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佳作品读|郭晓林作品 《金秋》

2015-10-02 李惠文 揭阳书画网

原来中国画留白的地方都被色彩或水墨所代替,画面饱满,物体充满实在感和重量感。另外,晓林的画同时也弱化了中国画的线条,代之以复杂色彩的晕化和点染,并强调画面的装饰感……

佳作品读|郭晓林


点击上方揭阳书画网关注我们



《金秋》郭晓林 69cmX69cm


自清代以来,中国画的创新成了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热门话题。梳理说法繁多的各家之言,观点只有二个,一是提倡向西画学习,把准确的造型和色彩引入中国画,增大中国画表现现实的能力;一是提倡向传统学习,重新整理传统,让中国画沿着原来的道路继续向前发展。郭晓林也在这两条路上不停的探索。由于学习和工作的环境影响,他更多地的是进行中国画的创新尝试,即引进西画的构成和色彩以及水粉水彩画的一些技法,努力营造画面气氛,表达相对实在的时空关系。

在他的画作中,如《金秋》,我们可以看到,原来中国画留白的地方都被色彩或水墨所代替,画面饱满,物体充满实在感和重量感。另外,晓林的画同时也弱化了中国画的线条,代之以复杂色彩的晕化和点染,并强调画面的装饰感。但由于画面上一些地方明显的水墨效果,和画面透露出来的抒情气氛,我们仍然可以认定其中国画的特质。因为如此,晓林的作品不是简单的对景写生,而是通过景物抒写自己的情感。这些应该是晓林这一类作品留给我们的总体印象吧。

文/李惠文




[佳作品读]

揭阳书画网·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刊于《揭阳日报》2014年1月11日

艺苑专版_悟道逸斋特约专栏“精品赏析”



如何阅读往期精彩

首先关注揭阳书画网微信平台

打开首页点击自定义菜单查阅以下栏目

独家专访/艺术观点/画家微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