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古镇》70 甪直镇 出水芙蓉

请点击关注➤ 综艺大观园 2021-07-31

《中国古镇》70  甪直镇  出水芙蓉



苏州甪(lù)直是“江南六镇”之一,这里既保留了完整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也延续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文化风情。费孝通先生称它为“神州水乡第一镇”,因为良好的保护和发展状况甪直已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因甪直水乡妇女服饰的独特性,甪直女子被人们称为“江南少数民族”。本期节目带我们领略出水芙蓉般的甪直水乡古镇的美景和江南特有的历史文化。


1


甪直古镇位于江苏省吴中区,位于苏州城东18公里处,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为江苏省首批四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甪直镇为多水之乡,北有阳澄湖,南有淀山湖、澄湖,西有金鸡湖、独墅湖, 素有“五湖之厅”、“六泽之冲”的美誉。


当人们来到甪直,很多人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甪”究竟是怎么来的,这里为什么叫甪直?据《甫里志》载:甪直原名为甫里,因镇西有“甫里塘”而得名。后因镇东有直港,通向六处,水流形有酷如“甪”字,故改名为“甪直”。



又传古代独角神兽“甪端”巡察神州大地路径甪直,见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因此就长期落在甪直,故而甪直有史以来,没有战荒,没有旱涝灾害,人们年年丰衣足食。



2


生活在苏州以东吴县甪直、胜浦、唯亭、陆墓一带的农村妇女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民俗服饰,她们以梳愿摄头、扎包头巾、穿拼接衫、拼裆裤、柬倔裙、裹卷膀、着绣花鞋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服饰颇具江南水乡特色,获得了苏州“少数民族”之称。



甪直水乡妇女服饰的主要特点是显、俏、巧,在用料、裁剪、缝纫、装饰等方面都极其讲究,拼接、滚边、纽绊、带饰和绣花等工艺的巧妙应用堪称一绝,色彩上的组合也不拘一格。


春秋季服饰上装以拼接衫为主,面料多以花布、土布、深浅士林布为主要基调,色彩对比鲜明,鲜而不艳、艳而不俗,常用几种色彩的面料拼接而成,剪裁得体,缝工精细,装饰性很强,它的特点也是通过服装的装饰工艺宋体现的:有拼接、滚边、纽攀、带饰、绣花等。



而裤子多用蓝地白印花布或白地蓝印花布,裤挡用蓝或黑色士林布拼接。这些服饰最初由于受布幅的限制和省料而拼接,拼接时由实现实际需要的拼接发展到主观意识的拼接,无不讲究整齐均衡和对称的形式美。



腰部的绣裥襡裙也很有特色,长度齐膝,下摆较大,设计很实用,方便农忙和日常生活。裙搁极细,搁面和裙带上均有不同工艺的花饰,裙外面系上一条小穿腰。穿腰上缝着一个大口袋,穿腰四周及带上绣着各种图案的花纹,是服饰中的重要装饰物。束腰四周及绣有各种图案的带是重要的装饰物。



水乡妇女服饰,随着年岁的大小,有着不同的要求。年轻的姑娘喜欢色彩呈红的毛巾包头,露出乌黑发亮的辫子,身穿小花头的大襟短袄,花布滚边,小琵琶扣,腰间一抹士林蓝布百褶小围裙,腰兜绣有各种图案,蓝色的彩带头缀有红绿流苏,裙下一条藏青布裤,脚踏绣花滚边圆口布鞋。


老年妇女的服饰一般都用深色。头发上罩着黑色的网巾,布裙大多也是黑色,穿着要求舒展宽大,给人古朴、庄重之美。


中年妇女的装束则清雅一些,素色的包头毛巾,头上梳扎着彩绳的发髻,发髻上竖插银荷花板,横插银簪。



最奇特的是水乡女人的鞋,鞋形颇似小船,不分左右。鞋帮两块合成,鞋面绣花为主,色泽鲜艳,花样繁多,被称作船形绣花鞋。船鞋的做工十分精细而且坚固实惠,是水乡妇女传统的礼鞋。


3


在经济相对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很多传统市镇已经全部走向城市化,甪直却坚定而完整地保留下了古镇的建筑格局和文化生态,这里的著名的桥梁之乡,“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水多、桥多是甪直镇的另一个特色。一平方公里的古镇区原有宋元明清时期各式石桥“七十二顶半”,现尚存四十一座,素称“中国古桥博物馆”。



甪直历来享有江南“桥都”的美称,现存桥梁造型各异、各具特色,古色古香。有多孔的大石桥、独孔的小石桥、宽敞的拱形桥、狭窄的平顶桥,也有装饰性很强的双桥、左右相邻的姊妹桥和方便镇民的平桥,其中两桥相连成直角的双桥有5处。



如今到甪直,除了看小桥流水的水乡风光,更重要的是要去看一看那些承载着历史的人文古迹,保圣寺就是一处必看的古迹。保圣寺,始建于梁天监二年(503年),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是当时“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到唐武宗时期(845年)崇道灭佛,保圣寺荒废。之后保圣寺屡有兴废,最盛时期,保圣寺有殿宇5000多间,寺庙规模如现在的半个甪直镇。保圣寺内现有唐朝的半壁罗汉,堪称国宝。



寺西有唐末名贤诗人陆龟蒙隐居时的遗迹——斗鸭池、清风亭、垂虹桥等。另外古镇内的沈宅,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是同盟会会员、苏南贤达沈柏寒先生的故居,因主人非常富有,号称沈半镇。沈宅的精华是乐善堂,其三间正厅是古镇上最豪华的建筑,厅内精美的雕饰令人目不暇接。


叶圣陶先生曾在甪直从事文学创作和现代教育改革,他说穿着水乡服的甪直女子,别有一种健康的美的风姿,这样的风姿源于劳动。事实上水乡服饰也正是为了适应江南水乡劳作的特点,它不仅有审美价值,而且还有实用功能。比如包头一方面防止头发在劳作时掉下来,另一方面还有防晒功能。


4


甪直是江南首屈一指的大镇,它的兴盛源自农耕的发达,而农耕的发达不仅绘制了甪直人穿在身上的水乡风情画,也打捞起鱼米之乡的特色美食。水八仙指的是茭白、莲藕、水芹、芡实、慈菇、荸荠、莼菜、菱八种江南水生植物,因为地处太湖流域,水源充足又四季分明,甪直自古就是水八仙的主要产地。



数千年前,澄湖就已经是甪直农耕文化的发源地,如今就在澄湖岸边,甪直人建立起了现代农业高新科技开发区,其核心便是这一片万亩水八仙种植园。对农民来说,水八仙是致富的“金八仙”。对都市人来说,这里是美食美景的乐园。“春季荸荠夏时藕,秋末茨菇东芹菜,三到十月茭白鲜,水生四季有蔬菜”,流传于甪直的民间歌谣,唱出了水八仙的种类,也唱出了食材的新鲜和应季。



古人将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概括为:青莲衫子藕荷裳,仿佛在说朴素的水八仙和清丽的水乡服饰本就是天作之合,或许我们该叫它风物,是饱含着地方特色和文化积淀的水乡风情。因水而兴,缘水而盛的甪直,就像漂在澄湖水面上的一朵奇葩,她的芬芳来自人们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水乡妇女服饰的文化之美,小桥流水人家的风光之美,还有以水八仙为代表的物产之美。这些美好的事物穿越千年时光,焕发着恒久温馨的光彩。



图文来源于最农公社,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收看纪录片《中国古镇》合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