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觀察│葉倫一槌定音 Fed將加速升息

2017-03-05 經濟日報社論 U台报报

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相關發言,顯示FED幾乎確定會在十五日宣布升息。 (路透)

 

過去一周來美國聯準會(Fed)成功地導演一齣加速升息戲碼。先由三位地區性聯邦準備銀行總裁(部分有投票權)先後提出「鷹派」談話,明示、暗示3月15日升息的可能性,使市場對3月升息的預期機率出現「三級跳」,由30%、52%到80%以上,3日主席葉倫在演說中一槌定音,表示升息「可能適當」,還暗示今年升息的幅度可能比之前計劃的三次更多。

 

葉倫指出,Fed已經「事實上」達成最大就業的目標,而通膨也正向2%的目標上升中;「經濟展望將進一步溫和成長,令人振奮,尤其是海外的風險也已下降一些」,歐洲、日本及中國經濟看起來都表現得更好。她還強調,「我們了解如果等待過久,未來須加快趕進度,可能攪亂金融市場,並將經濟推入衰退」,因此Fed的升息步伐絕不會落在經濟情勢之後。

 

從客觀條件來看,目前美國與國外經濟情勢,以及金融市場的表現,都為3月升息提供有利的條件。近月來美國不僅經濟數據堅實,且消費者與企業信心都增強,原因包括就業增加所蓄積的動能終於噴出,以及川普將推動成長政策所激發的信心。經濟已達到充分就業,加上元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比去年上升2.3%,更使決策官員對通膨達成2%目標更具信心,顯示美國經濟不僅僅是持續復甦,而且更進入全能運轉階段。

 

不僅美國,中國官方及民間指標都顯示中國經濟今年來表現強勁,官方與民間公布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及企業經營狀況指數等,都達到近三年來的高點,基礎建設支出及出口表現優於預估,都使短期經濟展望良好。歐洲雖面臨政治風險,但經濟數據也意外強勁,顯示復甦的基礎逐漸穩固。亞洲新興經濟體製造業及貿易也出現明顯復甦信號,台灣、香港、新加坡等出口導向經濟體去年第4季成長率都上升,2017年預估成長率也上修。全球製造業PMI今年初也升到三年來高點。再加上美股飆漲,帶動全球股市走高,皆為Fed加速提供一臂之力,也消除不少後顧之憂。

 

Fed主觀上也高度期望能加速升息。原因之一,是希望本身能重新展現出有能力且有意願領導市場(lead the curve),而不是接受市場的領導(behindthe curve)。金融海嘯後,Fed在做決策時一直高度依賴短期數據,還要考慮金融市場反應,使Fed持續被經濟數據、市場動盪及國外因素所綁架。不但未能領導市場,反而養成隨短期變化起舞的習性。現在終於讓Fed有機會在考慮貨幣政策時,逐漸由戰術角度轉向戰略思維,Fed豈能放過?

 

再者,Fed之前採取的零利率及量化寬鬆(QE)等非傳統貨幣政策,嚴重癱瘓貨幣政策與經濟活動之間的連繫,而「貨幣政策正常化」也是近年來Fed內部的自我期許,然而在執行上卻因為客觀條件不足與主觀意願不夠,而始終瞻前顧後,裹足不前,導致「正常化」的進度嚴重落後,現在當然要加快腳步。

 

其實還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川普勝選且共和黨主導國會,使川普在一年內有機會任命五名Fed理事(總共七名),還包括主席與兩位副主席。同時還可能通過法案以變更Fed的決策流程,採用「以法則代替權衡」的模式來決定利率變動。Fed現任決策官員面對任期壓力,即便加速升息也深感時不我予。

 

加速升息只是「貨幣政策正常化」的一部分,更重要是之前實施QE所釋出的鉅額流動性將如何「退場」。現任Fed決策官員大多曾參與QE的規劃與落實,尤其葉倫更是靈魂人物。因此如果她確定明年初離職,應有責任為「退場」訂出穩妥的計畫,甚至逕行啟動。

 

展望未來十個月,Fed落實升息3碼的計畫已成定局,甚至4碼也非常可能。在決策模式上將不再墨守「全看短期數據」的窠臼,而將更重視對中期經濟的預估,漸進式地推動貨幣正常化。不僅是提高利率,還包括QE退場。各國決策當局、金融市場與企業界在決策時,也須因應此一新情勢,不能再指望Fed為最終的護盤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