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知识点+图文解读
课文朗读、名师解读
电子课本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许多作品流传甚广,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小说有《漂亮朋友》等;短篇小说有《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二、故事背景
《我的叔叔于勒》写于1883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而且也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起来。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本篇小说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出来的。
三、理解词义
1.拮据 :手头紧,经济状况不好。
2.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3.十拿九稳:形容很有把握。
4.褴褛:形容衣服破烂。
5.文雅:(言谈、举止)温和有礼,不粗俗。
6.煞白: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7.张皇:惊慌,慌张。
8.狼狈: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9.诧异:觉得十分奇怪、十分惊讶。
10.郑重其事:
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④):故事开端,写菲利普盼望于勒归来。
第二部分(5-19):故事的发展,插叙旧事,采用对比手法,概括介绍了于勒去美洲前后贫富不同的情况及菲利普夫妇相应的不同的态度和看法。
第三部分(20-48):故事的高潮,巧遇于勒。面对已沦落为穷水手的弟弟于勒,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第四部分(49段):故事的结局, 一家人躲避于勒。
五、句子解析
1.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父亲这句永不变更的话有什么作用?
这个句子在小说中多处出现,这是作者在极力渲染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归来的一个细节,真是望眼欲穿,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即相见。这永不变更的话一方面给读者留下了悬念,一方面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2.文章中关于于勒去美洲前后的情况,是运用什么叙述顺序交代的?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插叙作用分析法。插叙。介绍于勒的经历,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更突出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的急切心情,为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3.“信”在小说起什么作用?
这两封信,神奇地改变了于勒在菲利普夫妇心目中的印象。第二封信成了菲利普家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还给别人看,这封信还促成了菲利普二女儿的婚事,使情节得以进一步发展。围绕着这两封信,更好地表现了菲利普夫妇自私、虚荣、惟利是图的性格特征,揭示了整个社会的风气,二姐夫的求婚就是例子。所以,“信”是作品情节发展的催化剂,它对刻画人物、表现主题都有重要的作用。
4. 第20自然段中,“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这里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作用分析法。这句话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明了景色的明丽,烘托了人物“快活而骄傲”的心情:于勒就要给他们带回来一大笔钱,他们可以很体面地生活了。为下文他们遇到于勒后情绪的变化作铺垫。
5. 文中描写两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细节描写作用分析法。这处细节描写极为形象地描写了两位太太吃法的文雅,也正是这种文雅的吃法打动了爱慕虚荣的菲利普,为下文他故作高雅,主动邀请妻子、女儿吃牡蛎,直至于勒的出场做了铺垫。
6.“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分析此处省略号的作用。
此处菲利普神态异常,多处省略号可以看出他说话语无伦次,生动地体现了他内心的极度恐慌。虚荣、势利、自私的个性跃然纸上。
7. “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三种称呼有什么深刻含义?
“我”默念的话语中“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从人物关系看,“我的叔叔”也就是“父亲的弟弟”,意思没有什么不同,这是作者有意安排的语意上的重复,但是,从排列的顺序分析,作者是很具匠心的,最后写“我的亲叔叔”,其中一个“亲”字,反映了“我”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的深切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及不满,饱含讽刺意味。
8. 作者在小说结尾处,安排了一个“十个铜子”小费的细节,这是多余的吗?
小说写若瑟夫付完牡蛎钱,按情节的发展可以结束了,但作者安排了若瑟夫给十个铜子小费的细节,让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来一次集中表演。于勒接过钱,赶紧道谢,并尊称自己的侄儿为“年轻的先生”,表现了他的社会地位低下,生活艰辛。
9 “在我们面前,天边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此处的“紫色的阴影”有什么深刻含义?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紫色的阴影”语意双关,既实指哲尔赛岛,也象征蒙在菲利普夫妇心头的阴影。此处的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六、课文主题
这篇小说通过展示于勒从穷到富再到穷的升沉过程,描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几度变化,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小资产阶级的自私冷酷、极度虚荣的特点,同时,也通过写若瑟夫对穷于勒的怜悯,表达了作者看重骨肉情意、同情贫弱者的思想感情。
课后思考探究
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菲利普一家 因于勒的挥霍陷人闲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 发财的于勒归来解闲船上发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 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
原因•结果(逻辑)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笛陷 人闲境,于勒被送到海外—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 利普夫妇弃他而去。
期待—破灭(心理)于勒发财,菲利普一家盼望于 勒归来解闲—于勒成了穷光蛋,他们的希望破灭了。悬念►结局(技巧)于勒在海外发财了,菲利普 一家等待于勒归来—结果于勒乂成了穷光蛋,菲利 普夫妇失望怨恨弃他而去。
二、示例一:于勒是一个可憎的人。他挥霍了自己应 得的家产,还大大占用了 “我”父亲的那一份,由 此看出,于勒是一个可恶、可憎的人。
示例二:于勒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尽管于勒年轻的时候曾经荒唐过,但他毕竟是“父亲的弟弟,我 的亲叔叔”,菲利普夫妇的做法过于绝情,于勒的 遭遇让人同情。
示例三:于勒是有良心的一个人。于勒在国外挣到 钱之后,他想偿还家人的损失,想和家人共度晚年。可惜命运不济,他后来破产了。
三、这样写的好处:(1)从“我”的角度来观察, 叙述“我”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使得故事 更具有真实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2>小说中 的“我”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与小说中的人物有 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其他人物,体察 人物的内心世界。(3)用一个未被金钱玷污的孩子 对穷叔叔的同情,反衬父母的冷酷、自私,更深刻 地批判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便 于揭露资本主义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
变换叙事视角:(1 )作者的视角。假如从作者的角 度来叙述,故亊的真实性不如从“我”的角度叙述, 而且在思想感情上不能更好地与读者产生共鸣,也 不能很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2)菲利普夫妇的视角。假如从菲利普夫妇的角度 来叙述,小说情节的曲折程度就不如以“我”的角度叙述,而且也表现不出于勒被同情的一面。
四、1.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在第④自然段,第二次在第14自然段。作用是设置悬念,引出于勒这个人物,极力渲染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归来的心情,与后来他们躲避于勒形成对比。
2. 这三次同义反复,体现了“我”对于勒叔叔的关切与同情,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和不解,对世态炎凉的愤懑,包含着讽刺意味。
3.“以免再遇见他”就是有意躲避,给我的感觉是菲利普夫妇冷漠残酷,资本主义社会世态的炎凉,让人痛恨。
五、示例:
父亲低声对我母亲说:“那个富翁长得很像于勒!”
“真的吗?噢!太棒了!”母亲欣喜地尖叫起来,“快,叫上女儿、女婿,去向他们有钱的叔叔问好!”我们来到一位西装革履的先生面前,噢,这就是我的叔叔吗?
“亲爱的于勒,是你吗?”母亲露出笑容。
“噢,是。哥哥,嫂子,见到你们真高兴呀!”
“你走了这么长时间,你知道我们怎样地思念你吗?亲爱的于勒,回家住吧,我们十二分地欢迎你。”
“噢!那倒不用,你们的钱我会还给你们的!”
叔叔似乎对母亲那番热情的话已听得不耐烦了。“啊呀呀,一家人,还谈什么钱不钱的……不过,你也知道,你哥挣钱不多,老大还没对象,若瑟夫上学又需钱……”
“我明白!”于勒手一摆,说:“放心,钱我会很快给你们的。”
“噢!我就说嘛,算嫂子没白疼你。”母亲的笑容更加灿烂,父亲也跟着笑起来,姐姐、姐夫也都笑起来。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