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觀察│歐崩危機暫解 全球鬆口氣

2017-04-25 經濟日報社論 U台报报

    聯合報系資料圖


法國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確定將由中間派「前進黨」候選人馬克宏,與極右派「國家陣線」候選人雷朋於5月7日進行一場「馬雷對決」,而選前、選後的民調都顯示決戰將是馬六、雷四之局。此一結果對全球經濟的最大意義,就是使歐元區、甚至歐盟崩解的風險大幅降低,國際金融市場也做出正面回應。

 

今年歐洲先後有荷蘭、法國及德國選舉,對全球的最大威脅在於民粹主義高漲之際,歐元區與歐盟的存續因而面臨危機。3月中荷蘭國會選舉中「反歐」派並未得勢,現在法國又由「擁歐」派勝出,真可謂「萬鈞民粹浪潮湧,歐舟已過兩重山」。展望9月的德國選舉,縱使梅克爾無法四連霸,而由社民黨的舒茲勝出,但舒茲曾任歐洲議會議長,比梅克爾更「擁歐」,「歐崩」警報至少暫時可以解除。

 

觀察這次法國大選的進程,其實是一齣傳統政治勢力競相倒台的連續劇。中間派馬克宏既無任何傳統政黨支持,又從無選戰經驗,現在卻在第一輪投票中掄元,且最終當選總統的呼聲極高;唯一的例外是雷朋,但她一直是舊勢力的宿敵。

 

傳統主流政黨垮台,主因是法國民眾對經濟已從失望到絕望。金融海嘯迄今近十年,但法國仍未恢復元氣。法國失業率原本只比德國略高,但今天德國僅4%,法國仍滯留在10%上下,青年失業率更達25%;人均國內生產毛額原本與德國相當,但現在已比德國低17%;勞動成本偏高不僅壓低法國競爭力,也侵蝕長期就業機會。十年來中間偏右與中間偏左的主流政黨相繼執政,都因怠於改革,經濟長期陷入低迷。民眾對傳統政黨的怨懟日深,也為代表反對勢力的雷朋及象徵改革希望的馬克宏造就出崛起的時勢。

 

39歲的馬克宏能夠首次出馬即一戰成功,並非只靠年輕英俊。馬克宏畢業於國家行政學院,這是法國培養政治人物、政府官僚及產業菁英的搖籃;他曾一度擔任歐蘭德政府的經濟部長,終因改革理念與社會黨舊勢力相牴觸而去職,並另組「前進黨」。


馬克宏能夠勝出,不僅僅是他個人的驚人成就,更是法國學術界、金融界及媒體的一次「加冕」成功。這些改革派包括著名經濟學家皮薩尼費里,201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提霍勒等,他們最擔心的是雷朋會當選,於是力拱形象清新、絕對「擁歐」,且能夠落實經濟改革的馬克宏。

 

馬克宏自稱中間派,針對六大議題的政見也是執兩用中。財政上主張政府裁員12萬人,溫和減少政府支出600億歐元,但同時期也實施500億歐元的經濟擴張、減稅及擴大福利計畫。


對於歐洲,他主張歐盟各國應加強財政、環保等方面的合作;他既歡迎需要保護的難民,但也主張將其他尋求庇護者立即遣返;他主張維持每周35小時工時,但對加班及勞資談判給予彈性;他支持自由貿易及全球化,也主張增加國防及警力支出以反制恐攻。

 

馬克宏是技術官僚出身,以「問題解決者」自我定位。各界對他主要的憂慮是他所領導的「前進黨」不大可能在6月的國會選舉中過半,影響改革政策的落實;其次是溫和的改革主張,能否挽救法國經濟的沉痾。這也正是他所面臨的重大挑戰。

 

在這次大選中雷朋的聲勢在國家主義抬頭下,也更見高漲,但在第一輪投票中氣勢受挫,又乏他黨奧援,在最終選舉中勝出的機率更低。但她畢竟拿到700萬選票,充分顯示出法國勞工階層的憤怒。雷朋雖敗,民粹不死;法國未來五年在經濟上如果仍無起色,雷朋當然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國際金融市場也因為選舉結果而鬆了口氣。這原本就是市場預期的最可能結果,市場反應相對淡定,歐元、歐股及歐債都穩中透堅;這是由於「歐崩」風險暫時解除,原有的避險部位釋出所致。行情雖有一日,但要重振法國經濟則絕非一日之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