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画风解读 | 墨里风景·温锦照与他的书法艺术

2016-03-14 一无 揭阳书画网


墨里风景

温锦照与他的书法艺术

文/一无


Painting style interpretation

[画风解读]



温锦照|简介

广东省普宁市人,中学高级教师。先后毕业于普宁师范、北京师范大学。学书近三十载,书法五体皆能,尤擅行草。书法作品多次获奖、入展全国、省、市大型书法展览,作品为众多国内外艺术馆和私人收藏。此外,在书法理论研究和书法教育实践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深圳特区报、广州日报、晶报、深圳电视台、潮商卫视、揭阳电视台、揭阳日报、普宁电视台等媒体曾对其艺术成就进行过专题报道。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揭阳市青年书协副主席,铁峰诗社常务副社长,深圳潮汕文化研究会学术顾问,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特聘专家,普宁市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艺术中心书法高研班学术主持,普宁市书法进课堂项目直接策划与实施者。

主要艺术展览:全国首届册页书法艺术展、全国首届手卷书法艺术展、《书法导报》全国首届手卷书法艺术展优秀作品奖、全国第三、四届扇面书法艺术展、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艺术展、砚都杯•全国书法大展、广东省一、二届“南雅奖”书法作品展、广东省一、二届中青年书法作品展、广东省首届扇面书法作品展、“走进南粤双拥”广东与军旅名家书法联展、粤台书法交流展、“笔歌墨舞颂中华”双拥书法大展、庆祝建国60周年广东书法大展、广东省第三届星河展、广东省一、二届“康有为奖”书法作品展优秀作品奖,揭阳市三、四、五届文艺精品优秀作品奖。

个展:

2013年8月“意与古会——温锦照小品书法艺术展”(深圳湾体育馆)

联展:

2011年10月“墨象•心性——中国书画六人展”(深圳美术馆)

2013年4月普宁籍名家书画七人展(揭阳中天艺术馆)

2013年11月“回响•潮籍书画名家王璜生、萧庆书、温锦照三人学术邀请展”(庄世平博物馆)

2014年4月“四点金•潮籍书画名家卢小根、温锦照、罗修硕、纪献平四人展”(深圳正中高尔夫球会)

出版个人专集:

《一笑集》(2006年香港心源美术出版社)

《书法普及教程》(2010年花城出版社)

《问道不惑•温锦照书法艺术》(2011年岭南美术出版社)

《意与古会•温锦照小品书法艺术》(2012年岭南美术出版社)




如果把翰墨比作一道风景,那风景绝对称得上美轮美奂,要不怎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旅行者流连其间,为其如痴如醉,终其一生呢?在这众多的行者中,粤东普宁的温锦照便是其中的一位。



草书·宋词选录

温锦照

240cmX80cm




温锦照,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书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揭阳青年书协副主席,普宁艺术教育中心主任,铁峰诗社常务副社长。温锦照自幼喜爱书法,从少年时期的唐楷、汉隶入手心摹手追打下坚实基础,到二十多岁在晋人的影子里亦步亦趋,近年在颜鲁公的《祭侄稿》、《争座位》及《书谱》里一直与经典相伴,书风日臻成熟,并取得可喜的成绩。



撰书临·张谟墓志

温锦照

60cmX60cm




温锦照学习书法既浸淫传统,又不迷信传统,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寻找自己的坐标,力图传达自己的艺术语言。九十年代末全国流行书风、简牍风、明清风的盛行,一段时间他也感到茫然,最终他还是坚定自己的选择,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与古为师,化古为徒。他的选择得到了当地的老书家们赞赏,也得到了中大博士生导师陈永正的认同,陈永正教授告诉他,不要盲目跟风,走自己的路方为正道。温锦照经常对他的学生们说,书法是一辈子的事业,如果说有捷径的话,那就是吃透传统,与经典为伴。一次他与中国书协理事张继在谈论书法时,张继问他当今书坛“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书坛三五年”有什么看法,他说,这是整个书坛躁动的原因,从书法的可持续发展看是不利的。他的看法也得到张继的赞赏。他的自作诗《学书有悟》:“十载毛锥梦里醉,韶华易逝意未舒。惭无逸少换鹅术,且作程邈囚奴书。千尺瀑帘非手织,一根针杵是功夫。晋韵唐法求真趣,北碑南帖出机杼。阳春白雪谈何易,下里巴人谁说愚。但得公孙手中器,力避时流觅禅如。”真实地说明他对书法的虔诚之心。



行书·礼记以则

温锦照

220cmX60cm




温锦照书法创作讲究自然而不做作,文雅而不粗俗,经典而不乏现代感,共性与个性共存。他对书法的用笔强调中锋与侧锋的互补,实际运用时不拘常法,丰富多彩。对于线条的运用,他则强调性情的展示,他经常对学生说,书法是线条的艺术,要使线条充满活力,必须真性情,赋予线条于生命。今天我们在欣赏他的作品时一个很强烈的印象就是不温不火,结体秀雅洒脱,富有张力;线质浑厚,妙趣横生,十分耐看,尤其是行草书。而隶书给我们留下的则是朴拙而高古,楷书则典雅而温润,篆书则金石味颇浓,五体各具特色,而风格取向是统一的。这些都得益于他二十多年的书法创作理论和实践。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副秘书长,著名书法家胡立民评他的作品说:“王右军之《圣教序》、《丧乱帖》等手稿显然为锦照书法形成自己格调和气息进行了深厚滋养……他的近作明显感觉是他对唐颜真卿《争座位》的用心和刻苦,字形之秀雅洒脱,用笔之流美轻松都在晋人基础上进行了脱化”。揭阳老书家佘惠文则说:“锦照道兄书法功力深厚,不刻意取巧而有情韵,赏之愉悦也。”



隶书·临江仙

温锦照

220cmX60cm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温锦照从没放松自己对其他艺术的借鉴,他自己治印、作诗、画画、读书、书画鉴赏、书画教育与理论研究,这些对他的书法创作起到了滋养作用,字外功夫在流动的线条中自然显现,暨大教授、著名书法家陈初生评其艺为“诗词书印,众艺同臻”。



行书·人间词语

温锦照

40cmX40cm




书法是一门苦行者的艺术,临池二十多年,每每谈起学书的辛苦,温锦照更多的是思考,他经常说:“在我的眼里书法艺术是一道亮丽的风景,里面有奇山异水,给你想象,给你灵感,给你甘甜,也给你苦辣,她如同一个智者引领你一路走来,抛弃功利,净化你的心灵,我愿一辈子做个苦行者,寻找我生命里最美的风景。”



楷书·劝学

温锦照

22cmX60cm




节临·圣教序

温锦照

170cmX45cm(横看)




节临·书谱

温锦照

170cmX45cm(横看)




节临·散氏盘

温锦照

60cmX40cm




节临·散氏盘

温锦照

60cmX40cm








揭阳书画网·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揭阳书画网·微社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