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評論│青世代和銀世代共同面對著台灣困境

2018-03-20 聯合報社論 U台说

22歲黃奕瑋(左)教69歲的馮鋼上臉書,紅髮老師與白髮學生是世代文化反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世代」一詞近年成為台灣社會的關鍵詞,世代衝突、世代剝奪,甚至世代斷崖,都在描繪台灣世代間的歧異。四年前的太陽花學運,是「青世代」不滿政治的憤怒展現;一年來的軍公教年金改革,則是為了社會更長遠的「分配正義」而發。仔細探討,「世代」並不是台灣問題的解答,真正的出口是在:不同世代如何共同面對台灣「不再意氣風發的時代」。

 

太陽花學運已過去四年,台灣世代間的裂痕並未消逝,只是加深了彼此的無力感。政治上,青年用選票把蔡英文送上總統大位,但同婚合法化、勞基法的一變再變,卻留給他們「用過即丟」的背叛感。社會上,一些年長名人對年輕人的「指教」動輒得咎,來自生命經驗的勸勉在青世代聽來總是刺耳;酸言在網路同溫層引爆,往往釀成更深的世代鴻溝。

 

四年來,描述新世代的詞彙中除原有的草莓族、青貧、崩世代,又加上了「厭世代」的標籤,彷彿這個時代辜負了他們。「長輩」成了貶辭,網路上常有抱怨老人倚老賣老、 50 28683 50 14406 0 0 7442 0 0:00:03 0:00:01 0:00:02 7441占座位的奚落;更深的怨氣則是怪罪成長於起飛年代的三四五年級占盡便宜,還留下低薪、過勞、高房價的爛攤子給青世代承受。但仔細探究,新世代年輕人的嚴峻際遇並不是因為上一代的掠奪或擺爛,而是台灣在地緣政經變化中被潮流帶往下游卻不自覺;今天的困境,一味指責「長輩」失職只怕太沉重,也無補於事。

 

為打破「世代互責」的氛圍,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擇定「世代共好」為年度主題,希望能為不同世代搭橋。在第一波推出的「世代共容」專題中,我們強調的是「相互理解」的主旋律。世代衝突的根源,很大成分是不同年齡層以自身的成長經驗去評斷對方,卻忘了今天不同世代面對的困境其實就是台灣成長的日漸限縮。如果不同世代能易地而處,看見各自成長時空的差異,理解彼此面對的艱難,世代間才能有更多包容,並共同面對。畢竟,現在和未來並不單單是年輕人的事。

 

願景工程的專題報導,發現了幾個重要的線索。第一,青世代和銀世代其實沒有那麼不同,不同世代仍分享著共同的人生價值。各世代都同意「努力不懈」是成功的要件,「愛拚才會贏」仍是歷久不衰的價值,存錢買房、擁有美滿家庭仍是人們的人生想望。

 

第二,「悶經濟」改變了工作選擇的權衡。海外對千禧世代研究,認為這代年輕人追求的工作意義甚於薪酬;但在台灣的「悶經濟」下,不同世代都認為「薪水」是工作考慮的要件。青世代有淑世的理想,但也得考量現實條件;反倒是銀世代有更多餘裕追求人生意義,更懂得「利他」。

 

第三,撕去世代標籤,是理解之必要。年長者常責怪年輕人抗壓性低,只愛「小確幸」,胸無大志。但調查發現,人人都愛小確幸,不分世代都認為小確幸是生活的動力。說穿了,每個世代都要面對自己的時代挑戰,要和不同國家的同時代人競爭,若只會在自己的社會中挑選怪罪對象,無助解決困境。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台灣有過輝煌的年代,那是上一代打拚努力所得,也是他們留給下一代的重要資產。如果沒有這些前人建立的資產,青世代所面對的形勢將更慘澹,恐怕連「小確幸」的夢想都不敢作。青世代受益於銀世代的餘蔭,有更多海外歷練的機會和更自由的發表空間,這都是可以用來開創未來的資源。

 

台灣要追求更好的未來,一定要讓年輕人有更多歷練和參與的機會,這是掌權者及社會各界應有的共識。曾經享受過從貧窮變富裕榮光的上一代,面對下滑的台灣,應該不吝提供時間與財富幫助下一代找到自信與方向。只有創造世代共贏,台灣才有希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