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古镇》46 光福 渔乡福地

请点击关注➤ 综艺大观园 2021-07-31

《中国古镇》46 光福  渔乡福地



光福古镇位于太湖东岸的一个半岛上,东距苏州城28公里。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内陆渔港、内湖最大的七桅渔船、传承四百多年却灿然若金的血经、被誉为“鬼斧神工”的手工艺术——核雕。走进光福,就走进了太湖文化的洞天福地。


光福是太湖哺育的千年古镇。从前的文人说,光福到处是“湖光山色”、“洞天福地”,所以才有了“光福”这个名字。其实走进光福,我们也就走近了太湖,走进了太湖文化的山光水色、洞天福地。


1


位于镇西邓尉山麓的司徒庙,相传为东汉光武帝时大司徒邓禹的祠庙,据称,乾隆皇帝南巡来此,被四株古柏吸引,叹为观止,分赐四柏名为“清、奇、古、怪”,经历多次雷雨暴击仍然傲然屹立;全国四大赏梅胜地之一的香雪海,入山无处不花枝,远近高低路不知, 在光福“邓尉探梅”早已成为一种习俗。邓尉山植梅,始于汉唐,发展于宋元,兴盛于明清,素有“邓尉梅花甲天下”的盛誉。



每至三月,梅花吐蕊,势若雪海,满山盈谷,香气醉人,“香雪海”三字声名远扬。《红楼梦》里的黛玉葬花也是在香雪海拍的,“花落水流红”就是在这里,临时加了了石栏、曲径等等,拍了“送花神”。



光福的渔港村码头,被称为中国内陆第一淡水港。靠着太湖岸线,这边已经有近2000年的渔耕文化了。每年八九月,太湖的开捕节会在这边举办,原汁原味的还原太湖千年鱼俗文化。而这也是光福人很盛大的节日,有从全国各地来参加活动的人,每年现场都热闹到不行。



如果有机会,一定要看看属于光福人的节日,属于“渔民的节日”是怎样的狂欢。在祭祀仪式完成后,看看所有渔船一齐扬帆出港,千舟竞发,万帆林立,感受气势恢宏的壮观场面。



2


光福圣恩寺坐落在玄墓山东南柴庄岭半山腰,面对八百里太湖,隔着湖湾与太湖渔洋山相望。青山环抱,碧水相映,曹雪芹曾在《红楼梦》中,两次提到光福玄墓山,第四十一回,写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到玄墓蟠香寺出家的妙玉处品茶。



圣恩寺藏有一宝:血经,这部血经称为镇寺之宝,轻易不向外人展示。这部“血经”是康熙13年间完工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由于时代久远,用端正的楷书抄写的经文已经不再是鲜艳的红色,而是呈现一种淡淡的暗红。由于人血不像墨汁那样有防蛀的功能,因此宣纸上有点点虫蛀后留下的小洞,直径大约为30毫米。


这三部“血经”每部80卷,都是由明清时期圣恩寺的僧人用自己的鲜血抄写而成的。据了解,僧人抄写经书只能用自己上半身的血液,一般是咬破自己的舌头来写,一部经书的抄写往往要花上三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因此,一个僧人一生只能写出这样一部,这更凸显了“血经”的珍贵和神秘。



此外,寺里的千年罗汉松“死而复活”的故事也值得去一趟究竟。圣恩寺既是始建于唐朝的古寺,里面古树名木当然少不了。在寺庙天井里就有两棵三四人合抱粗的参天柏树。从树上挂着的牌子就可以发现,这两棵树的树龄已经有1500年和1800年了。更让人称奇的柏树西北面的一株罗汉松。这株罗汉松腰身一个成年人根本抱不过来,是目前苏州地区最粗的罗汉松了,经相关专业部门确认,树龄有1000岁了。尽管年龄这么大,但它依然枝繁叶茂,就像青年人那样焕发着勃勃生机。



3


光福地区的手工艺文化一直是振振有名的,从历史上的名人也能看出来,各个都身怀绝技。光福是玉雕、核雕、红木雕和佛雕的发源地之一,而它的缂丝、刺绣、宋锦等手工技艺蜚声海内外。“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这是中学时期熟读的《核舟记》一文。但直到亲眼见过光福的核雕,才真正理解了作者对工匠精湛雕刻技艺的惊叹!



清代乾隆初年,苏州微雕艺人杜士元同样用桃核雕刻了《东坡游赤壁》,他在小船上增雕了船工,被当时称为“鬼工”。


     

在光福古镇,人们似乎更享受诗情画意的世外桃源日子。当太湖柔情涟漪尽情舒展,邓尉山与众山卧虎藏龙般相依相偎,在光福梅海深处枕水入梦,没有人能拒绝这样诗意的生活。


图文来源于最农公社,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收看纪录片《中国古镇》合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