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钱钟书
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罩地概括。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个独的美一一分辨出来。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他会牢记诗人勃莱克(Blake)的快语:“作概论就是傻瓜”(To generalize is to be an idiot)。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其像外,得于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Pisgah view)。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têteépique),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易,足使黑格尔羡妒。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贵国爱伦·坡(Poe)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 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short swallow flights of song)。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止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epigrammatic point)。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make the infinitesimal a window on the infinite)。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Verlaine)论诗的条件:
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济慈(Keats)名句所谓:
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
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不知”得多撩人!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试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ubisunt)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Villon)的《古美人歌》(Ballade des dames du jadis):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
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人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里的公爵也许要说:
够了,不再有了。就是有也不像从前那样美了。
中国诗人呢,他们都像拜伦《哀希腊》般的问:
他们在何处?你在何处?
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像哈姆雷特(Hamlet)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因此,新式西洋标点往往不适合我们的旧诗词。标点增加文句的清楚,可是也会使流动的变成冻凝,连贯的变成破碎,一个复杂错综的心理表现每为标点所逼,戴上简单的面具,标点所能给予诗文的清楚常是一种卑鄙负薄的清楚,妨碍着霍夫孟斯戴儿(Hofmannsthal)所谓:
背景烘衬的大艺术,跟烛影暗摇的神秘。
它会给予朦胧萌拆的一团以矫揉造作的肯定和鲜明,剥夺了读者们玩索想象的奢侈。所以近代西洋作者像乔哀斯(Joyce)和克敏(Cummings)都在诗文里放弃传统标点。我们自己写作时,也每踌躇于“?”号和“!”之间,结果只好两用:“?!”。白拉姆(AleanterreBrahm)还提议在感叹疑问之外,添个正言若反的微词婉讽号:“!?”,标点中国诗的人反觉得“!”号、“?”号和“——”号该混合在一起用,否则达不出这混沌含融的心理格式(Gestalt)。譬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结句可以有三个解释,三种点法,而事实上这三个意义融和未明地同时存在于读者意识里,成为一种星云状态似的美感。
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orchestral),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例如法国诗调就比不上英国和德国诗调的雄厚,而英国和德国诗调比了拉丁诗调的沉重,又见得轻了。何况中国古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的。我们最豪放的狂歌比了你们的还是斯文;中国诗人狂得不过有凌风出尘的仙意(airy-fairy),我造过aeromantic一个英文字来指示这种心理。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brute force)和惊天动地的神威(divine rage),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Whitman)所谓“野蛮犬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除非耳朵太听惯了麦克风和无线电或者——我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忽略不讲。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中国社交诗(versd'occasion)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譬如田园诗——不是浪漫主义神秘地恋爱自然,而是古典主义的逍遥林下——有人认为是中国诗的特色。不过自从罗马霍瑞斯(Horace)《讽训集》(Sermones)卷二第六首以后,跟中国田园诗同一型式的作品,在西洋诗卓然自成风会。又如下面两节诗是公认为洋溢着中国特具的情调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我试举两首极普通的外国诗来比,第一是格雷(Gray)《墓地哀歌》的首节:
口吻情景和陶渊明、李太白相似得令人惊讶。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斯屈莱欠(Lytton Strachcy)就说中国诗的安静使他联想起魏尔兰的作风。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poesie pure),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
所以,你们讲,中国诗并没有特特别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好比一个人,不管他是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总是人。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他们叫它“北京狗”(Pekinese),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每逢这类人讲到中国文艺或思想的特色等等,我们不可轻信,好比我们不上“本店十大特色”那种商业广告的当一样。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
因此,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领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希腊神秘哲学家早说,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高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
知识点总结
《谈中国诗》的作者是现代学者、作家钱钟书 。他的学术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编》《宋诗选注》,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小说《围城》非常著名,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该小说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钱钟书还被美赞为“文化昆仑”。
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个独的美一一分辨出来。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他会牢记诗人勃莱克的快语:“作概论就是傻瓜。”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投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贵国爱伦· 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
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济慈名句所谓:
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
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不知”得多撩人!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试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
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里的公爵也许要说:
够了。不再有了。就是有也不像从前那样美了。
中国诗人呢,他们都像拜伦《哀希腊》般地问:
他们在何处?你在何处?
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像啥姆雷特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例如法国诗调就比不上英国和德国诗调的雄厚。而英国和德国诗调比了拉丁诗调的沉重,又见得轻了。何况中国古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的。我们最豪放的狂歌比了你们的还是斯文;中国诗人狂得不过有凌风出尘的仙意。我造过aeromantic一个英文字来指示这种心理。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犬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叉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除非耳朵太听惯了麦克风和无线电或者……
我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忽略不讲。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譬如田园诗—— 不是浪漫主义神秘地恋爱自然,而是古典主义的逍遥林下——有人认为是中国诗的特色。不过自从罗马霍瑞斯《讽训集》卷二第六首以后,跟中国田园诗同一型式的作品,在西洋诗卓然自成风会。又如下面两节诗是公认为洋溢着中国特具的情调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我试举两首极普通的外国诗来比,第一是格雷《墓地哀歌》的首节:
晚钟送终了这一天,
牛羊咻咻然徐度原野,
农夫倦步长道回家,
仅余我与暮色平分此世界。
第二是歌德的《漫游者的夜歌》:
微风收木末,
群动息山头。
鸟眠静不噪,
我亦欲归休。
口吻情景和陶渊明、李太白相似得令人惊讶。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斯屈莱欠就说中国诗的安静使他联想起魏尔兰的作风。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
所以,你们讲,中国诗并没有特特别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好比一个人,不管他是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总是人。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每逢这类人讲到中国文艺或思想的特色等等,我们不可轻信,好比我们不上“本店十大特色”那种商业广告的当一样。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因此,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希腊神秘哲学家早说,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深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
作者
《谈中国诗》出自《钱钟书散文》,作者是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省无锡市人,改名为钟书,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背景
这篇文章主要是讲中国诗和西方诗在形式方面的不同及如何正确的去研究中国诗。表达了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偏见。
字词
精髓:在这里是比喻事物的精华。
腐化:这里主要是讲思想蜕化变质和生活堕落。
譬如:比如,打个比方。
纯粹:意思是指不掺杂其它成分的。
愈短愈妙:这里的意思是越短越好。
轻鸢剪掠:比喻对事物作轮廓的描写。
无垠:形容非常的广阔,无边无际。
哈巴狗儿:这里是指京巴犬。
文中提到的古诗:
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句古诗出自宋代的严羽《沧浪诗话·诗辨》:“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句古诗的意思就是:诗文含义非常的深刻,使人品味不尽。
此时无声胜有声: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里的意思是有时候不说话还不如不说话呢!
解识无声弦指妙:出自清代王士祯《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第七首:风怀澄澹推韦柳,佳处多从五字求.解识无声弦指妙,柳州那得并苏州?这里的意思是真正懂的人是不会去评价指法那些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里的意思是真正的含义是不用说出来的,想要辩解什么都忘了。
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出自柳宗元的《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这里的意思是有些东西是用言语不能表达的,我们只能从其中悟出一些道理。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怨情》,这里的意思是看不出来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出自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这里的意思是在松树下问问小孩,你师傅去哪里了?他说去采药了。
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出自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这里的意思是去年的雪又在哪里呢?
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出自南朝宋的鲍照《代挽歌》,这里的意思是壮士都死了,其余的人呢?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这里的意思是长江自古以来都是绵绵不绝的,不不会因为任何事而改变。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出自唐诗人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这里的意思是今年的花朵谢了是这种颜色,那么明年花开谁还在在呢?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出自赵嘏《江楼感旧》,这里的意思是意思是说一同来游玩的人都到那里去了?感觉今年看到的景色跟去年差不多。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这里的意思是
鸟儿都飞走了,云彩也走了。两边看一看都不会厌烦,只是欣赏敬亭山。
国外诗歌:
格雷《墓地哀歌》的首节:
晚钟送终了这一天,
牛羊咻咻然徐度原野,
农夫倦步长道回家,
仅余我与暮色平分此世界。
作者是托马斯.格雷,英国新古典主义后期的重要诗人。
第二是歌德的《漫游者的夜歌》:
微风收木末,
群动息山头。
鸟眠静不噪,
我亦欲归休。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德国着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
练习题
下列词语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腐(fǔ)化 笑靥(yè) 茅塞(sè)顿开 麻(mā)麻亮
B、媲(pì)美 空泛(fàn) 焚膏继晷(guǐ) 压轴(zhóu)戏
C、精髓(suí) 赝(yàn)品 自怨自艾(yì) 角(jué)斗士
D、狡黠(xié) 颦蹙(cù) 命运多舛(chuǎn) 文绉绉(zhòu)
答案:D
解析:狡黠(xi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羡妒 入场券 如雷灌耳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B.彗星 白炽灯 一蹴而就 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C.精湛 辨证法 轻鸢剪掠 瓜熟缔落,水到渠成
D.跻身 杀手锏 响遏行云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答案:D
解析:A中灌应为贯,贯通的意思;灌,浇、灌溉、倒进去或装进去的意思。B中诫应为戒,警惕的意思;诫,警告的意思。C中的辨应为辩,缔应为蒂。
解读课文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
中国有没有史诗,已经扯不清了。最早说没有的,是洋人(记得是黑格尔《美学》),要是中国人,意见还能统一些。
记得有学者义愤填膺,好像“没有”成了个贬义词,急从《诗经》挑出几首,《生民》之类。如此,恐混淆了荷马,也埋没了《诗经》。
口舌的纠缠,是文学史爱管的事,钱锺书先生对此没有兴趣,他看见的只是诗。
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顾随先生道,陆放翁有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话是此理,但害人不浅。
朱光潜先生《给青年人的十二封信》,也有衷言,写诗当从叙事诗学起,不可先学抒情诗。
再放远些,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
怀孕,是“此中有真意”,静默,是“欲辨已忘言”。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圣人之言,不得已也。诗人之言,亦不得已也。《诗大序》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诗可以兴,诗就是生活的“兴高采烈”。
当然,前提是得有这个兴,有这个生活,有其真意。
仅以文字是解不了的,但文字亦如拂面之春风,它告诉你我,春天来了。
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我们最豪放的狂歌比起你们的还是斯文。
中国诗、语言之本质,钱锺书先生已然道出,两个字:“斯文”。
何为斯文?在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叫斯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公却依然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这叫斯文。泰坦尼克号将要沉没,船上的乐师还在“弦歌不辍”,这叫斯文。
轻淡、安和,可解其言,却不可致其意。斯文的背后,常是自强不息,金刚怒目。
静安先生有言,无东坡之胸襟,而学东坡之旷达,是东施效颦也。
有尊严地活着,也有尊严地死去,如此斯文,不是“一场话说”。
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
如是而已。
所以,你们讲,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每逢这类人讲到中国文艺或思想的特色等等,我们不可轻信,好比我们不上“本店十大特色”那种商业广告的当一样。
大师气象,原该如此。
中国诗,首先是诗。就像东方文学,西方文学,宗教文学,女性文学,“酷儿”文学,殖民文学,各种主义文学,首先,也都是文学。只盯着文学前面那个限定词的,如上文所述,是现今文学史爱干的事。而文学史,离文学很远,离历史也很远。
真正的大师,少言“中西比较”。而一张嘴就“比天比地”的人,如钱锺书先生言,不可轻信。
诗嘛,先读了再说。
孟子言:“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遇故知的喜悦……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
他乡遇故知,又何止是读外国诗呢?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谁又不是这个世界上的旅人呢?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记得是海子说过,诗,是来感受宇宙的呼吸。你在呼吸,宇宙在呼吸,你、我、宇宙,息息相关。
如里尔克言: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
无缘无故在世上哭
在哭我
此刻有谁在夜间某处笑
无缘无故在夜间笑
在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走
无缘无故在世上走
走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死
无缘无故在世上死
望着我
这就是“严重的时刻”,也是诗的时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段落结构入手,理清作者思路和行文脉络,把握全文大意;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对精彩语段语句进行赏析。
能力目标 掌握社科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性语句划分段落和归纳段意,提高筛选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优秀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作者思路和行文脉络;中西方诗歌异同。
教学难点 由归纳段意切入,由分析关键句的位置入手,学习社科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对作者写作目的的理解及对作者观点、态度的领悟。
教学过程
一、导读
1、导入:选取两段中西诗歌,由学生比较阅读,产生感性认识。
其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其二:晚钟送终了这一天,牛羊咻咻然徐度原野,农夫倦步长道回家,仅余我与暮色平分此世界。(格雷《墓地哀歌》)
由学生对两首诗歌做简单评判。
2、了解作家: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钱钟书深入研读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览和研究。主要著作有《谈艺录》(1948)、《管锥编》(1979)、《宋诗选注》(1958)。钱钟书同时还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1),短篇小说《人·兽·鬼》(1946),长篇小说《围城》(1947)等。无论他的散文或小说,都具有机智隽永的特点。特别是他的讽刺性长篇小说《围城》,更能够显示他的独特的风格,才情横溢,妙喻连篇,刻画人物惟妙惟肖,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围城》已被译成多种外文。
3、该文的写作背景、针对性:针对中西诗歌差异、优劣的不同评价,钱钟书先生于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朋友发表了一番演讲,即今天我们要学的文章。
教学过程
二、初读
初读全文,解决以下问题。
1、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试着在原文中找出来) (原文: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
2、面对不懂中国诗的西方听众,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来论述“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这个论题的?(立足点:比较文学。)
3、作者将什么与中国诗进行了比较?(西方诗歌。)
4、文章哪些段落将中、西方诗歌进行了比较呢?得出了什么结论呢?(2——7自然段将中西方诗歌进行了对比。结论: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5、划分文章结构。
本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总)
第二部分(第2—7段):将中西方诗歌进行了对比,解说中国诗特点。(分)
第三部分(第8段):得出结论: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总)
教师提示常见的行文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注意关键句,一般在段首或段尾。
三、研读
1、准确筛选段落中的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面的表格。
中国诗特点
外国诗特点
引例或修辞
早熟;叙事诗和戏剧诗不发达,抒情诗发达,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
先有叙事诗,再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
“印象派”的类比,《百喻经》中建空中楼阁的比喻
篇幅短小
篇幅长
“闪电战”“二寸象牙”
的比喻
富于暗示性
尖刻短截
多处引用中外诗歌和诗论
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情感厚重、诗调沉重
比喻,对比的修辞
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内容上与中国诗无甚差异且作风暗合
引用多首中外诗歌
2、学生总结这些信息在文中出现的位置并归纳其中的规律。教师总结:列举例子,必有观点;使用修辞,重点强调;直述观点,不能漏掉。
3、总结提炼信息的口诀,学生齐读。
通览全文,顾全篇
常见结构,记心间
段首段尾,抓关键
列举例子,找观点
直接强调,要提炼
修辞使用,是重点
四、精读
精彩语段赏读。
1、思考:“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明确: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是对只读本国诗的人而言的。只读中国诗的人,不能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上,对中外诗歌进行比较,从而在比较中认识中国诗不同外国诗的地方,即中国诗的特点。他只能就中国讨论中国诗,不能用居高望远的观点看待中国诗,难以对本国诗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鉴别。这便是作者所说的“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
2、如何理解: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明确:这句话的本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诗”,而是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腐化,是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而言的)。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3、如何理解“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
明确: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是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这句话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没有坚实的基础,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句中“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流毒无穷地聪明”,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一一错误的东西长期得不到批评、抵制,沿传下去,贻害无穷。
4、如何理解: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明确: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
5、如何理解: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明确:本句隐讽那些不懂西方文化却装懂的人。
6、如何理解: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明确:对外国诗了解得越深,越能感受本国诗。
7、研读第八段:作者得出了怎样的结论?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和态度?思考作者谈中国诗的目的。
明确: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谈中国诗的目的:反对本位文化,提倡文化共融。
五、拓读
1. 仿照下面的句式造句,将思维方式和视野拓展到其他领域。
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
示例:北京狗只是狗,它该是狗,比它是“北京的”更重要。
苹果手机只是手机,它该是手机,比它是“苹果的”更重要。
犹太人只是人,它该是人,比它是“犹太的”更重要。
2、文章谈中国诗“富于暗示”的特点时说,“‘不知’得多撩人”。请赏析下面两首诗中“不知”的妙处(任选一首分析)。
怨情(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内容上,表达了主人公由爱而生怨的深切情感。艺术手法上,富于暗示,耐人寻味。)
寻隐者不遇松(贾岛)
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内容上,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艺术手法上,耐人寻味,引人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