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镇》01 南浔 中西合璧
南浔 中西合璧
这是一座因蚕丝而名镇天下的江南古镇。100年前,传统的白色蚕丝为南浔的先辈们换来财富,也吸引了同样热爱丝绸的西方人来到南浔寻求商机。中西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使得这个江南古镇有了一种独特的韵味。
眼前的蚕足以打破人们的常识,它的体型仍是家蚕大小,但体色却不是人们熟知的白色,而是黄色。将速度加快60倍,原本透明的蚕丝也和身体一样变成了黄色,更加惊奇还在后面:这是粉色的蚕丝,还有绿色的蚕丝……彩色的蚕吐出彩色的丝,如此不可思议的事发生在江南古镇——南浔,奇迹又一次在这里上演。
褚永兴不是昆虫学家,他是一名成功的丝绸商人,先前经营传统蚕丝让他在26岁时便已身家千万,但此刻,他却将全部家产投向彩蚕彩丝这一新兴产业。在他眼中,这是一场梦想与现实的残酷博弈,因为要么倾家荡产,要么梦想成真。
褚永兴的家乡是浙江省北部一个名叫南浔的古镇。今天,了解古镇的人很少会轻视它,因为这里出产中国三分之二的地板和十分之一的电梯。南浔人都明白,只要将资金投向这两门红火的产业将会赚取巨额财富,但年轻的褚永兴却出人意料的选择了已是冷门的蚕丝业。
小桥流水、亭台楼榭,在古镇的中心,一切依然维持着100年前的模样。在很多人看来,选择冷门的褚永兴正是想找回100年前的那个辉煌,因为这座古镇在当年,正是因蚕丝而富甲一方、雄踞一地。
这座张氏旧宅便是例证,对于这座宅院,沈嘉允倍加珍惜。13年前,因为废弃太久,被称作南浔活字典的沈嘉允作为顾问负责修缮。修缮期间,几位法国朋友不经意地发现让他大吃一惊。
张氏旧宅竣工于1906年。墙外的人们不会想到墙内是怎样的一番情景,轻轻走进,宅院里已不是中式建筑。在洋楼的一层,张家主人特地清理出一个篮球场大小的空间作为舞厅,100年前,当时的中国人还穿着长袍马褂,但这里的主人已装上西洋吊灯、铺上法国地板,翩翩起舞。
在传统中的江南古镇,这是一个奇特的建筑,然而在南浔,100年前的西洋楼却不止张家一处。墙外河道回廊,阁楼茶肆,一切都是最传统的中式模样;但在墙内,却是起源于欧洲的巴洛克风格,古典主义称之为离经叛道,有意思的是,后来这股奇怪之风竟然远涉重洋传到了100年前保守中庸的中国,如此魄力来自张家难以估量的财富。1910年,不算这处老宅和其它固定资产,张家仅存在银行中的大洋就有4000万之多,相当于当时一名公务员一万多年的收入。人们不禁好奇,细细地蚕丝真能给张家主人带来巨大的财富?
像古镇先辈一样,褚永兴每年都会往返乡下5次,春、夏、早秋、中秋、晚秋,这是蚕茧收获的季节。
蚕农正在演示的是100年前的蚕丝加工方法:沸水将蚕茧煮过之后,在冷水中轻轻撕扯,蚕茧便可松开。看似简单,但熟练地手法并非一日之功。
虽然每天只有不到10斤的产量,但在100年前,就在古镇之外的这些乡间,方圆上百公里,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是这样的场景,洁白的蚕丝积少成多便成为不小的财富。
100年前,就是在这样的讨价还价声中,连同张家主人在内的无数古镇丝商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将一批批蚕丝从蚕农手中买走。只不过今天,白色的蚕丝添上了颜色,褚永兴一直期待,100年后这种彩色的蚕丝也能像先辈一样换回巨大地财富。
苏州大学902号楼,虽然距离南浔50公里,但却与古镇蚕丝业的今天紧密相关。每天,昆虫学家司马杨虎都会仔细查看实验室中的这些蚕,它们之中的一部分来自人工养殖,一部分却来自自然的馈赠。
彩色蚕茧是自然的馈赠,然而体格太小;白色蚕茧是历史的礼物,但却没有颜色,将两者合二为一,司马杨虎持续20年才研制成功,而褚永兴虽然没有等待太久,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多年来,因为传统蚕丝没有太多的利益,蚕农渐渐放弃这门古老的谋生方法。3年前,当褚永兴迫不及待地从实验室取回半成品的彩色蚕种时,他想到的是古镇的命运。
100年前,传统的白色蚕丝为古镇先辈换来财富,而今天,褚永兴的彩色蚕丝是否也能获得成功?他需要一场很特别的检验。
桌上铜钱每一枚都在35克左右,虽然有更为精确的检测方法,但每到此时,褚永兴还是会重复祖辈的验丝方法,他要将铜钱连贯地穿在一根比头发还细的蚕丝上。
8枚铜钱,超过7两,在外人看来,若是如此之细的尼龙绳,也未必承受得起这些重量,而那种特殊昆虫吐出的丝线,又如何能够承受得起?
这是一个奇迹!这相当于一根8号铁丝吊起了一辆两吨重的小轿车。然而,它们新的主人又会是谁呢?或许应该从历史中寻找。
今天的南浔古镇,常常吸引着远道而来的客人,26岁的迈克便是其中之一。
多年来,朋友常常用方言调侃迈克,但这位美国人却不以为意。4年前,迈克离开家乡,游离了大半个中国后最终留在南浔,并开设了一间酒吧。迈克曾经认为,这里的人们和其他中国人一样含蓄保守,但后来,他否定了自己。
迈克或许并不知道,这种习惯在100年前就已经存在,将这种习惯带到古镇的,正是像他一样的外国人,他们便是蚕丝新的主人。
古镇的外围,宽阔的河水依旧流淌,由此向东100公里便是上海。100年前,那些外国商人就是经由这条水路来到南浔,那时他们的国家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需要这个世界上最优质的原材料。
拥有能够吊起铜钱的蚕丝,就意味着拥有了财富,但那些丝商并不满足,价格是否需要再高一些?他们需要一个精彩的广告。这樽玻璃罩下的蚕丝来自1851年,那一年,伦敦举办了历史上第一届世博会,每一项展品都承载着展出国能工巧匠的心血,而这团洁白的湖丝也没有辜负他的主人,获得了金奖。
名声在外的南浔丝商很快便在古镇上修起了这幢建筑,每逢蚕茧收购时节,镇上的丝商都会来到这里,商讨这一年蚕丝的价格,以及如何与外国商人打交道,于是,古镇出现了一个新的职业——翻译,但他们却不是来自十里洋场的上海。
87岁的张蕴昭至今仍会被儿时的电影所感动。第一次看《魂断蓝桥》时,张蕴昭才9岁不到,但她却已经能够读懂其中的一些单词。
张蕴昭生于1924年,当时许多中国人才刚刚认识白话文,但南浔古镇却已有了英语教学,这一切都来自那些丝商的深思熟虑。
让自己的后代学习英语,未来沟通世界,获得最先进的信息,获得最丰厚的财富,南浔丝商每一次跨步向前,都展现着他们开阔的胸襟和长远的目光。
如此细致入微,前来经商的外国人在古镇上便多了起来,虽然今天早已物是人非,但当年外国商人留下的印迹却依稀可辨。
留荫庐是南浔古镇特色独具的一家客栈。每天早晨,客栈主人李绿化都会为年轻的驴友展示老宅中的藏品。
留声机唱片的年头比这些年轻人的爷爷还要大一些。1928年美国爵士乐大师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将爵士乐上升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这首《Weather Bird》便是当年的得意之作。几年后,这首音乐随着留声机一同来到南浔,飘荡在这间中式宅院的上空。在这座普通的中式宅院,阿姆斯特朗并不是唯一的西洋元素。
留荫庐一带被称作百间楼,这里曾经是南浔百姓聚居的区域。100年前,南浔的大户分为“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财产达百万以上被称之为“象”,又按50万划分出“牛”和“狗”两个富商群体。张家主人便是四象之一,留荫庐主人的却连20万资产都不到,但也和大宅的主人一样,每日与洋人讨价还价,骨子里也悄然融进了许多西方人的生活理念。
梦想的实现极为漫长,对于蚕丝,西方人在丝绸之路开通之时便已了解,尽管彩色蚕丝还未试验成功,褚永兴还是请来朋友讨论欧洲人的喜好。他希望纯天然的彩色蚕丝能够再次打动世界。
100年前,同样热爱丝绸的西方人来到南浔寻求商机,他们不仅为古镇丝商带来巨大的财富,还让他们看到了更大的商机。1921年,随着一艘小船的离去,南浔丝商又迈出了更大的一步。
在这场世界级的博览会中,南浔丝商看到了差距,经历过工业革命、拥有先进缫丝机的发达国家代表昂头坐在会场前方,在中国叱咤一方的他们却被安排在远处,甚至角落中。这一张张中国面孔在那一刻感到了沮丧。无疑,这是悲壮的一刻,但他们相信,未来会有反击的一天,这,只是一时的差距。
这里是100年前南浔丝商梅家的祖屋,当年参加丝绸博览会的10人中国代表团,有一人便来自梅家。从纽约归来5年后,一批来自日本的缫丝机运往古镇,这是南浔近代史上第一批进口的西方缫丝机,这是梅家新的资产。所有人都看到梅家主人向外眺望时的自信,这个家族在不久之后会从八牛中脱颖而出,成为新的四象之一。然而事实却大相径庭,5年后梅家破产,原因在于与对手之间的差距太大。
张家大宅中,褚永兴特意请来演员和摄影师,为第一批彩色蚕丝的成品拍摄图片。
同样是这座舞厅,100年前,富甲一方的丝商已经看到光明的方向,却无法迈出那艰难的一步;100年后,他们的后代做着同样的事,在褚永兴的信念中,这个用五彩丝线编织的梦想一定会成为现实。
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