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这 5 问答你都掌握了吗?
新生儿出生后,胆红素水平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十分常见的临床问题,可引起新生儿皮肤、巩膜或其他器官黄染的现象。
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什么?
(1)当胆红素水平超过 95 百分位时定义为高胆红素血症,应予以干预。
(2)根据不同胆红素水平升高程度,胎龄 ≥ 35 周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还可以分为:
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光疗指征有哪些?
(1)「足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与「新生儿黄疸光疗指征」标准:原则上,不应出现没有达到诊断标准,就进行治疗。
2004 年美国儿科学会诊疗指南提出凡小时胆红素百分位值达到第 95 百分位值应以干预。按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诊疗手册)」为 257 umol/L(15 mg/dl),这应该既是足月新生儿非生理性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又是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标准。
注:对于<1000 g 早产儿,应注意过度光疗的潜在危害,在结合胆红素增高的患儿,光疗可以引起「青铜症」,但无严重不良后果。
(2)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列线图(TSB 超过 Bhutani 曲线 95 百分位数作为光疗干预标准)
(3)胎龄 ≥ 35 周的光疗参考曲线(2004 年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光疗参考标准)
(4)出生体重<2500 g 的早产儿光疗标准应亦放宽
3. 光疗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光疗时采用的光波越长最易对视网膜黄斑造成伤害,且长时间强光疗可能增加男婴生殖器鳞癌的风险;
光疗时遮光眼罩遮住双眼,用尿布遮盖会阴部,尽量暴露其他部位的皮肤;
光疗中不显性失水增加,应注意补充液体,保证足够的尿量排出;
监测患儿体温,避免体温过高;
光疗时可出现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依据程度判定是否暂停光疗;
光疗过程中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的变化,一般 6~12 h 监测一次,对于溶血症或 TSB 接近换血水平的患儿需在光疗开始后 4~6 h 内监测。当光疗结束后 12~18 h 应监测 TSB 水平,以防反跳。
4. 停止光疗的指征是什么?
>35 周新生儿,一般当 TSB<222~239 umol/L(13~14 mg/dl)可停光疗。
注:
(1)蓝光照射时间一般不宜超过 4 天,单次光照时间,国内外未达到统一,一般认为 6~16 h 为宜,延长光照时间并不能增加疗效。
(2)停止光疗时机选择需同时考虑有无溶血、G6PD 及感染因素的存在,酌情停止。
5. 经皮测胆红素与抽血检测胆红素有何不同?
(1)在一般临床治疗中,血清胆红素的测定是准确反映机体血清中胆红素水平的方法,其必须反复抽血进行血液检测,采集的困难程度及患儿父母也比较难接受;
(2)经皮测胆红素为一种无创、方便、快捷的诊断方法,通常采用经皮检测前额、胸部及脚 3 个部位(由于地区不同,除了上述几个部位以外,还有面部、大腿等部位)胆红素指数,此方法在临床上应用较多,但是由于患儿皮肤的颜色、体重、不同操作人员、检测部位等因素的影响,可以作为参考,但最终还是以血清胆红素为准。
编辑 | 周萌萌
题图:视觉中国
推荐阅读:13 张图教你读懂:夏季虫咬性皮炎
参考文献
[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J],中华儿科杂志 ,2014 , 52 (10) :745-746.
[2] Subcommittee on hyperbilirubinemia management of hyperbilirubinemia in the newborn infant 25 or more weeks of gestation[J].Pediatrics,2004,114:297-316.
[3] Naderi S,Safdarian F,Mazloomi D,et a1.Efficacy of double and triple phototherapy in term newborns with hyperbilirubinemia:thefirst clinical trial.Pediatr Neonatol,2009,50(6):266-269.
[4] Niknafs P,Mortazavi A,Tombinejad MH,et a1.Intermittent versus continuous phototherapy for reducing neonatal hyperbilimbinemia. Iran J Pediau,2008,18(3):251-256.
[5] Barak M,Berger I,Dollberg S,et a1.When should phototherapy be stopped?A pilot study comparing two targets of serum bilirubin concentration.Acta Paedia,2009,98(2):277-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