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灾害启示录系列三部曲:《现场》《凝视》《坚守》
《现场:生命激荡的2008》
作者:张和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4月21日
内容简介:本书作者们曾经是生意人、护士、办公室职员、大学老师等各种身份。他们在地震后从全国各地奔赴四川的各个重灾县参与灾后救援或灾后服务,并自此走上了公益或社工的道路。该书努力回忆并书写“真的记不情”或者“不愿再去想”的“2008”,对于他们来说,曾经一度**困难。但正是这一个个故事,一幅幅画面,将我们拉回到当年举国轰轰烈烈抗震救灾的社会图景中,也让我们直接又真实地看到面对灾难各个面向的人类本性与希望。
作者简介:张和清,男,1964年12月出生。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系主任、社会工作专业负责人,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教育(MSW)中心主任,民政部“全国城乡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农村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华南片区委员会主任委员。科研方向涉及社区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灾害社会工作、边缘群体社会工作。
目录
序【高思发】
情意结【张和清】
高队【高思发】
生命自此而厚重【殷刘倩】
灾难中的缘【但小莉】
随心而动【董明珠】
我和灾难有个约定【周文国】
生命的分水岭【霍小玲】
灾难、名利场和自省【古学斌】
序言
序
不忘初心
高思发
高思发,中国心志愿者团队队长,北川大鱼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从事中国灾害社会工作9年。
时间过得真快,在导师的指导下书写我的“5·12”生命故事不知不觉已经18个月了,漫长的煎熬,各种痛苦、纠结、喜悦和欣慰终于将要有结果了。
2015年我参加了由南都公益基金会、正荣公益基金会和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联合资助,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主办的“中国灾后社区重建行动学习网络”,学习中有一个环节就是学员分享自己如何走上公益社工之路。4月,我们在都江堰集中学习,我们组有巴中的周文国,北京的贺永强,成都的张静、但小莉、董明珠等几位同学,他们有的是退伍军人,有的是家庭妇女,有的是政府工作人员,有的是基金会工作人员,虽然从事不同的工作,但都有参与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的经历,并且都成长为社会公益组织的负责人。记得26日这天,大家分享了各自“5·12”救灾的故事,非常激动,不知不觉到了深夜,我的泪水模糊了双眼,但走上公益社工之路的初心却越来越坚定。
2008年我还是一个在拉萨经商的小生意人,因为“5·12”地震家乡受灾,我毅然决定从拉萨回到四川参与救灾。最初我只是想干两周的志愿者,没想到一干就是9年,如今已经在北川注册了自己的社会组织,成为全职公益人,主要经营“品质助学”和“那山成长营”两个项目,在全国社会公益组织中也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人们都说2008年是中国志愿者元年,“5·12”地震灾难激发了人们的同情心、悲悯心和爱心,300万名志愿者怀揣着互助、不求回报的精神奔赴灾区参与救灾,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后来,我也参加过青海玉树、四川芦山以及云南鲁甸等地的地震灾后救援工作。曾几何时,那纯粹的志愿者精神在灾后救援中变得复杂了。有些人也渐渐淡忘了地震灾难的那段历史,可是,作为“5·12”地震救灾的参与者,我不能忘记那段历史,遗忘就是亵渎。那颗淳朴的走上公益社工之路的初心需要有人去坚守,坚守不仅仅是铭记苦难,更是志愿者精神与文化的传承。我们站出来讲述这段历史,就是想用那充满血与泪的记忆唤醒我们单纯的初心,也照亮更多的人投身公益与社工事业的道路。从2008年起,“中国心”十届那山成长营的志愿者一直都实行AA制,坚持志愿者服务的纯粹性,自费参与志愿服务;共同讨论制定机构规则,服从管理规则,不允许任何人超越规则。这样做让我们感受到公益服务纯粹的快乐,保持了初心。我们的民族在发展中仍然会遭遇灾难,中国的公益社工之路还很长,需要更多的人投身公益事业,只有抱持坚守互助、不求回报的精神,中国的公益社工事业才能健康发展。
书写的过程是痛苦的。因为只上到初中,又没有写这类文章的经验,我有种肚子里有货就是倒不出的感觉,写出来的文字逻辑混乱、颠三倒四。18个月的书写过程对我来说真是漫长的磨难,好在有导师的指导,他不仅指出书写的方向,还不厌其烦地帮我调结构、修改文字。
书写的过程也是幸福的。通过书写,仿佛时光倒流,过去的经历一幕幕再次呈现在眼前,我看见了曾经的自己,也对自己成长的过程进行了一次梳理。中国心志愿者团队(以下简称“中国心”)从2008年一个只有17人的志愿者团队发展为专职从事公益社工事业的注册机构,从1个机构发展为3个机构,从只有1名全职工作人员到今天拥有22名全职工作人员,9年间共有1700名志愿者参与其中。从“中国心”生存、发展的历程来看,其不仅有自己的坚守,也有智慧的结晶,更有背后的逻辑。我写了几个故事,每个故事述说的都是我们“中国心”在成长过程中面对各种困难、压力以及在复杂关系和各种矛盾张力下一次次坚持初心探寻公益之路的心路历程。曾经,我是那么刻意回避那段过往,不愿忆起其间所经历的痛苦和挫折,今天看来当时的过程是那么扣人心弦,许多事情稍有差池,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心”了。可是,通过重新梳理这一段经历,曾经的心伤逐渐释怀,我更坚定了自己的初心,也看到了曾经的不足,从中总结出许多经验和教训。
9年公益社工之路,从志愿者到全职公益社工人,表面看我是付出者,其实我也是受益者。曾经我是个愤青,做事凭着一股热情和冲动,带着一些恣意,为此付出过代价,可是,为了自己热爱的公益社工事业能够良性发展,我迫使自己养成了思考的习惯。作为公益人,必须认清自己的内心,明白自己的定位;作为服务者,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必须让自己冷静思考;作为团队的领头人,必须思考如何规避风险,如何使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提高项目的品质和专业化水平,如何实现社会工作人才在地化发展……从心态的改变到自律,从自律到展现榜样的力量,每一步都是在行动中不断思考的结果。思考也让我懂得一个男人应担当起守护家庭的安全与稳定的责任,努力扮演好一个儿子、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的角色,因此收获了美满的爱情和幸福的家庭。
“5·12”就如昨天,我内心依然热血澎湃,这一段经历不仅仅给了我可以遵循自己内心做人的机会,更让我交到一帮可以浴血奋战的战友——1700多位志愿者、300多位多年的捐赠人以及陪伴我多年的团队工作者。
本书除了展示我们公益社工人的“2008”,还有3篇大学社会工作老师的“2008”。尽管大家的公益社工历程各异,但我们的初心不变,我们对社会公正的追求不变。相信对“2008”的书写,让我们前行的道路更加清晰,使我们对社会理想的追求更加坚定!
生命是短暂的,在短暂的生命历程里可以书写自己的故事,不仅仅是荣幸的,更充满了感恩,感谢古学斌老师、张和清老师及齐华栋老师;感恩南都公益基金会、正荣公益基金会和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为我们提供这样的平台,让我们可以再一次寻找到自己,让生命永恒!
《凝视:生命与公益交融之旅》
作者:古学斌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4月21日
内容简介:本书中的每个故事都承载着一个厚重的生命,阅读这些故事,仿佛是在与作者对话。阅读他们的生命故事,我们不仅看到了公益人在投入灾后重建过程中体现的人性中*光辉的一面,也看到了真实的人在现实中面临的危险、迷惑、困顿及挣扎。他们的故事让我们体悟人生的意义、存在的底蕴及为人的价值,理解人们在社会巨变之际、在危险和不确定的人生中、在灾难面前仍能实践的道德生活是什么,一种超越地域性并能引导我们生活的价值观是什么。
作者简介:古学斌,男,英国伦敦大学人类学博士。现为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一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香港理工大学一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中国)课程主任,英文国际期刊《中国社会工作》和《行动研究》的执行编辑。1992年和1994年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1999年于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人类学与社会学系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执教于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曾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云南大学和中山大学的客座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富布赖特访问学者。专注于农村发展、弱势群体、社会经济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目录
序【古学斌】
寻找触摸心底的路【高思发】
寻找回家的路【谢 缘】
生·活【贺永强】
我与一个本土公益机构的诞生【阮俊东】
公益未来我将看到自己的影子【虎孝君】
生活在别处【张天勇】
向上的生命力【王志丽】
一朵川藏高原格桑花的本土社工路【黎丹丹】
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李春燕】
命中注定的路——生命中的几个转折点【李明华】
心往何处——寻觅我的公益路【廖 勇】
在路上【黄 聪】
十年公益路【张 志】
做一个迷路上的本土社会工作践行者【刘 磊】
公益路上一朵小小太阳花【阳珍丽】
利他也是利己【贺 莹】
落在地里的一粒麦子【朱 红】
序言
序
生命叙事、疗愈与培力
古学斌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台湾乐团苏打绿主唱吴青峰唱的那一首《小时候》,歌曲讲的是青峰与父亲的故事,歌中他回忆着小时候与父亲的一些生活片段,讲述与父亲的关系和对父亲的看法。
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跟我一样
觉得爸爸总是好严肃
好难跟他说心事
小时候/每个周末
爸爸都会骑着车
带我到一个从来没去过的公园玩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
长大后/我们几乎不讲话了
爸爸从来没有称赞过我
我也从来没有说过/我爱他
但是幸好在爸爸走之前
我们都说出了心里话
我永远忘不了/某一天
当我要从医院病房离开前
爸爸突然叫住我
沉默了几秒/对我说
你……要加油喔……
我点点头/转身后眼泪再也停不了
后来我写了一首歌给爸爸
录下了DEMO/这样放给他听
小时候/我们的城市像郊外
我们的脚步很轻快
那时天空很蓝/心很小/路很宽
长大后/我们的存在像尘埃
我们的距离被拉开
有时相处很难/想很多/话很短
我要爬上你的肩膀/我要眺望你的远窗
我忘了问/什么样的倔强/让我们不说一句真心话
我要长成你的翅膀/我要拂去你的沧桑
我忘了说/心里面的愿望/始终是要你的肯定啊
从你温柔眼眶/绽放
我相信/今天他一定装上了翅膀
来到现场/听我唱歌
这时候/我们的心变得柔软
放下了父子的身段
知道时间太晚/不要躲/不要散
我要爬上你的肩膀/我要眺望你的远窗
我忘了问/什么样的倔强/让我们不说一句真心话
我要长成你的翅膀/我要拂去你的沧桑
我忘了说/心里面的愿望/始终是要你的肯定啊
从你温柔眼眶/绽放
我要爬上你的肩膀/我要眺望你的远窗
我忘了问/什么样的倔强/让我们不说一句真心的话
我要长成你的翅膀/我要拂去你的沧桑
我忘了说/当我仔细回想/脑海最珍贵的一幅画
是你载着我/叮咛我
要我抓牢你身旁/安心在你背后飞翔
记忆中/我们的一切
随着你老去的脸/成为永远
每次听这首歌,我都会产生一丝伤痛的情绪。听青峰和他父亲的故事,我不禁想起我父亲。不禁问:怎么在大部分华人家庭,父子的关系和互动都会是这样的呢?不是没有爱,却常常有一种无法彼此理解的痛,只有到某一天、某一刻,我们才发现自己就是父亲的某个部分,切割不掉的部分。
我曾经一直觉得自己很不像父亲,也许说心底有一种排斥去像他,不喜欢他的严肃、沉默寡言、有时突然爆发的脾气……
父亲在我到香港理工大学教书的那一年就因为急性肝炎去世了。往后的日子,我一点点地发现他,发现我原来是如此像他。有一次,因为我家卖房子的缘故,母亲在收拾房子的时候翻出了父亲的一些遗物。那一天,我正在家工作,母亲敲我房门,递给我一个鞋盒,说里面是父亲生前的东西,让我来保管。我打开盒子,里面有一些父亲在内地工作时的工作证和照片,还有他在军队退役的证明。细看证明的内容,我忍不住笑了出来。他的政委在给他一些好评之后,还给他提出了一点儿批评,那就是“爱打扮,有小资情调”。哈哈…… 这不就是我父亲吗?他真的对自己的外表很有要求,每天都要穿得美美的,甚至在家的时候,当有客人到访,他都必定要穿得很整齐。还记得,他年老的时候,因为脸上多了皱纹,拍照时都不喜欢拍大头照,每次都让我们站远一点儿。我常在想,什么样的家庭造就了他这样的特质呢?
在盒子里,我还发现一些笔记本,打开一本看了一下,也把我吓了一跳。里面细致地记录了一些明细账,哪年哪月哪日,我姐从美国回来,给了他多少钱,还有哪年哪月他给了我哥多少钱等,非常清晰。“不愧是会计出身”,我心里冒出了这句话。
翻阅父亲的遗物,我思潮起伏。在回忆父亲时,我突然间意识到,那不就是我吗?爱漂亮、爱整洁、做事细致,通通都是我的特质,原来我跟他是那么像。
你认识每个部分的自己吗?你爱自己的每个部分吗?你是否有机会安静下来好好问一些属于自己的问题呢?
当我们有机会去探索自己的身体,寻问自己生命的每个部分时,过去的回忆会渐渐涌现,一个人生命的形成与我们每个人的过去都是分不开的。我们的生命从胚胎着床的那一刻起就充满了故事,“生命即故事,故事即生命”(life as story,story as life),说故事就是一种生命的展现。
生命叙事
每一个叙事都有关过去与回忆。台湾学者余德慧和李宗烨讲过这样一段话:“人所说的童年往事,只不过映照着社会文化的价值观,与所谓的过去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于是‘过去’永远缺席。既然如此,那为何人还是不停地叙说往事?我们要如何看待‘历史的过往’?……过去不可能再现,它只是以‘作为某事’(being as…)的方式带入语言。往事只有在以情节化的方式被说出才能显示它曾经发生过。人在现在所说的往事,对于过去只是一种类比,类比既包含了相同,也涵括了差异。换句话说,人所说的往事并非是过去如实地重现,但也不是毫无意义地随手可抛,而是对于过去的一种观点、某种隐喻。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放下了以为‘过去是实在的实体’之实体论或表象论(过去可以被复制表象出来),我们认为人说的往事是他现在之光循着故事的方式照亮了混沌的过去。”(余德慧、李宗烨,2003:200)
这段话把叙事的内涵讲得非常清晰,我归纳为叙事的社会性、叙事的政治性、叙事的疗愈性。
叙事的社会性
叙事虽然是讲个人的生命故事,但这些个人的故事却不是孤立和与他人无关的。其实每个人的“自我”的形成,都是在与他人相遇和互动中形成的。就像周志建所说的:“‘自我’其实是在一次生命的遭逢与经验中,靠着自身与人们、社会、际遇的互动,逐渐‘长’出来的东西……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得透过‘关系’,透过‘他者’的映照……一个人的自我认同,是从人与社会互动、对话、行动中长出来的东西。”(周志建,2012:83)人是社会文化的产物,自我是社会建构的。所以,一个人的故事,也是社会的故事。
虽然叙事强调个人经验和差异性,但个人的经验并非完全抽离于时间和空间之外,个人与他人都有重叠(overlap)及不重叠的时间、共享的历史、社会制度和文化。因此,个人的生命故事亦可以反映其所处时代所发生的事情。从不同的故事中,我们亦可以了解个人与大历史之间互为交错的关系。那就是说,大历史如何影响个人的生命历程,而个人又如何回应历史的变迁,如何与历史角力交涉(negotiate)从而创造自己的生命空间。
每一个人长成什么样子,除了与大历史分不开之外,与家庭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生命历程分析就是要我们看见个人生命历史线索(individual time)与家庭历史线索(family time)和大历史线索(historical time)相互交错的关系,以更深地理解个人生命形成的路径与脉络(Hareven,1982)。从故事者自我述说的故事中,可以了解许多不同的个人的生命历程。从她/他们的生命历程中,我们可以了解那些与个人经验有关而被忽略的生活范畴,明白构成不同生命历程的多种社会力量(social forces) 。例如,社会行动者所处的政治经济脉络、家庭生活、社会关系、过去的经验和对未来的打算等,都形塑着不同的生命历程。
叙事的政治性
声音是有政治性的,说话代表一种权力。社会上,说话的权利被有权力者占据,弱势者的声音常常被隐没,他们被剥夺了话语权或者被dai言着。
像福柯(Foucault,1980,1988)所言,主流话语的建构是权力的运作,它是一种压制与暴力。权力通过知识和话语的生产和再生产,建构出主流的文化价值,带出好坏对错的论断,形塑人们对世界的理解(主观性,subjectivity),使人们接受主流社会的意识和价值,接受现时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安排。更重要的是,它使得人们自愿接受某种特定的思考和行动模式,不仅仅自我要求改造、驯服于规训,更主动要求社会上的其他各人也同样思考和行动。当我们无法做到社会价值标准时,就会被排挤,就会感到羞愧(恐惧),觉得自己很糟糕。我们生命中的许多不如意和伤痛,是因为活在众多偏见的压迫中,这让我们活得很辛苦,喘不过气,不得翻身。
长期以来,农民被建构成无权势者和失声的群体(Marx,1987; Gorky,1987; Fanon,1987)。在学术或者一般的论述中,农民都被看成被动的群体,他们没有自己的历史,只是被动地接受别人所赋予他们的要求和意识形态。他们没有能力争取自己的利益,也没有能力为自己说话。主流话语不断地形塑着农民如何看待自己、自己的社会和文化,当她/他们接受别人赋予自己的身份标签来否定自己时,就会觉得无力,觉得改变不可能(古学斌,2003)。
说故事是一种发声,它是一种声音的政治。叙事提供一个途径和空间,让弱势群体发声,讲述自己的历史、生活经验以及对现时生活光景和未来的看法。叙事是一种走出来(come out)的行动,通过说故事,我们有机会揭开主流叙事的压迫内幕,看见自己(与他人)如何处在这脉络当中的艰辛与生存的力量。说故事的过程也可以达到赋权(empowerment)的功效,它让我们产生力量,让我们的改变变得有可能。叙事可以释放主流论诘(mainstream discourse) 以外的声音,发掘被埋没和隐秘的生活领域。让每个小人物重新拥有发声的权利,挑战主流的话语和文化的宰制。透过聆听个人讲述她/他们自己的故事,我们可以得到大历史以外的多元声音。
叙事的疗愈性
叙事也是一种自我探究和疗愈的过程。每个叙事者在讲述自己故事的过程中,都有机会重拾过去﹑重新认识自己﹑肯定自己。用叙事治疗的说法,说故事是一种再说(re-telling)和再经验(re-experience)的过程,说故事帮助我们转移视角,让我们有机会重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过去产生新的意义(White,2007)。像周志建说的:“当讲故事得以‘再经验’时,就会帮助我们找到过往创伤经验的‘新意义’。意义是重要的,人是一个有意义的动物。生命中没有一件事是白白发生的,每件事出现在我们生命当中自有它的道理、它的意义。我们需要找到意义,生命才能往下走。但这个意义不会自己跑出来,它必须透过叙说与重新理解,当我们‘反复叙说’(telling and re-telling)时,意义才会现身。找到意义,生命就有了出口,伤痛就得以疗癒,于是我们就得以从旧伤痛中脱困,释放自己,生命不再拉扯。”(周志建,2012:79)
说故事也是“认回”自己的过程,当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建立新的身份认同时,我们就不再用旧眼光看待自己。说故事,是一种“转身”,自我看见,一种反身自照。当我们“再说”故事时,我们开始以新的观点、角度,来看待过去、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叙事过程中,我们看见人的社会文化脉络,明白什么形塑了今天的自己。当过去的经验有机会被‘翻新’,并带出‘多元’而非单一的新诠释与感受,也就是叙事治疗所说的新的故事版本时,我们对自己与他人有了更多的理解与宽容,学会以爱与慈悲来看待生命,也让我们开始拥抱自己与别人的痛与软弱。因为拥抱,我们变得柔软,这种拥抱具有疗伤的力量,让内心的伤痛得以消融。
在国外,叙事常被应用在长者服务上。长者通常在退休后便被视为无用、等死的人群、社会的负担。长者跟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亦感觉缺乏能力,加上身体多病,缺乏家人照顾,倍感孤独。在叙事访谈中,长者们有机会讲述自己过往的历史,重新发现自己年轻时的辉煌和精彩,在重拾过去中重拾信心。例如,有的长者回忆参加“二战”的经历,当讲述到自己曾经为国家出力、做过很多伟大和有意义的事情时,突然间他们的脸上发出了光彩,重新找回了自己,重获了自信,发现自己原来是有用的人(Thompson,1988)。这就是一种再说和再经验、认回自己的过程。
我的公益路——书写、培力与成长
有人说,2008年是中国市民社会的开始,不管这说法是否夸大其词,但的确2008年汶川地震催生了大量民间公益组织,培育了许多公益人。这些组织和人许多在2008年之前是不存在的。
媒体关于地震的报道、英雄人物的介绍在地震过后是海量的,学术文章的发表也是不缺的。但是,除了小部分被塑造的英雄人物和名人之外,我们发现那些曾经参与灾后救援、服务、重建的公益人的声音缺少有人聆听。我们作为侧身学院的行动者,亲身参与过灾后重建的工作,面对我们前线的工作人员,能够深深体会他们的艰难,感受他们的痛苦和挣扎。我和团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到底该如何支持这些有心的公益人?有什么方法可以更好地陪伴他们往前走?如何使这些年轻的生命能够长出力量,更有韧力地在公益路上走下去呢?
我曾经在贵州山区用叙事方法做苗族妇女的发展工作,真正体验到“说故事”的力量,妇女在参与讲故事的过程被充权,形成了我们意想不到的力量。我也曾经跟研究生一起书写自己的生命故事,过程中重新理解自己生命的养成与家庭、历史和社会文化的关系。有的通过叙事更加明白自己,从而与自己和解,活得更加轻松;有的更加明白家人,从过去的伤痛中走出来;有的因为书写自己的生命故事,变得更有力量。我们这群人因为彼此生命故事的交流激荡,关系更加亲近,成为互相陪伴和支持的力量。
因为看见叙事的力量,我们决定编织一个灾后行动学习网络,鼓励这一群参与灾后重建的公益人书写自己的生命故事,希望大家在“讲故事”和“听故事”的过程中,能够与自己对话,重新梳理自己的生命故事,认回自己,明白自己踏上公益路背后的动力。也希望大家可以有勇气面对过去,处理积压的伤痛和问题,找到生命中的出口,得以疗愈,更加有力量地往前走。另外,我们也希望彼此生命故事的交流,能够让这个群体抱团取暖,更加团结,形成一个彼此支持、彼此学习的社区。
这本书我编写得非常艰难,不是处理文字上的困难,而是如何面对一段段让人动情的故事、承载一个个厚重的生命,纠结于类似苏珊·桑塔格(2004)所言的旁观他人之痛苦时在道德上的责难。阅读每一个故事,仿佛就在与作者对话,从他们的生命故事,我看见了公益人在投入灾后重建过程中体现的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也看见了真实的人在现实中的危险、迷惑、困顿及挣扎。他们的故事让我体悟人生的意义、存在的底蕴及为人的价值,理解Kleinman (2006)在What Really Matter(中译《道德的重量》)一书中要探索的人类在晦暗不明、惊涛骇浪的社会变动之际、在危险和不确定的人生中和在灾难面前仍能实践的真实道德(moral life)是什么?一种超越地域性并能引导我们生活的价值观是什么?
希望每位读者不要轻看这里每一个厚重的生命故事,期盼你们在阅读之际得以看见人性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也同时找到你生活中前进的动力。
《坚守:从“映秀母亲”到“山里码头客栈” 》
作者:古学斌 张和清 欧阳令芝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4月21日
内容简介:灾后重建过程中的人与事,远比大家看见的书写复杂得多,当中的情感也非笔墨可以形容。此书努力让过程还原,希望带领读者进入灾区的现场,理解灾后重建是一件什么事,到底灾害社会工作是如何做的,是什么动力让这些人坚守在那里,当中的困境到底是什么。
作者简介:古学斌,男,英国伦敦大学人类学博士。现为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一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香港理工大学一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中国)课程主任,英文国际期刊《中国社会工作》和《行动研究》的执行编辑。1992年和1994年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1999年于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人类学与社会学系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执教于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曾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云南大学和中山大学的客座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富布赖特访问学者。专注于农村发展、弱势群体、社会经济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张和清,男,1964年12月出生。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系主任、社会工作专业负责人,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教育(MSW)中心主任,民政部“全国城乡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农村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华南片区委员会主任委员。科研方向涉及社区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灾害社会工作、边缘群体社会工作。
欧阳令芝,资深社工,毕业于云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具有多年农村社会工作与灾害社会工作经验。
目录
序
第一章 汶川地震、社会损失与社区重建
第二章 “映秀母亲”的故事
第三章 金波民宿和“山里码头客栈”的故事
第四章 从行动中诠释灾害社会工作
参考文献
后 记
序言
序
转眼就到了“5·12”汶川地震九周年,这九年实在是过得太快,快得我们都没来得及停下来细致地整理这九年的经验、梳理我们的情感。
这九年在灾区的工作,从映秀到草坡,再到雅安,绝对是一个团队的集体奋斗。一直在我们团队中的有香港理工大学的杨锡聪老师,后期参与的有四川农业大学的齐华栋老师。早期参与映秀社工站工作的还有中山大学的裴谕新老师和闫红红,我们的社工康进、卢芝;后来金波项目除了社工康进之外,还有余长芳、黄艺;映秀重建结束,在张家坪社工站的是欧阳令芝、崔小维;后来转移到草坡乡建立“山里码头客栈”的除了欧阳令芝外,还有张蕾、许景皓和阳珍丽。项目实施前后还得到中山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研究生及志愿者的协助。项目之所以能坚持这么多年,当然也与当地政府、香港择善基金会、凯瑟克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列举这些名字,是想告诉读者和我们自己,一个行动研究项目的开展,绝对是一个团队的集体合力。我们三位,只是代笔把这些年做的这些事做一梳理总结而已。
书写此书极其不易,前后历经三年才算把它写出来,这也是侧身学院行动者和全身投入的实务工作者所面临困境的一种折射。侧身学院行动者在兼顾繁重的教学、科研、行政担子的同时又兼顾实务,要安心书写,着实不易。实践场域是每天风云变幻、工作无法停顿的状况,我们几位老师虽然在学院教书,却也需要不断跑到项目点上督导社工、处理事务,身在学院时也需要不断及时回应项目点上的各种问题,还要为资金烦恼。社工扎在工作中,每天的事务已使他们疲于奔命,当然,束手无策时他们也会选择逃避,书写对他们来说更是一件困难的事。
实践过程中的人与事,远比大家看见的要复杂得多,当中的情感也非笔墨可以形容。我们努力让过程还原,希望带着读者进入灾区现场,理解灾后重建是一件什么事,到底灾害社会工作是如何做的,是什么动力让这些人坚持不懈地坚守,到底当中的困境是什么……
书写是一种自我对话。此书的出版,算是团队对这么多年在汶川映秀和草坡工作的一个回看。回看时,我们看见了自己,看见了别人,也看见了大时代的历史和结构。回看是为了让我们更多地认识自己,也更多地理解别人,明白灾难与大历史的关系。在书写此书的过程中,当年的画面如岁月流影,一幕幕在眼前重演,我们看见了自己的初心,看见了民众的力量和智慧,看见了社区的资产与优势。这些年所做的事,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们参与灾后社区重建的宝贵经验。
我们对自己说,回看是为了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