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斯华古筝《文姬归汉》
京剧《文姬归汉》(上)(迟小秋、包飞主演)(司鼓:王葳 操琴:沈媛)
京剧《文姬归汉》(下)(迟小秋、包飞主演)(司鼓:王葳 操琴:沈媛)
文姬归汉的故事最早记录在《后汉书》中,说的是东汉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蔡文姬在兵荒马乱里不幸被羌胡兵所掳,流落到南匈奴左贤王部,在胡中生活了12年,后来曹操遣使者将蔡文姬从匈奴人那里赎回,为其改嫁,并让她整理蔡邕所遗书籍,为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
蔡文姬本名蔡琰,文姬是她的字,南朝梁人刘昭编的《幼童传》中记录了之前各代“神童”的故事,其中的一则是蔡文姬“六岁辨琴”。有一次,蔡文姬的父亲蔡邕鼓琴,弦断了,当时只有6岁的小文姬看都没看就说断的是第二根弦。确实是第二根,蔡邕很惊讶:“你是冒碰的吧?”蔡邕于是故意弄断了另一根弦,问女儿是第几根,女儿说:“是第四根。”又答对了,这件事传出后,蔡文姬被认为是神童。
史书说蔡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除音乐外,蔡文姬还擅长文学、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但其中绝大多数篇章已失传,保存至今的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皆为文学史上的名篇。
蔡文姬是公认的一代才女,她的传奇经历更让人唏嘘感叹,所以文姬归汉的故事历代以来都是歌咏、传诵的题材,唐玄宗时著名琴工董庭兰将《胡笳十八拍》谱成曲,诗人李颀在《听董大弹胡笳》中写道:“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宋朝画家李唐创作《文姬归汉图》,共18幅,反映的也是文姬归汉的前后经过。从古至今,文姬归汉是诗文、绘画、戏曲、影视等文艺作品经常表现的内容,相关故事早已众所周知。
并非“青梅竹马”
文姬归汉于国于家都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但在当时这其实也是一件并不容易做到的事,这是因为蔡文姬曾生活过的南匈奴在东汉末年有着特殊的地位。
汉朝初年,匈奴曾是朝廷最大的外部威胁,为此汉朝政府不得不通过和亲的方式取得边境安定。后来,随着中原王朝逐渐强大,开始用武力解决边境问题,到了东汉,匈奴慢慢分成了两部分,即北匈奴和南匈奴,其中的南匈奴在政治上亲近汉朝政府,汉末时他们一部分居住于河东郡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附近,另一部分居住于所谓的“西河美稷”,一般认为是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一带。
史书记载蔡文姬落入左贤王部,左贤王是南匈奴单于手下的部族首领,当时的南匈奴听命于曹操控制下的东汉朝廷,蔡文姬在南匈奴生活多年,并在那里结婚生子,曹操如果以命令的形式去要人,势必会破坏与南匈奴之间的关系。所以,曹操最后专门派出了使者,还带上了丰厚的礼物,包括珍贵的“金璧”,这才妥善地解决了问题,将蔡文姬顺利接回。
曹操一向有大局观,他特意去做这件事,显然不是随意之举,也不是心血来潮,一个十分流行的解释是:曹操与蔡文姬从小“青梅竹马”,当曹操打听到蔡文姬的下落时,出于“旧情”,所以不惜代价要把蔡文姬接回来,一些小说、戏曲、影视剧就是以此为主线演绎曹操与蔡文姬之间的故事。曹操与蔡文姬的父亲蔡邕确实“有旧”,他们都曾担任过品秩六百石的议郎一职,任职时间大致相同,所以有的史书说蔡邕是曹操的“故人”,曹操早年与蔡文姬有接触,这是可能的。但是,从年龄上看二人不可能“青梅竹马”,曹操出生于汉桓帝永寿元年(公元155年),蔡文姬生年不详,根据她没入胡中前的婚姻状况以及主要经历推测,多数学者认为她出生于汉灵帝熹平六年(公元177年)前后,也就是说二人相差了20多岁,曹操和蔡邕同为议郎是在汉灵帝光和年间,当时曹操已30岁左右,而蔡文姬只是一个几岁的小女孩,二人不可能“青梅竹马”。
一个多事之秋
文姬归汉是在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前后,就在这一年发生了著名的赤壁之战,推测起来,蔡文姬回到中原应该在赤壁之战前不久。
对曹操而言,这一段时间正是最忙的时候。前一年,曹操力排众议决心北征乌桓,虽然取得大胜,但一年多的时间里曹军主力远在北方,给南方的孙权以可乘之机。孙权抓住机会,迅速扩张势力,直逼荆州东大门,这令曹操感到吃惊。北征归来,大军本应好好休整一番,但曹操却不敢再等,他担心刘表的荆州落入孙权之手,所以只经过几个月的短暂准备就挥师南下了,这大概也是赤壁兵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一年曹操也承受了许多失去亲人与友人的痛苦,先是北征归师途中,曹操最看好的智囊郭嘉不幸病逝,曹操为此深受打击,接着曹操最心爱的儿子曹冲病故,曹操再受打击,悲痛欲绝。还是在这一年,曹操杀了名医华佗和名士孔融,对曹操来说,这一年里似乎每一天都不平静,而蔡文姬就是在这个多事之秋归来的。
所以,有人认为曹操看中了蔡文姬在文学上的成就,把她接回是为了“繁荣文学事业”,这样的说法也没有说服力。蔡文姬固然有才华,曹操也固然喜欢写诗作文,但此时的曹操满脑子都是军事和政治问题,哪有心思考虑文化方面的事?况且,曹操的身边其实并不缺一流的文人,儿子曹丕、曹植自不必说,还有众星闪耀的“建安七子”,似乎不缺少蔡文姬这一个。
续写《东观汉记》
曹操耗费心力将蔡文姬接回,“青梅竹马”和“繁荣文学事业”的理由都没有说服力,唯一说得过去的理由似乎是故人之情,曹操出于对老朋友蔡邕的旧情,听到他后人的消息,想把蔡文姬接回故乡来。然而,仅仅因为这一点,曹操就在日理万机的多事之秋专门派出使者、带上重礼,还冒着破坏联盟的危险去要人,理由看起来仍显不足。
曹操把蔡文姬接回,还有没有其它原因呢?关于这一点,似乎可以从蔡文姬的父亲蔡邕那里找答案。蔡邕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学者,也是一名耿直的大臣,除此之外,他还承担《东观汉记》部分篇目的撰写。东汉建立时,汉光武帝刘秀即下诏修撰本朝国史,朝廷为此专门设立了修史馆,该馆因位于洛阳南宫贮藏档案、典籍和从事校书的东观内,所以命名为《东观汉记》,与《后书》、《后汉书》不同,《东观汉记》是一部“当朝史”,时间每向前发展一段就续写一部分,所以在东汉一朝有许多著名学者都参与了这项工作。
汉灵帝时,蔡邕及杨彪、卢植、韩说等人参加了编撰《东观汉记》的工作,其中蔡邕撰写的篇目最多,包括《灵帝纪》及其他列传42篇、志10篇,后来王允借故要杀蔡邕,但这项工作还在进行,蔡邕向王允提出《东观汉记》尚未修完,自己愿像司马迁那样以刑赎罪,以便继续撰写《东观汉记》,这句话反倒让王允坚定了杀蔡邕的决心。
蔡邕死后,《东观汉记》的主要撰写者是杨彪,也就是曹操身边著名谋士杨修的父亲,曹操与杨彪之间关系微妙,曹操曾将杨彪治罪,在曹操看来杨彪显然不是撰写当朝史书的合适人选,但要再找其他人并不容易,因为当时修史的条件极为艰苦,朝廷经过董卓之乱和西迁,所保存的档案、图书已散失殆尽,许多珍贵的史料只能靠个人典藏进行补充。
蔡邕就是当时最著名的藏书家,蔡文姬归来后,曹操专门向蔡文姬打听蔡邕所藏图书的情况:“闻夫人家先多坟籍,犹能忆识之否?”蔡文姬告诉曹操,父亲留下了4000多卷书籍资料,但“流离涂炭,罔有存者”,不过蔡文姬从小就有默记的过人天赋,能背下来的有400多篇,曹操一听十分高兴,马上派10名书吏做助手,让蔡文姬把她所默记的内容写出来。
蔡文姬流落胡中前曾多年生活在父亲身边,对蔡邕创作的东西很熟悉,蔡邕那时全部精力都用在《东观汉记》的撰写上,蔡文姬所能默记的一定是最重要的内容,或者就与《东观汉记》有关,所以曹操才如此重视。杨彪之后,曹操心目中续写《东观汉记》的最佳人选就是蔡文姬,这大概才是曹操竭力促成文姬归汉的原因。
不过,后来的政治形势又发生了变化,曹操死后,儿子曹丕禅代称帝,东汉灭亡,东汉的末代皇帝汉献帝降为曹魏的山阳公,《东观汉记》里不再有《献帝纪》,写到汉灵帝就终止了,如果蔡文姬后来真的续写了《东观汉记》,那么她所写的篇章也无法流传下来了。
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