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佳作品读|黄斌斌作品《荷韵》

2016-02-16 黄斌斌 揭阳书画网



荷韵

黄斌斌

41×31cm




水彩在西方来说,应该是界定为水融性的绘画,都可以称为水彩。这个概念其实很宽广,你要追溯源头的话,原始社会的洞穴里那些水融性的壁画,都是属于水彩的始祖。所以说,水彩是开启人类文明最初的艺术形式。当然,真正出现绘画里的,是十六与十七世纪,欧洲有一批画家的手稿里,就用了水彩。当然那个时代水彩只是一种附属品,不是属于正规画种。水彩真正的流行,是到了十九世纪的英国,经过一批出色的水彩画家推广而来的。后来到了我国的鸦片战争,一些西方人来到我国进行传教,顺便把一些艺术传到了中国,像雕塑、素描,都在那个时候传播过来的。水彩讲究水色交融的特性,刚好与中国水墨画有一个很好的契合点。于是,水彩就在中国慢慢地传播开了。

水墨画给我感觉是,它是国画的一种,那么水墨画的宗旨是以神写形,它先要有意,有意之后才有形,影响到你对形的联想,所以以神写形是国画的宗旨。还有它重视墨韵的表现,这是水墨画一个比较大的特征。水彩画就跟水墨画不太一样,它的宗旨是以形写神,先要有色彩,有明暗,它有所谓的神韵,这就是水彩画中以形写神的一个表现手法,如作品《荷韵》。所以在水彩里,比较重视色彩与绘画的关系,以及水与色彩彼此间的相互融合。


文/黄斌斌




揭阳书画网·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刊于《揭阳日报》2014年08月2日

艺苑专版_悟道逸斋特约专栏“精品赏析”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官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