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跨岛战略下,这所学校上演了独特的厦门故事
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深入厦门调研,作出了“跨岛发展”的战略决策,为厦门经济特区在新的历史阶段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7年9月,《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文件中特别提出包括“发挥优质高中示范引领作用,实施名校跨岛发展战略”。
“跨岛发展”对厦门而言,既是“金钥匙”,又是“总抓手”;对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以下简称“科技中学”)来说,既是扩展版图的机会,更是跨越发展的挑战。
采访| 丁小鸟
文章| 丁小鸟
编辑| 钟无艳
早在“名校跨岛”战略出台之前的2015年,科技中学翔安校区已经动工,悄然打响了“名校跨岛”发展的第一枪。作为厦门市最年轻的行政区,翔安区从曾经教育基础设施薄弱的偏远地区走来,制定了“教育强区”的目标。科技中学等名校资源的入驻,使得翔安切实品尝了“跨岛发展”战略实施的胜利果实。
2018年9月,科技中学翔安校区正式启用,招收初一四个班200人,高一六个班300人。开班伊始,中考录取线就名列全市前列,半年后,全市的统一质检,学校初一语数英成绩在翔安区领先第二名近50分。这些都从侧面证明了“名校跨岛”战略已经得到全社会的整体认同与拥戴,且初现成效。
科技中学翔安校区
2019年1月,厦门市教育局印发了《厦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开始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教学的新模式。
天时地利已然神往,信息化与创新办学模式为科技中学加冕一轮新的智慧光环。未来已来,人和亦至。
2015年,教育部启动了中国中小学校长培训中最高层次的“校长国培计划”,这被誉为中国教育界的“黄埔军校”,现任科技中学的校长便是“校长班”的重要学员。启发于名校长的思维碰撞,科技中学在信息化时代这个既充满机遇又复杂多变的浪潮中找准了方向。
“科技中学建校25年,创新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不怕失败,因为经验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敢于尝试新事物,敢为天下先,是科技中学不变的精神。借助教育信息化,注定是科技中学发展的核心,也将是科技中学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驱动力。”基于这种前瞻性思维和忧患意识,科技中学的智慧校园在翔安校区蓬勃发展。
2016年,翔安校区动工之初,科技中学便开始频繁为新校区加码环境部署、资源使用、软硬件完善等教育信息化相关建设。顶层设计高瞻远瞩,战略思维把握未来。
“本年度,我校进行了翔安校区办学一期信息化项目:综合布线、中心机房、校园网络建设等为新校区打好基础、铺好路搭好桥;多媒体教室设备、多媒体功能室音视频、录播教室、计算机教室、智慧教室等为新校区的基本信息化应用做好准备;两校区直连裸光纤、两校区多终端视屏会议、两校区互动专递教室、两校区教学督导系统等系统设备为两校区的互联互通搭建了简单便利的平台”,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成果在科技中学《2018年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报告中可见一斑。
科技中学智慧教室
原科技中学信息中心主任林松回忆,从2015翔安校区开建到2018年竣工,三年的时间,智慧校园方案五易其稿。标准是什么?预算要多少?如何实施?如何应用?三年来的每一天林松都极度承压,焦灼度日。而主动选择使用科大讯飞的智慧课堂,则使林松和科技中学迎来了攒粮过冬的大好时机。
2017年,林松随同厦门教育届一行人参观考察科大讯飞。在此之前,为了找到一款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教学软件,林松已经跑了很多城市,去了数十家软件企业。深谙教育信息化重要性的他,这一次“盯紧了”讯飞智慧教育。
“我们要的是一款真正服务于教学的产品,很多产品都是金玉其外、徒有其表,大多数时候都是学校的摆设。讯飞的智慧课堂、大数据精准教学、智能作业本等,重新定义了智慧教育乱象中的教育产品,这些不是智慧教育的空壳子,而是干货,是硬菜!”
一些不经意间划过的轨迹,深刻影响了后来科技中学的教育信息化格局。
2017年下半年,科技中学本校区当即建设了一间智慧教室。教务处副主任刘宏兵抓紧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接力棒,被任命为学校新一任信息中心主任。在刘宏兵的宣贯培训中,老师们慕名而来。从好奇到尝试、从公开课到常态应用,智慧课堂“战绩”辉煌。
互动效果明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便捷高效,抢答、抽签、随机提问等功能,充分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反馈及时:老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情,当堂解决问题,提升教学效果;学生及时把作业上传到平台,相互评价,提升学习效率;
教学资源丰富:老师新课调取相关教学资源,课件生动形象;学生可以在学生机上随时查看学习资料,内容丰富实用。
“智慧教室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老师们的评价不绝于耳。利用“口碑效应”,用活了的智慧教室迎来了科技中学智慧教育“最好的时代”。
2018年的翔安新校区,两间崭新的智慧教室拔地而起,从初中到高中,各科老师都在有序而高频地使用智慧课堂,呈现大好河山。
一些时机涌现,总有人在不断喟叹。当刘宏兵说到当下智慧教室的使用情况时,一贯平稳的语调变得激动,“真的很不容易,全省甚至放眼全国,建设智慧教室的学校有很多,可是高频且主动使用智慧课堂的学校却很少。自上而下由衷地拥抱时代变化,拥抱教育信息化,是科技中学一直以来坚守的契约精神。我们一直践行自己的教育信息化理想。”
刘宏兵接受采访
刘做事干练、从容,他的耐心与坚持最终丰富且延展了科技中学智慧校园的生态圈。
2009年,科技中学正式成为厦门大学附属中学,在名校资源的鼎力支持下,2011年,科技中学创办了被媒体誉为“福建第一班”的高中创新实验班,聚焦培养科技人才。“信息化时代,培养科技人才必须依托教育信息化的强劲后盾”,在智慧教室为科技中学提供了充足的弹药粮草之后,刘宏兵的当务之急,便是乘胜追击,继续扩张智慧校园的版图。
以大数据的应用为中心,以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生活三个方向为抓手,让校园的信息化建设真正服务于教育改革,让教育信息化帮助学校实现减负增效与因材施教,这是科技中学教育信息化规划实施的二期目标,也是林松刘宏兵们和科技中学继续披荆斩棘的漫漫前路。
科技中学本校区校门
厦门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岛屿城市之一。
岛屿建城,着实不易。2002年,厦门“跨岛发展”战略决策提出,17年来,围绕“跨岛发展”战略,厦门历届领导班子一任接着一任干,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始终是政府工作不变的方向,名校跨岛发展战略更是实现了厦门岛内教育布局的“腾笼换凤”。
2019年元旦,厦门市教育局局长郭献文致辞,以科技中学为代表的一批名校正在全速推进“名校跨岛”战略,这是教育局送给厦门市民的新年礼物。而科技中学送出的新年礼物,正是“智慧教室”,这是一间真正意义上属于厦门的“智慧教室”。名校出岛登陆补教育短板,多谋民生之虑;智慧课堂应用补教学短板,多解师生之忧。
科技中学曾经这样评价科大讯飞,“别的企业都在考虑产品能不能卖出去,讯飞却执着于产品好不好用、能不能用,专注于技术的科大讯飞,本能地流露出技术人的责任与情怀,这就是‘大国工匠’”。
科技中学面海而居,晨光破晓自海而洒,暮时落阳退潮升月,无论惊涛如何拍岸,皆会坚守海阔天空。一所学校,一群真人,一件实事,这亦何尝不是“工匠精神”?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