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画风解读|独具的审美愉悦 ——略谈潘锡豪的绘画艺术

2015-08-24 画风解读 揭阳书画网



独具的审美愉悦

——略谈潘锡豪的绘画艺术

文/黄少青


与潘锡豪未有过真正的接触,对其绘画艺术,却早就不很陌生。上个世纪60年代中后期,我还是上山下乡的知青,回家探亲,在一些公共场所,就看见过潘锡豪的画作,而且是指画花鸟,那纵逸的指头墨彩,给了我深刻的印象。我不知道潘锡豪这种“手落尚无物,物成手却无”(高其佩)的指画艺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何人所授,但画坛上的指画家少有所闻,现代个别大家的传世指画,也不过是偶为之作,所以单凭这一点,我就毫不怀疑,潘锡豪是个有个性作为的画家。而且跟指画的创始者高其佩有其笔画基础一样,后来我还在不少场所看见过潘锡豪的笔画山水和花鸟,那恣肆奔放的笔墨神采,也使我觉得,在揭阳地面上诚为未可多得。


《岭南五月》潘锡豪 137cmX69cm 2013年


然而正如所有有作为的画家都会在不断的追求和探索中,寻求超越自我,向着新的艺术高度和难度冲刺,潘锡豪后来也改变了一贯的写意套路,转向了工笔画巨制的创作。令人折服的是,潘锡豪“一炮打响”,他的工笔画巨制《南天丽日》不仅一新人们的耳目,而且入选了“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应该说,这标志着潘锡豪具有了在全国中国画领域占一席之地的实力,尽管此前他入选全国性美展的作品已经颇多,但是“全国中国画展”毕竟是最纯粹和规格最高的中国画比匹。去年,他的工笔画巨制《和谐之春》又被北京中国人民大会堂收藏,更是不可多得的殊荣,表明在画坛上他所得到的高度的认可,同时也是他的艺术创作崭新的一页。


《清风》(指墨)潘锡豪 137cmX69cm 2006年


或许可以这样认为,《南天丽日》与《和谐之春》,画面在意匠的表现上,既有所相同也有所不同,是潘锡豪的工笔画巨制的姐妹篇。《南天丽日》:一群白鹅相依相偎,正聚集在高大的木棉树下,享受着友爱温馨的时刻。画中几近中间位置的木棉树枝桠横展侧出,躯干粗壮,繁花纷披,鹅群在红艳灿然的木棉树荫护之下,安祥、闲恬,凸现了一种新的田园诗意。《和谐之春》:岸拔于围墙之上的木棉树,壮硕健旺,花如彤云,也几近于画面的中间位置;树旁花下,成群的白鸽或栖歇于围墙上方,或拍翅旋飞,洋溢着喜悦、祥和、美好的气氛。这两幅工笔画巨制,充分显示了画家的全面素养,立意构图,不同物象的描绘刻画,各种色彩的协调照应,都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程度。尤其是在色彩的处理上,以红艳夺目的木棉花大面积地铺盖在画面上,显得卓荦、大胆,然而如果没有鹅群或鸽群的白色加以平抑,红色的浓烈将难免过“火”。与此同时,以普蓝作底色,以赭黄渲染木棉树的躯干枝桠,也相对冲淡了红色的浓烈。画面的最下部分,以深浓的暗黑为地面或围墙,则增强了画面的重量感和稳定感。冷暖色彩之间多样统一的错落相映,形成了画面清新、明丽的抒情格调,予人以独具的审美愉悦。


《春光》潘锡豪 137cmX69cm 2013年


不能不注意到的,还有潘锡豪的工笔画巨制在表现上的夸张和强化。《南天丽日》与《和谐之春》,画中的木棉树皆横空出世,伟岸如巨人,木棉花盛放得纷纷繁繁、铺天盖地,如烈焰高燃、霞彩流溢,浓艳逼人,动人心魄,应该说,这只是某种程度的生活真实,更多的是出自画家富于创意的艺术提炼和升华,因而画面愈加充实和饱满;并且由于木棉树的象征的意义,与极端写实的鹅群和鸽群的浑然融合,也赋予了作品高雅的浪漫和发人遐思的蕴涵。


[画风解读]

揭阳书画网·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精彩

[画风解读]峰峦复叠 意致流动——林墨源山水画赏析

[画风解读]四海姿身笔一支—记林世娴民俗作品

[画风解读]新颖 典雅 抒情 ——谈陈潮鑫的工笔画

[画风解读]读林俊复的花卉画

[画风解读]故园寻梦—解读陈丹芝《原来生活》系列


栏目精彩

[大家风范]品读王璜生的游•象系列:游心于物之初

[潮风研究]海外赤子艺苑园丁——怀念著名画家范昌乾

[对话名家]黄少南访谈录

[在线画集]王海英 人物画作品欣赏

[佳作品读]李冰作品 《源头飞瀑涌 天外白云闲》

[微访谈24]杨两标 苦行僧


如何订阅

关注揭阳书画网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jysh0663

或长按以下二维码 点击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