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大导的知天命十年:冯小刚,您甭想退休

2017-12-19 娱乐资本论

作者/姜东瀛


一年多以前,那篇《与冯裤子有关的日子》点爆朋友圈,文章很长,获得10万+的阅读量没费吹灰之力。马东先生梳理出来的冯小刚另类成长史,从友情岁月切入,描述着小刚与王朔的昔日恩怨,与叶京的伤痕和解,夹杂着他曾经独善其身的狡黠油滑,混合着他从前发财立品的人生疯癫,最终铅华中有保留解脱,扫开功名尘土,完成人格修复的残酷心灵蜕变轨迹,马东的细节说的都对。但我视野中的冯小刚,可能有着不同的映像解读,在用二刷的致敬和父母看完《芳华》之后,我发现自己对电影和人生的多年所悟或许受到冯小刚的影响最深,我和马东一样也是八五后,接着他续写一下冯裤子,取一个贯穿他50岁的十年截面做由头。毕竟还有几个月,这位双鱼座老头彻底迈入花甲。


在用二刷的致敬和父母看完《芳华》之后,我发现自己对电影和人生的多年所悟或许受到冯小刚的影响最深,我和马东一样也是八五后,接着他续写一下冯裤子,取一个贯穿他50岁的十年截面做由头。毕竟还有几个月,这位双鱼座老头彻底迈入花甲。



一个导演的生存、生意和作品是三回事,对这些个事儿的处理,冯小刚确属极致样本。干净、纯粹、清澈是他对自己作品真性情的终极渴求,这个初心,如果是他的影迷,只可意会,言传不出,因为找不准恰当的语言形容。

 

在商业和艺术中寻平衡,做折中,求博弈,他能够弯腰下跪作揖行礼,甚至于捏着鼻子用一些交换和妥协完成与产业资本的利益对接、协作捆绑,这之中的苦乐酸甜,难处欢喜,怎么做局怎么码局怎么破局的秘辛,虽不足为外人道,但王中军兄弟在二十年与他的合作进退中,彼此间都给出了最大的成全边际。

 


十年前,小刚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06年末贺岁档的冯小刚留下了到目前为止唯一的古装片,翻拍自《哈姆雷特》的《夜宴》,在票房回报上,让搏命家底儿的王中军兄弟与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项目贷款对赌获得巨大成功,对华谊兄弟的再造之恩居功至伟。冯小刚也因此片,开启了中国电影行业最早期的导演与投资方的票房分账合作模式。

 


但商业上《夜宴》的成功,不能阻挡冯小刚陷入了和张艺谋、陈凯歌一样的艺术滑铁卢陷阱,《夜宴》是继《十面埋伏》《无极》和《满城尽带黄金甲》后,被影评人和观影主力人群最为诟病的公共话题,对冯小刚这个非学院派大师和电影界旗手的艺术声誉形成了巨大口碑效应上的透支。2007年初,王朔归来,接受《萌芽》孙甘露采访时,直言张艺谋的中国式古装大片就像一个干装修的行活儿,而冯小刚的古装,王朔缄口不谈。

 

那段时期,历来敢于质疑影评人鉴赏水准、媒体说话是否公道的冯小刚,对于自己的这个古装,也保持了相当程度的沉默,他在《夜宴》之前,给媒体透风说自己其实在准备《贵族》,这个《贵族》客观上当年肯定是烟雾弹,因为八年后,这个故事才出现在《私人订制》的宋丹丹部分。

 


但是后来,不聊《贵族》了,直接承认自己要挑战古装,并充满信心,当年媒体转述小刚的意思是:张艺谋古装三连击(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创作疆域,他冯小刚亦可以占得一分天下...天下是三分了,陈凯歌掉进去了,冯小刚张艺谋在对莎士比亚、曹禺代表作的电影装修上,也就打个平手。

 

《夜宴》之后的小刚在娱乐版面谨言慎行。2007年,小刚虚岁50,这一年,同岁的王朔回国,携跨界物理学和佛系玄学的《我的千岁寒》还有一本日记结集《致女儿书》成为舆论热点,在凤凰卫视、东方卫视、腾讯、网易、新浪的出镜,面对窦文涛、曹可凡等著名主持人挖坑式的盘问时,王朔有意为之避开了所有和冯小刚有关的新闻点,这对昔日CP这一时期面对媒体的无意识默契,都给对方留足了厚道。

 


但是黑天鹅出现了,打破了厚道的平衡。冯小刚第一部贺岁片中的吃鸡大款叶京导演,带着巨大冲击波粉末登场,老叶不仅有作品,而且成色还很牛,07年,在视频网站的萌发时期,叶京自编自导的《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这部自传体电视剧,就已经自带下载和上传流量了,坊间口碑爆棚,看过的都难以自拔,不愿出戏。叶京重新定义青春怀旧类型剧和北京大院文化,这剧台词和复杂的人物滥情关系也是没谁了。

 

这么说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是佟大为当上男一号早期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有大段戏份的文章、白百何(当时叫白雪)的出道作,更是白百何、陈羽凡的定情之作。这个剧什么都好,但对冯小刚的影射充满了揶揄和嘲讽,北京话赤裸裸来说,就是糟蹋人,踩乎人,恶心人,甚至于欺负人。叶京虽当年直言不讳,敢作敢当,作品也饱含真挚,诚意十足,情节和人物设计超乎寻常的合理,合理到可以看成是《芳华》的电视剧版。

 


但这剧看了很多遍,度过了很多年,生活阅历的积累不断丰富后,逐渐觉得,这是一种对小刚导演来说很过火很不公平的暴击伤害,不管当时的叶京和冯小刚梁子、心结有多深,多大仇多大怨,用艺术公器,点名道姓泄私愤,是无能和软弱的表现,真的跌份儿。

 

反观小刚这边,风度和隐忍更值得钦佩,可能是因为王朔夹在他和叶京当间儿,也可能是对早年辜负叶京有愧,没做任何反击举动,以他当年跺一脚圈内乱颤的大佬地位,以他对媒体报道睚眦必报的混不吝横竖不怕,这种对比反差明显得吓人,他的克制很完美。那个时候的小刚静静地、专注地在我们家那边的辽东乡下,悉心打磨他的第一次翻身作《集结号》。

 


而叶京就好像在宿命的萦绕之中,挣脱不出,心强命不强,也可能是偏执的性格原因,缺乏变通,《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筑就经典,但未曾在主要电视和互联网平台播出过,新周刊虽做过专题,但影响力极其有限。

 

在这之后,叶京也没有像样的作品交出,重拍《过把瘾》,取名为《再过把瘾》,让张罗此事投资的主持人李静及旗下东方风行传媒亏损惨重,该剧我倒是看到了,在网吧;叶京自己的第一部电影《记得少年那首歌》也基本上自娱自乐,这部电影唯一的新闻点就是,他和小刚和解了,小刚为他站台了。

 


《集结号》的转型翻身主要从“上级不靠谱,一个人在战斗”的微观视角刻画国共内战,朝鲜战争。此前韩国导演姜帝圭的《太极旗飘扬》在中国青年人中影响较大,中国导演也没有商业战争片的代表作品,冯小刚的导演技能全面性借此第一次立体展现在中国电影业界前,也得到了电影市场的积极反馈,更为中国电影输出了大器晚成的实力派硬汉张涵予,他塑造的谷子地,是中国影史上最具性格化的军人角色之一。

 

横空出世的张涵予时年43岁,此前除了在冯小刚电影里跑龙套,主演了叶京的《梦开始的地方》《贻笑大方》外,几乎没有表演经历,而只此一役,就迈入表演艺术家行列。对于老哥们儿之间的照顾,小刚其实挺到位的,对于英年早逝的傅彪,小刚给出的机会也是这么回事儿。此后的张涵予一路开挂,从宋江、张良、杨子荣,到《湄公河行动》和《追捕》,影帝拿到手软。

 


过目两遍《芳华》让我特别想到冯小刚在《集结号》里试图表述的呐喊,创作上前后间隔十年,内在的批判情怀却出奇一致。《集结号》和《芳华》都如冯小刚自己所言,实现了对战争中人的意念的反思。更把一个社会里的人心万象,世态炎凉,渺小个体被时代、环境、命运淹没的无奈,去浓缩到野战军营,老兵的荣军疗养院,和省军区文工团的各色人物关系里,在电影极受约束和限制条件的篇幅里,去爆发现实主义表达的冲动张力。

 

这方面举个审讯室场景例子,《集结号》和《芳华》里,张涵予和黄轩都在反抗,张涵予还直接爆国骂粗口砸椅子,小刚导演在解释一个人对别人的证明和对自己的证明里,从来就不会放过“权力的异化”这个批判母题,尤其这种异化叠加在非正常高压政治环境下,对年轻人,对能干者的不自觉迫害,更是让他充满斗志,深刻展示因权力的傲慢粗暴,民族性中集体无意识的劣根对善良的践踏与不珍重,而把美好生命逼向绝处的悲剧,凝聚了他对大组织与个体人性关系经年累月,入木三分的观察,思考与总结。

 


在两年前受邀观看《速度与激情7》时,二十分钟不到,可爱的大导儿就忍不住出来了,他公开在微博发声,说他看不到这类电影的“人心”,这类电影却大卖。他委实很困惑。走心不走心是他常用的口头禅。

 

关于战争场面调度的精致、地道、讲究,《芳华》显然比《集结号》更加从容,六分钟耗资七百万的长镜头纪录片式手摇拍摄,黄轩的复杂走位和情节设置,不需要再去多夸什么了,一点儿毛病也没有,同样一个自卫反击战的命题作文,也许电影界只有冯小刚,能做到。

 


2008年和2011年的冯小刚分别为中国电视相亲节目和日本观光,海南亚龙湾做了一把特殊贡献,这就是,让“非诚勿扰”四个字撬动文旅产业,间接不经意孵化出一个前途不可限量的现象级生活类电视服务节目,也让日本和国内的旅游管理部门表达了感恩之情,顺带发出合作意愿。电影唱戏,旅游搭台,增值效应显著。

 

大导跟王朔厘清昔日微妙关系,重新开始的珠联璧合,玩儿着就把剧本儿做了,玩儿着就把电影在北海道和海南岛拍喽,一样三五亿的票房拿着,好不快哉。关于《非诚勿扰1》,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汪洋同志在公开的会议报道中亦表示自己看过,还很喜欢。小刚这会儿顺风顺水的轻快,也让他“中国最具票房号召力”大导的春光开始乍泄,第一个挑战成功的人和片儿,是姜文儿,是《让子弹飞》。

 


2010年和2013年的冯小刚在严肃历史题材的现实主义创作冲锋上,分裂两重天,《唐山大地震》破七亿,创当年中国电影最高票房纪录。《1942》,不忍卒读。后者是他自认为最费劲心血和最具情怀的电影,为了《1942》的筹备甚至很早就启用了宝贵的政治资源,甚至应承马年春晚导演来偿还世故人情也和这有关。

 

更令他沮丧的可能是,徐峥《泰囧》在和《1942》的正面对决中成为继姜文击败过他后的第二个胜利者,并远远地把他挑落,元气已伤的大导唏嘘地在微博上表示:恭喜徐峥赢了。那一刻,大导苍老了,式微了,落寞了。他更着急的是,中军中磊为了他的电影梦想,赔了个上亿,一句没说,怎么弄,这个事儿,万箭穿心。

 


小刚和王朔关系正常化后的第六个年头,老哥俩都56岁了,约等于中老年,吭哧吭哧攒出个
“甲方乙方2014”即《私人订制》,都很兴奋,憋着给中军中磊把钱找补上的劲儿,就这么用力过猛地说拍就拍了。


大导向观众放话了,你们丫若是笑不抽,算我输。然后,上了创业板5年的华谊兄弟也不知道哪根儿筋搭错了,把首映礼办成了基金经理和资本市场分析师的吐槽大会,一帮对电影和喜剧不太懂的金融才俊们,顿时先当上了KOL,散布社交媒体的恶评炸裂如潮,这把,钱是替两位王老板补的差不多了,但是不痛快比当年的《夜宴》更是让大导悲愤交加,他发出了那个著名的“冯七条微博檄文”。



抛开情绪宣泄,剩下的就是好汉重提当年勇,小刚原话是这样儿的:“《一声叹息》,我突破了婚外恋题材禁区;《天下无贼》,我突破了贼不能当角儿的禁区;《一九四二》,我突破了对民族历史的惯性解读;《私人订制》,我突破了对权力的讽刺。我尽了一个导演对中国电影的责任,无论创作还是市场。自视甚高的评论员们,我如果是个笑话,你们又是什么?”

 

小刚怒的根源,在于他很怀念的1997年。那时候,说他小品大串联,作品没人物,廉价甩包袱的影评人和媒体,是不懂什么叫贺岁片的,但观众用钱投票了,让他从此之后有电影拍了,他可以不怪他们。但2014年,他接受不了,他觉得所有的不同意见没有新意,并带着人云亦云的挑衅,他不惜“得罪这帮小丫挺的,也永远跟他们丫的势不两立”。

 

“真痛快,过瘾。拉开窗帘被阳光晃了眼,天怎么那么蓝,看出去老远”,这段收尾的中国有嘻哈式的韵脚,让冯小刚第一次在公众面前,明确地宣示了自己的艺术主张。2014年10月,他受邀参加了没请赵本山的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新闻联播的镜头里,完整清晰地播放了总书记和他交谈的画面,还有一丢丢画外音,我听到的版本是,总书记问他未来作品有什么打算,他来个“准备拍朝鲜战场题材”吧啦吧啦吧啦,后面声音消没了。他大概没告诉总书记的是,他要做演员了。

 


演而优则导,一个京城老炮让他演得收放自如,张弛有度。小刚深入人心的老炮形象,让我第一次觉得《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那个冯裤子唯唯诺诺和蝇营狗苟的下贱模样,根本不成立。大导轻轻松松拿下金马影帝,外加成就管虎导演的职业巅峰,票房差一点儿九个亿,这个逆天的成绩,又让演艺界目瞪口呆。

 

《我不是潘金莲》开始,大导的灵魂宣布自由了,他在非诚勿扰里设计过一句台词“想不干嘛,就不干嘛”,而今就拍让自己痛快的,并且领投主控,省心多了,以前把青春芳华献给钱串子电影,老了立个东阳美拉的山头拍点自己想拍的,送给范冰冰一个迈入艺术家行列的礼物,这事儿比有意思更有意义。至于和万达院线和王思聪的几句你来我往,权且就当上流社会的互相问候好了。

 


这十年,大导在《我看你有戏》《笑傲江湖》,亦或是有嘻哈决赛的评委嘉宾通告中,应该是挣了很多很多的钱,上过的几期《锵锵三人行》以及许知远的一期《十三邀》,也应该是说了很多很多心里的话,冯小刚那修订增补的第二本自传《不省心》(第一本是他四十几岁写的《我把青春献给你》),也是把自己插科打诨地自我解构了一番。


冯导的电影对文学的转化,也是一大文化贡献。


没有冯导,刘震云不会这么让人耳熟能详,没有冯导,刘恒、严歌苓、张翎的东西不会改成接受度这么高的地气电影,以严歌苓为例,不管是《金陵十三钗》还是《归来》,张艺谋的改编,真算不上大众审美意义上的成功。

 

《芳华》是冯小刚的一个转折,是老头子向青春迟到了几十年的告别,关于“青春是不完美的”永恒题目,我看到了冯小刚有别于其他人的独特表述,这些人包括但不限于搞音乐的朴树、高晓松,画漫画的井上雄彦,拍电视剧的叶京,以及电影同行姜文,九把刀。

 


当然,我更要说,一个中老年迈向老年的艺术人生之路换挡如此平稳,一个中国最牛的自学成才导演回归工匠精神面对自己的创作暮年,本身就足够令人肃然起敬。冯小刚在中国电影的历史地位,是浓墨重彩的,是引领风气之先的,在创新和对不同格调的尝试上,冯小刚和张艺谋的艺术抱负,审美勇气,是旗鼓相当的。

 

在此之前,冯导多个场合慨叹自己的电影生命已快到站,要抢时间拍,也表达了厌倦拍电影的心声,想及早完成和两位王老板的合约,去洛杉矶退休,隐居,画画。但是,看《芳华》哭一鼻子的人们,可能不会轻易答应,冯导平民化的电影创作观给了他们至少两代人走进电影院的力量,远了说起来,冯导要跟黑泽明同志学习,近了则要跟谢晋谢老学习,活到老,拍到老,斯皮尔伯格不退休,张艺谋不退休,您就甭想退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