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評論│從川金會看兩岸:做槓桿,不要當棋子

2018-03-11 聯合報社論 U台说

「棄核」成為川金五月會談的最大公約數。 美聯社

 

在南韓總統文在寅的穿針引線下,美國總統川普同意在今年五月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會面,促成史上首次美朝兩國領導人會面。稍早在平昌奧運時,美國副總統潘斯與金正恩胞妹金與正彼此冷眼以對,當時外界都認為文在寅只是遊走美朝之間的跳梁小丑,南韓的民意也不認同,認為他落入北韓的笑臉陷阱。但在南韓信使外交的催化下,竟然瞬間翻轉東北亞局勢,文在寅的支持度也大幅翻升逾七成。

 

南韓以平昌奧運搭建平台,促成美朝的第一類接觸;此外,這次川金會談能一拍即合,當然還有北韓與美國各自的政治盤算。對北韓來說,由於聯合國有史以來最強悍的經濟制裁,加上中國大陸的積極配合,已讓北韓經濟受到莫大的衝擊。內外夾擊的形勢,讓金正恩不得不拋出對話、和解的橄欖枝,以化解排山倒海而來的壓力,至少要以時間換取空間。

 

對美國而言,先前對北韓一系列的文攻武嚇,除了川普恫嚇要對北韓進行「流鼻血打擊」,美國也派出無敵艦隊在北韓周邊巡弋,南韓更派出斬首部隊要伺機對金正恩動手。這種戰爭邊緣的策略,其實也使美國變得騎虎難下。這次,金正恩拋出美朝對話的提議,讓川普順勢找到下台階。

 

金正恩與川普都有意願避免使情勢繼續朝戰爭推進,而依照國際慣例,還是必須找到開啟對話的共同密碼;在這個情勢下,「棄核」便成為這次會談的最大公約數。多年來,北韓一直希望透過直接對話來化解雙方的僵局;但美國始終堅持北韓必須在完全、不可逆轉的「棄核」前提下,雙方才有重啟對話的可能,這種高調作風也讓對話無法成真。這次,金正恩主動提出願意撤除洲際飛彈、放棄發展核武的兩項條件,向美國釋出善意;經由文在寅的搭橋,使得川金會得以實現。

 

當然,這也可能只是金正恩的緩兵之計。這並非北韓首次宣布棄核,二○○七年北韓發生大饑荒,當時的領導人金正日也曾承諾銷毀核設施,以換取日韓的經濟援助,並使美國將它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中除名。當時北韓還大陣仗邀請國際媒體到北韓觀看銷毀核設施的實景,但其後卻拒絕國際原子能總署人員進入視察,最後證明北韓只是虛晃一招。在取得國際援助後,北韓又走回擁核的老路。

 

無論川金會結果如何,在主導話語權上,美國與北韓都將是這場政治大戲的主角,南韓居間穿梭居功厥偉,中國大陸和日本將變成旁觀角色。一旦美朝開啟直接對話的管道,北京施壓北韓的作用將逐漸弱化;如果美中展開貿易戰,雙方關係將可能變得更不穩定。至於日本,多年來一直以「北韓核武威脅」為藉口,推動「國家正常化」;因此,對於川金會將討論「廢核」,日本當然悵有所失。不難想像,南北韓對話及美朝緊張趨緩,日本在朝鮮半島問題的重要性將大受影響,這也是安倍首相急於訪美的主因。

 

南韓自古便在大國的夾縫中求取生存,而在外界一片不看好的情況下,文在寅不僅積極利用平昌冬奧搭起兩韓對話的橋梁,更巧妙扮演美朝對話的槓桿,改變一向被大國牽著鼻子走的局勢。文在寅不僅讓南韓在朝鮮半島問題上取得主導權,也使自己的支持度漲破七成。

 

反觀台灣,蔡政府處理兩岸議題只能在「維持現狀」的口號下打轉,其實卻使局勢陷入泥淖。另一方面,蔡英文「拉攏美日、抗衡中國」的戰略,不僅讓台灣在區域形勢上陷於被動,且逐漸遭到邊緣化;以致面對中共的「惠台」政策一籌莫展,更成為美日等國的「籌碼」。兩岸關係已成為拖累蔡政府的最大包袱。

 

事實上,翻轉兩岸關係不假外求,文在寅便是最好的明證。他把自己當成槓桿的支點,而非使自己變成棋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