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觀察|適才適所 遴選理想央行總裁

2018-01-07 經濟日報社論 U台说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任期到今年2月25日,儘管外界慰留聲音不斷,彭淮南仍堅持做到任期屆滿,不再留戀。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記者胡經周/攝影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將在今年2月任期屆滿,在其多次表達堅決卸任之下,蔡總統正在物色接任人選;各方也都做出建議而有所討論,希望在極可能是動盪不安的今年,可以有一位最適當的人選來接任這個關鍵職務,為台灣經濟的穩定發展接續把舵。

 

誠然,各方對彭總裁20年來的表現,都是讚譽有加。今年「全球金融雜誌」頒給他14A卓越績效時,對他所下的評語是:「維持一個寬鬆的貨幣政策姿態來促進經濟成長;擴張出口讓台灣生產從2015年的成長率0.7%提高到2016年的1.5%;失業率從2016年4月的4%下降到2017年4月的3.8%;外匯存底上升到創紀錄的4,400億美元;新台幣維持強勁的基本面,並持續超越其競爭者;通膨率維持為亞洲最低者之一。」看來,彭總裁的確已經圓滿完成任務,可以無憾引退了。

 

在如此出色的表現之下,即使只是希望能「蕭規曹隨」,對任何繼任者而言都已是相當嚴苛的挑戰,更何況面對可能更複雜、困難的變局,各方對新任總裁的高度期待和要求,都可能高到「理想」候選人難以出現的狀況。而這可能也是迄今為止,國內沒有能像美國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克將卸任前,各方早已預期葉倫將接任一樣,迅速產生一位「眾望所歸」後繼人選的情況,也才會讓蔡總統一直停留在「蒐集選項」的階段;想必簡單如「能抗壓,好溝通」特質,其實是相當困難的。

 

台灣財經學界的重量級學者殷乃平,日前回應媒體時,列舉了這個人選必須具備的能力包括:正確且有效率地運用貨幣政策、須具備高度抗拒外界各種壓力、決策上不能人云亦云、能抵抗政治壓力、要對台灣經濟有深刻了解。政大教授朱浩民則認為,依重要性應具銀行經驗、學者出身、具備政府行政資歷。有金融界人士更認為,在國際金融情勢變化多端下,最好具有國際金融組織經驗;另有金融界主管認為,央行總裁需24小時關注國際金融情勢,年紀和身體健康也應是考量重點。

 

上述條件林林總總10多個,大部分是明顯而合理的要求,但亦有乍看下值得商榷者,例如要求「學者出身」;其實是希望在具有專業之外,還要有擇善固執的勇氣、以充分的獨立性來抗壓,而學者出身者一般比較具有此種特質。但「學者出身」到底是「維持獨立性」的「充分條件」或者「必要條件」,各方可能有不同看法。美國近幾任聯準會主席,包括葉倫、柏南克、葛林斯班、伏爾克,都是望重四方的經濟學家,也都在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擔任要職,基本上都符合這個要求。但是被川普總統提名、即將出任聯準會主席的鮑爾,卻是業界出身,但擁有聯準會理事身分,顯然美國並沒有將「出身學界」列為絕對必要條件,但一定要對美國經濟充分了解。回過來看,彭總裁也並非學界出身,但在央行的長期歷練,加上個人特質,也能成為難以尋覓繼任人選的總裁,可見「出身學界」可以是一個理想,但不必然須成為一個要件。

 

在目前中央銀行15位理事中,大概有六位為學界出身,其中僅有三位是真正以央行業務最相關的總體、貨幣為研究專業者;易言之,在15位理事討論業務時,只有五分之一的理事是對議題具有真正深厚學養者,這對央行決策形成了某種程度的風險,而且也可能限制了卓越總體貨幣學者出線,成為接任總裁良好人選的潛在機會。

 

無論如何,大概不存在一套理想總裁人選的絕對公式;但若能學習蔣經國幫中鋼尋找明主時,各方踴躍推薦,蔣氏亦多方探詢、客觀選擇了適才適所的趙耀東,終能啟動中鋼數十年的輝煌基業的作法,應該就沒有問題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