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解读戛纳场刊:中国电影人心中花10万就能上的广告、却是影评人的天堂

2017-05-18 娱乐资本论

来源/巴塞电影APP


每年,只要一到柏林和戛纳电影节举办期间,众多媒体就会高频率地提及一个单词:场刊。在这本神奇的刊物上,有着关于电影节的一切资料、幕后、评论、广告——当然,还有最最最重要的,主竞赛单元电影的场刊打分。


在众多媒体的每日综述稿件中,场刊评分是衡量影片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尤其是最终平均分的结算,往往也会成为电影节奖项归属预测的重要指标。虽然“平均分”这个东西和电影节评委会这种精英投票制相去甚远,但这也并不妨碍分数成为衡量电影好坏的标准。



那么场刊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谁在给电影打分?得分和最终结果有什么关系?


首先要明确一点,“场刊”这个东西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玩意,其意义就好比“日报”一般,是指“每天出现在现场的刊物”。


场刊这个东西,由一家名为《每日银幕》(Screen Daily)的老派杂志承办,在电影节举办前一天开始,每天出版一期,放在电影节的现场免费赠送,在其官网,也有电子版可以免费阅读。因为每一天都要出版一期,所以场刊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的,除了有电影节流程、上映影片的相关消息,以及影评之外,最多的还是各种广告和推广文章。这其中既有影展的广告也有商业片的广告。


这些广告明码标价,给钱就上,几乎可以说是没有门槛可言。虽然没有一家宣发公司愿意透露做一期封面和封底广告的具体价格,但是从一些二手信息中还是可以得知,“价格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高”——十来万足矣。所以,在这些年三大电影节的场刊中,几乎每一期都会大量地出现华语电影的广告,甚至是跨版广告,并不稀奇。毕竟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的商业行为,所以,那种“XXX国产电影登上戛纳场刊”的宣传豪语,也不必当成一回事。

《记忆大师》上了场刊


而场刊中最重要的,就是位于杂志最后一页的“场刊评分”。场刊评分说到底与国内的各种“影评团”、“风向标”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执笔者更具有国际影响力而已。一般意义上,场刊打分是由一个名为场刊评审团的小团体给出的。这个团体一共由八到十二家媒体的影评人组成。


以去年的戛纳为例,场刊的评审团队来自法国、意大利、泰国、德国、俄罗斯以及英美,大多来自《时代周刊》、《每日邮报》、《洛杉矶时报》、《视与听》、《正片》这种专业媒体。打分从一叉到四星分为5个档次。


最后算出一个平均分作为影片在场刊的最后得分。这其中有一个特殊现象,就是打分的影评人会对于自己的给分做出修正。所以一部影片的最终得分,在场刊举办期间,是会有些许浮动的。


很显然,影评人(媒体)的给分,只能代表影评人的个人口味,并不能代表影片好坏,更无法成为预测影片是否能获奖的元素。或许,在一些毫无争议的影片上,打分和获奖之间可以划上等号。


但是在更多的时候,电影节评委对于奖项的归属,是无法预测的。而更加重要的一点在于,场刊所寻找的媒体和影评人,都是多年来一直参与电影节的那些“熟面孔”。这群人对于影片的评价体系,有着自己审美和标准,相对来说是固定不变的。但是电影节的评审团,每年都在变,标准也每年都在变,无法相提并论。

场刊评分体系如图所示


2013年,《阿黛尔的生活》在戛纳横空出世,3.6分的场刊得分创下了场刊记录。当然,影片最终也是不负众望,拿到了金棕榈。


随后的2014年,锡兰的《冬眠》在场刊上也得到了3.5的高分,影片最后也拿到了金棕榈。


但是在2016年,刷新场刊得分记录,得到了3.7分的《托尼·厄德曼》最终是一无所获。


场刊得分和最终奖项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再此得到了最大的体现。同样一无所获的,还有3.5分的《帕特森》。倒是在场刊上毫无建树的2.4分的《我是布莱克》,出人意料地拿到了金棕榈——有影评人认为,英国脱欧和片中所表达的“民粹主义”,成为了去年戛纳最大的黑马。


场刊最大的特点,就是仗义执言,因为影评人和导演之前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所以给出“差评”也不需要在意“面子问题”。


张曼玉前夫奥利维耶·阿萨亚斯去年参加戛纳的《私人采购员》,就在场刊上得到了两个代表“没法看”的“大叉叉”,该片最后得分2.3分,却拿到了最佳导演奖。实际上,2.3分是一个并不坏的分数,在场刊的历史上,零点几分,一点几分,比比皆是。

场刊内页


总体来说,场刊就是一本在电影节内部发行的刊物,只存在于电影节举办的几天时间里,一半的内容是介绍、评论,服务电影节;另一半的内容则纯粹是广告。


这些广告中,没有好莱坞大片的广告,没有欧洲顶尖文艺片的广告,有的只是那种没有什么机会“走向国际”的影片的广告——在这里,场刊就是一个更加大众化的电影展示自己的平台,是一种宣传手法。


华语电影上场刊,所代表的并不是华语电影的水准的高低,而是宣发费用的多寡。


国内的媒体只关注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却忽视了电影节的电影市场买卖环节,这是一个缺失,因为电影节之所以与颁奖礼不同,就在于它有一个庞大的电影交易市场。欧洲电影、亚洲电影、非洲电影,都在这里买卖、交易。而依托于电影节和场刊这个平台,让更多的电影有机会走出去,让更多的人观赏、了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和“商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