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觀察|迎戰產業變局 四招突圍

2017-11-21 經濟日報社論 U台说

面對高度動態的產業競爭環境,台灣企業須有勇於創造新市場的藍海策略與企圖心。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十多年來,眼見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在各產業領域快速崛起,台灣企業不免有「生不逢時」的感嘆(以製造業為甚),一來是成本競爭拚不過新興國家的競爭者,二來是產品差異化層面又贏不了已開發國家企業。不少學者專家將這種尷尬處境,歸因於中國崛起與台灣處理兩岸經貿關係的步伐遲緩、策略失當。

 

誠然,中國傾一國之力發展各項重點產業與其市場龐大的磁吸力,確實對產業秩序造成破壞或觸發質變。畢竟,1990年代資通訊(ICT)革命後,生產知識的獲取成本大減,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國家更容易跨越生產技術門檻,並憑著人力豐沛、資源雄厚、位置毗鄰等利基,跳級參與全球價值鏈,打破過往按部就班的雁行模式。再加上伴隨ICT革命而來的產品與產業生命周期大為縮短、涇渭分明的產業界線日趨模糊等現象,也讓產業營運常態由安定轉為變動。

 

於是,相對較靜態、有序的產業環境逐漸消逝,講究快速與彈性反應、亂中有序的高度動態時代應運而生。值此之際,產業發展習於雁行模式,且擅長「做好一件事」(即提升生產效率與壓低成本)的台灣,自然跟不上變遷的隊伍,甚至在競爭中處於被動的挨打位置。

 

那麼,台灣要如何擺脫這等劣勢?其實,Google前執行長布朗(S.  Brown)、史丹福大學教授艾森豪特(K.  Eisenhardt)合著的暢銷書《邊緣競爭》(Competing  on the Edge)便曾針對ICT革命後的兩大市場特色──時刻變化、前景難料形成帶有秩序又充滿不確定的競爭環境,提出了新戰略思維。也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再僅是透過「管理」提高效率與生產力,更關鍵的是能夠「管理不確定性」。同時,要藉由變革不斷創造出企業競爭優勢及開啟新的變局,迫使其他市場參與者回應或跟隨,進而將市場邊界持續地向外擴張,而主導變局的企業也較易成為市場霸主。

 

更具體地說,企業要在當前競爭激烈與快速變遷的商業環境中打勝仗,必須依循四大心法:首先,變革雖重要,卻不能天馬行空或盲目為之。企業必須透過扎根現在,確保從既有產品中獲得最大收益的方式,累積足夠資源,盡力開發與多方延伸產品的應用層面,將觸角擴展到能帶來更多獲利的新市場。就像中國白色家電製造商海爾(Haier)神來一筆地為洗衣機附加沖洗蔬果功能,成功吸引廣大農村居民目光並激起買氣,即是一例。

 

其次,揚棄做好一件事就好的觀念。許多企業領導人以為將現有的核心競爭力做好、做優、做強,就能保持優勢。殊不知,在現今的商業環境下,既有優勢往往只能短暫維持,無法長久。

 

第三,建構起多樣、即時、非簡單一般化的策略組合,才能在當前機遇與限制皆詭譎多變的商業環境,適當地採用半自動方式調整企業營運目標與計畫,避免因資源配置過度集中而缺乏因應變化的彈性,亦讓企業能多面向地從渾沌中感受可能變革。就像蘋果公司在數位串流還未成為風潮前,就透過@me將觸角延伸到雲端服務,進而催生了iCloud。

 

第四,不被「效率」綁架。在企業創新的過程中,頻繁變換方法、更改運作模式、調整組織架構可能犧牲不少營運效率,但為了激發全新創意及爾後的價值提升,確實有必要忍受短痛。

 

要言之,面對如今高度動態的產業競爭環境,且供給大於需求的市場樣態,台灣企業必須有超越一般市場競爭,晉升至勇於創造新市場的藍海策略與企圖心,才能取得產業競逐的發球權。反之,若企業仍緊抱著反映過去軌跡的內部資訊(如財務報表)且輕忽外在環境的變遷(類如平台經濟趨勢),誤以為能靠往昔的競爭力生存,恐怕未來只能不斷感嘆舊時榮光不再,後悔莫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