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
梁衡
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我曾两次到过那里。
第一次是雨季,临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视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吞没。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
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作者介绍:
梁衡,1946年出生于山西霍州,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著名散文家、学者、新闻理论家、政论家和科普作家。曾任《内蒙古日报》《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代表作有《觅渡,觅渡,渡何处》《大无大有周恩来》。先后有《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壶口瀑布》《夏感》《青山不老》《把栏杆拍遍》等60多篇次的文章入选大、中、小学教材。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2018年12月,荣获第六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
曾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等职务。
1981年底,梁衡身为光明日报山西记者站的记者在福建采访,他坐公共汽车从福州到厦门的时候,路边闪过一条标语:“栽树要有打虎劲,护林要有绣花心”。虽然只是一闪而过,可这条标语着实让梁衡思索了一番。他想,当记者何尝不是这样呢?“采访勇如初生犊,写作巧似绣花妇”,这个座右铭就这样在梁衡的脑海中形成了。
2005年秋,已身为人民日报副总编的梁衡在采写陕西变化的通讯时,素材到手,为了找到更形象、更动人的题目,他绞尽脑汁,开始想用一句原汁原味的“信天游”,这样更有个性,但找来找去都不理想。后来他从宋词“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得到了一些启发,便有了“绿了黄土,红了三秦”的题目,既表现了退耕还林、生态治理的成果,又反映了三秦大地的农民红红火火的新生活。这篇通讯见报后,引起了强烈反响。
(梁衡)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
他的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
著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
著有新闻四部曲:《记者札记》《评委笔记》《署长笔记》《总编手记》。
有散文集:《树梢上的中国》《觅渡》《洗尘》《把栏杆拍遍》《千秋人物》《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红色经典》《大无大有周恩来》《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梁衡卷》《人人皆可为国王》等。
学术研究集:《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毛泽东怎样写文章》《我的阅读与写作》《官德十讲》等。
学术论文集:《为文之道》《壶口瀑布》《梁衡理科文集》《继承与超越》《走近政治》《梁衡文集》九卷、《梁衡文存》三卷。
《晋祠》《夏》《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青山不老》等多篇散文入选中、小学课本。其中《青山不老》被编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16课。
梁衡又致力于人物散文,特别是历史名人的写作,《红毛线、蓝毛线》等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壶口瀑布介绍:
壶口瀑布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南距陕西西安350千米;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
2013年12月,“宜川县黄河壶口水利风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评为“第十三批国家水利风景区”之一。国家黄河壶口水利风景区荣誉的授予,成为壶口景区继国家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保护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之后第四张国家级名片,为延安市唯一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2018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上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
2018年9月29日,山西黄河壶口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发布紧急通知,通知称“接黄委会通知,国庆节期间,山西黄河壶口瀑布景区将保持比较高的水位,不具备开放条件。为确保安全,国庆节期间景区暂时关闭。
“壺口”一名,最早見於戰國時代的《尚書·禹貢》中,如“既載壺口,治梁及歧”、“壺口、雷首,至於太嶽”,都與大禹治水的路線與策略有關。這裡提壺口而未言瀑布。
“孟門山”一名,始見於周、秦間的《山海經》著作,書中記“又東南三百二十裡,曰孟門之山,其上多蒼玉,其下多黃堊,多涅石”。
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中,對孟門及瀑布作了深刻的描述:“《淮南子》曰:龍門未辟,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大溢逆流,無有丘陵,高阜滅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謂之孟門。故《穆天子傳》曰:北登,孟門九河之蹬,孟門,即龍門之上口也,實為黃河之巨阨,兼孟津之名矣。此石經始禹鑿,河中漱廣,夾岸崇深,傾崖□捍,巨石臨危,若墜複倚。古之有人言,水非石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衡,素氣雲浮,往來遙觀者,常若霧露沾人,窺深悸魂。其水尚崩浪萬尋,懸流千丈,渾洪最怒,鼓山若騰,濬波頹壘,迄於下口,方知慎子下龍門流浮竹,非駟馬之追也。”這裡所記,指出瀑布在孟門處,而未提黃河於流上的壺口。
《元和郡縣誌》也敘述壺口,把它稱為石槽。一則說“河中有山,鑿中如槽,束流懸注七十餘尺。”再則說,“石槽長一千步,闊三十步”,這顯然和酈道元所說的不同,說明壺口瀑布向上游推移了。《元和郡縣誌》撰于唐憲宗元和八年(813年)上距酈道元逝世的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為286年。說明在酈道元之後的286年間,壺口瀑布從孟門向上游推了一千步,在河床上沖出一條約長一千步,寬30步的深槽,現已上移到距孟門約5千米處的龍王辿附近,號稱十裡龍槽。以上為1500年來壺口演變的歷史。
在今山西境內已知以壺口命名的地方有4處。《水經注·汾水注》記載的壺口,就不是黃河幹流上的壺口。再加古代交通不便,能親臨壺口瀑布觀光考察的文人學士不太多,因而在一些古代文獻中,將他處壺口當作黃河壺口者有之;將壺口和龍門當作一處者有之;位置上差錯,更是以訛傳訛,難免出現一些謬誤。
解放前,宜川縣三部縣誌中最早的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宜川縣誌》的編纂者吳炳,指出黃河壺口“上流寬廣,至此收束歸槽,如壺之口然,故名”。並說孟門“屬平佐裡,在縣東北100裡黃河中,任水漲滔天,終不能沒。”其所著《壺口考》一文,對前人文獻中的一些不實之處,給以糾正,在壺口研究中有重要參考價值。
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