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關注|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 碧血黃花 浩氣長存

2017-11-21 樊德平 U台说

大陸許多自然勝景、歷史文物,不僅展現出人文和景觀特色,同時也展現與台灣的歷史淵源,它們因而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這些交流基地,讓兩岸民眾共同飽覽秀美山川文物的同時,更自然連接了雙方的文化情感和心靈契合。

紀功坊建築,融歐洲、美洲、埃及風格於一體。

 

1911年10月,辛亥武昌革命成功,推翻滿清,建立民國。在此役之前,反清革命歷經十次失敗,其中,又以1911年4月27日(清宣統三年3月29日)的廣州起義,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位於廣州越秀區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銘刻下了這一段沉痛歷史,成為兩岸民眾來羊城必訪之地。

 

黃花崗原名紅花崗,起義失敗後,中國同盟會會員潘達微冒死收斂七十二具烈士遺骸,認為「黃花」更符合烈士們的精神與氣質,於是改地名為黃花崗;更以「諮議局前錄,黃花崗上黨人碑」為題,將安葬烈士情況刊登在報紙上。此後,「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名在海內外傳揚開來,「黃花崗起義」也永垂青史。

「締造民國七十二烈士紀功坊」12個篆字,由章炳麟題書。

 

當時因為還是清朝統治,七十二具烈士遺骸只能匆忙下葬,立一塊小石碑;直到民國成立後,1919年,時任參議院議長的林森,向海內外國民黨支部及黨員募款修建墓園,至1921年,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紀功坊、自由女神像、默池、默橋等主要建築才告落成。

 

該座墓園由林森等革命元老及社會各界人士組織設計,並集全球華人捐資而成,建築風格充分展現清末民初中西文化交融的特徵;整體造型在設計巧手下大幅簡化,營造出簡樸莊重、莊嚴肅穆的氛圍。

由國民黨安南黨部捐資獻造的青龍華表

 

牌坊後是一條長達230米的墓道,在1930到1936年間建設而成,是通往烈士墓的必經之路。中段上的默池,橋面刻意鋪砌齒狀鑿石,人們經過時,會自然低頭慢走,營造出低頭默哀的氣氛。橋下兩旁各有一棵由林森和時任眾議院議長吳景濂的手植樹。

 

墓園主體「七十二烈士之墓」,是採中國傳統式樣的方上型墓塚,也參照了世界陵墓的典型代表埃及金字塔型態設計,為四面有坡的方錐形,上方搭建一座自由鐘墓亭,與西方教堂的華蓋異曲同工,象徵為烈士的光榮加冕。墓亭內設有方尖碑墓碑碣,上書「七十二烈士之墓」,為烈士方聲洞的哥哥、滇軍師長方聲濤手書。

 

緊挨著烈士墓後方的「締造民國七十二烈士紀功坊」,更是融歐洲、美洲、埃及建築美學風格於一體。這是一座由花崗岩和連州青石疊砌而成的西式凱旋門式樣牌坊,主要由底部的三門洞牌坊和其上的仿金字塔型疊石所組成,牌坊牆面上為孫中山親筆題贈的「浩氣長存」;平面主體為長方形,中間向前延伸出門廳一間,門廳兩邊各立兩柱,一是簡潔的正方形柱,一是仿西方的愛奧尼柱式。

 

其頂部疊石前後各72塊,四面共刻有180個海內外捐資的團體或個人名稱;塔頂屹立一座帶有中國女性氣質的自由女神像,表現先烈為自由而奮鬥的精神。疊石上還各有一對歐式花環圓石柱和一對中國石獅,其中,石柱的上段被斬斷,寓意犧牲的烈士如國之棟梁折損。此外,仔細觀察裝飾元素,還可見巴洛克式的山花,雕刻著中式的寶瓶菊花和南方典型的木棉花枝;另外,還有蝙蝠、麒麟、夔龍紋等與西方元素並陳。


潘達微 冒死收葬烈士遺骸

 

正門大牌坊,上有孫中山手書「浩氣長存」。

 

當年黃花崗起義,幾乎被斷定是一場註定失敗的行動,但「一是已從海外募集大量資金和籌畫很久,二是為了喚醒民心,認清滿清政府的腐敗,所以(烈士)行動前都抱著必死決心。」黃花崗公園副主任鍾朗峰說。烈士林覺民那篇慷慨激昂的「與妻訣別書」,便是他在赴義前三天所撰,「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字字句句,牽動人心。

潘達微之墓

 

1911年4月27日(清宣統三年三月廿九日)下午5時30分,黃花崗起義爆發,領導人黃興親領100餘人攻進兩廣總督署,並放火焚燒,但總督張鳴岐早已逃走,起義者而後在廣州城內展開激戰,最終寡不敵眾,經一晝夜宣告失敗。

 

這原是中國同盟會歷來組織規模最大的一次起義,由孫中山1910年3月在馬來半島的檳榔嶼,召集趙聲、黃興、胡漢民、鄧澤如等同盟會重要骨幹舉行秘密會議,選定在廣州發動第十次革命,計畫將1千多名敢死隊員兵分十路。但由於部分款項、彈藥未到,且突發溫生才刺殺廣州將軍孚琦一事,引起清政府戒備,新軍也被繳械,起義日期一再推遲,各部行動難以協調一致,最終三.二九行動僅黃興一路孤軍奮戰。

 

起義失敗後,黃興負傷撤回香港,方聲洞、林文、黃鶴鳴等犧牲於戰場,喻培倫、李德山、林覺民等在刑場就義,這些烈士遺骸都被拋棄在諮議局前的空地上,礙於當時情勢,沒有家屬敢前往認領﹔最後由潘達微以「平民報」記者身分,冒死前往收葬。

 

1918到1934年間,國民黨嚴查核實參與該役烈士名單,確認此役死難烈士為86人,先後在七十二烈士墓周圍豎立五塊石碑,記錄整個核查經過。

 

其中,位於紀功坊後方的石碑,是目前廣州最大的一塊連州青石碑,高3.92米、寬1.82米,也是最後豎立的石碑。正面為國民黨元老鄒魯所撰的「廣州辛亥三月二十九日革命記」,背面為86位烈士就義表,載明姓名、籍貫、年齡和就義情況。但是,由於當年為了保密,很多人用了假名,所以仍有許多人至今難以查考真實身分。


 ▼

南墓道碑林 喚起後人無限追思

 

中國空軍之父楊仙逸之墓

 

黃花崗公園除烈士墓外,還有一批革命志士的附葬墓,如陸軍上將鄧仲元、中國第一位飛機製造家和飛行家馮如、「中國空軍之父」楊仙逸、革命先烈史堅如及飛行員葉少毅等,大多集中在烈士墓北側。對建成墓園功不可沒的潘達微,也在1951年移葬於此。

 

孫中山1924年在廣州期間,大本營軍政部部長程潛與廣東省省長廖仲愷曾共同出示布告,保護黃花崗墓園;當時廣州市市長孫科,隨即發布訓令,禁止在墓園周界內附葬,以崇先烈。但之後,孫中山特准辛亥革命以後的死難烈士如鄧仲元等,可在此附葬;因此繼鄧仲元後,又有數十人附葬於此。如今,在園內有名有姓的墓塚有40餘座。

喻培倫衣冠塚

 

其中,鄧仲元之墓,是黃花崗公園內最規模最大的一座,占地面積3600平方米,有墓道門樓、銅像、樂台、八角亭、墓塚和墓表,其墓碣為孫中山親筆題書。鄧仲元1922年3月21日傍晚,在廣九火車站遭暗殺,車站原址豎立一尊紀念他的戎裝銅像,也已遷移過來。

 

除大批附葬墓,南墓道上還有一列「碑林」,豎立著12座獻自不同團體與個人的碑刻,分別刻有「崇拜英雄」、「此心此志」、「碧血黃花」、「精神不死」、「自由之魂」、「雖死猶生」等字樣,走在其間,讓人生出無限崇敬和哀挽之情。

 

碑林的一端立有「喻大將軍墓表」,也是喻培倫的衣冠塚所在。喻培倫在黃花崗起義後被捕就義,1912年被南京政府追贈為「大將軍」。在該墓表北側,聳立著兩支3米高的連州青石青龍華表,是1926年3月,由國民黨安南黨部捐資獻造;以翻江倒海的青龍形象,表達對七十二烈士的尊崇之意。

七十二烈士墓及紀功坊,是整座墓園的最高建築。

 

黃花崗墓園集中了孫中山、黃興、章炳麟、胡漢民、林森、廖仲愷、鄒魯、汪兆銘、方聲濤等人的撰文、題書碑刻,可說是中國近代史上,人文歷史積澱最深厚的烈士墓園。

 

孫中山在「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中,評價該役「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載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黃花崗公園副主任鍾朗峰說:「黃花崗之後,才真正提起國人決心推翻滿清,烈士犧牲的消息也震動海外。」因此,這場行動雖然失敗,卻也對武昌革命成功,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


 

329紀念活動 兩岸追悼烈士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作為辛亥革命時期的著名紀念地,也是廣州作為中國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見證。黃花崗公園副主任鍾朗峰表示,目前他們仍持續面向全球徵集該時代的文物,並籌建七十二烈士事蹟展覽館,計畫占地2000平方米,明年即將動工。

 

「國民黨在廣州的軌跡很多,以我們為中心,周圍還有大元帥府、中山紀念堂、黃埔軍校、辛亥革命紀念館等,這就串起一個完整且深度的參訪路線。」鍾朗峰說,因此,這裡對於台灣人民、特別是國民黨人士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歷年來,他們先後接待台灣政要如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吳伯雄,及江丙坤、蔣孝嚴、郁慕明等。

 

每年3月29日,黃花崗公園都會組織大型的烈士紀念活動,邀請台灣嘉賓共同參與;依托著這條情感紐帶,兩岸民眾共同追悼這些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志士。

 

鍾朗峰介紹,自2015年起,黃花崗公園在每年11月中下旬舉辦黃花文化節。這時菊花漫漫,秋意甚濃,讓遊客以墓園為平台,緬懷革命烈士事蹟;期間也結合中華傳統文化,展開詩詞書畫等相關鑑賞和互動活動。未來也希望擴大兩岸交流,把影響力擴散開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