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話題│中華商場 台北人心中永遠的回憶

2018-04-28 U台說 U台说

1992年,拆除前夕的中華商場。本報資料照


1961年4月22日落成啟用的中華商場,曾是台灣最大、最時尚的百貨地標,僅管早在1992年拆除,消失了26年,至今仍是許多人記憶中的「台北一景」,尤其對於許多4、5、6年級的人來說,更是個無法在腦海中抹滅的特殊篇章。


中華商場原位在北市中華路一段,北起忠孝西路,南至愛國西路,由八座各三層的大樓組成,各棟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命名,容納1600多個店家,是當年最大的公有綜合商場。


政府為了整頓當地市容,短短8個月就完成了忠、孝、仁、愛、信、義、和、平8棟連棟的「中華商場」。圖/外交部提供

 

文史工作者張哲生說,57年前沒有百貨公司,中華商場就是地標,販售全台灣最新鮮、最潮的玩意,舉凡珍珠瑪瑙、音響電腦、南北美食、西服戲服、皮件骨董等應有盡有,還有診所、咖啡廳、寵物店,滿足各種消費需求。

 

文史工作者高傳棋表示,年過45歲的台北人,小時候就算沒來過,也曾路過或聽過中華商場;當時中華商場有最新的隨身聽、球鞋等舶來品,小朋友考得好,爸媽的獎勵就是去商場購物。


1983年孩童在中華商場試玩Apple II電腦。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1965年商場頂樓架起大量霓虹燈廣告看板,把當地點綴成不夜城。當時搭火車進台北遠遠就可看到,民眾對台北第一印象、第一個要逛的就是中華商場,電影「王哥柳哥遊台灣」也是來此拍攝。


夜晚的中華商場依舊耀眼。聯合報系資料照

中華商場國際牌(松下電器)霓虹牌樓(1985年)。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北中華商場。圖/台北文獻館提供

 

歌手蘇芮發行的專輯《驀然回首》當中,「一樣的月光」歌詞裡提到中華商場,其中以「高樓大廈,到處聳立,七彩霓虹燈把夜空染得如此的俗氣」這幾句,描述出台北最重要地標、位處黃金地段的中華商場周邊高樓林立,每當夜幕來臨,頂樓的霓虹燈也把整個商場照亮得有如白晝。

 

已故藝術家李國修在中華商場長大,父親開設戲靴店,舞台劇「京戲啟示錄」就是李家傳記。


1972年中華商場店家招牌下曬了許多衣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甫入圍曼布克國際獎的小說家吳明益,父親也在中華商場開鞋店,他寫「天橋上的魔術師」一書勾勒童年生活風貌,在小說裡其中一篇「石獅子會記得哪些事情?」,寫到了中華商場這種白天為店、晚上為床的「住商合一」形態。

 

當中提到,「我家在商場三樓有一間小小的閣樓式房間,下面是『洗身軀間』以及我們全家放雜物的空間,上面則是我和媽媽睡覺的地方。爸爸有時候洗完澡就回去睡在店裡的藤椅上,沒辦法,房間太小了」、「佩佩住到我家以後,我家的空間遂重新分配。他和我媽媽住進『房間』,而我則和我爸爸睡到二樓的店裡面」,鉅細靡遺的描述當時住在中華商場住戶的生活面貌。

 

中華商場三樓。聯合報系資料照

 

作家柯裕棻則以火車上望出去的角度,寫下中華商場如何投射在她的眼底,「鐵道還在的時候,任何一列西線北上的火車進入台北都心之前,都會先經過蕭條的清代舊城艋舺,經過喧囂的日治舊區西門町南側,經過叮叮作響的平交道,再經過中華商場的後面─這幾乎是穿越近代歷史的光陰序列」。


陣陣傳來的鐵道聲響彷彿記錄了這群人的晨昏與聚散,「當族人從疾馳火車的窗口望出去,看見中華商場密密麻麻的後門後窗後欄杆,看見理髮店洗曬的毛巾和各家小孩的衫褲飄揚,熱鬧又清平,走不完的生意和家常,看不盡的燈火和人生,火車會明顯地慢下來,哐噹哐噹,他準備轉彎,過了這個彎,旅客會紛紛起身拿行李,伸懶腰整衣衫,長長地舒一口氣,喔─台北到了。也因此,中華商場總是外地人最早看見的台北日子」。

 

中華商場當時緊鄰鐵道旁,因此不時都能聽到火車呼嘯而過的聲音。聯合報系資料照

 

侯孝賢電影「戀戀風塵」、白先勇著作「孽子」都有在中華商場的一段故事,旺福樂團一首「我小時候都去中華商場」更道盡當年商場繁華。

 

知名電視製作人王偉忠談到當初看中華商場的印象,「第二次到台北是1972年,我剛考上省立嘉中的暑假,從嘉義搭火車,沿路晃著晃著,大約折騰了十個小時才到達台北。要到台北火車站一定會經過西門町,那時鐵路還沒地下化,透過車窗就可以看到繁華的西門町。經過很有名的『點心世界』後,就可以看到鐵柵欄,盯著那個柵欄門下來就知道要到台北了,那個心情興奮得喔!」


台北中華商場(1978年)。聯合報系資料照

 

儘管只有短短31年的時光,中華商場除了吸引人潮、帶動經濟外,周邊所發生的社會事件、奇聞趣事也為它增添不一樣的色彩。

 

藝人李立群回憶起中華商場時曾提到,「有一年,中華商場已經蓋好多年,生意興隆,地形特別,已經成為去西門町的人,必然順便逛一逛的地方。大概是在四十年前(1966年),新生戲院大火,燒死不少沒有逃出的人,火勢之大,對面的中華商場都拼命給自己澆水,我的大姊目睹了那場大火,回家來,腿都還有點軟」,他說道,「後來中華商場重建,頭幾年還聽人說裡面會碰到『阿飄』,現在應該沒了」。

 

中華商場國光茶館。聯合報系資料照

 

除了販售電器、音響、皮鞋制服旗袍訂做或提供大江南北各地各區的佳餚外,中華商場還有一些特別的店家。身為外省第二代文人的舒國治就曾說道,「那時候信棟二樓有老人的『清茶館』,喝茶的價格不貴,大家坐在裡頭弄一杯茶,然後可以聊天、下棋,抬頭看牆上的黑白電視。」

 

另外也有很多的手藝師傅,例如裁縫、染布商、修皮鞋、修皮箱或訂做錦旗勳章、裝骨董的錦盒的人開店,各行各業的人聚集在那裡,使中華商場產生了一種很豐富的生活韻味。


中華商場,信棟(1988年)。聯合報系資料照 

中華商場一樓店家。聯合報系資料照

 

對於中華商場的記憶,每個人都不一樣,如同作家張大春在為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一書寫的推薦序「西城舊事任低迴」當中寫到,「在台北現實地圖上已經消失二十年的中華商場似乎是『天橋』的隱括環境,對中華路、鐵道邊那八棟一體的綜合商業社區上有印象的讀者,大約會不期而然地將自己和西門町的際會融入情節的角落」,「在這三十多年(1961至1992年)的歲月掏洗中,一直視台北地標的『中華商場』,有了令人倍感親切的意義:它也正是作為現代化進程中台北人青春期的一個象徵」。

 

8棟相連的中華商場靠著天橋互通。聯合報系資料照 

現在的中華路一段,已成林蔭大道。記者陳柏亨/ 攝影

 

中華商場因美化市容而建,卻也因美化市容被拆。後來台北市政府決定「把中華路變成台灣的香榭大道」,並降低捷運興建成本,決定拆除中華商場,1992年10月29日,中華商場正式走入歷史。

 

離開中華商場後 那些名店還好嗎?

 

中華餡餅粥在中華商場拆除後,遷移到昆明街繼續營業。記者莊琇閔/攝影

 

人潮聚集讓中華商場大發利市,造就許多名店,商場拆除後轉往他處經營,各自命運大不同;當年時興的成衣、西裝和洋鞋店,後來生意多慘跌,但餐館、電器和唱片行又持續風光好一陣子。

 

老台北人都知道,以前學生喜歡到中華商場訂做制服,趕時髦的男女也上商場買皮鞋、牛仔褲;男性若要結婚,更得到那找上海老師傅做一套剪裁合身的西裝。

 

環成、帥登、男士美、日新等西服店,後來轉進峨嵋街等地繼續營業,但生意不復往昔。商場仁棟長大的高國忠說,當年每月工資只有3000元,他家小小制服店一天營業額就2萬多元。


中華商場西服店。聯合報系資料照

聯合報系資料照

 

軍警百貨店「飛飛」、唱片行「佳佳」還在營業。1976年開店的佳佳唱片,是北台灣現存歷史最久唱片行之一,許多四、五年級生都懷念去買唱片、卡帶和海報的那段年少輕狂。電器、音響商家,後來轉進八德路與新生南路,再集中為知名的光華商場,開創另番榮景。

 

去過中華商場的人,一定對火車行經中華路的隆隆震撼聲、店舖住家紛雜的氣味印象深刻,雖然這些連同很多人愛去喝茶聊天、遛鳥、下棋、打牌、聽歌、唱戲的茶館,都已消失,但美食依舊能勾起人們的回憶。

 

中華商場「點心世界」的內部裝潢及擺設。聯合報系資料照

 

艋舺老居民羅文清說,點心世界店裡方桌轉四十五度擺放,滿座時也不會擠,跑堂帶著白毛巾、操外省口音,大聲吆喝點菜,冷氣加吊扇吹起來真舒服。桃園榮民李伯伯懷念那兒三大招牌:鍋貼、蒸餃、酸辣湯,用京醬肉絲包進荷葉餅大口吃,和菜玳瑁(合菜戴帽)夾著蛋皮一起吃,也不錯。

 

整齊的木頭桌椅、壓在玻璃墊下的菜單、香脆的鍋貼搭配濃郁的酸辣湯,對1960年代的台北人來說,到中華商場的「點心世界」吃一份這樣的餐點,是午餐、晚餐更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昔日繁華早已人事全非,「點心世界」幾經波折後,現於台北火車站微風廣場二樓提供餐點,儘管店內無法完全復刻當年風味,但當年在中華商場帶給大家的美好滋味,永遠存在人們心中。

 

當時許多人會帶著家人或朋友到「點心世界」吃上一盤鍋貼和酸辣湯。聯合報系資料照

 

美食家舒國治則是這樣描述「點心世界」:「中華商場的『點心世界』,主要是麵食、蒸籠式的,一般家庭吃不到的點心。還有鍋貼、綠豆稀飯和酸辣湯,店內的桌子都是四方桌,擺設和窗子至今不曾改變。」

 

的確,過去許多人只要提到「點心世界」,馬上聯想到鍋貼、酸辣湯或是冰豆漿,對現代人而言,這些食物隨手可得,但對走過那段短暫且輝煌時光的人來說,踏進裝潢如學校教室般的「點心世界」,坐在方正的木頭桌椅,嘴裡吃個剛起鍋、煎得香脆的鍋貼,喝一口香濃的酸辣湯,火車呼嘯而過的鏗鏘聲,這種回憶永遠難忘。

 

中華商場拆除後,許多大家所熟悉的店家不是遷移別處重新開始,就是就此消失,紅極一時的「點心世界」並沒有輕易向現實低頭,幾次找尋新址後,改名成「小南門點心世界」重新開張。

 

當初在中華商場的「點心世界」,如今老店新開,落腳在台北火車站並改名為「小南門點心世界」。聯合報系資料照

 

知名廣告人范可欽曾回憶,「高中念師大附中,放了學,常搭公車到西門町去玩。我會在中華商場樓上樓下跑來跑去,吃小吃,最喜歡的就鍋貼,配一碗酸辣湯,吃完以後才跑回家,再坐一班252公車,回到家都已經七、八點了」,即便交通再怎麼不便,也想要在中華商場與西門町吃喝,玩到最後一刻。

 

如今,落腳在台灣最繁忙轉乘中心的台北車站,「小南門點心世界」為所有行色匆匆的旅人端上一份「回憶」,不管你是不是老台北人,都能在這心滿意足的飽餐一頓,拍拍肚皮打個飽嗝,「還行!可以回家了」。

 

「點心世界」於中華商場一樓處。聯合報系資料照

 

另外,當年的名店真北平現則轉至寧波東街營業,招牌菜北平烤鴨,除了片鴨,也可二吃炒鴨架、三吃銀芽炒鴨絲,名氣依舊。中華餡餅粥遷至昆明街繼續飄香,「褡褳火燒」看似放大版的鍋貼,名氣響亮;仍在中華路營業的張記韭菜水煎包,仍是許多老人家最愛。


真北平。聯合報系資料照 

張記水煎包仍在中華路繼續營業。記者莊琇閔/攝影

  

文/邱瓊玉、陳靖宜、賈寶楠、胡瑞玲、莊琇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