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历史》25 古代印度(含解说词)

请点击关注➤ 综艺大观园 2021-07-31

《世界历史》25 古代印度


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大体上是我国的商朝前期,属于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的一支,通过兴都库什山的一些山口,来到印度河流域的旁遮普地区,雅利安一词源自梵文,有高贵的意思,雅利安人创造了吠陀文明。
古代的印度是对南亚次大陆的统称,它包括今日印度共和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南亚八国的领土,还有今天缅甸的一部分,次大陆的北部是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山脉,西北面有塔尔沙漠,这使它自成一个相对孤立的地理单位,也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历史和文化。
最早阐述古印度的文献是吠陀文献,这是颂诗、祈祷词、天文信息以及传说的汇编,其中《梨俱吠陀》最重要、最古老,大约完成于公元前1500年至1000年间。经过长期的斗争,雅利安人凭借军事上的优势征服了土著人,被征服的土著人有的被杀害,有的在当地驱为奴隶,但大部分人接受雅利安人的文化,融入了雅利安人的社会。
印度的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在这时形成,种姓制度最初有两个等级,后来发展到了四个,即婆罗门,由神职人员和知识分子组成,地位最高;刹帝利,由军事首领、武士组成;吠舍,是指平民;首陀罗,是奴隶。每个种姓从事世袭的职业,互不通婚。种姓制度一直是印度社会的特征。
宗教在当时人们的生活中十分重要,僧侣控制着人们的生活,这个时期的宗教奉吠陀经典为神圣,举行大量的祭祀,婆罗门祭司的地位最高。
大约公元前八世纪,铁器已在南亚农业中使用,促进了恒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国家,其中较强大的国家16个,这些国家相互争霸,史称列国时代。也出现了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如王舍城、舍卫城、吠舍厘城等。
政治经济的变化改变了当时社会阶级力量的对比,使种姓制度发生了变化,使执掌经济及行政大权的刹帝利种姓势力上升,社会的变化在文化上带来许多新气象。佛教和耆那教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
佛教的创始人叫释迦牟尼,他出身于迦毗罗卫国,今属尼泊尔,与我国的孔子大约是同一时代。佛教和耆那教都主张靠自身的正确行为达到宗教解脱,反对杀害牲畜进行祭祀。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尚会鹏)“它们是主要为了反对婆罗门教而产生的,我们知道婆罗教它的主要特点一个是吠陀天启,一个是婆罗门至上,还有一个就是祭祀万能。佛教和耆那教的产生,也就是在反对婆罗门教的这三个特点而产生的,就是它反对杀死大量的牲畜进行祭祀,也反对婆罗门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也反对吠陀文献的至高无上的地位,那么这种特点,也说明了当时的一个现实,就是社会已经从游牧社会过渡到了农耕社会。我们知道游牧社会牲畜是主要财产,那么杀死大量的牲畜来祭祀,这是当时的一种现象,而农耕社会牲畜变成了生产工具,再大量的杀死牲畜,就是对生产力的一个破坏。”
在列国中,摩揭陀国最为强盛。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初,马其顿的统治者亚历山大大帝,率军进犯西北印度,摩揭陀国一个出身孔雀族的青年旃陀罗笈多,率军击败了来犯的马其顿人,推翻了本国暴虐的统治者,建立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帝国,孔雀王朝。孔雀王朝到阿育王时代达到鼎盛。此时帝国的版图几乎包括除南印度泰米尔地区以外的整个印度和阿富汗相当大一部分。孔雀王朝建都华氏城,今巴特那附近,当希腊人麦伽斯特尼作为大使来到这里时,曾对该城的辉煌壮观大为惊讶。
大约700年后,中国高僧法显还曾赞扬过这些宏伟的建筑。
阿育王在早期依靠武力征服了柯陵伽国,完成了印度的统一。但他接受了佛教,他以德行为统一印度的手段,这使他的统治出现了转折。在他的提倡下佛教兴盛起来,他曾派出使节遍历印度各地,甚至远到叙利亚、埃及与希腊,使佛教传播到印度以外的地方,向南传播到斯里兰卡、泰国,向北传到阿富汗、伊朗,并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和东亚其他国家,成为一个国际性宗教。
阿育王时代艺术的代表物是纪念柱,又称阿育王石柱,印度共和国的国徽就是以这种柱头为蓝本制作的。阿育王还在印度各地修建了众多的佛教建筑、佛塔。大约在公元前二世纪中叶,一个叫普舍耶密多·巽伽的人杀死了最后一个孔雀王朝的国王,建立了巽伽王朝,在以后的几个世纪,印度屡遭外国侵略,政治分裂。
孔雀王朝灭亡后佛教的传播受到影响,一度衰落的婆罗门教得到复兴,它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义和教规,并与各个地方的信仰和生活习俗结合在一起,新复兴的婆罗门教称为印度教。
公元60年前后,一支游牧民族,贵霜人侵入西北印度,并在那里建国。到了迦腻色迦一世时代,贵霜帝国进一步扩大。贵霜王朝把中亚与北印度统一在一个国家政权之下,促进了这一广大地区城市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贵霜帝国是印度、中亚、希腊、罗马和中国四大文化的汇合地。这个时期,在犍陀罗一带,出现了融合印度与希腊风格的艺术,称为,犍陀罗艺术。近距离的观察这些佛像,不难看到古希腊女神的影子。
贵霜统治者是游牧民族,保留着浓厚的游牧民族的生活特点,来到印度后接受了佛教,佛教在印度再次昌盛。佛教中开始出现一股改革的浪潮,出现了主张拯救更多人的大乘佛教。但是在广大乡村,印度教的影响仍很大,婆罗门祭司花费大量的精力编篡各类法典,用以维护社会等级,规范人们的生活。
大约在公元200年,印度教重要经典《摩奴法论》基本定型,这部经典是印度教徒生活的百科全书,内容涉及习俗、教育、外交等。
公元三世纪,贵霜帝国瓦解,北印度再次分裂为众多小国家,直到笈多王朝时才又出现了统一。
旃陀罗·笈多一世在恒河流域东、中部,建立了笈多王朝,他的继承人沙摩陀罗·笈多大规模向外扩张,并自称是,辉煌、伟大和传奇的君王。到五世纪中叶匈奴人入侵北印度时,笈多王朝逐渐衰落。
中国东晋高僧法显赴印度求法,归国后撰写的《佛国记》,称赞笈多王朝统治者施仁政、人民殷乐。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尚会鹏)“笈多王朝是印度历史上少数几个大的统一王朝之一,在笈多王朝时代,印度的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等,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地步,它的影响和地位类似于中国历史上的盛唐。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很多有名的思想家、艺术家、剧作家和科学家。”
这个时期梵文诗歌戏剧获得了发展,著名的梵文诗人迦梨陀娑写下了戏剧《沙恭达罗》、诗歌《云使》。笈多王朝时代,统治者扶持印度教,使印度教几乎获得了国教的地位。经过不断的发展与融合,印度教逐渐成为一种包罗多种神明、多种哲学思想和多种祭祀仪规的法纪合体。
古代印度产生了两部著名的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两大史诗是古代英雄的颂歌,对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影响极大。公元五、六世纪传播到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也为中国人所知。
著名的阿旃陀石窟艺术,代表着笈多王朝艺术的辉煌,这里原是佛教作为佛殿和僧房而开凿,共有洞窟30所,壁画内容丰富、技法精湛,是名符其实的印度古代艺术的宝库。
科学技术也出现繁荣,著名的天文学家阿利耶毗陀,计算了日月星的运动,得出了一年为365.35天的结论,他还大胆提出大地是一球体,并自身旋转,这个思想比哥白尼的地动说早了近千年。
说到古代印度的科学,不得不提到印度人在数学上对人类的贡献。现在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十个数字符号即起源于印度。用十个符号表示一切数目的巧妙办法,给予计算以巨大的方便。0是印度对全人类奉献的最精妙礼物之一,现代信息世界基础的电子计算机是以0和1来编写自己的语言。
戒日王时代正值中国的盛唐,公元632年,中国高僧玄奘为学习佛教到达印度。根据玄奘的记载,那时的那烂陀寺是当时北印度规模最大、最宏伟的佛教大学。这里聚集着大批高僧,据说玄奘是第一万名学生。这个时期佛教在印度已开始衰落,一些寺院被没收,教徒受排挤,佛教向民间信仰妥协,转变为密教,最后在印度本土基本消失了。
佛教之所以在印度灭亡有几个原因:第一,与印度教相比,佛教无法为印度提供一个更好的、在不断外来打击下生存的机制,佛教十分有组织、有正规的僧团和寺院,但在外来统治者打击的时候,容易毁灭。而印度教没有严格的僧团和寺院,它的祭司住在农村,这种方式更能适应印度的国情。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尚会鹏)“第二点,印度是种姓制度的国家,语言、民族、宗教信仰差别很大,佛教是反对种姓制度的,它实际上是想人人平等,主要是四姓平等,四个种姓都平等,但是这在印度是很难办到的,所以佛教始终没有在广大民众中扎下根;第三点就是从教义上说,佛教是反对灵魂存在的。”
这与印度人深入探究宇宙奥秘的好奇心和内省式的文化心理特点不符合,后来,佛教为了生存不得不改变自己,最终向婆罗门教妥协。
大约从笈多王朝时代开始,印度教寺庙建筑开始出现。到了十世纪前后,印度教神庙获得发展。比哈尔邦的太阳神庙,无论就其建筑还是雕刻,都可称为这个时代的杰作。
中印度卡朱拉荷神庙,内外的浮雕表现出人们对女性生殖力量的崇拜和敬畏。
公元九世纪,南印度的朱罗王朝强盛起来,这个时期南印度出现了大批制作精美的青铜雕像,其中,舞王湿婆像表现的是湿婆神正在跳创造、毁灭宇宙的舞蹈,将朱罗国的荣耀展示给世人。
十三世纪,潘迪亚人取代朱罗王朝而兴盛,南印度成为当时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维查耶那伽尔王国逐渐强大,最终将潘迪亚国吞并。
在北印度戒日王死后的时代,被称为拉其普特时代,拉其普特的意思是皇家的后代,这是一个武士制度和封建制度的时代。拉其普特们相互征战,被彼此频繁的战争所削弱,这使得后来穆斯林有机可乘,开始对他们进行征讨。
大约自公元十二世纪到十七世纪中叶,穆斯林开始统治印度。
1206年,一个叫库塔布·乌德·丁的将军脱离阿富汗而独立,自立为苏丹,建都拉合尔,创立奴隶王朝。十三世纪初至十六世纪中的300多年,史称德里苏丹时期。
1526年,来自中亚的突厥蒙古人领袖巴卑尔攻陷德里,建立莫卧儿帝国,印度从此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莫卧儿帝国到了阿克巴大帝时代达到鼎盛。阿克巴雄才大略,可与古代的阿育王相媲美,他征战40年,征服了次大陆大部,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到阿克巴逝世时,莫卧儿帝国的版图已包括北至克什米尔、南至哥达瓦利河上游、西起喀布尔、东到布拉马普特拉河的广大地区,经济繁荣、宫廷生活豪华,印度再次跻身于当时世界富强国家之列。阿克巴大帝死后,其子贾汉杰即位,继续推行阿克巴的政策。
奥朗则布皇帝治世时期,情况有了变化,他推行偏狭的宗教政策,毁坏印度教神庙。十八世纪初期,莫卧儿帝国衰落瓦解。穆斯林的统治为印度文化带来了新的要素,大批下层印度教徒改信伊斯兰教,伊斯兰教获得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宗教。阿克巴大帝国的宗教政策是相当宽容的,它有一句名言,一切宗教都有光,而光总带有或多或少的阴影。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尚会鹏)“穆斯林的统治对印度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我想这种影响可以分成几个方面。穆斯林来到印度以后使伊斯兰教获得迅速的发展,发展成为一个仅次于印度教的第二大宗教。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印度出现了一些新的教派,比如现在的锡克教,锡克教就是吸收了伊斯兰教的一些思想建立起来的。”
阿克巴统治时代,诸宗教和平相处,文学、建筑、艺术、绘画再度繁荣。举世闻名的泰姬陵、德里红堡是伊斯兰教建筑艺术的杰作。穆斯林的统治给印度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世界历史》01 人类历史的开端—石器时代的人们

《世界历史》02 文明的曙光(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03 古代文字的起源(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04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上)(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05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下)(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06 古代埃及文明(上)(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07 古代埃及文明(下)(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08 古代印度河文明之谜(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09 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10 古希腊文明的回声(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11 古希腊文化(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12 希腊化时代(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13 罗马共和国(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14 罗马帝国(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15 古罗马文化(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16 欧亚迁移及中世纪开端(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17 西欧封建国家(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18 拜占庭帝国(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19 基辅罗斯和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建立(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20 历史上的阿拉伯帝国(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21 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生活(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22 十字军东征(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23 文艺复兴(上)(含解说词)

《世界历史》24 文艺复兴(下)(含解说词)



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