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送梓州李使君》王维 | 万壑树参天, 千山响杜鹃

请您关注➤ 综艺大观园 2021-07-31




送梓州李使君

王维

万壑树参天, 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 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 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 不敢依先贤。



喜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今天跟大家分享王维的五言律诗《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这首诗的题目是《送梓州李使君》,也就是说送一位姓李的刺史去梓州赴任。梓州呢,在今天四川的三台县,咱们之前讲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在那儿写成。蜀地是长安的战略大后方啊,对唐朝的意义非常重要,但是呢,由三秦入巴蜀要翻越秦巴山地,这条路可是素以艰险著称,李白《蜀道难》不就讲,“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另外呢,成都平原虽然以富庶著称,号称“锦官城”,但是梓州可是山区。唐朝的时候,这里民族杂处,情况远比中原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李使君要到梓州赴任,这样的送别诗怎么写呢?


先看首联,“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一上来就是神来之笔,妙不可言,妙在哪儿呢?首先,立意就不一样,一般的送别诗,不都是从眼前写起,即景生情,然后点出惜别之意嘛。比方说咱们之前讲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开篇先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因为这两个人当时就在渭城客舍之中,这就是即景生情,但是这首《送梓州李使君》呢?一上来就是“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这可不是眼前风物啊,这是在遥想蜀道、遥想梓州,梓州是什么样子呢?—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这句话气魄真大,万壑千山、层峦叠嶂,满眼高耸入云的古树、满耳响彻群山的鹃啼,真让人觉得目不暇接呀。

那有没有人想过,诗人为什么不写黄鹂、不写燕子,非要写杜鹃呢?因杜鹃是蜀地的鸟啊,根据《蜀王本纪》的记载,杜鹃是古蜀国的国王杜宇精魂所化,所以它始终盘旋在巴山蜀水之间,可是杜宇的人生是以悲剧告终了,所以古人用到杜鹃一般都是取悲剧的义项。比方说最擅长描写蜀地风光的李白,不就写“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嘛。子规就是杜鹃呢,那王维这句“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有没有悲剧色彩?完全没有。他用一个“千山”做背景,再用一个“响”做音效,一下子就改变了杜鹃啼血的固定印象,把一只小鸟都写得气势磅礴。

那千山有气势大家都能理解,“响”字的气势在哪?所谓“响”就不是啼,也不是鸣,啼也罢,鸣也罢,相对来讲都单薄,比方说我们刚才讲的李白那句“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或者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儿的一两声鸣叫,只能加深寂静的感觉,甚至寂静到空幻、寂静到悲伤,但是呢?你用个“响”字,马上就不一样了,这不是一两声啼叫,而是叫声四起,千山回响。让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心情也就随之开朗起来。化悲剧意象为欢腾意象,这是诗人的大手笔。   


那首联是广角镜头,写全景。颔联呢,颔联更神奇,“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在唐朝的诗文里呀,蜀地多雨,更多夜雨,白居易不是讲,“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出自白居易《长恨歌》),李商隐也说呀,“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淅沥,通常让人觉得凄凉,但是王维这首诗又不一样,他也写“山中一夜雨”,然后呢?然后可不是“行人不忍闻”,而是“树杪百重泉”。山中下了一夜的透雨,形成道道飞泉凌空而下,这泉水是从哪儿落下来的呀?当然是从高峻的崖壁上,但是呢,如果你走在路上,视野被近处的树木遮挡了,这时候你再望过去,就好像那一条条山泉都是从树梢上直落下来的一样,这是多神奇的场景啊!当然也有人解释说了,“树杪百重泉”是指雨水从树梢上不断流下,从树叶上不断流下,就好像道道泉水一般,可不可以呢?当然也可以,但是无论你怎么理解,这里头有凄凉感吗?丝毫也没有吧?这李使君那好像不是背井离乡去做官,而是打起背包去徒步一样。一路看着苍苍古树,听着满山鹃啼,再掬起一捧山泉水洗洗脸,多惬意、多愉快呀!事实上它根本就不像是送别诗吧,倒像是一首即景的五言绝句。想想看,这首诗如果就这四句话,“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是不是也足够完整、足够漂亮啊?首联写树和山,那是视觉和听觉的全景,是横向的,写的大气磅礴。而颔联呢,还写树和山,,却是视觉和听觉的垂直图,是纵向的,写的蔚然深秀。一横一纵,既阔达又绮丽,多好啊!而且一共两联诗吧,却两次写树,两次写山,本来应该显得重复累赘,但是那,这首诗完全不给人那种感觉,相反倒让人觉得前后呼应,一气直下。真是兴来神来,天然入妙!

那问题来了,诗人为什么要把一首送别诗写得如此愉快呢?不是因为他跟李使君交情不够深,而是因为他对李使君充满了期待,希望李使君对这次旅行也充满期待。


李使君是要到梓州去做刺史,梓州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看颈联,“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这是从风景讲到人了呀,所谓“橦布”就是用橦花织的布,也就是木棉布,而所谓“芋田”呢?就是种芋头的土地吧。梓州属于川北,这个地方多民族杂处,物产也罢,风俗也罢,和中原相比都有很大的区别。这个地方的姑娘既不是缫丝,也不是纺麻,而是用橦花纺线织布,这是非常特别的一种布。从秦汉时代起,橦布就是川北特产,每年都要缴纳中央充当贡赋的,这就是“汉女输橦布”。那“巴人讼芋田”呢?是说这个地方的小伙子既不种稻,也不种麦,而是种芋的。那无论种什么吧,土地都是农民的命根子,买卖之间当然会有一些官司,更何况川北巴人素以剽悍著称,这就是“巴人讼芋田”。用“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来写梓州和中原物产风俗不同,这是第一层意思。那第二层意思呢?第二层意思,这交赋税也罢,主词讼也罢,可都是刺史最重要的职责呀,李使君到了梓州就要处理“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的工作了。催交赋税、处理官司,这样的工作本来挺复杂,更何况还是在梓州这样一个民族杂处、风俗剽悍的地区,他一定更难做。可是大家觉得有没有沉重感呢?一点沉重感也没有吧?因为这两句诗写的太诗情画意了,诗情画意在哪?就在汉女与巴人,也在橦布与芋田。大家要知道木棉花是火红的呀,而芋头花是雪白的,汉女巴人的打扮又是五彩缤纷的富有民族风情了。虽然诗人并没有写这些,但是呢?他把汉女、巴人、橦布、芋田这么一并列,我们已经自动脑补出一幅最美的风景画,也是一幅最美的风俗画。所以大学者王夫之就讲,这两句一似景语,就是虽然不是当风景来写的,但是呢,却有风景画一样的美感,这样的描写一下子就把李使君即将面对的艰巨工作给浪漫化,甚至让人觉得这真是一桩美差呀!        


 那诗人这么努力地写梓州风景之美、风情之美到底是为了什么?看尾联,“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这文翁在蜀地可是个大名鼎鼎的历史名人,他本来是江西人,从小好学,通晓《春秋》。西汉景帝的时候到蜀地担任郡守。那个时候蜀地还非常野蛮落后,但是文翁到任之后,兴学堂、举贤能、修水利,一下子把蜀地变成了文明富裕的先进地区。以一人之力改变一个区域的风貌,这个贡献不得了,所以班固修《汉书》写《循吏传》,就把文翁排到了第一位,而且说“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是中国古代官僚的典范。那这两句话加在一起是什么意思?王维是说当年文翁入蜀翻新教化,你去了可要向他学习加油干,千万不要倚仗先贤已有的成果,觉得梓州无事就无所作为了。把李使君和文翁相提并论,这本身就是对李使君很周到的恭维,但是呢?又加上一句“不敢倚先贤”,算是一种殷勤的劝勉,这样一联儿送给一个即将赴任的官员,几乎就是诫勉谈话,但是谈的,但是呢谈的委婉得体,而且这样一劝慰前面的描写也就都有了着落,原来王维那么费心费力,是想让李使君爱上梓州的土地和人民,在那里鞠躬尽瘁,大展宏图。这样一来这首送别诗一下子就不一样了吧,它不像一般送别诗那样只写离愁别恨,而是关心着国家大事、民生疾苦,立意非常高远,格调也非常高昂,但同时又写得明快、爽朗、美不胜收,让人觉得不假不空,别开生面。


再读一遍,“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辋川平原的雨是宁静的,梓州山林的雨是绮丽的,那唐朝那些专门安置被贬官员的蛮荒之地又会下怎样的雨呢?下一期,跟大家分享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温馨提示:《综艺大观园》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