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評論│民粹與對立:司改的兩顆腫瘤

2017-02-19 聯合報社論 U台报报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將於20日進行第二階段分組討論,由蔡英文總統親任召集人,不僅高舉「讓司法回歸人民的司法」的大旗,更引進過半「非法律人」為司改委員。 圖/取自總統府網站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分組會議明天登場。不同於前幾次司改,這次蔡英文總統親任召集人,高舉「讓司法回歸人民的司法」的大旗,更引進過半「非法律人」為司改委員。然而,在看似關照人民期待的表相背後,蔡式司改放任「民粹」與「對立」兩大腫瘤擴散,令人擔心。

 

不可否認,人民對於司法陋習與積弊存在不滿,也期待新政府拿出新的氣象。因此,蔡英文以「司法改革」回應人民對她的支持,也是理所當然。問題在,蔡總統必須真正理解民眾的期待,且洞悉司法體制內部的痼疾,才能有效對症下藥。但目前的隱憂,主政者似乎只有一廂情願的直線式思考,對實際問題卻缺乏研究及辯證思考,也因而引發民粹和對立兩大癥結。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最近批評,蔡英文宣示「要回歸屬於人民的司法」,根本是方向錯誤。他認為,司法改革的唯一目的,是在彰顯正義;而正義是不偏不倚的,絕不是「人民的」。此一說法,直擊蔡式司改的第一項錯誤:搞民粹。

 

施明德說,「人民的司法」就是「民粹的司法」,實一針見血。畢竟現代民主國家講究權力分立,司法絕不應為了迎合人民而變成「人民的」;否則,權力的分立、制衡、中立將蕩然無存。再落到司法實務面觀察,人民對司法的不滿,多半是因為不滿法官對某些特定個案的偏頗判決,偏離了正義。至於何謂正義,是鄉民公認的真理?還是經過事證檢驗、理性辯證得出的法則?判決不符社會對正義的期待,究竟是法官或是立法的問題?這些基本問題,蔡英文可曾層層思索?

 

我們先舉一例。三年多前承審林益世涉貪案一審的三名法官,由於其判決被外界認為「輕判」,許多民眾即直接將判決結果與「升官」、「政治介入」等掛鉤。也因此,迫使法官大動作自請「移送評鑑」,以求平息爭議。

 

有意思的是,當時三名法官之一的林孟皇如今已是高等法院法官,因獲最多推薦票,也將參與這次司改分組會議。林孟皇因為受到同儕信任,今天才能代表法曹發聲;但回顧在林益世案中,人民對於法官的評價輕易就受到個案左右,這是法官的問題,還是社會問題?若不釐清因果,就要輕率搞「人民的司法」,法律的天平要由誰決定輕重?

 

進一步言,人民對於司法或法官的評價之所以流於浮躁,除了推給法官或歸咎媒體,試問,諸多喜歡「帶風向」、好作驚人之語的司改菁英又豈能卸責?而如今,其中許多人竟成為這次司改的要角,施明德若知幕後操作,能不嚇出一身冷汗?

 

蔡政府司法改革進行迄今,最受各界質疑的,就是與蔡英文「交好」的特定司改團體幾乎主導了整個過程。最新的事例是,在司改分組會議中又大舉囊括律師代表名額,也因此遭質疑「搞黑箱」、獨厚特定團體。正因為旗幟鮮明的司改團體壟斷了大半名額與發動,連帶使得「對立」問題成為司改的另一顆危險腫瘤。

 

去年八月,蔡英文不惜冒著「違憲」風險提名許宗力等為大法官,司法實務界即傳出這是「友蔡」法律人大舉入侵司法體系的聲音。隨著司法院及司改會人事的底定,這樣的質疑也愈發坐實。也難怪有法官砲轟,司改委員名單是黑箱,司法院長又一味迎合特定團體,司法院的政策方向還不清楚嗎?

 

美國總統川普的「禁旅令」一再遭各地聯邦法院否決,這正是司法獨立、無畏權勢的表現,也是一個國家維護法治和追求正義的必要力量。反觀蔡英文標榜的司法改革,不僅以行政權強暴司法權,更是挾著少數法界「近親」或「心腹」,意圖顛覆既有的司法體系,難以讓人相信這能獲致公平正當的改革。蔡英文要讓人民相信其改革,恐怕得先割除其「民粹」與「對立」這兩大腫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