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何当共读香芸帙,最是诗情画意时。”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和我一起共同品读一生不可错过的唯美诗词。
我们上一讲讲了李白的《静夜思》。学术界大多认为他是在公元726年,那一年的秋天来到扬州,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静夜思》。其实李白对扬州的喜欢,从那一年的春天就可以看出来,那一年的春天,他顺江而下来到武昌,在武昌结识了孟浩然,并在黄鹤楼上作《送孟浩然之广陵》,说:“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人生有此一遇,李白与孟浩然遂成挚友。李白后来甚至对孟浩然推崇备至,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那样“风流天下闻”的孟夫子--孟浩然,其实是唐诗绕不过去的一个重要的巅峰。我们今天就来赏读一下孟浩然的一首千古名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云:“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有关孟浩然和孟浩然的诗,我们最熟悉的当然是他的那首《春晓》。所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咀嚼便觉诗中别有天地。他是孟浩然年轻时与张子容〔张子容,襄阳人(今属湖北),行八。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前后在世。先天元年(712)举进士,仕为乐城令,开元中谪为东城尉。又曾官晋陵尉。初,与孟浩然同隐鹿门山,为死生交,诗篇唱答颇多。复值乱离,流寓江表。后竟弃官归旧业以终。子容为诗兴趣高远,为当时文士所称,有诗集传于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典型的代表作。对于盛唐的“山水田园”诗派而言,王维、孟浩然是毫无疑问的两面旗帜。但孟浩然的经历却和王维不同,甚至与李白、与王维、与盛唐的其他大多数有名的诗人全都不同。他几乎可以说是盛唐所有著名诗人中唯一一个虽心怀家国天下之志,却命运不济,终生不得入仕之人。
孟浩然生于唐永昌元年,比李白和王维都大上一轮左右,也就是12年左右。他出生于湖北襄阳一个书香世家,年轻时倾慕司马相如,曾与弟弟一起读书学剑。20岁时学有所成,遂隐居襄阳城外鹿门山。《襄阳县志》记载,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刘秀曾巡游至此,梦见有山神及两只梅花鹿托梦来见,梦醒之后便令“立祠于山,上刻二石鹿夹道口”,当地的百姓遂称之为“鹿门庙”,而山遂以此命名为“鹿门山”。后来到了东汉末年三国纷争之际,名闻天下的庞德公(庞德公,字尚长,荆州襄阳人,东汉末年名士、隐士。庞德公与当时徐庶、司马徽、诸葛亮、庞统等人交往密切。庞德公曾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被誉为知人。对诸葛亮、庞统等人早年影响较大,并得到诸葛亮的敬重。庞德公最后隐居于鹿门山,采药而终。)不受目光短浅的刘表的拉拢,立身以明志,携妻归隐鹿门山,其风骨一时名闻天下。据说,诸葛亮曾拜庞德公为师,而庞德公的侄儿就是凤雏庞统,所以“卧龙”“凤雏”俱出其门下。而且当时除却“卧龙”、“凤雏”,还有“水镜先生”司马徽、还有徐庶,还有崔州平,这些名士俱是庞德公门下常客,所以庞德公身后,世人在鹿门山又建“庞公祠”以祭之。然后就是到了唐代,因为有孟浩然,后来又有皮日休效法前贤,归隐鹿门山。尤其是孟浩然的影响,后来遂有“鹿门高士傲王侯”、“鹿门高士傲帝王”之说,使得鹿门山俨然成了一座圣山,体现着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自由思想。
当然孟浩然的终身不登仕途,除了因为他的天生具有的隐者气质之外,其实大概还与他不能随波逐流、随世浮沉的命运有关。其实孟浩然的隐居鹿门山和李白的隐居终南山、终南捷径,还是有本质上的不同。如果说他20岁之前的努力治学、读书习剑是为人生欲一展抱负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他20岁之后的数年隐居鹿门山的生活,其实是为了养心、养气、修身以修炼出独特的精神气质,然后再投身那个辉煌而昂扬的时代,以求家国天下之用。所以25岁之后,年轻的孟浩然终于走出鹿门山,辞亲远行、顺江而游、广交名士、干谒公卿名流,一展人生抱负。可是命运却与孟浩然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他一开始和李白一样,也希望不走寻常路,希望能凭自己的才学与声名为朝廷所用。可是虽然天下尽知孟浩然的才学,包括他的声名虽然也越来越大,可被朝廷重用的机会,总是一次一次从他身边溜走。到了公元727年,也就是他在湖北武昌结识李白之后的第二年,他才第一次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可是孟浩然大概真的没有做官的命,凭他那样的才学,科举依然落榜。名落孙山的孟浩然无奈之中寓居京城有两年之久,也就是在这一期间他结识了王维,两人成为忘年之交。
据说这期间孟浩然还有一次特别的机会,有一次孟浩然来到王维的居处(当然还有一说是他来到唐代名相张说的居处),〔张说(yuè,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唐朝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张说早年参加制科考试,策论为天下第一,历任太子校书、左补阙、右史、内供奉、凤阁舍人,参与编修《三教珠英》,因不肯诬陷魏元忠,被流放钦州。后来,张说返回朝中,任兵部员外郎,累迁工部侍郎、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加弘文馆学士。张说拜相后,因不肯党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尚书左丞,后拜中书令,封燕国公。姚崇拜相后,张说被贬为相州刺史,又贬岳州刺史,在苏颋进言下,改任荆州长史。张说在担任天兵军大使时,持节安抚同罗、拔曳固等部,讨平突厥叛将康待宾,被召拜为兵部尚书。后又讨平康愿子叛乱,建议裁撤镇军,整顿府兵,升任中书令,加集贤院学士,并倡议唐玄宗封禅泰山,进封右丞相。〕适逢唐玄宗忽然来到,孟浩然一介草民惊慌无处可避,遂躲避于床下。王维或者说是张说,遂趁机向玄宗推荐孟浩然的才学,最后并把躲在床下的孟浩然引出,拜见玄宗。唐玄宗后来被称为“梨园之主”,本来就是一个极富才情、喜爱才学之士的皇帝,他其实听说过孟浩然的才名,便问起孟浩然有什么近作。此时的孟浩然大概是太过紧张,玄宗问他有何名作,他既不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也不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他居然脱口而出,吟诵了一首《岁暮归南山》,也有诗题做《归终南山》,诗云:“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唐玄宗听到那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便眉头紧蹙,最终不高兴地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从此孟浩然的仕途之路,便彻底断了。
后来孟浩然虽短暂地寄居于张九龄的幕府,但终身或隐居乡野,或羁旅天涯,命运让他与政治划清了一个干净的界限,使他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伟大的山水田园诗人。在诗史上甚至有一种观点,虽然王维、孟浩然并称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可就盛唐山水田园诗而言,孟浩然才是“山水精神”的第一人。这其实和他这首——其实和政治有关的《临洞庭湖》或者说《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于这首名作中即可窥见一斑。事实上这首诗是一首干谒诗。我们在讲张藉的时候说到过,朱庆馀著名的行卷诗《近试上张水部》。行卷诗其实是干谒诗的一种,是希望受到名臣重臣的赏识与提拔、或者是推荐为朝廷所重用。孟浩然的这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其实就是写给名臣张九龄的,希望能得到张九龄的奖掖提拔与推荐。
作为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孟浩然起笔从洞庭湖写起,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说八月时节秋高气爽,洞庭湖中湖水暴涨,几乎与岸齐平。这样的湖水,几乎可以涵虚、可以混太清。“虚”指的是“虚空”,是将天空倒映在水中,包容天空之意。而“太清”则不止是天空甚至是寰宇,是将苍天上的寰宇几乎混为一体。这样的湖水不仅让水天一色,甚至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这样的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仿佛有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面对天地寰宇,成为一种浩大清纯的存在,而这种气象,只是刚开始而已。
颔联云:“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荆楚湖湘之地向有云梦大泽。云梦泽占地之广,即便洞庭湖也不过只是它的一角而已。所谓 “气蒸云梦泽”,是说云梦大泽水汽蒸腾、白白茫茫、浩渺无边;而“波撼岳阳城”则是说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都能撼动。这样的两联四句,又岂止是在写洞庭湖、在写云梦泽,又岂止是在写景呢?这写的是一种昂扬的精神、一种阔大的气象、一种绝大的胸襟、一种超然的格局。所以我们刚才说,孟浩然可谓盛唐山水诗派第一人,是因为在孟浩然这里,山水已不再是山水形象地描摹,也不只是在山水中简单地加入自己的情感,而是他能将山水的形象与自我的思想情感,乃至性情气质、精神面貌合而为一,这就使得他笔下的山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才是他敢为山水诗“翘楚”的关键所在。
因洞庭湖的绝大气象而想到自身的命运,诗人说:“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欲济”是说在渡口欲渡却没有船只,这很形象地隐喻了自己想要一展家国天下之志,却无人引荐进入仕途之心。所以,这让自己感到惭愧,所以才说“端居耻圣明”,是说自己在这样一个圣明的时代闲居无所用,感觉愧对明君。这一句从自然山水而来,又巧妙地袒露出了内心的初衷与想法,实在是妙不可言。
既然言外之意已如此明显,他便索性将人生遗憾和盘托出。尾联顺势直言:“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谁是垂钓者?姜子牙渭水垂钓,终究辅佐文王、武王而成天下之业。所以垂钓者便是您张丞相,便是张九龄啊!而“羡鱼情”则巧妙地引用了《淮南子》“临河而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典故,且另一番新意,说自己坐观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而我却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这里甚至有以同道中人自喻,既然都属仁人志士,那么相互之间的帮衬与推荐、与引荐,甚至提出这样的要求,则显得有理有据,不失身份、不失分寸。
这样一来通观全诗,孟浩然的这首干谒诗既写得大气磅礴,又写得不卑不亢;既写得含蓄委婉,又写得不落俗套。真是自荐类诗文中,千古第一等文字啊!如今大学生就业也好,年轻人找工作也好,都要写自荐书,都要写自荐表。其实孟浩然的这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实可为千古楷模啊!当然诗写得再好,也无法与命运抗衡。大概孟浩然命里注定与仕途无缘,但这首诗确实给张九龄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张九龄后来任荆州长史,曾将孟浩然聘至幕府,孟浩然才因此在一生中有了极短暂的入幕生涯。后来孟浩然终于认清了命运的真实面目,他不再想像贝多芬那样,说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任其自然,与自我的命运达成和解,将自我放归于山林,放归于乡野,回到故乡,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
后来在他五十多岁的时候,王昌龄遭贬官路过襄阳,因久慕孟浩然之名,因和李白一样“吾爱孟夫子 ”之情,拜访孟浩然。当时孟浩然“背染痈疽”,就是背上长了大毒疮,却与王昌龄一见如故,倾心结交,并宴请王昌龄大吃一顿。因食物中有不少“鲜物”,也就是“发物”,后来没过多久,孟浩然即“背发痈疽而死”。
这样的孟浩然,虽然恬然自得,虽然身属山水田园诗派,可是遇到人生知己王昌龄,王昌龄并不知他的病情,他却能为知己放怀痛饮,并不在乎自己的身体与病情,这便有如陶渊明,隐逸之中自有几分人生的豪侠之情。所以这样的人生虽然有遗憾,虽然不能实现家国天下的志向,但人生的境界自可像“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人生的境遇自然如潮水一般潮涨潮落,但人生的境界、人生的情怀却能像那无所不包的八月湖水,容天地、容寰宇于一片清澈浩渺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