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通史》62 宋代文化

请您关注➤ 综艺大观园 2021-07-31
 



  

 第六十二集:宋代文化(上)




  

 第六十二集:宋代文化(下)


第六十二集:代文化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古籍馆里藏有古籍善本290余万册,其中最为珍贵的当属这些刻印精美的宋板书,因为传世量稀少,自明清以来,素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的说法,宋版书多用皮纸和麻纸,文理坚致而有韧性,版式疏朗雅洁,版心下方往往有刻字工人的姓名和每版的字数,字体和用墨都极为讲究,具有鲜明的宋代特征。从这些流传至今的宋版书中,人们不仅可以看到宋代成熟的雕版印刷技术,更加可以通过上面的文字还原出近千年前那个文化繁荣、科技发达的宋朝。
这是原创越剧《柳永》在福建泉州的演出。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对柳永这个剧目已经进行了近50场的演出,柳永是北宋时期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也是北宋第一位以毕生精力从事词创作的专业词人,他所创作的大量词调和词作被广为传唱、风靡一时,“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王君安:他是一位非常性情中人的一位才子。他愿意做填词人,另一方面他要去走这条仕途的路,但是这条仕途的路又非常地坎坷,他一路走去都非常不顺,那么到最后他自己领悟到了其实创作写词就是他最重要的,到最后他就彻底放下了,最后他觉得写词才是他要的。   柳永不仅仅描写红男绿女的悲欢离合、春愁秋怨,也将城市繁华、旅途风光、市民生活和羁旅愁情等题材写进词中。并以通俗化和口语化的晓畅语言、情景交融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词这种文学题材从内容与形式都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从而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郑永晓:词这种文体它起源于隋唐时期,那么,他的这个产生主要是跟宴乐的兴起有关。那么这个词比较兴盛的是到了晚唐时期,晚唐因为时代风貌开始变化,安史之乱以后,这个盛唐气象,一去不复返了,文人们不再追求建功立业,所以他把这个精神寄托了,就寄托在这,歌儿舞女,为他们写些小词来打发自己过日子。到宋代以后,宋代灭南唐,南唐一些词人归入到了宋朝,但是他们的词境就基本没有开拓。这座城市出现了柳永,他善于吸取她们擅长唱慢曲的这个特长,然后呢,把这个词境有所开拓。从此,这个词在广大的这个不仅在中原,而且在北方的少数民族国家都产生很大影响。
宋词最初承袭晚唐五代遗风,以描写艳情为主,侧重于描写儿女风情,思想内容不免狭窄,但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谐和,语言清新绮丽,具有婉约之柔的艺术特征。自北宋中期,以柳永为代表的婉约派词人,拓展了表现意境,丰富了艺术手法,其抒情表现力令人一唱三叹。至南宋,仍不断有抒情佳作涌现。
演唱:“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南宋词人陆游的这首《钗头凤》描写了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悲剧,全词表达了两个人之间的深深眷恋和相思,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痴情,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而这首范仲淹的《苏幕遮》与一般婉约派的词风有所不同,它是用沉郁雄健的笔力,书写出低回婉转的愁思,“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吟诵之人叫许平,因为工作原因,他对范仲淹的往日岁月产生了浓厚兴趣,也能随口吟诵一些范仲淹的词句。
许平: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被后人称为范文正公,他也是毛泽东极为欣赏的一位词人。
遥远的苏州天平山范仲淹纪念馆内的宋字大旗,以及一排些有范仲淹诗词名句的标牌,传递出当地百姓对范仲淹的缅怀之情。
许平:范仲淹为官清正廉洁,所以呢,曾遭到多次被贬,但他一直以来都很注重这个兴学教育的举措。即使他在陕西抵御西夏入侵的时候呢,他还是不忘,这个兴学育才,注重人才的培养。
公元1040年,52岁的范仲淹,受命组织陕西防务抵御西夏入侵,面对塞外战乱造成的凄凉景色,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词《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首慷慨雄放的词句表现出了当时守边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艰苦生活。意境沉雄开阔,苍凉悲壮。此后,像范仲淹一样,将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作,通过词作寄托政治见解和理想情怀,成为宋朝词人,越来越常见的表达方式。
文豪苏轼更开辟一代新风,创立了与婉约之柔形成双峰竞秀的豪放之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公元1082年,因写诗讽刺变法新政而谪居黄州的苏轼登临赤壁矶,有感而发写下千古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吴光兴:苏轼,通过他的写作实践,改变了词的创作方式,他把歌者之词变成了诗人之词,原来单纯娱乐的词变成了文人士大夫,体现自己关怀和人品的一种文学样式,当然也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文学天地。
苏轼词中所描绘的景色往往清奇阔大,表达的情怀磊落旷达,高远古雅。他把词家的言情与诗人的言志很好地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词的品味,词至东坡,其体始尊。苏轼对词风的改造,确立了豪放派在宋代词坛的重要地位然而北宋的豪放词更多地体现为封建体制下受到压抑的心灵追求解放。
随着靖康之变,中原沦陷,南宋偏安,动荡的社会现实,失去家园的痛苦,收复失地的渴盼,开始越来越多的反映在南渡词人的词作当中。“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曾多次参加抗金军队,他的词更是别开天地,横绝古今。辛弃疾擅长以文为词,以古写今,题材广阔,词风多变,既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沉雄豪迈,又有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生动细腻,被称为词中之龙。
公元1205年,宋宁宗开禧元年,辛弃疾以垂暮之年出任镇江知府,登北固亭,凭高望远,抚今追昔,写下《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有怀》,借凭吊三国英雄孙权之名,慨叹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扭转乾坤,年少万兜鍪,做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三问三答前后呼应,苍凉雄壮,意境高远,跟他同时所做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一首风格明快,一首沉郁顿挫,同时怀古伤今,千古绝唱,写法却迥然不同。
和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的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的杰出代表,人称婉约词宗。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词风清理明快,后期遭逢家国之变,词作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郑永晓:这首词有一个副标题寄梦,也就是它写的是梦中景象,那么我看这个场景的是非常的阔大阔远,气势磅礴,那么他的风格呢,也不像这个李清照原来的词,而是比较豪放这个前人评价绝似苏辛派,比较豪放,跟她原来婉约的词风非常不同。
易安词在群峰争艳的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成一家,李清照认为,词应该强调协律崇尚典雅,作词应该有别于作诗,文之法,别是一家。事实上宋代的许多词人风格多变,并不专首义派,秾丽纤巧与豪迈慷慨并行不悖,这也成就了宋词的丰富多彩、气象万千。宋词集中体现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中国汉语言文学的一朵奇葩,与此同时,宋词创作也进入了高产时期,《全宋诗》收录近万人的诗作,录诗20余万首,诗人的数量和篇幅超过了《全唐诗》的五倍,宋代诗人重视思想内容,擅长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而这种风气的形成和宋朝的一次诗文革新运动有关。
北宋继唐代古文运动而起的诗文革新运动,主要反对浮靡文风,主张对诗文进行革新。公元1044年,诗文革新运动的重要成员,北宋诗人苏舜卿遭受弹劾,被削职为民离开东京来到了苏州,他买下以前吴越国节度使的孙氏废园,傍水造亭,题名沧浪亭,他的好友欧阳修应邀为《沧浪亭》作长诗,写下: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的名句。沧浪亭因此名声大振。
吴光兴:苏舜卿和欧阳修应该是20来岁,年轻时代就相识,两个人呢都对诗文革新抱有使命,充满激情,当然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一对年轻人,当时有一群这样的年轻人。他们互相欣赏互相激励,当然了,也结下了友谊。从文学史的角度看,他们都是诗文革新的特别强有力的推动者的一个群体。
苏舜钦,致力于古文和诗歌的写作,主张写诗作文须以道义为旨归,不能雕琢以害正,他的这一主张对同时的许多作家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如果说苏舜钦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鼓吹者,欧阳修,则是这场运动当之无愧的领袖。欧阳修把文学的艺术形式和水平看的与思想内容同样重要,提高了文学的地位,一位北宋的诗文革新建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为宋代文学的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为了表达对欧阳修的推崇,苏轼手书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全文,现在位于安徽滁州醉翁亭西侧的宝素斋,就是明朝人为保护《醉翁亭记》书法而特意建立的。
而在苏轼的书法作品中《黄州寒食诗帖》最为著名,被人称为天下第三行书,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虽然穷困潦倒,但他这一期间的文学和书法创作都进入了新的高峰。书法苍劲沉郁,神完气足,将诗情画意书境融为一体,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而这样的艺术高度,不仅代表了苏轼本人的艺术修养,更是宋朝士大夫精英群体精神境界的充分写照。
何寅杰:宋代士大夫阶级是在我们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阶级,他们总是能把公事和私事分的非常清楚,公事上的斗争,不会牵扯到他们私事上的交情,而私事上的交情,也不会影响他们在公事上争论,这一点在许多人身上都有特殊的代表,比如像苏轼,苏轼早年间曾经因为反对新法,被归为旧党,但是当旧党上台,一次性推翻所有新法时,苏轼再次站出来秉公直言,他说新法中有许多好的方面,因此他被旧党所排斥。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司马光逝世的时候,苏轼却依然毕恭毕敬地来到了司马光的宅第,以及他的葬礼前进行了哀悼。同时在这件事情上,他也出力甚多,而他与王安石在历史上,也都政见不同,但是王安石却从来没有阻止过自己的子侄辈,去阅读苏轼的诗词。
宋代士大夫精英群体的精神气度和人格魅力也昭示一个文化艺术辉煌时代的到来,体现在书法方面,就是人们常说的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所谓意,指的是意境意趣,崇尚意境和意趣是宋代书法乃至绘画的主要特征。而这样的特点,和宋代的哲学思想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
很多宋代文人倾心禅宗,强调思辨和清虚感,力求将禅机化入诗词书画的意境之中,他们悠游山林,与禅僧交游唱和,其诗文,书论和传世书迹中往往浸润着佛教的思辨和禅宗的机锋,宋代兴起的文人画也是士大夫精神追求的一个侧面,宋代文人擅长用绘画表达情感,寄兴抒怀,他们注重突出自然景物中蕴藏的优美意境。从题材到笔意,都讲求文人的情趣与神韵,重视个人心情与文化修养,在绘画意境中的体现,力求做到诗中有画。
宋朝又是宫廷绘画的鼎盛时代,在宫廷中设置了翰林图画院,集中了当时一大批优秀的画家从事创作,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都是在画院创作的。绘画分科细致,绘画风格设色精密,笔法细腻,带有贵族化的审美情趣,中国传统绘画的所有门类几乎都在宋朝得到完善,人物山水花鸟等都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佳作。宋徽宗赵佶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书画天才之一,他所创立的瘦金体书法独步天下,在绘画方面擅画花鸟和山水,也有着极高的造诣。
余辉:宋徽宗时期呢,宋徽宗在人才培养方面呢,他开办了画学,学生进了画学之后,除了学习绘画之外还要学习文化,他的要求呢,都是要求什么呢,他们要能够非常工致的写实状物,但他还要求你另外一个方面,你还要画得要很含蓄,不要让观者就是一览无余,他有时候出些考题,考题就考这些学生,比如有一次出的一个题目叫竹所桥边卖酒家,多所考生的都画的是这个竹林旁边有一个酒馆,只有一个人画的最好,叫李唐,他没把酒馆画出来,他画出一面酒旗在迎风飘扬,让人感觉这个竹丛后面有一个酒馆,这样的画呀是受宋徽宗欢迎的,这样一来,那么很多的画家呢都在追求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表现的手段,要含蓄,要有内容,而且手法呢,要工致精到。
宋朝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全盛时期,宋代绘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但存世稀少,流传分散,一直以来都未能得到系统的汇集整理和研究。2008年在北京首发的《宋画全集》全书共8卷32册,收录了海内外宋画精品1500多件,填补了历史的空白。宋朝时期,在上层文武士大夫中,对绘画的收藏品评和延大画家作画蔚然成风,与此同时,私人和民间藏书之风也极为盛行,宋代雕版印刷术的高度发达,使官方和民间的出版事业迅猛发展,逐步形成了东京、杭州、成都福、建四个刻书中心,书籍的流布日益广泛,为私人藏书提供了有利条件。
宋朝的许多藏书家,同时也是教育家和著名的学者,他们的藏书中心也成为宋代教育学术和文化的中心,宋朝政府也通过大量刊印和颁行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的各类书籍,来满足各级学校的教育需要。除了朝廷赐书,不少地方官也都热衷于兴办文教,大量购求图书,已备学校教习之用。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十一世纪中叶,北宋的发明家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这项发明,比德国人的铅活字印刷早约400年,毕昇和他的活字印刷术最早见于《梦溪笔谈》一书,《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学成就,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是宋朝的通才型科学家,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他通过精确测量子午圈,发现了地磁偏角的存在,这一发现比欧洲早了400年,沈括还根据当时日食和月食的观测情况,分析出太阳和月亮是球状,而不是平面的。他还去确定出北极星几个世纪运转的位置,使海员在使用指南针航行时能够更准确地确定方向。沈括还是出色的水利专家,他在任沭阳县主簿时曾主持了治理沭水的工程,不仅解除了水灾的威胁,还开垦出七千顷良田,改变了沭阳的面貌。公元1072年,沈括主持了汴河的水利建设,他采用分层筑堰法,将开封和泗州之间的地势高差精确到了寸分,仅用四五年的时间,就引水淤田17000多倾。
这是宋朝的另一位通才型科学家苏颂,他天文、地理、历算、音乐、医药无所不通,宋仁宗嘉佑年间,苏颂主持了《本草图经》的编写工作,这是流传至今的第一部有图解的,药物学著作,涵盖了药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和冶金学等学科的许多知识,不仅为药性配方提供了依据,而且对历代本草的错误技术进行了修正,使不少过去无法辨认的药物得以确认无误。

而矗立在厦门苏颂公园内的水运仪象台,则是苏颂对人类社会的另一项贡献,他发明的这架水运仪象台是集观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计量时间的漏刻和自动报时的机械装置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仪器,整座仪器高约十二米,宽约七米,全木结构,全台共分三格,上格放浑仪,顶板可以自由开启,已具有现代天文观测室的雏形中格置浑象,下格包括报时装置和全台的动力机构,其中的擒纵器则是报时的关键部件,水运仪象台是11世纪末我国杰出的天文仪器,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它的发明反映出中国古代天文学和力学知识及应用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与水运仪象台,在金兵攻入汴京之际被掠走,最后毁于蒙金战争中。
彭一万:这个水运仪象台在当时首都开封,可是到北宋南宋到了南宋末,元兵攻进了开封,他看到水运仪象台就搬走了,但他们不懂得科学技术,一拆两拆就把它拆乱了,拆乱了也不懂得七仍八仍,把原件全部给丢失了。
像水运仪象台的命运一样,由于连年的战争,很多宋代文化珍品,在战争中遭遇损毁甚至失传,今天人们只能从史料中零星的记载来揣摩他们当时的模样。这些精美的瓷器来自一艘800多年前的宋代海上沉船,在被称为南海一号的沉船上,这样的瓷器共有六万多件,经过考古识别,这些瓷器分别出自江西景德镇窑系,浙江龙泉窑系,福建德化窑系,福建闽清窑系和福建磁灶窑系等五大名窑,品种超过30个,这些南宋瓷器的发现再次印证了,宋朝是中国瓷器的第一个鼎盛时代。宋朝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出产优雅的单色釉瓷器,是世所公认中华瓷器中的大家闺秀。

童芳:南宋官窑的瓷器一般要上三到四次釉,只有经过多次上釉之后才送入龙窑1200度一次烧成,这个时候出来的,才是轻盈如玉的瓷器。
在宋代的文化交流中,陶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精美的中国瓷器宛如一张张名片,通过海上的陶瓷之路被运往全球50多个国家。而宋瓷的远销海外却是与宋朝造船技术的高度发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远古时期中国已经懂得造船航海技术,进入隋唐以后,中国的造船航海技术突飞猛进,到宋元时期已经远远领先于世界,水密隔舱、舵和龙骨装置就是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三大发明,这三项技术在宋代已经相当成熟。舵是用来操纵船舶航行方向,古人称之为凌波至宝,宋代船舶大多使用长方形门洞,为了转舵省力,宋人发明了开孔舵,以减少水的阻力。而在《清明上河图》里出现的平衡舵是将一小部分舵面移到了舵杆前面以这样来缩小舵面的摆动力矩,使操纵更加灵活轻便,此外,南宋海船上还出现了可以随水的深浅而升降的升降舵。
讲师:大家看一下,现在我手上拿着这个船模,它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有三个隔层舱,这就是我们今天的重点,这个叫隔舱板,在今天看来,好像很简单的一个技术。但是放到我们国家的宋代,或者放大到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中,这项发明非常的重要。
在福建晋江职业中专学校的课堂上老师正在进行水密隔舱等教学课程。
讲师:整个舱和舱之间全部是透气的,你做的曲线没有到位,它钉都钉不起来,起不到水密隔舱的作用了,是这个道理吧。我们看一下现在我手上拿的是一条小船,这只有三个隔舱,如果放大的话会不会一定是三个隔舱呢,不会,是对的,随着你船大小不一样,隔舱是可以灵活的去改变的,船越大,隔舱数越多,船小当然隔舱数也就小,也就少。
宋代的水密隔舱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用隔舱板将船舱分成几个独立的仓区,不但改进了船舶结构,还提高了船舶的安全和性能。
陈芳财:因为有了水密隔舱,那船的牢固性、强度性多了很多,第二,就是这个水密隔舱,它把每条船分成好几个舱区,假如碰到什么特殊情况,把那某一个仓搞了一个洞水进来,它没办法流进其他的舱,保证您的安全,还可以争取这个维修的时间,第三个作用呢,有了水密隔舱,你假如说一边要装这个干燥的这个东西,一边要装液体的东西,它不会相通,第四个作用,因为我们这个船一般都要靠码头,假如没有水密隔舱,你靠码头碰起来你里面空的,它容易动也容易坏啊,有了水密隔舱用那个跟这个麻绳连紧了,就没有空间了,所以碰到码头他就不会动,这样就牢固得多。
直到今天,无论是载重数十万吨的油轮还是潜入深海的核潜艇,虽然材料日新月异,但船体内部仍然采用水密隔舱结构。这种尖底龙骨船,因诞生于福建,故称为福船。宋代福船被认为是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杰出代表,福船的船型和船壳结构由龙骨决定,龙骨装置在尖顶下端贯通船只首尾,形成尖首尖底利于破浪前行。而且由于船底尖吃水深、稳定性好,容易转舵变向,能在狭窄和多礁的航道上使用,因此福船曾是当时各条海洋航道上最活跃的船型。
宋代航海技术的另一大突破新成就,就是指南针和罗盘的广泛使用,宋人已经能够根据海上的交通航线绘制出精确的海图,这为航海提供了更多技术工具,在海洋地理识别探测方向向前迈了一大步。
宋朝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巅峰时期,这一时期众多的科技成果对人类文明的进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中如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三项是在宋代发明、完善和广泛应用的,宋朝文明在技术和生活方式上,不仅影响了中国和东亚也影响了世界。两宋文化典雅的精神气质,使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典雅的一个朝代。这种典雅的文化气质逐渐定格成为代表中国人精神气质的文化烙印。直到20世纪初,两宋文化都是中国的典型文化,而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可以从中国人的文化审美和生活方式中感受到来自风雅宋朝的精神气息。


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