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从军行》李颀

请点击关注➤ 综艺大观园 2021-07-31



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何当共读香芸帙,最是诗情画意时。”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和我一起共同品读一生不可错过的唯美诗词。

我们讲边塞诗派,讲盛唐边塞诗歌,平常文学史讲到这一段时会讲到代表诗人,除了高适、岑参、除了王昌龄,还会提到一个人,叫做李颀。但事实上,《全唐诗》存李颀诗有三卷之多,共达124首,可是这其中不过只有五首边塞诗。李颀只以百分之四的边塞诗创作,便能取得“边塞诗派”代表诗人的盛誉,这实在让人感慨。

今天我们就来品读一下他的那首边塞名作《古从军行》。诗云:“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有关这首名作有两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一个就是诗题。“从军行”我们都很熟悉,它是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辞”(相和歌辞是乐府诗集中的一类,盛行于汉魏时期。《 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里的“平调曲”(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盛唐时代,边塞诗派的很多诗人都写过《从军行》,像王昌龄的代表作除了《出塞》,最有名的就是《从军行》组诗,有七首之多,其中几乎篇篇都是名作。比如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再比如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还比如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tao)河北,已报生擒吐谷(yu)浑。”真是字字珠玑,篇篇精彩。李白也有《从军行》,说:“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真是一片沙场豪情,别有风采俊逸。甚至连初唐时代的“初唐四杰”中的杨炯,我们也讲过他的《从军行》,所谓:“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真是别有一种儒生、儒将的慷慨豪情。

那么这些《从军行》,我们发现它的内容所咏所叹和其中表现出来的沙场豪情,和李颀的这篇著名的《从军行》都不一样,而且连题目都不一样。因是乐府旧题,大家写“从军行”就写《从军行》,为什么李颀却要偏偏在前面加一个“古”字呢,称之为“古从军行”?

李颀刻意添加的这个“古”字,《古从军行》的“古”字到底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当然第一个特别明显的用意就是他写的不是当今时代的事情,他写的是古时,也就是大汉帝国的事情。不是唐朝的事儿,是汉朝的事儿,所以特意加了一个“古”字。

这就要说到这首诗、这首歌行体名作的第二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它的换韵方式。这首诗共12句,那么这12句中如何把它分组分层呢?很简单,只要看它的韵脚就可以了。它其实用了《春江花月夜》中每四句一换韵的方式。头四句的韵脚——“河”、“多”,这是用的平声的“五歌韵”;但到中间四句“漠”、“落”,这就是用的入声的“十药韵”;而最后四句,用的“遮”、“车”、“家”,我们今天读起来好像不太合韵,那是现代普通话的原因。它原来属于平水韵中的平声“六麻韵”。这个韵部的字在唐音中它的韵母多发“啊”的这个音。

那么通过韵脚的转换,我们就很容易看出来,这首12句的歌行体其实是每四句一转韵,共属三个韵部。那么这就很容易理解,那么它的内容一定是与之相对应,分为三个段落、三个层次。也就是每四句一个段落、一个层次,这样来看这首诗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你看第一层,“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这说的是什么?说的是汉军出征。“白日登山望烽火”,说的是白天的时候还在登山观察这个传递警报、传递信息的烽火台。既然看到烽火台,那说明还是在自己这一边。但到晚上的时候,“黄昏饮马傍交河”,到黄昏的时候,就已经牵马饮水,靠近什么地方饮水的呢?已经在交河边了,说明行军之速啊。“交河”在今天的新疆,现在的河道早已经干枯了,在交河旁边有一座著名的交河古城,它就在今天的新疆吐鲁番市的西边。

这个交河古城,最早就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前国(车师前国,古西域国名。《汉书?车师前国传》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去长安八千一百五十里。户七百、口六千五十,胜兵千八百六十五人。辅国候、安国候、左右将、都尉、归汉都尉、车师君、通善君、乡善君各一人,译长二人。西南至都护治所千八百七十里,至焉耆八百三十五里。”)的都城。现在它非常有名,而且是14年好像已经被中国、哈萨克斯坦还有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这个“丝绸之路”,长安到天山廊道的路网中,作为其中的一个遗址点,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交河古城,作为这个汉代车师前国的都城,固然名声大噪,但其实它在唐代就更有名了。因为唐代西域最高的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交河古城。所以李颀这个“黄昏饮马傍交河”其实一笔两用,虽然说的是汉代,其实也遥指当时的唐代。那我们就要问了,当时的汉军大军,为什么“白日登山”尚能“望烽火”,到黄昏的时候,急匆匆行军居然就可以“饮马傍交河”了呢?换作王昌龄、李白、杨炯的《从军行》,可能就是在写汉军出征的气势,或者他们昂扬的必胜姿态。可是李颀却不然,他在这样一种急匆匆的行军之后,却写的是别样的幽怨:“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刁斗”是古人军中铜制的这种炊具,容量刚好一斗,所以称“刁斗”。白天呢可以用来煮饭,晚上的时候,就敲击刁斗,以代替更柝。所以尤其是在西域或者与匈奴作战之中,大漠风沙一起,左右中军互不见面,彼此就以敲击刁斗为号。所以昏暗的风沙之中,传来阵阵刁斗之声,这倒是在西域或大漠行军之中常见的景象。可是这种敲击刁斗之声,尤其是在大漠风沙的昏暗之中,在诗人耳中听来却有一种别样的幽怨,便如同汉代乌孙公主琵琶声里充满了忧愁与哀怨一般。

据统计,汉代自汉高祖把宗女(前200年,汉高祖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嫁冒顿单于之后,从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前33年,也就是昭君出塞,汉代所嫁公主为了和亲政策,大概有总共有十几个(十一个:前200年,汉高祖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前192年,汉惠帝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前176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前174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老上单于前162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老上单于;前160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前156年,汉景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前155年,汉景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前152年,汉景帝女嫁匈奴军臣单于;前140年,汉武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前33年,王昭君嫁匈奴呼韩邪单于)。其中最有名的当然像乌孙公主(乌孙公主刘细君(?―前101年),西汉宗室,汉武帝刘彻侄子罪臣江都王刘建之女。元封六年(前105年),汉武帝为抗击匈奴,派使者出使乌孙国,乌孙王猎骄靡愿与大汉通婚。汉武帝钦命刘细君为公主,和亲乌孙,为猎骄靡的右夫人,地位在匈奴公主左夫人之下,并令人为之做一乐器,以解遥途思念之情,此乐器便是“阮”,亦称 “秦琵琶”。猎骄靡死后,刘细君随从乌孙国风俗,嫁于猎骄靡之孙军须靡,为右夫人,生一女,名叫少夫。太初四年(前101年),刘细君去世。)、解忧公主(解忧公主(?-前49年)出生皇族,祖父刘戊曾是霸居一方的楚王。景帝三年春,刘戊起兵参与同姓诸王的“七国之乱”,兵败身亡,家族成为罪人。从此,解忧公主和她家人长期受猜忌和排斥,落入无法扭转的苦难之中。当罪臣江都王刘建之女因“和亲”远嫁乌孙昆莫(国王)而郁郁以终之后,汉武帝为了巩固与乌孙的联盟,于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又将罪臣之后的刘解忧封为公主,嫁给乌孙昆莫之孙岑陬为右夫人,妾室,地位在同为妾室的匈奴公主左夫人之下。二嫁又嫁给军须靡的弟弟翁归靡,生有5个子女。三嫁给匈奴公主之子泥靡,生了一个儿子。),她们屈辱的出塞,出塞时都弹了琵琶之曲,以抒发心中的哀怨。甚至到昭君出塞的时候,明明那时汉朝势力强盛,单于主动求亲,但是杜甫杜老夫子说起来还是说“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可见这些公主的琵琶声里幽怨有多多啊!

头四句写的是汉军的出征与幽怨,接下来的四句则转换场景,写对战的一方——胡儿的幽怨了。“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这是一片怎样的边塞场景啊?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乃至根本见不到城郭。一般来说“城”是内城,“郭”是外城,连外城都看不到。而“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所以“雨雪纷纷连大漠”,正是一片“愁云惨淡万里凝”的异域风景。

在这片愁云惨淡的异域风景下,连胡雁、连胡儿他们怎么样?“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哀鸣的胡雁夜夜从从空中飞过,连胡儿也就是胡人的士兵个个都眼泪双双滴落。这一则更加突出了胡地边境生存的困难,也可以看出胡人、胡儿的他们的情绪也是伤感悲愤的。

为什么汉军与胡儿他们的情绪都这样低落,都这样伤感、幽怨、悲愤呢?第三段揭露了背景,直指主旨。“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李颀到后四句,终于全诗图穷匕首见,让我们终于知道他要说的到底是什么事,也因此可以明白为什么他要说是“古从军行”。原来他说的这件边塞战事是汉代著名的“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兵,两次取“大宛名马”,也就是取“汗血宝马”的征战故事。这也是汉武帝“穷兵黩武”的最有名的一个例证。

“贰师将军”李广利是著名的李夫人、还有李延年的大哥,我们在“最美情诗系列”里的李延年的《佳人曲》(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里头提到过,因为李夫人的得宠,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其实李广利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军事才能,比之卫青、比之霍去病、比之李广都相差远矣,可是因为裙带关系,被封“贰师将军”。为什么叫“贰师将军”呢?是因为汉武帝想得到大宛国的名马——汗血宝马,所以让李广利带兵去攻伐大宛,预期去到贰师城夺取汗血宝马,所以叫他“贰师将军”。

李广利并不善于治军,他带大军出征,不要说到贰师城了,只到郁成(郁成城,古地名,西汉时西域大宛国东境城,因汉攻大宛之战而闻名。今位于乌兹别斯坦境,与中国交界不远。经历了公元前104年,公元前103年夏,两次战争。)这一带,就被阻难以前行。打也打不下来,耗时时间又长,最后实在无可奈何就带着部队撤退。往返花了两年才回到敦煌。这时候,士兵剩下来不到十分之一。他向汉武帝上奏章要求撤兵,汉武帝知道之后大发雷霆,派使者拦守玉门关,严令“敢入玉门关者立斩”。李广利没有办法,只好固守敦煌。这就是“闻道玉门犹被遮”,玉门关回不去了,那么将士们怎么办呢?无可奈何,“应将性命逐轻车”。“轻车”就是要“轻车将军”,这是汉代的杂号将军。我们知道汉武帝的时候按等级高低,第一是大将军,第二是骠骑将军,第三是车骑长军,第四是卫将军,再往下就是前后左右将军,然后是杂号将军。那么“应将性命逐轻车”,就是将士们只能把自己的性命交给自己的所部将军,交给这个所谓的“贰师将军”李广利,跟着他去取所谓的大宛名马,取汗血宝马。那么多人的性命,只为了取一公一母两匹马,汉武帝特别交代,一定要让这个取公母双马,然后以留下汗血宝马的马种。

所以到了太初元年的时候,因为汉匈作战的失利,当时啊,朝廷上很多官员都建议,应该调回攻打大宛的军队,专力对付匈奴。可汉武帝不干,一是面子上下不来,以我大汉声威,打一个大宛这样的小国都打不下来,汗血宝马从此断绝来汉,让周围的小国怎么看?这样西域三十六国,难免小觑大汉。所以汉武帝严禁大宛之争,然后赦免囚徒步卒,再征发各地不良少年,经过一年多又征集六万大军,至敦煌与李广利汇合,再次出征。而且汉武帝命令,这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多带粮草、兵器、弓箭,全国为之骚扰动荡。这一次李广利后来也没办法,在汉武帝严令之下,置之死地而后生啊。率大军攻打大宛都城,后来决河之水以灌城,大宛为之震恐,最后请降,把汗血宝马送上。

就为了两匹马,一公一母汗血宝马,大汉帝国和西域诸国连年征战,死伤无数。最后,汗血宝马据说带到长安之后也没配下种来,也没生下这个良马之种来。倒是李广利在回兵之时,顺便带回了西域的葡萄和苜蓿,结果在长安、在中原却得到普遍的种植。所以全诗最后一句尤为深刻,“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我们在王翰的《凉州词》里说过,古诗词头没有轻声,所以“葡萄”、“琵琶”在诗词里头都要读成“公主琵琶幽怨多”、“空见蒲桃入汉家”。

到此李颀的用意显露无余啊,那就是赤裸裸地讽刺,那就是针砭入骨的批判。那些好大喜功的君王们,牺牲了无数人的性命,当然这里既有汉军将士的性命,也有胡地百姓的性命,到最后,换来的不过是区区葡萄的种子而已。可见那些君王们、那些帝王们,他们是如何地草菅人命,所以因为是直指汉武故事,所以李颀的“从军行”就特意加了一个“古”字——《古从军行》。但所有的论古其实都是谈今啊。李颀批判的只是汉武帝吗?此时的大唐国势渐隆,与周边的少数民族纷纷开战,所谓开疆扩土、烽烟四起。车师国的交河古城,此时已然是安西都护府的住所所在。大军连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真是“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所以明人所编的《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就说“李颀此作,实多剌讽意”呀。所说不过是汉武穷兵黩武,所指却直指玄宗与当下,实在是盛唐边塞诗中音调铿锵、真骨独存之作。(《唐风定》:音调铿锵,风情澹冶。皆真骨独存,以质胜文,所以高步盛唐,为千秋绝艺。)也就是盛赞他的批判思想与力度。当然这种批判还是有风险的,所以李颀才刻意地加了一个“古”字——“古从军行”,以与当下区别。

但因为这种深刻、这种批判使得他在盛唐边塞诗中尤其显得独特而卓绝。事实上李颀在盛唐边塞诗派中,也确实显得非常独特。一是他不过仅留五首边塞诗,就名列“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二是他和其他人,和王昌龄、王之涣、高适、岑参都不一样的是,他事实上一生都没有去过边塞。至少学者考证,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没有资料能证明他去过边廷。所以这就导致他在所有边塞诗人中,具有最典型的反战与非战思想。

像高适、岑参,有边塞从军的经历自不待言;像王昌龄,只是到边塞游历,并没有边塞从军的经历,但眼见塞外风光、军士豪情,就能写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来(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而像王维,虽然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因为曾经使至塞上,所以也作有大量的边塞诗。他也写过《从军行》,而像他的《送张判官赴河西》就说:“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见逐张征虏,今思霍冠军。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那种慷慨悲歌、昂扬气势,真是倚天万里如长剑啊,举头西北浮云。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李颀为什么和他们不一样?就是因为他没有真正地出塞过。因为没有真正地出塞,就不会被那种感性的、慷慨的情绪渲染所诱惑。所以反过来他就能保持自己内心的那种理性思索与判断。这就导致他和王昌龄、和高适、岑参、王维其他的人,真正到过塞外的人,有一种别样的风格。这种别样风格,就是理性的判断、理性的批判。因为这种理性判断、理性批判特别纯粹,也同样就显得特别深刻。

这让我想起来伟大的哲学家康德老人,他一辈子都居住在普鲁士东部的柯尼斯堡,那个邮票一般大小的小镇。他没有去过很多地方,没有走过很多地方的桥,见过很多地方的人,(出自《沈从文家书》:我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但这不影响他在那个柯尼斯堡小镇上写出古典哲学的名著《纯粹理性批判》来。所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固然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但有时只让思想行走,而且只要行走得法,也一样能让人生获得深刻与富足。

李颀以终身未能出塞的人生经历,以五首边塞诗,便获得“边塞诗派”代表诗人的盛誉,一首《古从军行》于此便可见一斑。“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诚可谓“万世之警语”!


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