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镇》51 周老嘴 特殊记忆
《中国古镇》51 周老嘴 特殊记忆
周老嘴镇,一个文明而古老的小集镇,早在湖北省的疆域版图上已有地名标志。该镇位于监利县北部,洪湖西岸,距今有近1200年的历史。在历史上先后为古容城国、成都王国、华容县、监利县的治所。此地由于旧时古镇南面的西荆河迂回东流,形成了该地的地形似嘴,最早有一姓周的老翁在此摆渡,故而得名周老嘴镇。
早在春秋时期,周老嘴就是一块风水宝地。公元前534年,楚灵王游猎于此,见此处茂林参天,修竹枝秀,湖水涟漪,就爱上了这个地方。于是楚灵王调集楚国能工巧匠,耗巨资修建一座豪华离宫——章华台。台高十丈,基广十五丈。亭阁楼台,曲栏环绕,宫阙廊庑,雕梁画栋,华光宝气。因其建筑宏伟,富丽堂皇而文明天下。每当雨后初晴,旭日东升,平原上云蒸霞蔚。登上章华台,极目远望,楚天辽阔,紫雾飘绕,瑞鸟翱翔,湖光水色,使人目不暇接,乐而忘返,故冠以“容城八景”之首。然而这一当时绝无仅有的宏伟建筑随着王朝的更迭,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留下的只是慨叹、哀惜。斗转星移,到了明末清初,小镇开始兴盛。由于此处五条水系在此交汇,被美喻为“五龙捧圣之地”,水运发达的周老嘴当时商贾云集,一派繁华。周老嘴古镇老街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建造的,并延至民国初年。街道自西向东蜿蜒伸展,长千余米,宽不过三四米,一条缀满苍苔的青石板路曲折伸展,宛如江南的胡同。街道两旁拾一、二级石阶,便是前后多进的砖木结构民宅,现在仍就住满了普通的人家。屋面施盖小青瓦,山墙装饰各式墀头,抬头看,似有飞动之感,在蔚蓝的天际勾画出民居墙头与天空的轮廓线,增加了空间的层次韵律美,难怪有人说“建筑是固体的音乐”。这些建筑布局均为前铺后室,每幢房屋进与进之间设有天井、厢房,且均用木格扇门和格扇板相隔,门窗上装饰各式精美雕刻,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而独具江汉平原民居特色。
走进民居里面,眼前豁然开朗。只见进与进之间露出一个长方形的空白天际,这就是古镇建筑中一种重要建筑格式——天井。这不仅使空气流通,而且采光特别柔和,同时还彻底解决了排水问题。由于宅居四周有高强围护,所以雨水就从四面汇入到天井堂前,这就叫“四水归堂”。石板地漏图案雕成古钱形,寓意从地漏漏下的雨水全是财气之水,仍然流在家中,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周老嘴古镇建筑中另一种独特建筑格式就是天斗。江汉平原多雨而潮湿,这种凸出屋面的天斗不仅满足了居民通风采光的需求,而且丝毫没有占用人们的居住空间。明媚的阳光从天斗照进老屋,人们在斑驳的光影中劳作生息,一派安逸祥和。历经风雨的老街曲折而悠远,一些人从老街走来,一些人从老街上远去,比如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老一辈革命家。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大批风云人物汇聚监利,开辟了以洪湖西岸,监利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周老嘴这座古镇一时之间风起云涌,成为了红色革命的首府。
1928年元月随着贺龙在荆江两岸年关暴动的枪声,一批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人物,红军的高级将领先后汇聚到这里。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革命先烈带领数十万优秀监利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创建了牢固的洪湖中心苏区。随着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1931年12月,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工农兵贫民代表大会在周老嘴召开,正式成立了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1932年1月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党代表会在周老嘴召开,正式成立了中共湘鄂西省委员会,至此周老嘴便成为了湘鄂西省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红二军团和湘鄂西省的重要机关和部门都设在绵延千余米的古镇老街上。当年的周老嘴可谓是家家住红军,户户设机关。
周老嘴镇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也是监利县的革命机关所在地,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和许多动人的故事。1944年,美国“飞虎队”一架战机被日军击中,落在周老嘴镇罗家村,飞行员格林•本尼达被村民冒死营救。2005年夏天,年过八旬的美国“飞虎队”老兵格林•本尼达重返这片令他感念的土地。我们现在仍旧可以回想起这个夏日电视里的难忘的镜头:在一片稻田和荷花水塘间,一架飞机的尾翼从乌黑污泥中显露出来,在父老乡亲们亲人般的簇拥下,白发苍苍的格林•本尼达老泪纵横,百感交集。这就是历史的真面目,纵使岁月流逝积淀了尘埃,它仍旧默默无声隐藏在地面下,留待后人来慢慢发掘。
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知名人士非常重视老区建设和旧址群的保护,多次莅临周老嘴进行指导。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县直单位对口修复了36处湘鄂西革命旧址群。此外,在周老嘴镇西心慈庵,民政部门还投资2000多万元,扩建了占地近80亩的柳直荀烈士陵园。古朴的牌楼、高大的纪念碑、洁白的雕像、悲壮的浮雕,这些新建的设施,与原有的柳直荀烈士墓地,共同构建起湘鄂西红色首府周老嘴的新景观。
现在的古镇老街保留有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中共湘鄂西省委员会、湘鄂西省政治保卫局等48处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老嘴古镇老街现已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湖北省国防教育基地等众多荣誉于一身。
位于周老嘴镇老正街94号的贺龙、周逸群旧居和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旧址,现已作为周老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进行陈列布展。纪念馆展览面积1076平方米,展出革命文物400余件,整个陈列采取图、文、物相结合的展览形式,充分展示了贺龙、周逸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战斗历程和湘鄂西儿女为共和国的诞生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开馆以来,先后有李先念、董必武、廖汉生、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纪念馆题过词,累计参观人数超过百万,她的红色影响力不言而喻。
一个历经千年风雨洗礼的古镇,仍延续着居民千百年来的生活方式,传承着江汉平原上的民间生活,这是古镇的特色所在,也是古镇生命力的重要前提。漫步于古镇老街上,仍然可以看到居民悠闲地坐在家里,或是品着茶,或是看着皮影戏,或是听着打鼓说书。每当传统节日和春节期间,老街上更是热闹非凡,有龙灯、踩莲船、踩高跷、舞狮等,还有特色民间传统工艺展示,如制陶、茶壶、火盆,唐人神等。这些传统的民俗在如今的大商业环境下,都得以继承和发展,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也只有在周老嘴镇才能找到童年的记忆,精神的家园,心灵的港湾。
如今的周老嘴镇以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色首府和楚文化为特色,以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发展红色旅游、生态观光等现代休闲方式。规划中重点保护和开发两街(老正街和沿河次街)、八巷(朱家巷、顾家巷、康家巷、唐家巷、龙家巷、茅家巷、徐家巷、崔琪巷);一带(沿河绿化水系带)、五水(龙潭河、西荆河、内荆河、胭脂河、小荆河);一区(古镇历史街区)、二园(柳直荀公墓园区,阅兵场遗址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座古镇这将会以更加美丽的面容迎接四方来宾。
【经典景区】周老嘴纪念馆
周老嘴镇因渡而兴,旧时因其南面的西荆河迂回东流使该地形似嘴状。最早由一姓周的老翁在此摆渡,故而得名“周老嘴”。古镇的老正街,自西向东蜿蜒伸展,长千余米,宽不过三、四米,街上建筑均面向街道排列,形成带状格局。房屋均为前后多进的砖木结构民宅,建筑布局为前铺后室,进与进之间设有天井或天斗、厢房,且用木格扇门和格扇板相隔,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而独具湖北江汉平原古民宅特色。老街建筑始建于明末清初,延至民国初年。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周老嘴是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色首府,是湘鄂西省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当时的周老嘴,家家户户不是驻红军,就是设机关,中央分局和湘鄂西省委机关以及红二军团的军事机构均设在古镇上,根据地许多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都发生在这里。周老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位于老正街94号,系当年贺龙、周逸群旧居与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旧址。纪念馆于1977年开始筹备,1979年正式开馆。占地面积670平方米,属革命类纪念馆,隶属监利县革命历史博物馆。现有《革命历史陈列》、《监利英烈展》、《湘鄂西苏区廉政文化展》三个展陈。《革命历史陈列》由创建组织开展农运、荆江两岸武装暴动、建立政权苏区形成、两军会师攻夺城池、浴血奋战粉粹围剿、周老“两会”首府确立、“左”倾危害苏区丧失、坚持抗战迎接解放八个部分组成,共展出革命文物400余件,着重展示了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辉战斗的业绩。
《监利英烈展》以版面、雕塑等形式集中展示了陈步云在、龚南轩、崔琪等十四名监利英烈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
游客接待中心设于湘鄂西省委员会、省苏维埃政府两处毗邻的革命旧址内,两处旧址系典型徽派建筑民宅,内设影视区、名人字画展、监利本地英烈谱、柳直荀铜像等。周老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所在的周老嘴古镇老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8处国保单位)、全国百处红色经典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湖北省国防教育基地,集古建筑群和革命旧址群于一体,极具科学、艺术和教育意义。
【经典景区】柳直荀烈士纪念园
2007年5月,是毛泽东的著名词作《蝶恋花•答李淑一》问世50周年,词中被毛泽东尊称为“君”的李淑一,是“骄杨”(开慧)的“好朋友”,是“柳”(直荀)的夫人。
据有关资料介绍,早在1933年,李淑一听说丈夫柳直荀牺牲后,结想成梦,和泪填了一首《菩萨蛮•惊梦》词:“兰闺索寞翻身早,夜来触动愁多少。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在时隔23年后于1957年1月寄给毛泽东主席请他指正;也正是这首词,令毛泽东主席“大作读毕,感慨系之”,于同年5月11日,挥笔写下感天地、泣鬼神的词章《蝶恋花•游仙》(后改为《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这首词寄托了毛泽东对夫人杨开慧烈士和亲密战友柳直荀烈士的无限深情,也表达出一代伟人对烈士遗孀和昔日老友的关爱。因杨开慧大家比较熟悉,在这里简要介绍柳直荀。
柳直荀(1898-1932)又名柳克明。1898年11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1912年考入长沙广益中学,后考入雅礼大学预科。1920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2月,经何叔衡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10月30日,经杨开慧(毛泽东夫人)介绍与李淑一结婚。婚后,柳直荀一边办协均中学,一边参与和领导学生运动及农民运动,历任湖南各界救国十人团联合会总干事、湖南省农民协会秘书长。1926年7月当选为新成立的湖南省政府委员。1927年5月21日长沙马日事变发生当天,在湖南省委书记夏曦潜逃后他迅速发动农民自卫军奋起抵抗,组织数万农军进攻长沙。同年7月,由受党组织委派到贺龙部队参加“八一”南昌起义,起义部队在潮、汕地区失败后,柳直荀辗转到达香港,后转上海找到党中央。1928年9月到天津,任中共顺直省委秘书长。1929年冬,担任中共长江局秘书长和中央军委特派员,并一度代理湖北省委书记。
1930年4月,奉命到洪湖革命根据地工作,任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军团前敌委员会委员兼红六军政委。1931年3月,红二军团改称红三军,柳直荀任红三军政治部主任和前委委员。1931年6月,任中共鄂西北临时分特委书记兼房县县委书记。8月,在柳直荀主持下,组建红二十五师,任政治委员,积极开展游击活动。1932年1月下旬,从房县回监利周老嘴参加湘鄂西第四次党代会。3月,调任红八军政治委员。期间,因坚决反对夏曦“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被撤销在红军中的职务,改任湘鄂西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长。1932年5月被作为“改组派”遭关押(据云夏曦害怕柳直荀揭露其马日事变其临阵脱逃之事),同年9月19日,国民政府军攻入周老嘴前夕,被夏曦错杀于湖北监利周老嘴心慈庵,年仅34岁。1945年4月,中共中央为柳直荀平反昭雪,追认为革命烈士。谁曾想过,柳直荀在被错杀22年后,李淑一还在苦苦等待,“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
直到1957年5月,毛泽东同志致函李淑一:“你如去看直荀墓的时候,请为我代致悼意。”同时附了一首《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诗篇,表达了对柳直荀烈士的深切怀念之情。为此,李淑一去信询问内务部长谢觉哉(谢觉哉1932年在湘鄂西洪湖地区作《工农日报》主编),谢老于1956年4月26日回信说:“估计直荀同志是在战斗中死的”,“牺牲地点是沔阳或监利”。及至“文化大革命”开始,红卫兵小报中作为攻讦贺龙的材料,说柳直荀是被党内自己人杀害的。于是,李淑一专门去找谢觉哉,谢老不得已告知“柳直荀是在路线斗争中被执行‘左’倾路线的夏曦作为‘改组派’杀害的。”云当年在湘鄂西宣教部工作的熊瑾玎的夫人朱端缓有记录,上记载柳直荀是在中秋节前夜(1932年9月14日。但笔者查相关资料似乎应为9月19日),被夏曦杀害于周老嘴的心慈庵。1979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监利县人民政府在烈士殉难处修建了柳直荀烈士陵园。2013年扩建为柳直荀烈士纪念园。
纪念园建设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建有仿古门楼、广场、停车场、直荀铜像、浮雕、词碑、六角亭等。2009年公布为湖北省烈士陵园。
图文来源于监利资讯,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收看纪录片《中国古镇》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