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等待叫外卖,有一种外卖要慎爱 | 对话年年
雾雨微微,冷风凛凛,下课后懒得移步饭堂,宿舍几人有默契地说道“叫外卖吧”。相信这一个场景对于你而言并不陌生。
但是,当你看完下面的新闻,还能如此淡定吗?
前日,备受消费者关注的央视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晚会如期举行,晚会的第一枪曝光了知名外卖APP“饿了么”软件平台上的黑心作坊:
“老板娘牙咬开火腿肠直接放到炒饭中,厨师尝完饭菜再扔进锅里…‘饿了么’平台引导商家虚构地址、上传虚假实体照片,甚至默认无照经营的黑作坊入驻。”
这第一枪无疑打击了方兴未艾的外卖软件市场,更惊醒了长期依赖外卖软件点餐的消费者们。原本动一动手指,接一下外卖,任谁都无法拒绝的快捷点餐方式,如今竟带来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网友在微博等社交平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据央视财经报道,315晚会播出后,北京食药监局立即行动,查处通州“饿了么”五店合一食品加工点。
饿了么官方微博也作出了回应。
除了工作忙碌的白领外,大学生是外卖软件的主要消费群。饭点时行走在广财校园,随处可以听到的“叫外卖吧”声音背后,一定会伴随低头在手机上挑选菜品的身影,拎着外卖行色匆匆的送外卖员,还有宿舍门外堆积如山的外卖饭盒。
俗话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那么,面对众多订餐APP,身边的广财学生偏爱取哪瓢饮呢?
@ Christ y
没听过“饿了么”,除了今天。我平时叫外卖是微信的蜜蜜饮餐厅。
@老镇
我用美团点1982的。
@B l i n g b l i n g萌萌哒
用不同软件点餐是有区别的吗?店家不都是一样的咩。
以“饿了别找妈,找饿了么”广告词塑造可靠外卖平台形象的“饿了么”,如今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你们还会安心使用外卖APP吗?
@z h u_l a o_s a n_
我之前一直用“饿了么”点外卖啊,但是听了这个消息后,都不敢用“饿了么”点外卖了,宁愿去饭堂排队。
@静婧j i n g
用过美团,太恶心了。学校附近的餐馆太恶心,自从我见过之后就不想再叫,多数吃饭堂。周末喜欢的话就出去其他地方吃。
@林同学虽然“饿了么”出了这样的事,但是我依然会继续用这软件的。因为我们订的餐都在西门外,要维权的话都很容易,况且“饿了么”订餐比较便宜实惠。还有一句话就是“酒肉穿肠过”没什么大不了的,你要知道我们的基因是很强大的。
为什么有些同学即使知道了外卖卫生情况堪忧仍愿意选择订外卖呢?
◎天气。在最近的天气中,气温比较低,下雨天气多见,许多同学都不愿意离开温暖的被窝。
◎排队。每逢下课时,食堂总是人山人海,不少同学为了省去排队等待的时间,会选择提前订好外卖。
◎实惠。部分餐馆在点餐软件上会定期进行 APP下单优惠活动。
◎食堂伙食口味不尽如人意。
◎课表时间紧,作业或社团任务重。
外卖软件订餐俨然成为大学生之间的一种潮流,如果不是某地一个黑作坊浮出水面,我们往往会忽略快捷、美味的外卖背后的卫生问题。如今中国的消费者已经熟悉了媒体披露——有关部门查处——涉事企业整改这个食品安全问题处理流程,但之后接二连三出现的食品问题,不断挑战社会的信任,也麻木了我们对于食品安全事故的反应。那些年弄得人心惶惶的三鹿奶粉、上海福喜过期肉、苏丹红、地沟油、速生鸡……如今想起来心里还会不寒而颤吧,但似乎也不那么义愤填膺了。采访中“我们的基因是很强大的”的回答恰恰反映了中国人长期面对食品安全问题形成的阿Q精神。这类曝光到底有多久多广的影响,现实中对我们的警醒又有多深呢?相必下一个新闻事件一出,大家也就淡忘了,而喜欢手机订餐的同学依旧还是说“叫外卖吧”。
广财三水校区西门外有多家烧烤店,临近小马路,车过尘满天,烧烤架旁边也是一片肮脏,但还是有不少同学光顾。去年城管整治,部分流动摊档被迫撤档停业时,朋友圈里“再见了我的山东大饼”“再见了我的烧烤”引发集体共鸣。无论是对于外卖软件上有食品安全风险的外卖软件,还是西门外的流动食档,大家不是不害怕,不是不介意,也许是点得多了,去得多了,觉得便宜又好吃,也就以为看上去的脏乱差并没有什么大碍。慢慢的它们就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舍弃它们犹如“屏奴一代”放下手机,几近不可能。
有一种等待叫外卖,有一种外卖要慎爱。
文/镇芳 李恒
林微 羲彧 小兰
编辑/蔡相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