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法律大数据报告如何炼成(下)

2017-08-13 智善法律新媒体 智善

来源:家族律评

作者:张莹,北京盈科(西安)律师事务所

投稿邮箱:zhishantougao@163.com

首席内容官:智善爷爷(18995580086)


(上接今日第二篇)


4、让朴素平实的数据分析报告充满爆点


写报告的过程中,我觉得有一个部分是我觉得必须要和大家分享的。那就是关于写报告的找爆点的问题。


当时最初离婚大数据的报告写出来的时候,其实不是大家现在能够在网上看到的离婚判决大数据的样子。最初写出来就是非常客观,非常朴素,非常普通的,90后离婚占比多少多少,80后离婚占比多少多少,70后离婚占比多少多少。然后就是离婚判决多少份,然后铜川离婚多少份,延安离婚多少份,都是非常客观地对我们下载的这些离婚判决的数据做一个描述。这种描述当然做科研用的话,它的价值是最明显的。但是要实现基础的传播功能的话,它的效果会稍微差一点。



在数据基础上写出来的非常平实,非常朴素的离婚判决大数据,我看了之后觉得这完全不够。我自己当初在做这个离婚判决大数据之初,设定了一个标准就是一定要有爆点。所以我自己写文章,后来到离婚判决大数据的时候体现的非常明显,就是写这个东西,既要突出重点,而且一定要抓人眼球。抓人眼球的这个部分后来这部分就是全部都由我自己来完成的,所以大家看到的离婚大数据报告就变成了这样:


离婚诉讼西安最高发,经济越发达,离婚诉讼越多发;坚决不凑合,80后是诉讼离婚的主力军;七年之痒变成三至五年之痒,婚姻越来越早收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女方离婚更主动……这些比较有话题性和传播性的小节标题。


大数据报告的主旨是没有错的,所有的数据也是对的,呈现的内容也非常客观,但是它的话题度和传播性都有非常大的提高。


所以刚一发出来,有很多的媒直接就把文章大标题改了,他们直接从我离婚判决大数据里头挑了一个小结标题标上去了。比如说《华商报》它直接的标题就是《女方离婚更主动》,然后我看新浪陕西的官方微博,他截的就是《80后是离婚诉讼的主力军》,还是一些官方的媒体的转载,名字就改成《婚姻七年之痒现在变成三年之痒》这样子的。



我把离婚大数据和继承大数据做完了以后,我自己做了一个对比,对比的情况是这样子的。


离婚判决大数据我们总共从网上进行了一个筛选之后,发现有效的有4000多份,而继承判决大数据,我们把所有有效判决都下载下来了,只有400多份,然后我们又找了一些债务清偿,还有保险部分的判决书,跟继承有关总共加起来是500多份。


从数量上来看,离婚判决的数量是继承判决的数倍,就是差不多有十倍了。判决的数量看,可以体现出来一点,就是离婚案件的数量远远超过继承案件的数量。所以在现阶段,婚姻家事案件里头,人们关注其实更多的还是放在离婚案上。这是我把离婚判决大数据和继承判决大数据做完之后的第一个体验。


第二个体验,继承案件目前数量是少于离婚案的,虽然它少,但是代表性都非常强。继承大数据折射出来的是什么?就是作为财富管理工具的遗嘱、商业保险在实际继承过程中,它的适用情况非常不好,而且或者是有些当事人他根本就不立遗嘱,或者是立了遗嘱之后它的遗嘱效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还有买了商业保险的,不指定受益人,最后让商业保险的保险金都变成了遗产。我看了我们的继承案件之后,我自己都挺吃惊的。我们在继承判决书的时候,总共是涉及到继承判决大数据的基础判决有500多份,在这500多份里头,我看到一份我觉得非常有价值的判决。


我们陕西省有一个非常知名的企业家,他被继承的遗立价值涉及50个亿,采用遗嘱的方式传承。他当时企业和主要财产都在国内,但是他个人已经移民加拿大了。在加拿大他写了一个遗嘱,但是被西安市的法院认定遗嘱成立,但是效力存疑,所以最后适用法定继承。未来这部分其实是大有可为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公民财产状况它的之前的财产在不断地积累,然后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地加深。其实我觉得未来继承类的案件应该是大家关注的一个点。



二、分享一点我和媒体打交道的感受


1、我们的大数据报告如何登上陕西省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对于传播量比较大的媒体而言,他们需要的点第一是贴近生活,有爆点,能够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第二,有价值,既有传播的影响力,又能彰显出报纸的专业水准不低级,不俗套。



站在我们写作者的立场上来讲,如果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更多公众的认可是一件非常值得开心的事情,但是我之前是没有想过能够上报的。我最初的想法其实比较简单,只要能在网上得到认可就可以了。当我们的离婚判决大数据报告发出去之后,朋友圈我这篇大数据被转的比较厉害,到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华商报》的记者也在网上看到了。他觉得非常有意思,一是贴合实际,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二是,觉得写的确实客观,但是很有趣。


所以他后来通过我们其他的同事联系到我。然后就告诉我说,他们报纸对我们这个离婚判决大数据非常的感兴趣,问我愿不愿意把我们的离婚判决大数据报告发到报纸上。我说可以,他就对我做了简短地采访,让我等消息。我当时想发出来应该就是一个豆腐块之类的报道。结果第二天出来之后,我真的是蛮惊讶的,发了整整一版。


离婚判决大数据的反响特别好。除了报纸之外,《华商报》官方微信公众号他也自己在转发,发出去之后,其他的人民网、新浪、陕西网,还有很多其他的官网都在转发,传播量还是蛮大的。


离婚判决大数据发出去之后,我们的继承大数据也就开始准备做了。因为我觉得,站在营销的角度来讲,你要做一个营销事件,不能说你做完这件之后就停下来,你必须连续不断地有新的事件出来。因为网络时代要遗忘一个人非常容易,所以继承离婚判决大数据发了报纸之后,我第二天就开始准备继承大数据了。



继承大数据我做完之后,记者就积极的联系我,因为有离婚判决的大数据在前,所以他们非常期待我们的继承大数据。所以继承大数据刚做完的第二天就上报纸了,当时他们希望我能不能先在报约上发了继承大数据之后,我再发公众号,我说我还是要自己先发,因为这个还有一个著作权的问题。


2、青年律师的个人品牌打造


我个人对品牌形象的理解分为两部分,一是个人的影响力,二是个人形成的公众形象。


影响力的打造是一个常年累月的积累过程,必须要有踏实的专业基础和一个比较大的格局,这两样东西是短期所无法突破的。一个律师必须要不断地学习,持续努力,把专业基础夯实,多读书,走出去,多和外部世界交流,多向比你强大的人学习,尤其是其他行业的人学习,才能形成影响力的基础。


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我们再来聊一聊青年律师的“发声”问题。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减少见面的时间,增加见面的次数。



对于传播我一直有这样一个观点,要想一个人对你印象非常深刻,不是一次性霸占他非常多的时间,每一次时间不用太长,但是你要经常和他们见面。


我们有很多青年律师口才非常好,只要有机会就要滔滔不绝地宣传自己,但是方式不当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而且通常客户都不会认为律师是生活的必需品,而是在遇到麻烦的时候,他们才会想到我们,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们跟保险业务员有的时候境遇差不多。


我去年以来一直在坚持做两件事情,一是公益普法,每周自己做一个主题分享,二是与我们本地媒体合作做节目。做一件事情很简单,要持续不断地做同一件事情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公益普法是完全免费的,我自己建了一个微信群,免费讲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严禁广告和各种投票及鸡汤,大家还是满认可的。但是做广播节目就不像自己讲课那么随意了。因为在陕西,我们讲方言比较多,所以刚开始讲课做节目的时候,我的口头禅非常多,常常一句话里会出现四五个“那个”,我自己听了一期自己讲课的录音,觉得非常影响效果。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改这个毛病。



最初自己是很难意识到自己这个问题的严重程度,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规则,只要我意识到自己一句话里出现两个“那个”,就打自己一下。这个惩罚的效果很显著,两三个月的时间里我就改掉了这个毛病。


无论是自媒体还是广播、电视、纸媒,仅仅只做一次或者几次,效果都不会太明显。因为网络时代,遗忘一个人很容易。没有人会回头去看几天前的新闻、报纸去关注你,你要想让别人记住你,必须要坚持长期出镜。

     

说到个人形象,我觉得每个人都需要给自己有明确的定位,要有一个让别人能记住你的鲜明特色。其实每一个人身边都有无数个律师,你怎么能在这些人里头脱颖而出让别人记住你呢?除了自己要身靠一个非常大的平台,你之前有非常成功的经验,让很多人通过专业了解你,我觉得其实另外一个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差异化。


因为从专业的角度讲,律师和律师的差别,其实是很难从网络上体现出来的,除非真的是你太厉害了,否则通过网络你来展现你自己特别强大,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大家应当把自己各项指标进行一个综合分析,切忌千人一面。



另外,身为律师本身应当严谨,不要随意在社交媒体、社交网络平台上发一些消极、悲观、可能是谣言、让人觉得负能量的话。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能承受之重,但是律师不应该让人觉得不靠谱。有一个青年律师,经常发一些说社会黑暗、抱怨社会不公、自己收入太低找不到女朋友的话,真心觉得这是一个反面教材。


作为同行,我看多了我都觉得这个人一定是专业素质不好,从不自己努力,只会每天抱怨社会不公,怎么能够让当事人看到法治的光明?积极正面的形象非常必要,它不仅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一个因素影响,而且是一个律师传递给当事人的一种信念。你要相信,你的自信、你的乐观、你的正能量,是能潜在影响你身边每一个人的。当一个客户从你这里得到的信息全部都是负面、悲观的信息,他又怎么能相信你有能力帮助他力挽狂澜获得正义?


还有很多律师除了做律师之外,可能还做微商、搞代购,每天在社交平台刷屏卖东西,当客户看到网络形象是这样的你的时候,他会不会第一时间认为你的专业素质不行,所以需要做微商搞代购来补贴家用?偶尔帮朋友发一些商品信息可以,但是职业律师不应当展现给他人一种职业商贩的形象。



时至今日,大家应该都有一种感受,朋友圈已经变成了社交圈,维护好自己在社交平台的专业形象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就是我今天能跟大家分享的一些比较粗浅的内容,真的非常感谢大家能够聆听,谢谢。


作者简介:


张莹律师是北京市盈科(西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盈科家族信托中心西安分中心主任,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律师实务导师,陕西交通广播、陕西新闻广播常年嘉宾律师,被授予“金牌律师”称号,陕西省红凤工程志愿者协会公益律师。专注于私人财富管理业务,熟悉保险、家族家托等金融工具在财富风险防范领域的应用,致力于帮助客户防范财富风险。





你眼中的智善爷爷是什么样的?


写下走心评论或今日感悟

明天你也能上智善日签





冲榜、投稿、商业合作请联系微信:18995580086

投稿邮箱:zhishantougao@163.com

后台回复“转载”获“转载须知”





责编 | 方晶

戳“阅读原文”看更多“精选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