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哦,香雪》铁凝

请点击关注➤ 综艺大观园 2021-07-31




哦,香雪

铁凝


  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它和它的十几户乡亲,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从春到夏,从秋到 冬,默默的接受着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粗暴。 

  然而,两根纤细、闪亮地铁轨延伸过来了。它勇敢地盘旋在山腰,又悄悄的试探着前进,弯弯曲曲,曲曲弯弯,终于绕到台儿沟脚下,然后钻进幽暗的隧道,冲向又一道山粱,朝着神秘的远方奔去。 

  不久,这条线正式营运,人们挤在村口,看见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它走的那样急忙,连车轮碾轧钢轨时发出的声音好像都在说:不停不停,不停不停!是啊,它有什么理由在台儿沟站脚呢,台儿沟有人要出远门吗?山外有人来台儿沟探亲访友吗?还是这里有石油储存,有金矿埋藏?台儿沟,无论从哪方面讲,都不具备挽住火车在它身边留步的力量。 

  可是,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列车的时刻表上,还是多了“台儿沟”这一站。也许乘车的旅客提出过要求,他们中有哪位说话算数的人和台儿沟沾亲;也许是那个快乐的男乘务员发现台儿沟有一群十七、八岁的漂亮姑娘,每逢列车疾驰而过,她们就成帮搭伙地站在村口,翘起下巴,贪婪、专注地仰望着火车。有人朝车厢指点,不时能听见她们由于互相捶打而发出的一、两声娇嗔的尖叫。也许什么都不为,就因为台儿沟太小了,小得叫人心疼,就是钢筋铁骨的巨龙在它面前也不能昂首阔步,也不能不停下来。总之,台儿沟上了列车时刻表,每晚七点钟,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这里停留一分钟。 

  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从前,台儿沟人利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他们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大山无声的命令。于是,台儿沟那一小变石头房子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的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如今,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她们洗净蒙受了一天的黄土、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的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得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姻脂。尽管火车到站时已经天黑,她们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着服饰和容貌。然后,她们就朝村口,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 

  七点钟,火车喘息着向台儿沟滑过来,接着一阵空哐乱响,车身震颤一下,才停住不动了。姑娘们心跳着涌上前去,像看电影一样,挨着窗口观望。只有香雪躲在后面,双手紧紧捂着耳朵。看火车,她跑在最前边,火车来了,她却缩到最后去了。她有点害怕它那巨大的车头,车头那么雄壮地吐着白雾,仿佛一口气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它那撼天动地的轰鸣也叫她感到恐惧。在它跟前,她简直像一叶没根的小草。 

  “香雪,过来呀,看!”凤娇拉过香雪向一个妇女头上指,她指的是那个妇女头上别着的那一排金圈圈。 

  “怎么我看不见?”香雪微微眯着眼睛。 

  “就是靠里边那个,那个大圆脸。看,还有手表哪,比指甲盖还小哩!”凤娇又有了新发现。 

  香雪不言不语地点着头,她终于看见了妇女头上的金圈圈和她腕上比指甲盖还要小的手表。但她也很快就发现了别的。“皮书包!”她指着行李架上一只普通的棕色人造革学生书包。就是那种连小城市都随处可见的学生书包。 

  尽管姑娘们对香雪的发现总是不感兴趣,但她们还是围了上来。 

  “呦,我的妈呀!你踩着我的脚啦!”凤娇一声尖叫,埋怨着挤上来的一位姑娘。她老是爱一惊一咋的。 

  “你喳呼什么呀,是想叫那个小白脸和你答话了吧?”被埋怨的姑娘也不示弱。 

  “我撕了你的嘴!”凤娇骂着,眼睛却不游自主地朝第三节车厢的车门望去。 

  那个白白净净的年轻乘务员真下车来了。他身材高大,头发乌黑,说一口漂亮的北京话。也许因为这点,姑娘们私下里都叫他“北京话”。“北京话”双手抱住胳膊肘,和她们站得不远不近地说:“喂,我说小姑娘们,别扒窗户,危险!” 

  “呦,我们小,你就老了吗?”大胆的凤娇回敬了一句。姑娘们一阵大笑,不知谁还把凤娇往前一搡,弄的她差点撞在他身上,这一来反倒更壮了凤娇的胆,“喂,你们老呆在车上不头晕?”她又问。 

  “房顶子上那个大刀片似的,那是干什么用的?”又一个姑娘问。她指的是车相里的电扇。 

  “烧水在哪儿?” 

  “开到没路的地方怎么办?” 

  “你们城里人一天吃几顿饭?”香雪也紧跟在姑娘们后面小声问了一句。 

  “真没治!”“北京话”陷在姑娘们的包围圈里,不知所措地嘟囔着。 

  快开车了,她们才让出一条路,放他走。他一边看表,一边朝车门跑去,跑到门口,又扭头对她们说:“下次吧,下次一定告诉你们!”他的两条长腿灵巧地向上一跨就上了车,接着一阵叽哩哐啷,绿色的车门就在姑娘门面前沉重地合上了。列车一头扎进黑暗,把她们撇在冰冷的铁轨旁边。很久,她们还能感觉到它那越来越轻的震颤。 

  一切又恢复了寂静,静得叫人惆怅。姑娘们走回家去,路上还要为一点小事争论不休: 

  “谁知道别在头上的金圈圈是几个?” 

  “八个。” 

  “九个。” 

  “不是!” 

  “就是!” 

  “凤娇你说哪?” 

  “她呀,还在想\\\\'北京话\\\\'哪!” 

  “去你的,谁说谁就想。”凤娇说着捏了一下香雪的手,意思是叫香雪帮腔。 

  香雪没说话,慌得脸都红了。她才十七岁,还没学会怎样在这种事上给人家帮腔。 

  “他的脸多白呀!”那个姑娘还在逗凤娇。 

  “白?还不是在那大绿屋里捂的。叫他到咱台儿沟住几天试试。”有人在黑影里说。 

  可不,城里人就靠捂。要论白,叫他们和咱们香雪比比。咱们香雪,天生一副好皮子,再照火车那些闺女的样儿,把头发烫成弯弯绕,啧啧!\\\\'真没治\\\\'!凤娇姐,你说是不是?” 

  凤娇不接茬儿,松开了香雪的手。好像姑娘们真的在贬低她的什么人一样,她心里真有点替他抱不平呢。不知怎么的,她认定他的脸绝不是捂白的,那是天生。 

  香雪又悄悄把手送到凤娇手心里,她示意凤娇握住她的手,仿佛请求凤娇的宽恕,仿佛是她使凤娇受了委屈。 

  “凤娇,你哑巴啦?”还是那个姑娘。 

  “谁哑巴啦!谁像你们,专看人家脸黑脸白。你们喜欢,你们可跟上人家走啊!”凤娇的嘴巴很硬。 

  “我们不配!” 

  “你担保人家没有相好的?” 

  …… 

  不管在路上吵得怎样厉害,分手时大家还是十分友好的,因为一个叫人兴奋的念头又在她们心中升起:明天,火车还要经过,她们还会有一个美妙的一分钟。和它相比,闹点小别扭还算回事吗? 

  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日久天长,这五彩缤纷的一分钟,竟变得更加五彩缤纷起来,就在这个一分钟里,她们开始跨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做买卖。她们垫着脚尖,双臂伸得直直的,把整筐的鸡蛋、红枣举上窗口,换回台儿沟少见的挂面、火柴,以及属于姑娘们自己的发卡、香皂。有时,有人还会冒着回家挨骂的风险,换回花色繁多的沙巾和能松能紧的尼龙袜。 

  凤娇好像是大家有意分配给那个“北京话”的,每次都是她提着篮子去找他。她和他做买卖故意磨磨蹭蹭,车快开时才把整蓝地鸡蛋塞给他。又是他先把鸡蛋拿走,下次见面时再付钱,那就更够意思了。如果他给她捎回一捆挂面、两条沙巾,凤娇就一定抽回一斤挂面还给他。她觉得,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和他的交往,她愿意这种交往和一般的做买卖有区别。有时她也想起姑娘们的话:“你担保人家没有相好的?”其实,有没有相好的不关凤娇的事,她又没想过跟他走。可她愿意对他好,难道非得是相好的才能这么做吗? 

  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做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旅客们爱买她的货,因为她是那么信任地瞧着你,那洁如水晶的眼睛告诉你,站在车窗下的这个女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受骗。她还不知道怎么讲价钱,只说:“你看着给吧。”你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心中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情。你不忍心跟这样的小姑娘耍滑头,在她面前,再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慷慨大度。 

  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那是她偶然在同桌的一本书上看到的)。有一回她向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妇女打听能自动开关的铅笔盒,还问到它的价钱。谁知没等人家回话,车已经开动了。她追着它跑了好远,当秋风和车轮的呼啸一同在她耳边鸣响时,她才停下脚步意识到,自己地行为是多么可笑啊。 

  火车眨眼间就无影无踪了。姑娘们围住香雪,当她们知道她追火车的原因后,遍觉得好笑起来。 

  “傻丫头!” 

  “值不当的!” 

  她们像长者那样拍着她的肩膀。 

  “就怪我磨蹭,问慢了。”香雪可不认为这是一件值不当的事,她只是埋怨自己没抓紧时间。 

  “咳,你问什么不行呀!”凤娇替香雪跨起篮子说。 

  “谁叫咱们香雪是学生呢。”也有人替香雪分辨。 

  也许就因为香雪是学生吧,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 

  台儿沟没有学校,香雪每天上学要到十五里以外的公社。尽管不爱说话是她的天性,但和台儿沟的姐妹们总是有话可说的。公社中学可就没那么多姐妹了,虽然女同学不少,但她们的言谈举止,一个眼神,一声轻轻的笑,好像都是为了叫香雪意识到,她是小地方来的,穷地方来的。她们故意一遍又一遍地问她:“你们那儿一天吃几顿饭?”她不明白她们的用意,每次都认真的回答:“两顿。”然后又友好地瞧着她们反问道:“你们呢?” 

  “三顿!”她们每次都理直气壮地回答。之后,又对香雪在这方面的迟钝感到说不出的怜悯和气恼。 

  “你上学怎么不带铅笔盒呀?”她们又问。 

  “那不是吗。”相雪指指桌角。 

  其实,她们早知道桌角那只小木盒就是香雪的铅笔盒,但她们还是做出吃惊的样子。每到这时,香雪的同桌就把自己那只宽大的泡沫塑料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这是一只可以自动合上的铅笔盒,很久以后,香雪才知道它所以能自动合上,是因为铅笔盒里包藏着一块不大不小的吸铁石。香雪的小木盒呢,尽管那是当木匠的父亲为她考上中学特意制作的,它在台儿沟还是独一无二的呢。可在这儿,和同桌的铅笔盒一比,为什么显得那样笨拙、陈旧?它在一阵哒哒声中有几分羞涩地畏缩在桌角上。 

  香雪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她好像忽然明白了同学对她的再三盘问,明白了台儿沟是多么贫穷。她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不光彩的,因为贫穷,同学才敢一遍又一遍地盘问她。她盯住同桌那只铅笔盒,猜测它来自遥远的大城市,猜测它的价值肯定非同寻常。三十个鸡蛋换得来吗?还是四十个、五十个?这时她的心又忽地一沉:怎么想起这些了?娘攒下鸡蛋,不是为了叫她乱打主意啊!可是,为什么那诱人的哒哒声老是在耳边响个没完? 

  深秋,山风渐渐凛冽了,天也黑得越来越早。但香雪和她的姐妹们对于七点钟的火车,是照等不误的。她们可以穿起花棉袄了,凤娇头上别起了淡粉色的有机玻璃发卡,有些姑娘的辫梢还缠上了夹丝橡皮筋。那是她们用鸡蛋、核桃从火车上换来的。她们仿照火车上那些城里姑娘的样子把自己武装起来,整齐地排列在铁路旁,像是等待欢迎远方的贵宾,又像是准备着接受检阅。 

  火车停了,发出一阵沉重的叹息,像是在抱怨着台儿沟的寒冷。今天,它对台儿沟表现了少有的冷漠:车窗全部紧闭着,旅客在黄昏的灯光下喝茶、看报,没有人像窗外瞥一眼。那些眼熟的、长跑这条线的人们,似乎也忘记了台儿沟的姑娘。 

  凤娇照例跑到第三节车厢去找她的“北京话”,香雪紧紧头上的紫红色线围巾,把臂弯里的篮子换了换手,也顺着车身不停的跑着。她尽量高高地垫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车上一直没有人发现她,她却在一张堆满食品的小桌上,发现了渴望已久的东西。它的出现,使她再也不想往前走了,她放下篮子,心跳着,双手紧紧扒住窗框,认清了那真是一只铅笔盒,一只装有吸铁石的自动铅笔盒。它和她离得那样近,她一伸手就可以摸到。 

  一位中年女乘务员走过来拉开了香雪。香雪跨起篮子站在远处继续观察。当她断定它属于靠窗的那位女学生模样的姑娘时,就果断地跑过去敲起了玻璃。女学生转过脸来,看见香雪臂弯里的篮子,抱歉地冲她摆了摆手,并没有打开车窗的意思,不知怎么的她就朝车门跑去,当她在门口站定时,还一把扒住了扶手。如果说跑的时候她还有点犹豫,那么从车厢里送出来的一阵阵温馨的、火车特有的气息却坚定了她的信心,她学着“北京话”的样子,轻巧地跃上了踏板。她打算以最快的速度跑进车厢,以最快的速度用鸡蛋换回铅笔盒。也许,她所以能够在几秒钟内就决定上车,正是因为她拥有那么多鸡蛋吧,那是四十个。 

  香雪终于站在火车上了。她挽紧篮子,小心地朝车厢迈出了第一步。这时,车身忽然悸动了一下,接着,车门被人关上了。当她意识到眼前发生了什么事时,列车已经缓缓地向台儿沟告别了。香雪扑在车门上,看见凤娇的脸在车下一晃。看来这不是梦,一切都是真的,她确实离开姐妹们,站在这又熟悉、又陌生的火车上了。她拍打着玻璃,冲凤娇叫喊:“凤娇!我怎么办呀,我可怎么办呀!” 

  列车无情地载着香雪一路飞奔,台儿沟刹那间就被抛在后面了。下一站叫西山口,西山口离台儿沟三十里。 

  三十里,对于火车,汽车真的不算什么,西山口在旅客们闲聊之中就到了。这里上车的人不少,下车的只有一位旅客,那就是香雪,她胳膊上少了那只篮子,她把它塞到那个女学生座位下面了。 

  在车上,当她红着脸告诉女学生,想用鸡蛋和她换铅笔盒时,女学生不知怎么的也红了脸。她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相雪,还说她住在学校吃食堂,鸡蛋带回去也没法吃。她怕相雪不信,又指了指胸前的校徵,上面果真有“矿冶学院”几个字。相雪却觉着她在哄她,难道除了学校她就没家吗?相雪一面摆弄着铅笔盒,一面想着主意。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就在火车停顿前发出的几秒钟的震颤里,香雪还是猛然把篮子塞到女学生的座位下面,迅速离开了。 

  车上,旅客们曾劝她在西山口住上一夜再回台儿沟。热情的“北京话”还告诉她,他爱人有个亲戚就住在站上。香雪没有住,更不打算去找“北京话”的什么亲戚,他的话倒更使她感到了委屈,她替凤娇委屈,替台儿沟委屈。她只是一心一意地想:赶快走回去,明天理直气壮地去上学,理直气壮地打开书包,把“它”摆在桌上。车上的人既不了解火车的呼啸曾经怎样叫她像只受惊的小鹿那样不知所措,更不了解山里的女孩子在大山和黑夜面前倒底有多大本事。 

  列车很快就从西山口车站消失了,留给她的又是一片空旷。一阵寒风扑来,吸吮着她单薄的身体。她把滑到肩上的围巾紧裹在头上,缩起身子在铁轨上坐了下来。香雪感受过各种各样的害怕,小时候她怕头发,身上粘着一根头发择不下来,她会急得哭起来;长大了她怕晚上一个人到院子里去,怕毛毛虫,怕被人胳肢(凤娇最爱和她来这一手)。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惊肉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悉悉萃萃的声音。三十里,一路走回去,该路过多少大大小小地林子啊!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满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它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它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她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丛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它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合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长大成人的山谷。台儿沟呢?不知怎么的,她加快了脚步。她急着见到它,就像从来没有见过它那样觉得新奇。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丛从容容地下车。 

  今晚台儿沟发生了什么事?对了,火车拉走了香雪,为什么现在她像闹着玩儿似的去回忆呢?四十个鸡蛋没有了,娘会怎么说呢?爹不是盼望每天都有人家娶媳妇、聘闺女吗?那时他才有干不完的活儿,他才能光着红铜似的脊梁,不分昼夜地打出那些躺柜、碗橱、板箱,挣回香雪的学费。想到这儿,香雪站住了,月光好像也黯淡下来,脚下的枕木变成一片模糊。回去怎么说?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悉悉萃萃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是哪来的流水声?她寻找着,发现离铁轨几米远的地方,有一道浅浅的小溪。她走下铁轨,在小溪旁边坐了下来。她想起小时候有一回和凤娇在河边洗衣裳,碰见一个换芝麻糖的老头。凤娇劝香雪拿一件汗衫换几块糖吃,还教她对娘说,那件衣裳不小心叫河水给冲走了。香雪很想吃芝麻糖,可她到底没换。她还记得,那老头真心实意等了她半天呢。为什么她会想起这件小事?也许现在应该骗娘吧,因为芝麻糖怎么也不能和铅笔盒的重要性相比。她要告诉娘,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就再也不会被人盘问她们每天吃几顿饭了。娘会相信的,因为香雪从来不骗人。 

  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香雪也要赶路了,她捧起溪水洗了把脸,又用沾着水的手抿光被风吹乱的头发。水很凉,但她觉得很精神。她告别了小溪,又回到了长长的铁路上。 

  前边又是什么?是隧道,它愣在那里,就像大山的一只黑眼睛。香雪又站住了,但她没有返回去,她想到怀里的铅笔盒,想到同学们惊羡的目光,那些目光好像就在隧道里闪烁。她弯腰拔下一根枯草,将草茎插在小辫里。娘告诉她,这样可以“避邪”。然后她就朝隧道跑去。确切地说,是冲去。 

  香雪越走越热了,她解下围巾,把它搭在脖子上。她走出了多少里?不知道。尽管草丛里的“纺织娘”“油葫芦”总在鸣叫着提醒她。台儿沟在哪儿?她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再近一些她才看清,那是人,是迎着她走过来的人群。第一个是凤娇,凤娇身后是台儿沟的姐妹们。 

  香雪想快点跑过去,但腿为什么变得异常沉重?她站在枕木上,回头望着笔直的铁轨,铁轨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它冷静地记载着香雪的路程。她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她用手背抹净眼泪,拿下插在辫子里的那根草棍儿,然后举起铅笔盒,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 

  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哦,香雪!香雪!


知识点总结

《哦,香雪》铁凝



主题思想

《哦,香雪》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心理活动的生动描摹,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作品重点写了香雪的一段小小的经历:她在那停车的一分钟里踏进了火车,用四十个鸡蛋,走了三十里夜路,换来了一个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

艺术特色

作者极力在“一分钟”里开掘,细致入微地描写了香雪对新生活的纯真、炽热的向往和追求,构思精巧;以清新婉丽的笔调,将小小的生活场景诗画,创造了空灵、蕴籍的艺术境界;同时又在这纯静的境界中寄于了严峻的思考:那纯朴、淡远的美是迷人的,令人不由自主地去欣赏和赞美,但她恰恰又是与贫穷联系在一起,在同整个台儿沟,在走向新生活的路途中将会经历怎样的变故呢?小说于淡雅中贮满诗情,笔墨所至,大自然的一切均被赋予了生命和灵性。叙述语言清丽、简洁,富有音乐感和诗的意味。

简析香雪诗化的艺术特色:诗的形象(台儿沟小山村的变化,它的山、水、草、木、铁轨都充满了浓厚的诗意)

诗的韵律(在作者笔下的铁轨勇敢地盘旋在山腰,又悄悄的试探着前进……把铁轨拟人化富有灵性)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将生活也诗化。诗的语言(高尚、纯洁的环境)

简析香雪的性格特征:《香雪》描绘了一群山村姑娘对山外世界文明生活的向往,香雪用四十个鸡蛋,走了三十里夜路,换来了一个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她觉得值得(很满)她还不知道怎么讲价,只说:“你看着给吧”。它的出现,使她再也不想往前走了,她放下篮子,心跳着,双手紧紧扒拄窗框,认清了那真是一只铅笔盒,一只装有吸铁石的自动铅笔盒。它和她离得那么近,如果不是隔着玻璃,她一伸手就可以拿到。 那时她就会理直气壮地打开书包,把“它”摆在桌上……于是,她对车上那些再次劝阴她的人们说;“没关系,我走惯了。”她的话使他们相信:山里人不怕走夜路。(误解)  她要告诉娘,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就再也不会叫人瞧不起……娘会相信的,因为香雪从来不骗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而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

表现了香雪的天真、纯朴、热情、诚实和对未来的向往。

作者简介:

铁凝,著有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长篇小说《玫瑰门》等。

主要著作:《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总计300余万字。


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哦,香雪》获1982年全国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部分作品译成英、法、德、日、俄、丹麦、西班牙等文字。亦有小说在香港和台湾出版。


一、认读字音

(一)单音字

(1)褶皱(zhě)                                         (2)粗糙(cāo)

(3)笨拙(zhuō)                                                           (4)温馨(xīn)

(5)怂恿(sǒnɡ)(yǒnɡ)                                                 (6) 窸窸窣窣(xī)(sū)

(7)虔诚(qián)                                                          (8)脊背(jǐ)

(9)推搡(sǎnɡ)

(二)多音字

(1)铺                                                    (2)纤

(3)埋                                                  (4)轧

(5)晕                                                   (6)悄

二、辨识字形

(1)                                                       (2)

(3)                                                    (4)

(5)                                                        (6)


三、积累词语

1.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

2.理直气壮:理由正当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3.战栗:战抖。

4.凛冽:刺骨地寒冷。

四、辨析词义

1.虔诚 忠诚


虔 诚       忠 诚

课本原句

于是,台儿沟那一小片房子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

巧辨巧析

虔诚:恭敬而有诚意(多指宗教信仰),程度比“忠诚”要重。忠诚:(对国家、人民、事业、领导、朋友等)尽心尽力。

2.贪婪 贪图

课本原句

每逢列车疾驶而过,她们就成帮搭伙地站在村口,翘起下巴,贪婪、专注地仰望着火车。

巧辨巧析

贪婪:形容词,①贪得无厌(含贬义);②渴求而不知满足。贪图:动词,表示极力希望得到(某种好处),多为非分求取。



1.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

答:                                    


[明确] 火车的到来扰乱了台儿沟姑娘们的心→姑娘们和旅客们做买卖→香雪上车换铅笔盒,结果被带到三十里外→香雪步行回家。

2.香雪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人物,她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答:                                    


[明确] 香雪是一个清纯、美丽、执着的山村少女。

3.行文图解

哦,香雪


1.“她站了起来……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一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答:                                    


[明确] 写出了香雪由害怕转为自豪无畏的过程。由于有了自己心爱的铅笔盒,她感到很满足,也自信了不少,所以看到周围的群山、树木、月亮竟是那么美好,一切景物皆随她的心情变得异常美妙起来。她幻想着台儿沟的未来也一定是美好的,将来会是富裕的。

2.当火车来到时,香雪和其他姑娘各有什么表现?

[明确]

人 物

表 现

香雪

注意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班上其他同学都有的自动铅笔盒,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铅笔盒,渴望交换铅笔盒

其他姑娘

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她们注意到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圈,就是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特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香皂,甚至花色繁多的纱巾和能松能紧的尼龙袜

3.怎样正确认识香雪和她追求的铅笔盒?

答:                                    


[明确] 小说用两个情节写香雪想得到铅笔盒,并为此走了三十里夜路,可见这个铅笔盒不仅是一个实物,它也是一种象征,跟火车一样,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对香雪来说,就像黑夜中一盏闪亮的灯,照着她在追求知识、追求文明的道路上勇敢前进。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就是对文明的追求,能够主动追求文明和进步,是她身上智慧因素的觉醒。从她身上,可以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意义。

4.阅读香雪半夜独自走回台儿沟的情节,分析讨论课文都写了香雪的哪些心理活动,为什么要写得这么详细。

答:                                    


[明确] 在香雪半夜独自走回台儿沟的情节中,写了香雪丰富的心理活动。写到了她害怕的心理,写到了得到朝思暮想的铅笔盒而压抑不住内心的兴奋,还想到了台儿沟的贫穷落后,展望将来,还想到了爹和娘……表达了她对山里人命运的思考,表现了她对现代文明的向往,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之所以写得特别详细,是因为小说主要是为了刻画香雪这个人物形象,表现她为了获取一个铅笔盒而表现出来的巨大勇气,而这一情节正好可以充分地说明问题,前面的情节主要起铺垫作用。

5.作者是怎样刻画香雪这一形象的?

答:                                    


[明确] 作品中对香雪的刻画采用了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正面描写有心理刻画和换取铅笔盒事件,表现了她执着的性格;侧面描写有姑娘们的谈话和乘客的眼睛,主要表现了她的美丽;侧面描写还用姑娘们的言语、心理来衬托她的清纯。

6.小说在结构上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                                    


[明确] 作者是站在一个“局外人”的位置上来写小说的,她将一个个的场景加以组合,选取了典型的场景来表现人物。

作者选取一个类似于全知全能的叙述角度,把叙述者确立在城市人的位置上,但她又具有敏感的心灵和宽厚的胸怀,对那个封闭的小山村,对那一群普普通通的山里少女投来同情、关爱的一瞥,在看似稚嫩可笑的心理波动中尽显时代思潮的波澜。在小说的叙述结构上,作者并没有以情节线索来安排叙述,而是根据情感抒发的内在逻辑,把一些情节片段加以组合。作者极力在“一分钟”里开掘,细致入微地描写了香雪等姑娘们对新生活的纯真、热切的向往和追求;将一些每天“一分钟”里发生的事件以特定的方式加以精心选择、排列和叙述,最后以香雪换铅笔盒的“冒险”为终结,尤其对香雪夜归的情景做了浓墨重彩的渲染,使情感的抒发达到高潮,如同一支优美动听的小夜曲。

7.如何理解文题?

答:                                    


[明确] 荣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哦,香雪》是铁凝的成名作,它把大山深处的孩子对城市文明的向往描绘得诗意盎然。和大部分青年作家一样,铁凝也在这篇作品里倾注了相当多的抒情成分。文题体现了作家特有的女性的细腻、敏感,突出了作品的抒情风格;文题的感叹语气饱含了作者对主人公香雪的赞美之情。

8.小说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

答:                                    


[明确] 小说蕴涵了多种象征意义。结合时代背景来看,小说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我们国家逐步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冰雪正在融化,禁锢正在拆除,中国人民急切地想表达出对现代化社会的渴望。香雪的理想代表着穷乡僻壤的山民要摆脱贫困和封闭状态的企求;香雪的性格代表着那个时期进步青年的纯真、善良、追求上进的性格。改革开放伊始,社会上涌动着各种欲望浪潮,苦惯了的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农民渴望幸福的生活,其中也不乏追逐物欲的时髦,而香雪所追求的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东西,不稀罕现时的满足,想得到未来的幸福。“香雪”的名字是一个时代的象征符号。

小说中的铅笔盒,经香雪的凝视和爱护,以及作者的精心点染,也成为一种心愿、一种追求、一种自尊的象征。当它远离香雪时,香雪是迷惘的,懵懂的;当它为香雪所拥有时,香雪精神充实,前途明亮。一个小小的铅笔盒竟然有如此大的神力,正说明它包蕴着丰厚的内涵。

小说中的“钢筋铁骨的巨龙”——火车,“那么雄壮地喷吐着白雾,仿佛一口气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震醒了沉睡千年的台儿沟和它的山民们,它来自外面的世界,带来外面的消息,也带来了商业的萌芽,还带给香雪美好的心愿。它比铅笔盒具有更大的神力,象征着一种不可抗拒的生产力,一种由原始落后走向现代文明的推动力,一种物质享用和精神满足的诱惑力。

20年后,香雪的小村已是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从前的香雪们也早就不像等待情人一样地等待火车,她们有的考入度假村做了服务员、导游;有的则成了家庭旅馆的女店主。后来就有了坑骗游客的事情,有了出售伪劣商品的事情……对于外部世界对香雪小村的影响,有人认为利大于弊,有人则认为弊大于利。你觉得哪种观点是正确的,为什么?

[我的理解](示例1)利大于弊。打开窗户,虽然会进来苍蝇,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外部世界给香雪的小村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原本封闭的山村交通便捷了,原本思想落后的人们视野开阔了,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生命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如果我们因为会进来苍蝇而关上窗户,那么我们关住的还有贫穷和闭塞。

(示例2)弊大于利。外部世界虽然使山村的经济更活跃,物资更丰富,但它又带着强制的不由分说的力量,破坏了香雪小村的农耕文明景象。外部世界不仅给香雪小村带来了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的破坏,更破坏了人们精神的健康和心灵的高贵。

(示例3)我认为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物质的需求是必然的,也是有益于人们生活改善的。但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一些人为了赚钱,放弃自己做人的原则,则是可悲可叹的。或许,像香雪这样纯真无邪、淳朴自尊又渴求进取的姑娘能够保持住健康的精神和高贵的心灵。 


白描手法

【课内挖掘】

《哦,香雪》用白描式的手法,将人物的形象和生活结合到一起,刻画出一幅鲜艳的水彩画,既表现了客观的台儿沟人民的生活,又将作者对他刻画的人或事的一种主观情感融入其中。使景物描写的内涵更丰富,更能使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变化融合到环境中,使语言更有嚼头。比如在外貌描写中,运用白描手法,能洞穿人物骨髓,由貌触及本质、灵魂。“她们洗净蒙受了一天的黄土、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得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的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胭脂。”

作者在看似写意画的表面重在挖掘展现一些深层的、内在的东西。作者想重点突出的东西,表现力更强,有时甚至使人过目不忘。白描手法与别的表现手法共用,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表达效果。通过朴素的描写,达到了一种形象真诚,情感真挚,而感受又真切的效果。同时这样的香雪形象也符合当时人物或是情节的发展规律,表达了人物与作者的共同愿望和理想。


【技巧指导】


一、白描手法的概念

“白描”也叫“素描”,还叫“简笔勾勒”。白描手法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源于古代的“白画”,即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的,但绝不加彩。它相当于西洋画的速写、素描。

写文章时,借鉴国画中的白描技法,不设喻,少修饰,寥寥几笔,勾勒出写作对象的特点,这种写作技巧,就叫白描手法。

具体来说,把这种绘画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描写上,就是不用秾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语,也不作精雕细刻、不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二、白描的写法

白描的写法“有三”:

1.写人、叙事、绘景时,不追求面面俱到。要视野开阔,摄取事物细部,选择最有特征的东西,加以集中概括,勾勒出形象或画面,要表现特定的思想感情。

2.落笔追求精简,粗线勾勒。不要在细节上停留,而是要表现出快速、流动的笔调。

3.素描淡彩。用朴素平直的语言、描摹事物,表现出事物的本来面貌。

请注意:

运用白描手法看似容易,落笔却不那么简单。

1.白描手法,并非是把内容写得越简单越好,那样便是“喝了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

2.白描手法,也不是要写成一个模子里浇铸出的铸件——“万物一形,千人一面”。

3.运用白描手法,必须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表现出事物的本质属性。


三、具体运用

1.运用白描手法交代人物言行

(1)抓住特征,粗笔勾勒

在外貌描写中,运用白描写意的手法,能洞穿人物骨髓,由貌触及本质、灵魂。例如:“摊主是一位四十开外的中年人,他黧黑的面孔,两道浓眉,一对大眼睛凹进眼眶,一口结实的牙齿,好像能把嘴里的鞋钉咬断。他身上老是穿着一件很旧的中山装,一双又黑又粗的手上长满了老茧。”

这里勾勒的是一位修鞋匠的肖像,运用的是白描写意的手法。“黧黑的面孔”“两道浓眉”“眼睛凹进眼眶”“结实的牙齿”,简要的几十个字,把这个长年在户外工作的修鞋匠的外貌特征描绘得很传神,尤其是“好像能把嘴里的鞋钉咬断”这句,既形象地表现出他牙齿结实的特点,又勾起我们的想象,嘴里咬住鞋钉不是一位老鞋匠的惯常举动吗?这段话不设喻,少修辞,却抓住了人物特征的关键之处,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显示出了白描勾勒的妙处。

再如《三国演义》中,对赵子龙肖像的勾勒:“忽马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爬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回合,胜负未分。”仅用“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等寥寥十二个字,就将赵子龙这位威风凛凛、英俊勇武的少年将军的神态描绘了出来。同学们在描写人物肖像时不妨借鉴这种写法。

(2)略貌取神,突出一点

在散文《背影》中,朱自清着力表现的就是他父亲的背影。他运用写实的笔触,着力描写了父亲买橘子时过铁路的情形。“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而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这段文字初读很平淡,但细细品味,却情真意浓,蕴藏着一股深情。没有过多的形容、修饰、陪衬之类的语言,只是白描,实实在在地把当时的情形展示出来。正所谓“于朴素之中见真情,于平淡之中见神奇”。这就是白描的力量。

《咏雪》中谢道韫用“未若柳絮因风起”比拟白雪飘飞的景象后,作者用“公大笑乐”四个字勾画出谢安无比欣喜的形象。其中“大笑”一词用得简洁传神,直击人物内心世界,既展示了谢安喜悦赞许的神态,又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3)巧写对话,点出神韵

《三国演义》中,“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一回,写曹操担心日后刘备可能成为与之争夺天下的劲敌,故意在饮酒之际对刘备进行试探,问他谁是当世英雄,刘备此时正寄居曹操处,生怕曹操识破他夺取天下的雄心,对曹所问,故施韬晦之计,先是推托不知,继而是顾左右而言他,但当曹操指明:“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他闻言吃了一惊,将手中食箸掉落于地。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借雷声惊心,将闻言失箸的缘故轻轻掩饰过去,表现了刘备善于应变的性格。

2.运用白描手法勾勒景物

用白描手法勾勒事物,使用的是素墨淡彩,也就是勾勒事物的形态,用粗略的笔触,用素雅的色彩,就像国画中的写意画。用白描手法勾画景物,在散文中比较常见。一般景物描写,在文中起到交代背景、渲染气氛之作用。

例1:用白描手法描写“窗户”

一张小床,一张长方的小书桌,还有用木板钉成的小书架,我的小屋已经显得拥挤不堪了。那么我的小窗户呢?在这小小的狭窄的房间里,我的小窗就像一只小鸽子笼的门,精彩而别致。

这段文字旨在介绍“小窗”,先从“拥挤不堪”的小屋写起,继而用“小鸽子笼的门”这一比喻,推出一扇小窗,修辞不多,疏疏几笔,却形象地写出了小窗之小。

例2:用白描手法描写植物

雨不停地下,石阶小路被雨水洗得分外明净,路两边新拔节的翠竹,被碎雨星罩着,绿蒙蒙的,望不到边际,路下的山冲里一片桃林,初开的桃花笼在这四月的烟雨里,泛出一层水润润的红雾。这蒙蒙的绿意,这团团的红雾,真像刚滴到宣纸上的水彩一样,慢慢地浸润开来。呵,这奇妙的春雨,它给未来孕育怎样的景象啊!

以上之例,尽管涂抹了色彩,但还是属于白描的写法。

四、提高白描手法技巧有“三求”

1.求逼真:如《孔乙己》中,孔乙己的形象。

2.求简洁:用画眼睛法刻画人物,如鲁迅在《祝福》中,对祥林嫂的刻画。

3.求神似:古代文学家就有“白描入化,骨相俱出;白描入骨,毛发皆动”的说法,即白描传神。如孙犁在《荷花淀》中对水生嫂的描写。

【针对训练】

试运用上述白描手法描写某一人物,表现其主要性格特征,不少于200字。



[参考示例]

小淘气米米

下午,我去舅妈家玩儿,正巧舅妈要外出,让我帮她照看4岁的米米,我满口答应了。 

舅妈走后,我看到米米正在床上堆积木,便打开电脑,玩起QQ飞车来。忽然,隐约听到身后有奇怪的滴水声,我扭头一看——啊,米米竟大大咧咧地蹲在床边撒起尿来!她没脱裤子,把裤子都尿湿了,还在那里嘿嘿直笑。我又气又好笑,冲她大声嚷嚷:“笑什么笑?把裤子都尿湿了,还笑!”

我原以为她会收敛一点,谁料她越发得意了,哈哈大笑起来。 

我只好帮米米把尿湿的裤子脱掉,取来干净的裤子准备给她换上。可她扭捏着,偏不让我给她换,硬要光着屁股,还用手将屁股拍得啪啪响,接着又跳起了“迪斯科”。  

没办法,我只好换上一副笑脸,说:“好米米,亲米米,快穿裤子吧!”可她根本不吃我这一套,继续乱蹦乱跳。   

一计不成,我又心生一计。我板起面孔,吼道:“米米,你快穿!再不穿我打你的小屁屁了!”她这才慌忙用手遮住屁股,慢腾腾地走过来,伸出两条小腿让我给她穿上裤子。  



【课内挖掘】

火车鸣叫着开进了大山深处的台儿沟,仅停留一分钟。这短短的一分钟,给沉睡千年的山村带来的冲击,却不能和时间成正比。清纯如玉的山里姑娘,接触到山外的世界,封闭的心开始喧哗、骚动,虽然略带羞涩,却开始了迈向现代文明的脚步。

面对外面精彩的世界,我们或许同样感到紧张、兴奋、向往,或许同样感到无奈、彷徨、恐慌,应该如何面对,又该何去何从,从香雪的身上我们也许能得到一些答案:只有勇敢面对,大胆追求,才能更加文明,更加进步。

[适用话题] 选择 追求 进步


【运用范例】

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是人的精神。没有了对理想的追求,失去了对明天的期望,抛弃了对生命真谛的探索,这样的生活是麻木的。它和自然界动物的生存斗争没有本质区别。

一个拥有精彩生活的人要有一颗纯真的心,有一股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的热情,并且不知疲倦地向着美好的方向迈进。在人类历史上,不少先进分子抱着对生活的执着追求而成就了丰功伟绩。岑参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为了捍卫祖国的领土,宁愿过着艰苦而又充实的生活;居里夫人为了人类的科学事业奋斗终生;爱迪生在他七十岁生日的时候,自豪地宣布他已经做了一百多岁的人能做的工作。

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需要勇气,有时候甚至需要牺牲生存的权利。文天祥坚持堂堂正正地做人,放弃了高官厚禄,面对生存的希望和死亡的威胁毫不动摇;格拉瓦,当代最伟大的理想主义战士,为了反抗帝国主义压迫下的不平等,不惜辞掉高官直奔玻利维亚丛林,以血肉之躯挑战一个强大的社会体系,直至壮烈牺牲。一代又一代彪炳千秋的英雄人物,他们对生活的追求为现代人树立了一个榜样。可见,从生存到生活的升华,离不开对精神的追求。


习题:

1.第②段画线句子表现出台儿沟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写了一个乡村女孩香雪的故事。结合④~⑧的内容,在横线上概括故事情节,并在括号里用一个词写出香雪相应的心理变化。(4分)

故事情节:________→香雪发现自动铅笔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香雪心理:盼望→(    )→(    )


3.从文中看:香雪具有怎样的性格?你如何看待香雪的思想感情?(100字以内)(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要点


一.作家作品以及相关文化常识:铁凝,当代小说家,现任中国作协主席。


 二.主旨:小说塑造了一个单纯善良、对外界充满向往的山村女孩儿的形象。香雪及其小伙伴们的身上体现出的是中国人面对物质生活巨大变化时的不同选择,从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纯净的世界。


 三.主要艺术手法:


(一)语言描写(对话):(略)


(二)细节描写:


例句:(P29)“香雪又悄悄把手送到凤娇手心里,她示意凤娇握住她的手,仿佛请求凤娇的宽恕,仿佛是她使凤娇受了委屈。”


(三)环境描写:


例句:(P33)“一轮满月升起来了……”


(P35)“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


(四)抒情:


例句:(P29)“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四.摘录优美的词句。(略)


 

五.对写作的启示:


    单纯的孩子,渴望新的世界,新的生活,对精神生活的渴求。


文章理解

《哦,香雪》没有离奇曲折的情节,而几个女孩可爱的形象却鲜活地展现在细心的读者的眼前,这大概是作品能获大奖的重要原因。也许又是因为作者没有刻意设计情节和矛盾冲突加强故事性,人们又容易忽视它的精彩,甚至对其中的人物产生误解。有人就说,主人公香雪确实表现出很多美好的品质,但她的故事里似乎也不难发现她同样具有虚荣心,甚至说,是人就免不了虚荣心。

果真如此吗?先不妨让我们梳理一下这篇散文体小说的思路吧,进而来感受它那种形散而神不散的精彩。

全篇共82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前三个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火车开进了山乡,最后一段为第三部分,写对主人公香雪的赞叹。中间第4至81自然段为小说的主体部分,写火车在一个叫着台儿沟的小站停留一分钟发生的故事。这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两层,每一层里又有若干小层次,可以概括如下:

(一)山乡一群女孩的故事,这是一个"面";

1 出门看火车(第4至11自然段)

2 议论"北京话"(第12至45自然段)

3 按需换东西(第46至55自然段)

(二)香雪换铅笔盒的故事,这是一个"点"。

1 因铅笔盒被人奚落(第56至62自然段)

2 换铅笔盒忘了下车(第63至68自然段)

3 得铅笔盒勇走夜路(第69至81自然段)

理清了小说的思路,就不难发现作者用这平淡无奇的故事点面结合地塑造人物的匠心。而说香雪也有虚荣心的人,在香雪的故事中找到来支持自己观点的情节大概有如下三个:

第一,在被同学奚落之后,她居然觉得父亲特意制作的那个小木盒是那样"笨拙、陈旧",并为此感到"几分羞涩";

第二,她不惜偷偷地用母亲好不容易积攒的四十个鸡蛋拿去换那个自动铅笔盒,还自找苦吃地走了三十里冤枉夜路,类似那个为一个假项链而耗损十年艰辛的玛蒂尔德夫人;

第三,好友凤娇与"北京话"好,她心里也是认同的,因为当听到"北京话"有了爱人时,"她感到了委屈,她替凤娇委屈,为台儿沟委屈。"

由此而以为香雪有虚荣心,首先就是对这些情节的解读是片面的。

父亲为女儿特制的小木盒确实凝聚着亲情和上辈的期望,它的价值确实不是一般的铅笔盒可以比拟的。正因为如此,当别人问"你上学怎么不带铅笔盒"时,香雪便很自然地指着课桌的一角坦然地说,"那不是吗。"压根也没有想到别人的不怀好意。在这里,她并没有一点自卑,只有一种可爱的单纯。后来别人把那自动的铅笔盒故意弄得哒哒响,她才意识到被人奚落。即便这时,她也没有像一般虚荣的女孩去反唇相讥,或者像阿Q因瘌痢头遭人奚落时来一句"你们还不配",以获得"精神胜利"。她却能从小木盒本身制作的"现代化"程度的方面来思考别人的奚落原因,从而正视它的"笨拙、陈旧","她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不光彩的,因为贫穷"。不把贫穷落后当一种光荣,这样的观念,在刚刚结束"越穷越社会主义"的"文革"的时代,当属很先进的哦,这怎么能说香雪虚荣心呢?这其中有一种正视贫穷落后现实的理性和勇气,正是这样的理性和勇气,才激发着香雪去追求"现代化"的铅笔盒。

不难理解,那个自动的铅笔盒,在香雪的眼里,已经成了文明进步的象征。她用四十个鸡蛋去换的就不是一般的文具,为此,她勇敢地走了三十里夜路,这一点也不冤枉。在这个意义上,她付出的代价和努力越大,就越能表明她追求现代化的决心和勇气。正因为如此,香雪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娘,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就再也不会被人盘问她们每天吃几顿饭了。娘会相信的,因为香雪从来不骗人。"这哪里有什么虚荣心呢?

凤娇喜欢"北京话",可是"北京话"却有了爱人,香雪为朋友感到委屈,为台儿沟感到委屈,这能说香雪有虚荣吗?诚然,凤娇喜欢"北京话"不能不说,一点也没有想到自己生活的梦,但就当时情况而言,她对这位白净高大年轻的男乘务员充其量也不过是有心无意而已。其他姑娘说"你担保人家没有相好的"话,"不关凤娇的事,她又没想过跟他走。可是她愿意对他好,难道非得是相好的才能这么做吗?"这里,读者能感受到的同样是山里姑娘的单纯可爱。喜欢"北京话",实质是喜欢"北京话"所代表的现代都市文明,"北京话"其实也成了都市文明生活的象征。因此,香雪并不是因为知道凤娇不能成为"北京话"的相好而为朋友委屈的,更不是因为台儿沟没有"北京话"这样的都市女婿而委屈。香雪委屈的是:如此质朴善良的山里姑娘还无法被山外进步文明的生活所接纳,如此贫穷落后的山乡还不能搭上先进文明的列车融入到山外现代化的时代。这样的胸襟里,能看见什么虚荣吗?

说香雪有虚荣心的读者,除了对相关情节的解读片面外,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就是把虚荣心与自尊心混为一谈吧。"是人就有虚荣心"的判断,可能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得出的结论。

人的虚荣与自尊作为一种心理,都有希望获得别人认同的特点,两者的区别就在于为获取这种认同或光荣的所凭依的手段条件不同。虚荣者追求的是表面的荣耀,所凭依的是虚假的条件甚至欺骗的手段。

《项链》中的玛蒂尔德夫人借项链参加舞会,获得了很多赞美。可是那项链并非是她家庭实力的载体,又是假的(尽管她开始并不知道,但作者这样设计是有意的),这便是虚荣的表现。而香雪为了在同学面前展现一个同样的铅笔盒,确实也有为争自己的"面子",她甚至把再也不被人奚落地问每天吃几顿饭当成一种勤奋读书的目标,这显然也是为了做人的一种"光荣",但为此目的,她凭依的是自己艰辛诚实努力,这就不是虚荣,而是一种维护做人尊严的自尊心。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作品洋溢着对以香雪为代表的山乡姑娘纯洁善良品性的歌颂,所以,小说以"哦,香雪!香雪!"这样的感叹句作结的。而这两个感叹句,还可以这样解读:哦,多么单纯善良的香雪,你可以净化那些山外那些文明生活中的人的复杂的心灵啊;现代化的火车将给宁静的山乡带来文明,也将带来污染,准备好哦,单纯善良的香雪!

图文导学

温馨提示:《综艺大观园》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