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访谈24|苦行僧

2015-07-01 微访谈 揭阳书画网

点击上方“揭阳书画网”关注我们


揭阳唯一官方书画门户




微访谈第24期
在大自然中写生,寻找依附大自然间的感动瞬间,然后捕捉到它,用自己的画笔描摩在画纸上,这才是美术中的意义所在。我就是抱着这样的理念,才坚持到处写生,去生活中体验生活,寻觅创作素材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我觉得,人只要一门爱好,就要不断钻研,进取,不要轻易放弃,也不要忘记初心。这样地,才能在不懈的追求中,寻找到人生的意义,如果连最基础的坚持都丧失了,那么还谈何成绩,谈何追求呢……

杨两标 简介

杨两标,1943年出生,广东潮安县人,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揭阳画院画师、潮汕版画会原常务理事。美术作品经常入选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美术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各种美术展览并发表于各级报刊杂志。有藏书票入选全国书票展览。作品被选编进“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六年制小学美术试用课本第四册”。有的被深圳何香凝美术馆、汕头博物馆等单位收藏;并有两套书票被国外友人收藏。广州海外联系会、马来西亚潮人会馆都有收藏,还有作品被收编进《中国写生作品选集》。



苦行僧

艺术雅会/第24期 杨两标 访谈录

访谈时间:2014年8月1日

地点:悟道逸斋 美术展厅

主持人:朱秋龙

撰文:吴武斌



主持人:数十年的文艺工作历程,把杨两标老师从一个调皮的文艺青年转变成一位对绘画执着的白发老人。岁月不饶人,但是心态不服老。他曾说过,只要健康地生存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也就不会放弃。今晚的艺术雅会的主题是:“苦行僧”。我们将走近一位笔耕不辍、热爱艺术的“苦行僧”——杨两标杨老师。杨老师从事艺术创作已有数十年的时间。画了这么多年,您依然辛勤劳动。同时杨老师也是潮汕版画会原常务理事。文龙了解到,您年轻时也从自学木刻版画做起,并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请谈谈您对版画的情结与体会。

杨两标:其实说到版画,它是来自于战争时代,也是五、六十年代的一个画种,当时是很火热的一门艺术,曾经诞生了诸多令人敬畏的精品力作,它不但歌颂时代,赞美生活,而且也极具有生活内涵,你看这些版画,能够从它的艺术创作中,瞥见当时的那段极其生机蓬勃的峥嵘岁月,而且也有很多启发人乐观向上的艺术精品,它就像一条绚丽多彩的长河般,启迪着人们不断向往新生活,可以说是在战争年代孕育着新希望吧。我自学木刻版画,刚开始时只是一种好奇,因为无意中看到同乡人,现在也在中央病院求学的好友,放在家中的木刻板画,当时看得我心醉神迷,觉得版画实在是太有意思了,于是开始自发地学习版画来。 

其实版画学习起来非常好玩,画,刻,印,全都靠一已之力完成,一块板可以印出许多幅画,而精美与否,完全靠你的艺术追求去完成它。后来,我经过不断地学习,体会,才产生了这种向高层次发展的冲动。特别是作品开始发表于各种报刊杂志,并多次入选权威的省极美术展览后,对这体会极其深刻,大概是因为受到他人的肯定吧,入木三分,在每一道木板的深痕里,追寻历史,拷问人性,探索美学与艺术的涵义,成了我毕生的追求。虽然,它是脑力加体力的一门艺术,我却乐此不疲地刻划着。到了今天,我每每在刊物或美术展览上,看到精彩的版画作品时,都会激动不已,这大概就是我对版画情结的不懈追求吧。


《山水》杨两标

70cmX36cm

主持人:其实,版画是一种脑力加体力的艺术。而杨老师画、刻、印都由自己完成。杨老师,要劳逸结合,不能因为太爱艺术,而累了身子哦!杨老师,您的版画作品多数是源于写生稿而得,有风景、人物、动物等等。我知道,老师您经常到外面写生,都去过什么地方?和什么人去的?有什么体会?

杨两标:在大自然中写生,寻找依附大自然间的感动瞬间,然后捕捉到它,用自己的画笔描摩在画纸上,这才是美术中的意义所在。我就是抱着这样的理念,才坚持到处写生,去生活中体验生活,寻觅创作素材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我觉得,人只要一门爱好,就要不断钻研,进取,不要轻易放弃,也不要忘记初心。这样地,才能在不懈的追求中,寻找到人生的意义,如果连最基础的坚持都丧失了,那么还谈何成绩,谈何追求呢?

写生,应该是每一个画画人经常性的练习活动,它既可以提高基本功,又可获取创作的素材。后来我也画山水画,所以去写生的地方,都是在山区,或者一些较有特色的城市,如黄山、庐山,太行山等。走出去写生,便有丰硕的收获,甚至还有一些在家里怎么画,也画不出来的效果。这种写生活动,会将大自然的美妙瞬间记录在画纸之中,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美妙时刻。


《双鸭图》杨两标

54cmX25cm 2014年

主持人:熟悉杨老师的人都知道,杨老师为人乐观、健谈、非常热心。特别是对年轻一代,更是照顾有加!有一件事情,文龙早有耳闻:提到“关山雪”这个名字,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他现在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韶关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副教授。当时,广东省有一个书画展览比赛。在比赛名额有限的情况下,杨老师完全可以自己去参加比赛。但是杨老师没有这样做,而是推荐他赏识的年轻的关山雪老师去参加比赛。最终,关老师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说到这,我们不禁为杨老师的这种重才、惜才、爱才、用才的精神所深深感动,杨老师的大家气度也真的值得我们学习。我建议大家用热烈的掌声送给杨老师!文龙关注到在美术展厅有几幅仕女人物画,文龙都非常喜欢。无论是动作、表情,还是画面的布局、小情节的把握,老师都表现得非常到位。请问杨老师,您是怎么理解、怎么画的呢?

杨两标:其实这小细节的布局,看起来容易,但说起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何表现仕女人物的绘画,就要注意到,你的画面里究竟要表达怎么样的内空,是古代,还是现代,最终给人应该是舒适的,还是畅怀的感觉,这本身是一件极难的事情,你知道,每一个仕女的神态千变万化,而每一种变化,又有她特殊的含义所在,在画面的构图中,更是有它特殊的意义所在,你要学会去理解,去捕捉她的含义,进而影响到她的构图。先从世界观去理解一样事物,再从方法论改造她。画面的构图,人物的情节安排,心理的刻画到动作的每个细节,色彩的处理,特别是意境上的追求更为主要。当然,以上的关键还在于笔墨的表现、如果笔墨表现逊色,就会失去大量风彩,意境也会随着荡然无存。


《巨川细水》杨两标

70cmX36cm

主持人:风景美,人物美……生活中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而杨老师不光发现美,还表现美!用画笔把“美”定格,把“美”传递。杨老师,之前其他老师的雅会主题字数都较多。而今晚的艺术雅会的主题也是一个亮点,只有三个字:“苦行僧”!非常有意思!那么,这个主题——“苦行僧”应该如何理解呢?

杨两标:其实这算是我对人生的理解,即使你再聪明也好,也要脚踏实地,对绘画的每一个技巧去深入研讨,进而发现自己的人生理解。笨人要下苦功夫,聪明人更要下苦功夫,像苦行僧一样去生活,去创作,这就是我的创作理念了。


《欲滴》杨两标

46cmX35cm

主持人:在这里,文龙要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插曲。之前跟杨老师电话联系沟通时,杨老师提到,他是步行来参加艺术雅会的!他说,他的脊椎不好,需要多运动!文龙在想啊,多年来,杨老师在艺术创作上丝毫不懈怠;却对自己的身体有所疏忽。常年的低头创作,让他积劳成疾。但是,文龙想说的是:杨老师为艺术低下了他的头,却让很多人为他的艺术而仰视!这就是“苦行僧”的最好诠释啊!掌声送给杨老师,送给这位感动我们的“苦行僧”!老师,您的作品常常入选或获奖于各级美术权威机构主办的展览,有的还被收藏。请列举一些主要作品。

杨两标:我的版画、国画经常入选由权威单位举办的各种省级美术展览,而且次数不少,我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以实力入选展览,现在有很多人急功近利,想靠近找评委,钻牛角尖,走后门的方式,拉关系进入美展评论系统,这本身就是不可取的。我的一些版画作品,比如说《赛花灯》,就被选编进“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六年制小学美术试用课本第四册”作为教材之用。作品《中华情结》、《好人一生平安》、《中国吉祥》分别被深圳何香凝美术馆、汕头博物馆收藏,《长夏菱香》 被汕头国际大酒店收藏,有的还被广州海外潮人联谊会、马来西亚潮人会馆收藏,版画藏书票被外国友人收藏,还有作品《太行丰碑》入编《中国写生作品选集》等,可以说,我的每一幅版画作品,都凝聚了我一生的哲学思考,以及我对生活的经验,我把这些思考融入了我的每一笔一划中,在版画中绽放出新的魅力,同时也感谢诸多有眼光的收藏家,对我作品的厚爱之情。


《戏春》杨两标

40cmX30cm 2014年

主持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祝贺杨老师!咱们悟道逸斋之前的杂志采访过老师您。提到了杨老师您对美术作品的评价——也就是评画是比较中肯的,您是如何做到这样的呢?

杨两标:其实评画并不是太深的东西,你学会绘画,对作品有深刻理解,对美学理论,绘画技巧,对人生哲学的思考有了自己的系统见解,自然地,就对绘画作品有了刻入骨髓的独到的见解了,多与外界交流,画画的修养日渐增多,再加上平时多积累,加深自己的创作体会,对自己的实践经验日渐消化,积累,存放在脑库之中,日积月累,就有了对绘画中肯的评论了。


《春山景明》杨两标

70cmX47cm 2014年

主持人:我觉得杨老师能够通过评画这样的形式,把您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分享给受点评的画者,他们一定收获良多的!如此说来,还是应该用热烈的掌声送给杨老师。佛教中的“苦行僧”必须忍受常人认为是痛苦的事,如长期断食甚至断水、躺在布满钉子的床上、行走在火热的木炭上、忍酷热严寒等事情,来锻炼忍耐力。而从事艺术的杨两标老师何尝不苦呢?但是,杨老师数十年日一日,笔耕不辍、默默耕耘;苦中作乐、乐在其中,创作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的作品!最后,文龙要祝福杨老师在未来的日子里佳作频出,晚年幸福!好的,感谢杨老师和在座的朋友们光临本期艺术雅会。再见!



[微访谈]

揭阳书画网·版权所有

( 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精彩

[微访谈22]陈再飞 随心泼彩

[微访谈18]陈森 水彩创作的时代性

[微访谈16]黄慧杰 慧心墨韵

[微访谈15]刘伟雄 雄浑秀逸 漫笔写心

[微访谈14]刘建贤 梅花别有韵 清极不知寒


栏目精彩

[大家风范]杨之光 贯通融汇特立独行

[潮风研究]“惺惺相惜”的精神通道—许奇高绘画的特质

[画风解读]且将刻意化平常—浅谈孙喜和先生的诗书画

[对话名家]陶新洲访谈录

[在线画集]李惠文 山水作品欣赏

[佳作品读]佘惠文作品《琵琶行》


如何订阅

关注揭阳书画网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jysh0663

或长按以下二维码 点击关注


揭阳唯一官方书画门户

http://www.jysh.net


收藏热线_0663 8612501

QQ_236175538 微信号_wdyz861250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