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品读群书治要》01 认识群书治要

请点击关注➤ 综艺大观园 2021-07-31

01 认识群书治要


尊敬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群书治要》,首先我们看第一讲:认识《群书治要》。我们都知道,《群书治要》这一本书,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时候,派魏征、褚亮、萧德言、虞世南等等的大臣,把唐朝以前经、史、子之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髓都概括出来。这本书奠定了唐朝“贞观之治”的思想理论基础,被誉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之精华。


那么《群书治要》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呢?这个“群”它是一个形声字,从羊、君声,本意作辈字解,也就是他是同类相聚时之称。我们都知道羊性好群,所以这个群,从羊。那么在这里,这个群是形容词,就是众多的意思。而这个治呢,就是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治国的理念。那么《群书治要》,就是把众多的经典之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髓概括出来了。所以我们学了这一部书,就掌握了中国传统治国理政的经验、方法、教训和智慧。


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经常有一句话说,要取其精华。那么谁有资格来取其精华呢?我们看魏征、褚亮、萧德言、虞世南等等大臣,他们都是社稷之臣,不仅有很好的学识,而且还有治国安邦的智慧。那么用他们来编辑这一部书,可想而知呢,对我们后世会有重大的启发。他和一般的专家学者,来编辑这部书就不一样了。那么这一部书呢,被誉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之精华,是因为他是从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的古籍之中挑选出来的。在这些古籍中,挑选出六十六种书,再从这六十六种书之中,把那个最精粹的道理提取出来,最后才汇聚成《群书治要》。


那么《群书治要》的内容有哪些呢?《群书治要》的内容,包含了“五经”、“四史”还有诸子百家。我们知道孔老夫子在世的时候,他是以“六经”教导学生,那就是诗、书、礼、易、乐、春秋,那么后来这个乐经失传,到汉代以后呢就留下了“五经”。


那么《群书治要》,把“五经”之中,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汇集在一起,此外,还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除了这些史书之外呢,还有诸子百家,比如说儒、墨、道、法、农家、兵家等等。他们关于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也被收集在《群书治要》之中。读了这本书,那么《四库全书》它的精髓也就掌握了。


那么唐太宗为什么要编辑《群书治要》呢?我们知道唐太宗李世民,他是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也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在《旧唐书》上记载,唐太宗在出生的时候瑞相稀有。有什么瑞相呢?就是当时有两条龙戏于门外,盘旋了三天才离开。在唐太宗四岁的时候,有一个自称会看相的书生,来面见高祖,对他说:“您是一个贵人,而且必得贵子,”看到太宗之后呢,他又说了一句话称赞太宗,称他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我们知道这个龙凤都是古代对天子的称呼。说他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意思是说他以后,就会成为真龙天子,可以做皇帝。所以后来就取了“济世安民”这个四个字。取名为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他从16岁就开始带兵打仗,起义平定动乱的国家。到了27岁就登基做了皇帝。


对于怎么样用圣贤智慧来治理国家,他并不是很熟悉。所以怎么样呢?他很有自知之明,而且也非常地有悟性。我们看在《贞观政要·论政体》上,有一段记载。从这一段记载中,我们就知道,唐太宗他是一个非常好学的皇帝。在贞观初年,唐太宗对大臣萧瑀说:“朕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张弓射箭,自以为懂得如何识别弓箭的好坏,近来得到了十几把上好的弓箭,于是我就把这些弓箭,拿给那些专门做弓箭的师傅看,结果没想到,这个弓箭师傅却说:‘这些弓都不是良弓,都不够好’。于是我就问其中的原因,弓箭师傅说:‘木头的中心,它的纹理不正,这样呢就会使木头纹理歪斜,这样的弓虽然强劲有力,但是射出去的箭却不直。所以称不上是好弓、良弓’。那么从这件事我就知道了,我是用弓箭来平定天下的,我这一生所用过的弓箭不计其数,但是我尚且不懂得识别弓箭的好坏,还不得要领。那么对于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我肯定不比我对弓箭的了解更多。那么对于弓箭的了解尚且如此,那么对于治理国家平定天下的道理,我懂得就是少之又少了。”那么经过这一件事呢,他就定期召见五品之上的京官和中书省的官员。每一次召见,唐太宗都对他们非常地礼敬,赐座给他们,并且与他们悉心交谈,从他们那里了解宫廷之外的状况。以及百姓的疾苦,政教的得失等等。那么从这里呢,我们也知道,唐太宗他很谦虚,而且他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于是就虚心地向那些有经验的大臣们来请教。并且对这些贤士礼敬有加。


在贞观二年的时候,唐太宗又问黄门侍郎王珪,他说:“近代帝王和大臣治理国家,多半不如古代,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个王珪怎么回答的呢?王珪回答说:“古代帝王治理国家,大都崇尚清静无为,他的私心很少,欲望也很低,他是以老百姓为中心。然而近代的君王,却是以损害百姓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所任用的大臣,也不再是饱学经典的儒雅之士,汉代时候的宰相,没有一个人不是熟读经书的,他们对一种经书都有深入的研究,都会引经据典来回答皇帝的疑问,参照经书来决断事情的好坏对错。所以这些人都懂得礼教。这样用礼来治理天下,国家才安定太平。但是近代以来,却越来越重视武功,轻视儒术,或者是用刑罚律令来治理国家。结果怎么样呢,导致儒家的学说不再受重视,古代淳朴的民风也就荡然无存了。”太宗听了之后,深有同感。从此以后,他就(把)凡是那些官员中精通儒学的,请来做官,给以重任。而且经常向他们来征求治国安邦的谏言。所以这一点呢,确实是太宗的高明之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般人治理国家都是急功近利,看到严刑峻法,它的效果很好,迅速而有效,所以就重视刑律,而忽视了伦理道德的教育。但是呢,唐太宗却不是这样。他在重视法制建设的同时,特别重视运用儒家伦理道德的教育,来治理国家。这也是他能够成就“贞观之治”的根本原因所在。


《群书治要 ·盐铁论》中,有这样的论述,它说: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杀人而不能使人仁。就是说呢,通过法律确实可以把不孝的人判处死刑,但是培养不出一个人,像曾子那样的孝心仁慈之心。


所以中国古人在重视法律建设的同时,特别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让人从心底不愿意去做坏事,把做坏事看成是一件非常羞耻的事。这才在人们的心底筑起了一道防止作恶的堤坝。


那么唐太宗之所以在登基之后不久,就下令编辑《群书治要》,也是因为,他对古圣先贤治国平天下的教诲,非常地有信心。他知道自己对这些治国理政的经验了解不足,所以他不仅要和这些官员来探讨,也希望能够随时翻阅古圣先贤的经典,把他们治国平天下的精髓,能够掌握得很好。所以他就命令谏官魏征、虞世南、褚亮、萧德言等等,整理了从五代到晋朝,这几千年间治国理政的史料。所以呢,这个书历经了五年才汇编成功。那么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古人做学问功底很扎实,态度也很严谨。他不是急功近利的。


《群书治要》编纂完成之后,魏征在序文中这样赞叹《群书治要》的历史价值,他说:“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这一部书,用在当时的社会,可以鉴览前古,也就是可以从古人治国平天下的经验教训中,来汲取智慧,经营自己的人生。尤其是对那些办理政治的领导干部而言,可以让他们少走很多的弯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


那么在《群书治要》中我们看到,有很多可以效仿的榜样。从五帝到晋朝,这些圣贤君主,他们治国平天下的经验教训,也都可以为后人所汲取。而且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也就是说这本书,传到后世去,可以怎么样呢?可以恩泽后世。这个“贻”就是遗留的意思。这本书传到后世,还可以给后代子孙带来真实的利益。为他们能够更好的谋划自己的人生做出贡献。所以呢,后世子孙要想使身心安乐,家庭和谐,社会得到治理。那么对于这本书呢,确实是必读之书。这本书编纂完成之后,太宗皇帝非常欢喜,因为什么呢?因为他看到这本书取材广泛,而且又非常精辟,非常切要。所以他是手不释卷地日日阅读。


太宗皇帝这样不辞辛苦地学习《群书治要》,他的动力何在呢?他的动力就是爱护天下的百姓。希望把国家治理好,让百姓过上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不仅如此,他还襟怀天下,希望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之后,为世界的各个国家做出一个良好的表率。


那么太宗他治理国家的成效如何呢?《群书治要》是不是起到效果了呢?我们看太宗他是公元626年即位,到公元649年去世,在位二十三年,他被誉为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有人称他是千古一帝。受《群书治要》的影响,唐太宗他以能够用贤纳谏、尊儒重道、勤政爱民而著称。他以文治天下,厉行节约,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结果很快就使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了基础。


那我们都知道“贞观盛世”“贞观之治”。那么“贞观盛世”到底好到什么样的程度呢?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首先,当时的农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物产丰富。根据史书记载:在贞观六七年的时候,风调雨顺,连续丰收。像人们走到山东这些地方,都可以不用自带粮食,直接在路上就能买到。这是在以往的朝代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现象。进了山东的村子,村民遇到过往的客人,都会很丰盛的招待他们,有时候还会赠送客人一些粮食。到了贞观八年九年,还有十三年到十六年,这个农业又是连续丰收。所以我们可以想像,当时粮食丰收,物产丰富的局面。


其次,贞观王朝的社会秩序,好得令人难以置信。在贞观四年,也就是公元630年的时候,全国被判处死刑的人数有多少人呢?只有29人。到了贞观六年的时候,也就是632年,判处死刑的人数虽然增加到290人,但是在这一年的年末,唐太宗下令:准许他们回家去办理后事,第二年的秋天再回来就死。我们知道古人都是在秋天行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也是按照自然节律来办理政治。那么结果呢,到第二年9月的时候,这290个被判处死刑的犯人,无一例外地全部回来受刑。那从这里我们就知道了,即使是被判处死刑的犯人都没有逃跑,可见呢这些人他都有羞耻心。他都知道自己做错事应该接受处罚,他没有怨言。从这里我们就知道了,当时的贞观盛世不仅仅是经济繁荣,而且呢人心都非常的平和。老百姓心中没有多少的怨气,社会秩序也非常的好。


第三呢,就是贞观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贪污的王朝。这可能也是唐太宗最值得称道的政绩。在太宗治理下的中国,因为皇帝率先垂范,厉行勤俭,所以官员一心为公,吏佐各守本分,滥用职权和贪污渎职的现象少之又少。可以说是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这和唐太宗运用《群书治要》的理念,以身作则,重视道德教化,并且制定了一套合情、合理、合法的政治制度密不可分。那么这些成就的取得也说明,运用圣贤之道治国,不仅有效,易从,而且快速。


那么从历史上看呢,《群书治要》这一本书,被日本人从唐朝带回了日本,从此之后呢,被日本历代的天皇、皇子、大臣奉为圭臬。成为学习研讨中华文化的必读经典。那么这本书传到日本之后,确实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帮助日本创下了承和、贞观两代盛世。从这里我们看到,能够成就一代盛世是一个结果。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就是最高的领导者,也就是天子,国家领导人,有正确的治国理念。而这些政治智慧,都是从《群书治要》之中汲取而来,承传下来的。所以这一部书,是从政者,领导者的必读之书。


那么既然《群书治要》是一部宝典,如此之重要,那为什么相对于《资治通鉴》而言,却鲜为人知呢?很少人听说过这一部书呢。这是因为在唐朝的时候,雕版印刷术还不很发达,所以这个《群书治要》,只是靠手抄流传了几部。但是呢在唐朝之后,《群书治要》在中国本土基本上失传了。后来是在清朝嘉庆元年,日本人向中国进贡,这本书又从日本送回到中国。才使这部宝典失而复得。但是因为后来战乱频繁,这部宝典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被束之高阁。


那么很多人又问了,说《群书治要》是唐朝所编辑的经典,而且还是总结了唐朝以前的经史子,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汇编而成,那么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学习《群书治要》呢?


在英国有一位著名的历史哲学家叫汤恩比,他专门研究了各个国家的文明发展史。最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能够真正解决21世纪社会问题的,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无独有偶,在1988年,有一批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教科文组织联合总部开会,面对当时世界的恐怖主义、环境危机、道德危机,提出了一个共同的呼吁,他们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汲取孔夫子的智慧。那我们知道这些人,都是某一个领域顶尖的科学家、思想家。他们都赋有科学的精神。他们能提出这样的论断,绝非偶然。说明什么呢?说明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那么在《未来属于中国》这一本书中,汤恩比先生更是明确指出: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不是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等等的世纪,而是中国文化的世纪。也就是说只有中华文化的普遍宣扬,才能够为世界和平带来希望、带来曙光。为什么呢?我们学习《群书治要》就会知道,《群书治要》告诉我们,中国人讲仁者无敌,讲和而不同,所以他能够协和万邦,把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团结在一起,凝聚成一个大家庭。我们知道中国有56个民族,有各种不同的宗教信仰,各种各样的文化背景,它的这个历史文化非常的漫长。但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它基本上保持了一个大一统的局面,这靠的是什么呢?靠的就是传统文化。那么我们后边还会讲到,它的这些具体的思想。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也这样强调,他说:“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我们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我们对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那么的这一段话告诉我们: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盛世之所以兴盛,衰世之所以衰落的原因。对于我们今天治理好国家,仍然能够提供宝贵的启示。所以领导者学习《群书治要》,那就可以知道,成为领导者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是什么。如何成为一个卓越的领导者,这既包括了领导者个人的道德品行、素质和能力,也包含了一些领导的艺术和方法。比如说如何观人、如何用人、如何识人,如何得到真正的人才。如何辨别自己身边的人是忠臣还是小人,包括如何治理好国家,如何治理好一个企业。达到“不忍欺”的最高境界。如何反腐倡廉才能够得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如何解决我们道德教育不得力的现状。如何进行道德教育,才能够深入人心。还有,文化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今天进行文化建设,怎么样从古人的关于文化的本质的思想中汲取教训。


那么对于一般百姓来说,我们学习《群书治要》,可以懂得人生的道路应该怎么样走,才走得更加顺畅。《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怎么样把本有的明德彰显出来,达到自利利人,自觉觉他的目的。


总之,我们学习《群书治要》,目的就是要达到身心和乐,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来认真学习。那我们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刘余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士、硕士毕业。现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客座教授,著述丰硕。曾获英国赫尔大学哲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并应邀到英、意、美、加、澳、日、新加坡、印尼、中国香港等地进行演讲和研讨。2015、2016年,先后两次应邀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巴黎总部,围绕“从《群书治要》看圣贤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加强道德教育”做主题演讲,对中国传统文化“东学西渐”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