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傅园慧“表情包”比奥运首金更刷屏,为什么?

2016-08-09 娱乐资本论



作者: 梁再思

来源:传媒1号(zcfhxy)

本文转载已获授权


昨天,新媒体上刷屏的绝对主力,是中国奥运代表队女子游泳运动员傅园慧,而不是终于为中国夺得首金的女子射击运动员张梦雪。这是一个值得媒体人思考的现象。


能否弄明白傅园慧“表情包”为什么刷屏,将直接决定一家媒体后续奥运报道的关注方向。


按目前趋势看,傅园慧“表情包”至少会催生好几个10万+。按理说,在首日无金后,张梦雪的这块金牌无论从破奥运纪录的成绩,还是对中国军团的心理作用看,含金量都很高,而傅园慧目前只是获得晋级决赛的资格,重要性不能相提并论。那么,大众为何更乐于在新媒体上转发并积极评价傅园慧“表情包”?


奥运金牌已不能令国人集体“兴奋”


北京奥运会登顶金牌榜之后,中国人已经逐渐抛弃“唯金牌论”,这有舆论引导之功,但更多是“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心态变化,和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作用。


实际上,在北京奥运会之后的诸多大赛中,包括伦敦奥运会上,单纯的金牌,已不能令国人集体“兴奋”。表现在巴西奥运会上,就是即使首日无金,社交媒体上也没什么人表示遗憾,媒体也可以发表轻松状态的评论。


之后,小将张梦雪克服巨大压力,为中国夺得首金,以及接下来龙清泉、吴敏霞等运动员接连为中国夺得金牌,国人当然高兴,但已不会“敲锣打鼓传捷报”。


这是因为,中国人现在更加注重奥运和体育运动本身的魅力、乐趣,以及通过体育精神展示出的正面、阳光、向上、坚持等人类应有的优秀品质。


傅园慧“表情包”之所以受到大众热捧,就是因为那夸张的表情,“洪荒之力”的用语,和坚定的“没有,我已经很满意”的回答(记者问是否对次日的决赛有期望),体现出了一位20岁青年人应有的轻松、乐观和阳光。




这与过往不少严肃得略显呆板的中国运动员形象完全不同,也与中国人传统的内敛、低调性格不同,但却符合新时代年轻人的追求和心理特征。


过去,金牌对于运动员意味着功成名就和财富。如今,这些因素还在,但如果没有得到金牌,很多人也可以说一声“没关系”,而不至于被压得翻不了身。这种差别,使得很多运动员可以活得越来越轻松,林丹、李娜、宁泽涛、傅园慧等等,逐渐可以看到,他们不再是为国争光的运动机器,而是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


年轻人不再关心比赛了吗?当然不是,比赛本身的魅力,足以吸引相关爱好者。但比赛、比分、金牌榜等,都将只是报道的基础,而真正能广为流传并让人记住的报道,一定是比赛背后运动员相关的好故事。


“嘴刁”的网友,喜欢什么样的奥运报道?


8月6日,社交媒体上转发比较多的一篇文章是《没有一个奥运选手像她一样,在冰冷的海水中为生存而拼命游泳|难民代表团》,首发于环球人物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转载。




截至写作本文,两个号都获得了10万+阅读量,环球人物杂志微信的点赞数是2827,人民日报微信的点赞数是4761。按我长期的个人观察,阅读量与点赞数的比例,大致是100:1,也就是说这篇文章在环球人物杂志微信的阅读量估计超过28万,在人民日报微信的阅读量估计在47万以上。


关于里约奥运,阅读所及,这应该是中国媒体第一个引起广泛好评的奥运故事。为什么?因为它以游泳运动员尤丝拉·马尔迪尼为主角,简要讲了奥运难民代表团10位成员艰难但不屈的人生经历。而这些经历,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中国人,很难想象的。巨大的反差,在体育/奥运精神的衬托下,特别能打动人。看看读者在环球人物杂志微信文章下的评论:


“祝福这些美丽的灵魂,战争没有摧毁他们的梦反而让他们更加勇敢,他们是真正的运动员,向我们传递了自信、坚强、拼搏、进取的运动精神,真心希望世界再无战争……”


 “眼红鼻酸。战争夺走的不仅仅是家庭和快乐,更夺走的是归属。可永不(能)夺走的是精神和意志。衷心祝福你们可以获得属于你们的一切。结果已不重要,你们的出现已是伟大的乐章。加油”。


这样感情真挚的评论还不少,很多人表示被击中泪点。也只有真正的好报道、好故事,才可能刺激网友用好几分钟时间,来撰写评论、抒发感情。


时隔数年,北京和伦敦奥运会,你还有印象的报道或故事是什么?我记得丘索维京娜为给儿子治病,改国籍代表不同国家不停参加体操比赛,而今年41岁的她,还在里约的赛场上享受比赛。也记得美国射击名将马修·埃蒙斯赛场失意,情场得意的故事;德国举重运动员马蒂亚斯·施泰纳获得冠军后,流着泪亲吻亡妻照片的场景。


这些运动员,他们不一定都获得冠军,却因为其真实的人生和真挚的感情,令人印象深刻。而能挖出这样的故事,一定会比比赛本身更打动人,也能获得更广泛的传播。


奥运记者怎么挖出好故事?


奥运报道竞争这么激烈,是不是一定要盯着明星运动员或较流行的比赛?其实,不同的媒体,完全可以差异化竞争。央视、新华社、央广等国家级媒体,有直播、通稿任务,必须把主要力量聚焦于比赛本身,但其他媒体尤其是地方媒体,完全可以在关注赛场的同时,跳出比赛去挖掘好故事。


比如,2011年苏迪曼杯羽毛球赛,《钱江晚报》就舍弃了许多冠军选手,转而浓墨重彩地报道一对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母子混双选手,时年 47岁的母亲斯维特拉娜·兹博曼和刚20出头的儿子米沙·兹博曼,他们代表代表以色列出战。他们虽然一场没赢,但他们热爱羽毛球,为了奥运奋斗的精神和故事,却感动了很多人。



通过报道,我们才知道“以色列羽协很穷,连训练中心都没有,队员们都是各自训练,每月再聚一天集中” “在以色列,打羽毛球的人并不多,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搭档很不容易。”作为羽毛球大国中国的爱好者,这一定都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其实,与中国奥运运动员不用太为训练经费、场地发愁不同,不少国家的运动员,尤其是冷门项目,是需要自己筹措参加奥运的经费的。前几天,就有媒体报道第三次代表日本参加奥运会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的矢泽一辉,除了运动员身份之外,还是一名僧人。而他选择当僧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和参加比赛,训练自然也就只能是念经、打坐之后的业余时间进行。同样,巴西华裔射手费利佩·吴自掏腰包战奥运,汤加帅旗手靠众筹赴里约,美国冷门项目选手为经费做兼职,都是真实存在的现象。




那么,中国奥运代表队里的冷门项目和选手,有什么故事?如果媒体认真挖一挖,相信一定会有感人的。


如果所有媒体的聚光灯,都集中于宁泽涛、孙杨等明星运动员,有意思吗?你觉得自己的报道,能比其他媒体的同主题报道出彩多少?也许,另辟蹊径,到少有人关注的领域认真发掘,多留意成绩不那么出彩的运动员,寻找与大众尤其是当代年轻人三观相符的故事,说不定能产生“爆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