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夜书所见》朗诵+知识精讲+图文解读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p0165wv787h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诗写触物生感,抒发羁旅思归之情。古人离家、离乡的情况比较常见:平民要服役,士子要游学,诗人喜游览,官员常游宦,生计困难者须为生计而奔走道路,社会动乱时须为生存而颠沛流离,出使异国可能会被强迫羁留,因祸贬谪常常被放逐绝域……羁旅几乎成了不少人的生活常态。古代交通不便,离家离乡动辄数月,甚至数年;又因通讯不便,家书难致,所以在羁旅之中,人们常会感到孤独寂寞,常常会触物生感,触发思念故国、故乡、故友、亲人的感情。抒写羁旅的各种苦况和愁思,就是羁旅诗歌的主要内容。
古代最重要的长途交通工具是船只,羁旅之愁常产生于夜泊之时,翻开《全唐诗》、《全宋诗》,通过夜泊触动各种思绪的作品不知凡几。这首诗《夜书所见》也是写旅船夜泊时因“所见”而触动乡情与归思。
第一句写在夜泊的船上从听觉所感受到的情景。“萧萧梧叶送寒声”,这一句套用了唐代诗人权德舆《舟行夜泊》的诗句“萧萧落叶送残秋”。“萧萧”,象声词,模拟风声,荆轲《易水歌》有“风萧萧兮易水寒”,汉乐府《古歌》有“秋风萧萧愁杀人”,曹植《怨思行》有“北风行萧萧“,”王褒《九怀》有“秋风兮萧萧”,王昌龄《秋山寄王谠言》有“北风何萧萧,兹夕露为霜”……萧萧都是用来形容秋风、北风、寒风。萧萧又是落叶的声音,《古诗十九首》其一十四有“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杜甫《登高》有“无边落木萧萧下”,“韦应物《秋夜二首》有“庭树转萧萧,阴虫还戚戚”……落叶萧萧给人一种凄凉、悲戚的感觉。本诗中的萧萧是秋风与落叶混合着的声音,是一种令人生起寒意的秋声。叶绍翁把权德舆诗中的“落叶”换成“梧叶”,更有深意。梧叶落而惊秋,意味一年将暮,从而触发羁旅归思,它在提醒诗人,岁云暮矣,是该归去的时候了。
第二句承接第一句儿来。“江上秋风动客情”,“客”,旅居在外之人,这里是诗人自指。“客情”是羁旅之人的各种思绪。江上起了秋风,顿时触动了客情。“秋风”会令人想起张翰思归的著名故事。张翰有《思吴江歌》(一曰《秋风歌》):“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鱼肥,三千里兮安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晋文士传云:“张翰有清名美望,大司马齐王冏辟为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思吴中菰饭莼羹鲈鱼,叹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因作此歌。遂命驾还。”这个故事成为后世诗歌常用之典,唐诗如“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李白《行路难》其三),“秋风一箸鲈鱼鲙,张翰摇头唤不回”(白居易《寄杨六侍郎》),“客边秋兴悲张翰,病里春情笑沈郎”(牟融《山中有怀李十二》),“松江菰叶正芳繁,张翰逢秋忆故园”(赵嘏《松江》);宋诗如“张翰飘然欲鲙鲈,周南久客意何如”(张耒《福昌杂咏》其一),“何如张翰秋风起,便忆鲈鱼莼菜羹”(邓柞《新岭庵》),“西风渐劲未归去,空说张翰忆脍鱼”(叶茵《旅邸》),“吴渚莼鲈张翰去,鉴湖风月贺章归”(刘过《送刘允叔还浙东》)。叶绍翁这次在旅船上见秋风起所动之情不是别的什么情,正是“客情”,也即羁旅之情,其“客情”的内容也应与张翰相近,无非是思乡、思亲、思归之情。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i0352o9o20h
前两句的关键词是“秋风”,因秋风起而“梧叶”落,因“梧叶”落而送来“寒声”,因“秋风”起而想到张翰思归,进而触动自己的客情。没有“秋风”,就没有后面的一切,这就是所谓触物兴感,所触之物即“秋风”,所兴之感即“客情”。
一旦动了“客情”,就会难以入眠,于是诗人在深夜登岸(或是透过舷窗),下意识地向有人家的方向望去,看见人家的篱笆旁闪着一盏明亮的灯。这就是第四句所写“夜深篱落一灯明”。夜已深了,篱笆边还亮着灯干什么呢?诗人虽然看不清,但根据自己在家乡的生活经验,断定那一定是几个儿童在捉蛐蛐,这就是第三句所写“知有儿童挑促织”,“知有”二字说明不是实见,而是推断,不过推断的语气很肯定。三四两句,先说推断,后说现象,属于句序的倒装。
促织,学名蟋蟀,俗名蛐蛐。《诗经·唐风·蟋蟀》说“蟋蟀在堂,岁聿其莫(暮)”,《豳风·七月》也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都是把蟋蟀作为“岁云暮矣”的物候。养蟋蟀玩蟋蟀的习俗,盛行于唐朝。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每至秋时,宫中妇妾辈,皆以小金笼捉蟋蟀,闭于笼中,置之枕函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皆效之也。”后来,发现蟋蟀好斗,又兴起斗蟋蟀之戏,宋代顾文荐《负暄杂录》记载,唐天宝年间,长安人斗蟋蟀成风,“镂象牙为笼而蓄之,以万金为资付之一喙”。宋代,此习愈盛,姜夔《齐天乐·蟋蟀》词序云:“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宋史·贾似道传》记载贾似道在襄阳被围的紧急时刻,竟然“与群妾踞地斗蟋蟀”。贾似道还专门写有咏促织之戏的诗多首。此习影响到民间,连儿童也爱促织之戏,这在张鎡与姜夔同咏蟋蟀的词中就有描写。张鎡《满庭芳·促织》写道:“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携向画堂试斗,亭台小,笼巧妆金。”姜夔《天天乐·咏促织》云:“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叶绍翁与他们是同一时期的诗人,叶与姜还同属江湖诗派,张、姜捉蟋蟀的的儿时记忆也当然会是叶绍翁的记忆,所以一见“夜深篱落一灯明”,就不假思索地断定:“可知儿童挑促织。”
诗的三四句所写就是诗题中的“所见”。身在旅途,此情此景,有所见必有所感。蟋蟀已在篱落,告诉他“岁云暮矣”,应该是与家人团聚的时候,他却仍在异乡江上飘泊,他一定感到很惆怅;儿童提灯挑促织的情景,一定会引起他对儿时温馨生活的回忆,想到现在飘泊江湖,不免引起一丝伤感;从儿童挑促织,还会让他联想到家中自己的儿女,而生思念之情……由“所见”所触动的“客情”,是多方面的,凄凉的。
这首诗最主要的特点是触物兴感、触景生情,以主要笔墨正面写所见,即所触之景物,而将所兴之感、所生之情写得闪闪烁烁,只用“客情”两字逗漏之,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味,去揣摩。感情含蓄是此诗的突出特点,读者千万不要从后两句中只读出轻松快乐,而误以为此诗的基调是轻快。
善用典故是这首诗的另一特点,用典的方式不一,第一句是对前人成句句式的套用,第二句是对张翰因秋风起而思归事典的暗用,第三、四两句是对同时而较前的词人的词意的隐括。
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说说自己可爱的家乡,抒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想象古人离开故土后如何抒发思乡之情。
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这首诗。(课件显示课题——夜书所见)
二、指导看图,感知图意。
(多媒体课件放映第二张幻灯片)观察电视中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放映第三张幻灯片,重点指导生字词)
3.放映第四张幻灯片,指导古诗朗读: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4.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四、再读感悟,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两句诗的意思。
(放映第五张幻灯片,画面中出现两个问题。)
问题一:诗中描写了哪几种事物?
问题二:这首诗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各自对上面的问题发表见解。
3.(放映第六章幻灯片,画面出现参考答案:)老师重点点拨理解:
答案一:诗中描写了梧叶、秋风、儿童、灯明。
答案二: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4.有感情朗读。
五、拓展阅读。
1.你还知道哪些思乡的诗句?(放映第七张幻灯片)
《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图文来源于网络,音频来源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美声图书馆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