多地输入和输出也然并卵。


总之,运用知识输入、深度思考、总结规律、优化输出、实践应用五个步骤,知识联动、步步为营,才能将所学知识搭建成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五步构建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你学会了吗?



罗艺

嘉/宾/介/绍

律师界最懂演讲,演讲界最懂法律的技术派律师

专注民商事法律事务和高端订制法律顾问服务

乐于将自己的经验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分享





往期微课内容:

智善微课(技术派)第1期:律师收费谈判技巧18式

智善微课(技术派)第2期:律师的有道云笔记整理术

智善微课(技术派)第3期:律师演讲的十大技巧



冲榜、投稿请联系微信:18995580086

投稿邮箱:zhishantougao@163.com

转载联系微信:18995580086

后台回复“转载”获“转载须知”

商业合作:zhishantougao@163.com



责编 | 方晶

文字整理 | 宋瑾

戳“阅读原文”看“智善爷爷”推荐了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