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新时代律所的三重身份

2017-08-24 智善法律新媒体 智善

作者:麻策律师

来源:网络法实务圈

投稿邮箱:zhishantougao@163.com 

首席内容官:智善爷爷(18995580086)

编者按

本文源自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联合创始人麻策在该所开业时的一段分享,其关于律所“三重身份”的经验介绍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各位现场以及线上观看直播的小伙伴,大家好,我是垦丁所联合创始人麻策!


感谢这么多小伙伴来参加我们丁厂的开业及产品发布仪式,挺感动的,我看到现场认识的就有来自苏州、以及北京和深圳的朋友,感谢支持。顺着垦丁阿来律师上一篇《这一代法律人,被赋予了怎样的特殊使命!》的话题,我给大家带来我们垦丁所的三重身份,这也是我们的三种气质。



专业媒体



2015年,我开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然后就「码」不停蹄地写文章,兴许很多人认为我是码给别人看的,但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想写给我自己看,因为在这一块领域通过公号分享的个体不多,只有一些机构公号在弄,所以感觉自己需要系统的思考和总结。


虽然当时的出发点有些自私,但没曾想却结交了很多互联网公司的法务,律师还有学者、程序员,当然,还有很多微商、小广告啊啥的加我微信聊。然后我就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虽然同处法律圈,很多公司互联网法务并没有建立或想建立系统的网络法体系,因为他们更多的是关注他们手头的一些法务工作并跟着产品或事业线走;反过来我自己也一样,有些人和我聊一个小时,我还感觉在听天书一般。所以垦丁发现网络法这个圈子实在太大,大得彼此之间很难认识,大得彼此间很难消除存在巨大的知识鸿沟。


在今年年初,我和阿来律师以及几位一线互联网公司的法务聊这个事情,大家也都觉得一定要做件事,集结网络法人,让几个人的梦想变成一群人的梦想。于是说干就开,我们共同筹建了「网络法实务圈」微信社群,在有新的小伙伴申请加入网络法实务圈时,我都会给他们先吹吹风,希望大家进群要有分享精神而不仅仅只是来学习,并且学会拒绝权威,坦诚交流。很多要申请加群的朋友,我其实也会翻翻他们的朋友圈,如果十条内没有一条是和网络法相关的,其实我是拒绝的,因为你不能让我拉,就duang拉你是伐?


现在这个高质量社群已经集结了来自BAT、京东、唯品会、58、网易、摩拜、知乎等一线互联网公司法务,我们聊的都是接地气的网络法内容,每一个热点事件,都能在这个圈里得到各种观点的评论。


当然,只是建立一个所谓的微信群,这还远不是媒体。我们知道财经界有吴晓波,科技界有36氪,法律界有什么?只有离婚律师?所以,往下一步,我们将集结更多的网络法同仁,通过各类线上线下的活动,分享实务,沉淀知识,并持续输出内容,将网络法实务圈做成网络法细分垂直领域第一媒体。

为什么要将社群作为切入点呢?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电子商务,其实早就已经成为网络经济1.0了。这一年,我们看到电子商务正在向社交媒体化转移,所以我们会看到淘宝也在做网红直播,支付宝拼了老命想做社交;另外,服务也正在向社交媒体化转移,以前的团购服务只是把线下服务线上展示,但是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服务开始介入社交元素,比如打车,滴滴一下,就能在聊天中完成打车服务,这种社交比以往所谓的电梯时间介绍完自己更高效。所以,不论是商品还是服务都努力向社交化发展,而内容媒体创业,社群就是社交化媒体最好的承载。



科技机构



上周末,感谢百事通邀请,垦丁参加了「法律+科技」峰会,人工智能是峰会上法律人讨论的最大的热门。去年deepmind的alphaga对战李世石时,我对人类战胜机器的信心还是五五开,因为我自己也下围棋,知道每一步棋的背后可能都是一部甄嬛传那样复杂,不过今年对战人类第一围棋手中国柯洁时,我就觉得人类的胜算只有1%了,但没想到人类是全败,作为目前人类排名第一的棋手,在全败后失声痛哭;那么下一次如果还会有对战,我觉得我会把最后1%的希望也掐灭掉。这个对自己行业信心坍塌的过程,围棋人都已经经历,法律人也会经历。



我们十八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持续了三百多年,解放了人类的劳动力,让手工业者集体失业。而智能革命和人工智能时代现在已经开始,它要解放的将会是人类的脑动力,所以在工业革命时期没有被革掉命的脑力工作者,那些高大上的职业包括法律、财务、咨询等等古老的职业,都将在这个时代遇到危机。


但我们在谈人工智能时,我们究竟该谈什么?我认为应当先谈一谈人类思维模式的认知升级。我们工业革命时代,人类的思维模式是机械性思维,他的核心是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有规律的而且简单的,所以什么东西都可以被标准化,所以我们有流水线生产、有各种公理定理。但是,当我们来到智能时代,这一切都变了,我们没法通过标准化去准确预测股市、楼市,但是,我们却相信大数据报告给我们展示的数据趋势,这就是一种大数据思维,承认世界的不确定。但是,虽然不确定,但如果他的信息量足够大的时候,我们仍然愿意相信他给出的分析和结果。所以,在大数据时代,我们不能等到一切事情都确定可行了再去做,只要我们观察到一个不确定的结果,我们就应当去积极地拥抱这种不确定,而不是等不确定性尘埃落定后再来绑架你。


去年,我去一家互联网企业谈专项业务,不过当他们法务负责人和我说了一句话后,我就彻底放弃了这个念头,他说,公司双十一前会有200-300号人员负责产品上线,每一个文案合规都是自己做,但不太会委托外部律师,因为第一个量太大,第二个响应速度要快,但律师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帮他们做到。这件事情给我很多触动,很多时候律师确实很重要,但已经不像自己想象中那么重要了,很多业务其它已经慢慢失去市场。所以,我们法律人是不是也应当做点什么准备,好逃上诺亚方舟呢?


有,我们说自己是科技机构,也得有货啊?这就是我们的「规大师」,一款专业的网络广告审查工具,通过上传文案,它就能迅速地为客户找出违禁用语,包括绝对化用语等,然后还能列出具体违反哪部法律的何类条款?

在法律+科技峰会上,法律人的明天书的作者说,未来最好的律师一定是最好的律师和最好的机器一起工作,在不确定的时代背景下,并肩作战。



培训机构



2017年的8月4日下午17:00,就是本周五,经历了好几个月的磨合,垦丁入驻了全国第一家法律知识付费平台,觅法LAWPLUS平台,做我们的网络法培训。我更愿意把它称之为法律界的得到。当然插问一句,不知道在座大家有没有关注罗辑思维得到这个产品,罗胖说自己是知识分发商,靠买知识嫌钱,一位老师一年的收费是199元,虽然感觉不高,不过以最畅销的李笑来为例,就是中国比特币之父,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一年就卖了大概十几万份,一年的收入就超过二千多万。SO,我们现在入驻的是法律界的得到,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也还好啦,我们入驻后前50个半价名额2个小时就抢完了。逆袭高富帅,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想想都有点小激动呢。


当然,开个玩笑,做这件事,钱自然还是次要的。垦丁其实一直有在思考做这件事情更大的意义,我们在验证一个方法论,那就是终局思维


终局思维是阿里巴巴参谋长曾鸣提出来的,它的大意是当我们要做一件事情时,我们可以先推导并想象做这件事情最终的结局,然后再返回来决定我们我们现在该干什么事。比如说我们现在家里的孩子要报大学专业,只要我们往后推导一下语言学的终局,我们就一定不能报英语啊这类学科,因为终局思维告诉我们,五年或十年后,人类其实是不用学外语的,智能机器会帮你实时翻译,这类专业一定会失业。


那垦丁培训的终局思维是什么呢?培育网络法市场认知。大家虽然看我们一直在说什么网络法,但网络法是门学科吗?根本不是,我们国家就从来没有什么网络法。但这恰恰不是一个机会么?法律界已经有很多好玩的新法出人头地了,包括什么娱乐法、游戏法,还有体育法?即使是法律人都没有什么认知,更不要说市场对他们的认知了。


毫不谦虚地说,我们做培训,就是需要占据网络法市场认知的山头,培训更多的法务,更多的律师,不仅让法律界认识到原来还可以这么玩,而且需要更多的法律人一起来玩网络法。因为这个市场足够大,完全没有必要小肚鸡肠生怕别人来抢饭碗。商业模式也是如此,也是需要整个市场氛围的形成,也是需要很多从业者涌入。例如很多人其实已经做代购做了好多年,但直到整个跨境电商市场都在2016年进入高峰时,他在这个行业的积累才真正派上用场;然后我曾经还有一个客户一直在开发微信端的h5页面,就是我们吃饭的时候扫码点菜的,其实当时就快维持不下去了,没想到小程序面世,投资人就在门外开始排队了,才哎呀妈呀,原来我做这么多年原来做的就是小程序么。


所以,其实我们其实不是在等风口,我们本身就要成为一架鼓风机,我们要造风。垦丁人不急功近利,我们关心当下,我们更关心5年或者10年后的自己,我们如果想做一个牛逼哄哄的事情,就踏踏实实地和时间做朋友。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我们不仅要办律所,还要办媒体、科技和培训,是不是太不务正业。不过仔细想想,关于这几个身份,我们现在的律师事务所其实不也都是在做么?


只不过,我们希望尝试用更大的格局,和更符合网络发展趋势的方式来形成「新时代的律所」!





对于律所的三重身份你怎么看?

写下走心评论或今日感悟

明天你也能上智善日签




冲榜、投稿、商业合作请联系微信:18995580086

投稿邮箱:zhishantougao@163.com

后台回复“转载”获“转载须知”





责编 | 方晶

戳“阅读原文”填“智善公开课报名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